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個人信息成為不法分子眼中的商品,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日漸猖獗,個人信息安全不斷受到挑戰(zhàn)。近日,宜興法院審理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出售和購買個人信息者都構成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2017年3月,從事互聯(lián)網開發(fā)工作的駱某,加入了水電工彭某創(chuàng)建的名為“眾享網絡”的QQ群。駱某運用電腦技術,從群友發(fā)送的鏈接中,非法獲取了含車牌號碼、車主名字、地址、保險單照片、行駛證照片的車輛信息876條,后將這些信息出售給彭某。
2017年5月,彭某因經濟拮據,開始在網上售賣信息謀利。他通過QQ賬號,將830條包含機動車車牌號碼、車輛信息、車主姓名、聯(lián)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內容的機動車車輛信息,出售給他人,從中非法獲利人民幣500元。
宜興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彭某違反國家規(guī)定,非法獲取并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被告人駱某違反國家規(guī)定,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均屬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綜合兩被告人的犯罪情節(jié),分別判處被告人彭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二千元;判處被告人駱某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一千元。
法 官 說 法 隨著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入刑,司法機關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但懲罰不是目的,杜絕信息泄露、保護公民合法權利才是司法為民的應有之義。法官提醒廣大市民,在社會生活中應當審慎提供個人信息,增強安全意識,切不可貪圖小利,輕易泄露個人信息。
法律銜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 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
(四)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500條以上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