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沁陽永威中學經(jīng)驗介紹
一:課堂教學要回歸文本,注重對課標和教材的把握
新課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就是緊扣課本,首先讓學生把課本學好,有余力才拓展教材。
課本課本,一課之本。課本是課程標準的直接體現(xiàn),抓好了課本就是落實了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我們現(xiàn)在命題一般都是8:1:1的難度系數(shù),如果學生都能把課本上的知識掌握了,就能拿到考試80%的分數(shù),學生平均得80分不能算是差生.。
八年多的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的效率依然不高。其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只注重了課堂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而忽視了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在強調(diào)學生主體的同時淡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所謂教學研究,主要是研究兩個問題:一是教什么(學生學什么),二是怎么教(學生怎么學)。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也是兩大方面:老師不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學生不知道學什么和怎么學)。這幾年我們注重了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革是個很大的進步,課堂由過去的“先教后學”而變?yōu)椤跋葘W后教”,在課堂教學中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些做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合作意識,都很有效。但我們在強調(diào)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自學是在教師引領(lǐng)下的自學,離開了老師的引領(lǐng)學生就沒有必要走進學校,完全可以在家自學。
老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二是對學生的引領(lǐng)和指導。一套教材都有三大體系:知識體系、能力體系和價值體系。這三大體系也對應了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所以老師對教材的把握不是只把書本中的知識看懂就行了,還要梳理出教材的三大體系。
那么,教師怎樣才能把握教材?
其實,把握教材不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個知識點,更是對教材的整體把握。要求教師熟悉本學科的課程標準,了解教材編者的意圖,清楚整個學段教材的邏輯線索,能夠把前后相關(guān)的知識整合起來。
如同數(shù)學中的點、線、面、體一樣,知識的掌握也分為四個層次。有的人只能掌握一個個的知識點,但不能把這些知識點連成一條線,這是掌握知識的第一個層次;有的人能夠把同類的知識前后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條線,但不能把不同類型的各條線的知識橫向并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面,這是第二次層次;有的人能夠把同一年級的知識縱向、橫向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級一個學段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知識的立方體,這是第三個層次。只有把整個學段的知識縱向、橫向聯(lián)系起來,才能形成一個知識體,這是第四個層次。一個教師如果達到了第四個層次,就會成為一個教學專家,在教學中不管從哪個知識點切入,都能把各種知識連接起來。一些特級教師之所以能隨心所欲的駕馭教材,就在于他們達到了第四個層次。
二:課堂教學要注重提高效率
“上課要像考試一樣緊張”,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節(jié)奏??荚嚨奶攸c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要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寫字的速度比平時都要快,人的潛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課堂教學都是40分鐘或45分鐘,為什么有的老師不留課后作業(yè)或作業(yè)很少而學生學習成績很好;而有的老師每天都是布置大量課后作業(yè)而學生成績還不好,根本的區(qū)別就在于課堂教學效率高不高。
永威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只有八個字:“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這既是課堂教學的模式,也是教學的原則,每一部分內(nèi)容,都要做到“先學后教”。
1. 每堂課要有具體而可操作的學習目標
美國的教育學家布盧姆早就說過:“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笨荚囍宰鲱}的效率高,就在于它的目標很明確:在規(guī)定的時間要完成所有的考試題,還要做到答題準確,卷面整潔,沒有速度和緊張感是不行的。
2. 對學生的自學指導要做到“四明確”
“先學后教”主張各門學科上課先讓學生自學,教師不講。但這種自學有別于學生在課下的自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學。教師呈現(xiàn)教學目標后要用投影呈現(xiàn)“自學指導”,如果課文內(nèi)容多需要分段自學,就要分“自學指導(一)”、“自學指導(二)這個“自學指導”實際上是學習目標的具體化,要做到“四明確”——明確時間(用幾分鐘),明確內(nèi)容(學習教材的第幾頁),明確方法(在自學時要運用什么方法),明確要求(在自學時要思考哪些問題,準備教師檢查),只有做到了四明確,學生才能高效率的學習。
教師呈現(xiàn)“自學指導”后一般也不需要解釋,學生一看就明白,馬上進行自學,個個都動作迅速、精力集中,就像考試一樣緊張。因為時間、任務、要求都已經(jīng)明確,不抓緊時間,到了規(guī)定的時間別人學完了自己沒有學完,自尊心就會受到影響。在永威學校也提倡讓學生合作學習,但在自學時學生往往很少討論,如果不經(jīng)過認真的看書和思考就相互討論,很容易浪費時間。教師要讓學生完整的、獨立的、安靜的自學完規(guī)定的時間,教師不要隨便打斷學生的自學,不要做干擾學生自學的任何事情,要減少教學的隨意性。
3. 教師的點撥要有的放矢,恰到好處
前邊的自學是“先學”。學生自學結(jié)束后教師要根據(jù)“自學指導”的要求檢查學生,在學生說和做的過程中,老師就會發(fā)現(xiàn)哪些知識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哪些知識學生還沒有真正明白,或者表述和書寫還不規(guī)范,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這是“后教”的內(nèi)容。
4、每堂課的練習都是小考試,要求“堂堂清”
通過“先學后教”,學生對基本的概念和知識掌握的差不多了,還要通過“當堂訓練”鞏固所學知識和開發(fā)課程資源。在達標練習時要求學生獨立、限時完成,不能抄襲和看別人的作業(yè),不能討論,書寫要規(guī)范,要像考試一樣緊張。練習題分“基本題”和“提高題”兩部分,學習好的學生做完基本題后可以做提高題,一般的學生要當堂完成基本題,做到當堂知識當堂掌握,不留課后作業(yè)。
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批改學生做的練習題,教師的卷面批改有兩個分數(shù):一個是正確分,一個是工整分,培養(yǎng)學生做題準確迅速而又抄寫工整的好習慣。原則上要求教師在下課前把學生的練習題全部批改完,做到“堂堂清”。通過當堂批改教師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哪些學生已經(jīng)會了,哪些學生還沒有會。對于沒有掌握的學生教師要在課間或自習時間給學生及時補課,做到“日日清”,這樣就保證了每一個學生都不掉隊,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
永威學校的課堂很緊張,堂堂就像考試。課堂高度緊張換來了課后的輕松,課外原則上不布置或少布置作業(yè),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發(fā)展個人的愛好特長。
附:永威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的六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如下:
1)提示課堂教學目標。(約1分鐘)
操作:課前寫好投影膠片,課上通過投影給學生看。
目的: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
(2) 指導學生自學。(約2分鐘)
操作:課前寫好投影膠片,課上通過投影給學生看。
目的:讓學生知道自學什么,怎么學,用多長時間,應該達到什么要求,如何檢測等。
(3)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約5~8分鐘)
操作:學生自學,教師通過察顏觀色,了解學生自學情況,端正學生自學態(tài)度。
目的: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動腦,認真自學,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
(4) 檢查學生自學效果(約5~8分鐘)
操作:讓中差生尤其是后進生回答問題或板演。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后存在的疑難問題。
(5)引導學生更正,指導學生運用。(約8~10分鐘)
操作:①學生觀察板演,找錯誤或比較與自己做的方法、結(jié)果是否與板演相同。②學生自由更正,讓他們各抒己見。③引導學生討論,說出錯因及更正的道理。④指導學生歸納,上升為理論,指導以后的運用。
目的:①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就讓他們自己解決,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師引導、點撥的問題。②通過討論、教師點撥、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當堂訓練。(不少于15分鐘)
操作:①布置課堂作業(yè)。②督促學生獨立完成課堂作業(yè)。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學生作業(yè)。
目的:通過完成課堂作業(yè),檢測每位學生是否都當堂達到學習目標。
概括起來,洋思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要點如下。
(1) 讓學生自學。
(2) 讓學生當堂訓練。
(3) 教師講得比較少,教師在課堂上起組織教學的作用,在學生自學有問題的地方適當點撥。
(4) 長期堅持,讓學生自學和讓學生當堂訓練形成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