現(xiàn)象:只顧忙生意 孩子成“問題兒童”
市民孫女士的兒子小寒今年10歲,在金水區(qū)一所小學上三年級,上課不認真聽講,成績在班上都是倒數(shù),最讓老師頭疼的是與同學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一些摩擦,有次把同學的臉都給劃破了,小寒與同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溝通問題。
班主任多次與家長孫女士溝通,這些問題始終解決不了。家長孫女士也道出了自己的苦衷:由于家里是做生意的,老公常年在外地出差,一年在家也待不了幾天,自己在家做生意又忙,對孩子照顧不過來,看到小孩這樣,想管也管不了。
據(jù)小寒班主任介紹,這種情況,每個班級里都有,班主任也都很頭疼。
分析:城市有大量“假性單親家庭”
網(wǎng)絡的普及方便了人們的通訊,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卻疏遠了親人之間的溝通。
很多家長認為,只有生活在農(nóng)村的孩子才是留守兒童,而城市中同樣潛存有大量“假性單親家庭”和留守的孩子——明明父母就在家里,但是卻像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房客”,要么父母和孩子各玩各的,要么大人早出晚歸,成天也不能跟孩子打上一個照面。
如此,跟真正的留守兒童生長的家庭一樣,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親子關系逐漸疏遠、淡漠,于無形中損害孩子的健康成長。
雖然大部分學校會采取相應措施,去關心糾正他們的問題,但是對于那些特別叛逆的孩子,老師的關心也是微乎其微,甚至有的孩子最后會被老師無奈放棄。
有一些父母工作或者做生意很忙,他們偶爾有時間陪伴孩子的話,幾乎唯一的關注點,都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孩子學習成績好便罷,若不好,父母就會一頓批評數(shù)落——大部分時候,這點親子共處時間都花在“數(shù)落孩子”上頭了,因為父母陪伴少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幾率相當高。
支招:家長其實也是一種職業(yè)
引領右腦連鎖總部董事長劉軍民表示: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于后天努力,80%取決于父母教導。這足以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現(xiàn)實生活中,大家雖然都明白“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個道理,但目前很多家庭卻存在著家庭教育缺失嚴重,導致的直接問題是,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得比較辛苦,甚至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其實,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不可或缺的階段,那就是——陪伴。因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很多非智力因素方面,是需要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來完成的。比如:情感培養(yǎng)、性格塑造、習慣養(yǎng)成,以及責任、自信的養(yǎng)成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家長其實又是一種職業(yè)。遺憾的是很多家長這個職業(yè)是不稱職的。雖然他們事業(yè)有成,但事業(yè)的成功彌補不了家庭教育的失敗。
奉勸家長們,孩子的成長教育,你只有一次機會,千萬不要錯過!放棄陪伴、教育子女的責任更是一種極大的錯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