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城市在古代作為都城年份最久的前五名分別是:①西安共有1077年,②北京共有903年,③洛陽共有 885年,④南京共有449年,⑤開封共有366年。
西安是全國歷年最久的都城,前后共歷經(jīng)17個政權(quán)。這17個王朝或政權(quán)為周(鎬京)、秦(咸陽)、西漢(長安)、新莽、劉玄的漢、亦眉、東漢獻(xiàn)帝、西晉惠帝和愍帝、前趙、前秦、后秦(常安)、西魏(長安)、北周、隋、唐、黃巢的齊、李自成的大順。長安的設(shè)為縣治,定為都城始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長安附近的建都卻不是始于漢朝。西周時的豐、鎬,即現(xiàn)在長安城的西南豐水兩岸。秦都咸陽也在今長安城西北清水北岸。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前趙以及前后二秦皆在這里建都,但是分裂時期的政權(quán)不能維持好久的年代。由西魏歷北周、隋,一直到唐末,長安重新作為都城,幾乎也快要有四百年的光景。
北京是當(dāng)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都城,從戰(zhàn)國時燕國起至于民國初年,在北京建都的計(jì)有11個王朝或政權(quán)。為戰(zhàn)國時的燕國(薊)、韓廣的燕國、臧荼的燕國,彭寵的燕國、前燕、五代時劉仁恭的燕國、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清(京師)、民國(北京)。
在洛陽建立都城的王朝或政權(quán)共有14個,為東周(雒邑)、秦末申陽的河南國、東漢(雒陽)、曹魏(洛陽)、西晉、北魏、隋、李密的魏國(洛口)、李密的魏國(金墉城)。王世充的鄭國(洛陽)、唐、后梁、后唐、后晉。洛陽城的開始營建為西周初年(當(dāng)時稱為錐邑)。這是發(fā)于武王、定策于周公,做成于召公的大業(yè)。
武王曾經(jīng)說過:“自洛納延于伊納,居易無國,實(shí)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獄鄙,顧詹有何,粵詹伊、洛,毋遠(yuǎn)干室”。后來周公定策之時,指出:錐邑為“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理均”。
洛陽正式作為國都是在東周的初年。洛陽的再一次作為國都為東漢和魏、晉。西晉以后,中原板蕩,洛陽竟然難得有人過問。這種局面一值遲延到北魏孝文帝的時候。
南京的作為都城,始于三國時期的吳國。前后南京建都的有12個王朝或政權(quán),他們是三國時的吳國(建業(yè))、東晉(建康)、宋、齊、梁、陳、隋末杜伏威的吳國(丹陽)、輔公祏的宋國、南唐(金陵)、明(應(yīng)天)、太平天國(天京)、民國(南京)。其后東晉和南朝諸代相繼遵循,仍然在當(dāng)?shù)亟ǘ肌?/p>
開封作為都城最早可以上溯到戰(zhàn)國時期的魏國,那時稱為大梁。魏國的都城本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由魏惠王遷到大梁。
《史記》卷四四《魏世家》:“惠王三十一年,柔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shù)破我,安近黍,于是徙治大梁?!?/blockquote>五代十國時期,后梁始以開封為都,后晉、后漢、后周皆因之,北宋也是沿著五代的成規(guī),沒有改變。后來金人為蒙古所迫,也曾把它的都城遷到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