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杜少輝教授運用封髓丹經驗介紹

《新中醫(yī)》2007年04期

              杜少輝教授運用封髓丹經驗介紹

                                楊麗娜  杜少輝

 

【關鍵詞】封髓丹 糖尿病 干燥綜合癥 杜少輝

 

 杜少輝為深圳市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廣州中醫(y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杜少輝教授善于總結前人經驗,針對現代疾病病譜而臨證多有創(chuàng)新,現將其運用封髓丹的經驗介紹如下。

 

1 封髓丹方解

 

封髓丹由黃柏、砂仁、甘草組成。本方始見于《奇效良方》,用于治夢交遺精?!夺t(yī)學發(fā)明》又名鳳髓丹。清代吳謙《醫(yī)宗金鑒》用于治夢遺、失精和鬼交,并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蓋腎為堅藏,多虛少實,因肝木之子,偏喜疏泄母氣,厥陰之火一動,精即隨之外溢。況肝又藏魂,神魂不攝,宜其夜臥鬼交、精泄之癥作矣,封髓丹為固精之要藥?!鼻宕t(yī)家鄭欽安善用大劑姜桂附扶陽被稱為“鄭火神”。臨證時重陰陽二綱,尤以重陽為主。并告誡應見微知著,謹識病機,通過扶助正氣,及時治病并阻斷病勢發(fā)展。回納陽氣的封髓丹為其常用方。鄭欽安在其《醫(yī)理真?zhèn)鳌分赋觥鞍捶馑璧ひ环?乃納氣歸腎之法,亦上中下并補之方也。夫黃柏苦味人心,察天地寒水之氣而人腎,色黃而人脾,脾也者,調和水火之樞也,獨此一味,三才之意已俱。況西砂辛溫,能納五臟之氣而歸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黃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陰。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陽。陰陽合化,交會中宮,則水火既濟,而三才之道,其在斯也?!?/font>

方用之妙,存乎一心。杜教授認為本方重點是納氣歸腎,調和水火。納氣歸腎非補腎,故不同于腎氣丸,不用附桂配地黃,只用砂仁納五臟之氣而歸腎,《本草綱目》指出“腎惡燥,以辛潤之,縮砂仁之辛,以潤腎燥。又云縮砂屬土,主醒脾調胃,引諸藥歸宿丹田,香而能竄,和合五臟沖和之氣?!鄙细≈畾饧热灰啬I,則必須樞機通暢,朱丹溪方潛行散以黃柏一味酒浸為沫,人湯藥調服以疏通氣血而收效。《本草匯言》指出“砂仁,溫中和氣之藥也,若上焦之氣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氣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氣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此藥辛香而竄,溫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爭,通暢三焦,溫行六腑,暖肺醒脾,養(yǎng)胃養(yǎng)腎,舒達肝膽不順不平之氣,所以善安胎也。”黃柏、砂仁皆能化濕,而濕阻則氣滯,濕化則氣暢。這就是與滋腎通關丸、知柏地黃丸之滋膩不同。封髓丹從脾腎先后天論治,主要作用于中下焦,意在調和陰陽水火,通過配伍可用于陽虛浮火證,也可用于陰虛火旺證。掌握這些方證的區(qū)別,才能有的放矢。

 

2 臨床運用經驗

 

杜教授臨床中借鑒前人經驗,而不囿于古方,用本方加減組方,收效頗佳,介紹如下:

2、1 三才封髓丹

封髓丹加天冬、熟地黃、人參,始見于《衛(wèi)生寶鑒》。鄭氏在封髓丹方解中強調“三才之意已俱”,而三才封髓丹天 冬、熟 地、人參加強了上、中、下三焦的滋補之功。蒲輔周老先生稱其有益陰增液、補土服火之功。杜教授其意以治療老年人氣陰兩虛虛火所致諸癥?,F氣陰兩虛證臨床多習用生脈散加味治療,但生脈散偏于上中焦,而本方三焦并治,從下焦腎人手以治本,更符合老年人病機。

譚某,男,76歲,2006年11月2日初診?;继悄虿∈?0余年,近月來出現舌麻不知味,舌紅剝脫。前醫(yī)或用生脈散加味,或用知柏地黃丸加減,療效不著,患者慕名求治,訴舌麻不知味,間作舌灼熱,食納可,口干,夜尿多,每晚4-6次,大便稍結,察其舌雖紅少苔,但舌嫩,脈細,尺脈弱。處方:天冬、熟地黃、生地黃、黃柏(鹽水炒)、炙甘草各10g,黨參30g,砂仁(后下)20g,水煎服,每天1劑。服藥3劑舌上即生薄白苔,服藥5劑后舌麻好轉,繼服10劑后舌麻大減,舌上遍布薄白苔。

按:患者癥見舌灼熱,此為鄭氏所言“陽氣不得潛藏,虛火上浮”。生脈散雖能益氣養(yǎng)陰而收斂,但無潛陽之功,知柏地黃九雖能補陰,但其方較滋膩呆滯而傷陽、礙陽。三才封髓丹治上、中、下氣陰兩虛,有治本之功而收效。

2、2 納氣封髓丹 

封髓丹加補骨脂、肉桂、細辛。此為杜教授學習云南昊氏經驗所得川,杜教授將其命名為納氣封髓丹。方中不但用肉桂加強引火歸原、納氣歸腎之功,并用補骨脂辛溫人腎,因腎之所惡在燥,而潤之者惟辛,補骨脂能納五臟六腑之精而歸于腎,益腎填精。而細辛因其可交通心腎,使虛浮陽氣通過手少陰心經達足少陰腎經,使得浮越陽氣蓄入腎中。故納氣歸腎之功效較原方更勝一籌。

秦某,男,39歲,2006年8月7日初診。近來沉于酒色,突患牙痛數月,初未在意,后漸加重,西醫(yī)診查未見異常,他醫(yī)予服玉女煎無效,診見:牙痛不可名狀,嚼咬痛甚,勞則加劇,體瘦,口渴而不多飲,尿不多,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尺脈弱。處方:黨參30g,補骨脂、砂仁(后下)各20g,炙甘草、黃柏(鹽水炒)、肉桂(后下)、細辛各10g。水煎服,每天1劑。服用該方1周收效。

按:鄭欽安指封健丹“能治一切虛火上沖,牙疼……屢獲奇效,實有出人意外?!被颊叻糜衽遄剃幗祷馃o效,勞則癥劇,結合舌脈,辮證為腎陽虛致虛火上浮,該方補骨脂、細辛不但可納氣歸腎,引火歸原,尚可止痛治標,收效甚好。

2、3 固元封髓丹 

封髓丹加山藥。鄭欽安用封髓丹治消渴,杜教授仿張景岳《新方八陣》固陣之秘元煎法。凡陰陽之要,陽秘乃固,張錫純謂山藥“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鄙剿帤怅庪p補、一藥而三才備,于封髓丹中以收納浮陽,運脾固攝,使津液得以正常生成、輸布、代謝?,F代人多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病癥,世醫(yī)多參照現代藥理,或用化痰、或用活血、或用清泄,有的收效并不佳。杜教授認為這類疾病的根本在于元陽渙散,正氣推動無力而津液不歸正化。

李某,男,39歲,2006年9月12日初診。發(fā)現糖尿病、脂肪肝3月。空腹血糖8.9mmol/L,甘油三脂3.22mmol/L,膽固醇7.35mmol/L,HbAlc8.1%。患者不愿服用西藥。診見口干,喜熱飲,夜尿多,眠差,難以人睡。舌淡紅、苔薄白膩,舌苔部分剝脫,舌體稍大,脈弦。處方:黨參30g,山藥50g,黃柏(鹽水炒)10g,砂仁20g,炙甘草3g。水煎服,每天1劑。患者認為其藥過于簡單,因其母搪尿病服杜教授藥后病情穩(wěn)定而勸其服藥,20劑后血糖控制,服藥90劑后脂肪肝消失,血脂恢復正常。

按:糖尿病屬消渴范疇,本病例見口干,喜熱飲,夜尿多,舌苔剝脫,為脾腎陽虛攝納無力而虛火上浮表現,為鄭欽安先生所謂“真火浮游”。用本方以運脾固攝,浮陽得固,津液生化轉樞有權,但求治本,不治其標,不降糖、不降脂而血糖、血脂自降。

2、4 回陽封髓丹 

封髓丹加附子、肉桂、白術、知母、木蝴蝶。鄭欽安用封髓丹治腰痛、發(fā)斑,鄭氏在封髓丹方解中稱其能辛甘化陽。此方源于盧崇漢先生的《扶陽講記》。封髓丹扶陽之力畢竟較弱。方中附子、肉桂補腎陽,白術補脾陽,知母增強黃柏的補陰之功,木蝴蝶引陽人陰。某些痹證患者雖局部紅腫熱痛,也并見口咽干燥、尿黃,杜教授認為其病機為陽虛火不歸原而表現局部熱證,若誤診為熱痹,或以清瀉、或以表散之法,無異于雪上加霜。杜教授借鑒盧崇漢經驗,將回陽封髓丹用于某些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及干燥綜合征患者,常收到治本之功。

向某,女,55歲。2006年10月26日初診。雙手、下肢疼痛、燒灼、酸軟感年,天氣變化及夜間痛甚,多在感冒后發(fā)生。精神疲倦,坐久酸軟,胸口煩躁不適,飲熱水后稍減,多汗,上半身畏寒喜蓋被,口干無口苦,小便清長,夜尿2-3次,難以人睡。舌淡紅、苔浮黃膩,脈沉細。處方:制附子(先煎)、黨參、補骨脂各30g,肉桂(后下)10g,黃柏(鹽水炒)5g,砂仁(后下)、炮姜、炙甘草各20g。水煎服,每天1劑。服藥14劑后患處燒灼感、疼痛減輕,睡眠及汗多好轉。

按:患者雙手及下肢燒灼痛,胸口煩躁不適,難以入睡,舌淡紅、苔浮黃膩,此為虛火證。而其癥多感冒誘發(fā),夜間為重,伴精神疲倦,喜熱飲,多汗,畏寒,小便清長,脈見沉細。故其本為脾腎陽虛。方以附子、炮姜、甘草、肉桂仲景四逆法以溫陽回陽。

2、5 潛陽封髓丹 

封髓丹加黨參、龜板、懷牛膝、杜仲、澤瀉、丹參。鄭欽安用封髓丹治頭痛。受孟河醫(yī)家費伯雄《醫(yī)醇騰義》治療邪火的加味三才湯啟發(fā),杜教授將其略事加減而命名為潛陽封髓丹,組方寓潛陽丹之義,用于治療腎虛不固、風火相編的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癥等,其功用為納氣歸腎,潛陽熄風。本方不同于單純滋陰熄風的鎮(zhèn)肝熄風湯,在于其滋陰時固陽,體現了陰平陽秘原則,可謂潛陽之另一法。

張某,男,42歲,2007年1月4日初診?;几哐獕翰?、腦動脈硬化癥半年,雖服西藥能控制血壓,但終日頭痛、頭目昏沉,觀之前醫(yī)多用活血化痰、滋陰熄風之品,收效甚微,其癥并見精神疲倦,多汗,夜尿1-2次,舌淡紅、苔浮黃膩,脈細弦。處方:黃柏(鹽水炒)、懷牛膝、丹參、澤瀉各10g,炙甘草5g,砂仁、黨參、龜板(先煎)、杜仲各20g。水煎服,每天1劑。服藥1周后頭腦清爽。

按:眾人皆知陰虛陽亢而用滋陰潛陽之法,不知陽亢者陽亦易散于上,如單純滋陰及介類潛陽,久則易傷陽礙陽,浮散之陽豈能回納,此時只有結合回陽以潛陽,才能治本以調和陰陽。

 

3  體會

 

由于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的變化,現代人患空調病機會增大,加之多嗜食生冷寒涼,抗生素及苦寒藥物濫用,種種因素均可耗傷人體正氣,雖外表看起來紅光滿面,身體壯實,但觀舌苔及脈象皆屬鄭欽安一再強調的陽虛不潛而外浮,臨床可見上熱下寒、或外熱內寒、或局部熱而全身寒。臨床如不能細查病情,見微知著,盡早識別病機,用藥每易南轅北轍。杜少輝老師崇鄭欽安扶陽思想,用封髓丹以收納浮陽,扶正氣以祛邪,臨證圍繞陽氣這一病機重點,針對現代疾病譜進行加減發(fā)揮,從治本入手而使病情改善,收效頗佳,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張玉倩:加味封髓丹臨床證治體會  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

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2版  石家莊 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盧崇漢:扶陽講記    北京 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費伯雄:醫(yī)醇騰義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END200704010.ht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