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長,今浙江紹興人士,明代中期文學(xué)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是一個跨多領(lǐng)域,多才多藝的綜合性人才,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才子”。他出生在一個走向衰落的大家族中,由父親晚年所娶的一個小妾所生,自幼由嫡母苗夫人撫養(yǎng)。徐文長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自己的親生母親也被苗夫人趕出了家門。所以徐文長童年生存環(huán)境非常復(fù)雜,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得不到親生父母的疼愛。
幸好徐文長從小聰明好學(xué),六歲讀書,九歲便能作文,十多歲時仿揚雄的《解嘲》作《釋毀》,被眾人稱為神童。成年后“貌修偉肥白,音朗然如鶴唳”,時常半夜憤慨疾書,悲壯朗讀,所作詩文狂傲不羈,直抒胸臆,氣勢磅礴。只可惜他命運多舛,自從二十歲考中了秀才之后,參加八次鄉(xiāng)試,一直考到四十一歲,始終未能中舉,深受挫折。由于他的家族日益衰落,又沒有人真正關(guān)心疼愛他,只有一身文辭詩畫才華,遠(yuǎn)近聞名,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被一富戶人家相中,納為入贅女婿,并協(xié)助官場任職的岳父大人辦理一些公文,從此結(jié)識了些官員。
有一次他在杭州吟詩作畫游玩,杭州知府早就聽聞徐文長很有才華,就前來相會同游。在蘇提岸邊,知府指著前方的保椒塔,出了一上聯(lián):“保椒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徐文長聽后一言未發(fā),只是用手指了指錦帶橋,向知府大人拱拱手,然后又兩手一攤,向上一舉。知府見徐文長這樣,以為他并沒有什么真實的才華,根本答不上來。心中一陣竊喜,等到游到錢塘江邊的時候,知府指著八和塔又出了一上聯(lián):“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strong>。誰料徐文長聽后還是沒有作答,只向知府揚了揚手。知府便得意忘形,笑著說道:“久聞先生才子大名,今日卻似山間竹筍,腹中空空?!?/p> 徐文長不慌不忙,站在一旁,輕聲說道:“大人,徐某方才都已經(jīng)對過下聯(lián),大人難道沒明白嗎?”知府立馬不高興,認(rèn)為徐文長這是在愚弄他,一臉嚴(yán)肅地說道:“你何時對過下聯(lián),只字未言?!毙煳拈L向大人施了個禮,不緊不慢地說道:“請大人息怒,剛才我做了幾個手勢,請大人再仔細(xì)回想一下,難道不是兩幅雙塔的對聯(lián)嗎?”知府大人默默回憶起來,不禁啞口失色,驚訝萬分,原來徐文長對的第一下聯(lián),指著錦帶橋,拱了拱手,再攤平雙手,向上一舉,是說: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萬里九州。第二聯(lián)時,是揚揚手,下聯(lián)是:一掌平平,五指三長兩短。知府大人情不自禁地嘆道:真是妙啊,果然是才高八斗,名不虛傳。 欣賞完了多才多藝的徐文長用手勢回知府對聯(lián),這里也有一幅上聯(lián):壽桃湖,湖水碧,碧如鏡,鏡映星河日月。誠請五湖四海的朋友們賜香留墨來對詩,當(dāng)然大家也可以按照文中知府大人的兩幅上聯(lián)來對下聯(lián)。謝謝大家! #頭條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