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宋朝經(jīng)濟(jì)富裕,清明上河圖就是出自北宋時期張澤瑞的名畫,畫中昌盛現(xiàn)象讓人向往,更甚者有很多人想要親眼看看北宋風(fēng)光,畫中的牲畜就有60多匹,其中就有騾、牛、驢等。
這不禁讓人想到名著《水滸傳》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梁山好漢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讓人看得垂涎三尺,不過在古代時期,吃肉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別是普通平民,也不是什么肉都能夠吃得了的。
在《水滸傳》中就提過很多次吃牛肉:
華陰縣史家莊史太公接待王進(jìn),莊客托出一桶盤,四樣菜蔬,一盤牛肉,鋪放桌上。
梁山泊下南山酒店朱貴處,林沖又問道:“有甚么下酒”酒保道:“有生熟牛肉,肥鵝,嫩雞?!绷譀_道:“先切二斤熟牛肉來。”等。
但是宋代法律禁止吃牛肉,不僅是宋代,從春秋時期開始,牛就是被保護(hù)的,因?yàn)楣糯a(chǎn)力不足,而牛除了耕田之外還能拉車,所以為了提高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自然受到國家保護(hù)。
《宋刑統(tǒng)》規(guī)定:“今后應(yīng)有盜官私馬牛雜畜而殺之,或因仇嫌憎嫉而潛行屠殺者,請并為盜殺。如盜殺馬牛,頭首處死,從者減一等?!?/p>
所以才有蘇軾說的:“農(nóng)民喪牛甚于喪子。”
如此看來,吃牛肉在古代是想都不要想,完全不像現(xiàn)代這樣想吃就吃,想必很多人都有疑問,既然牛肉不能吃,為什么《水滸傳》中,描寫了很多次梁山好漢吃牛肉的事情,而作者是元末明初時期的人,所以對此并不了解,胡亂寫的?
作者多次描寫梁山好漢吃牛肉,也隱含著好漢們藐視法律。
《宋會要·刑法志》記載,牛肉每斤百錢,?;钪拇蟾拍軌蛸u到五到七貫,可將牛殺死,僅僅賣牛肉的話,卻可以賣二、三十貫,人都是驅(qū)利的,這么大的利潤自然驅(qū)動了很多人去冒險殺牛,最后在黑市上販賣。
普通平民百姓就不要妄想吃牛肉了,那么在宋朝時期,會吃什么肉?
牛是重要生產(chǎn)工具,羊就不是了。
所以在宋朝時期,羊肉就成了達(dá)官貴人餐桌上重要的肉食主角,宋朝人也非常喜愛吃羊肉,更有呂大防為宋哲宗講述祖宗家法時說:“飲食不貴異品,御廚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p>
吃羊肉倒不像是為了口欲,更不在乎營養(yǎng)價值,只因?yàn)閷⒊匝蛉馓嵘搅擞绊憞野捕ń嵌壬希粌H僅是宋代,唐代的主要肉食也是羊肉,在《太平廣記》中,就有記載唐代人吃肉的次數(shù)有107次。
在宋仁宗時期,每年殺羊都有數(shù)萬頭,《東軒筆錄》記載:宋仁宗說過:“昨夕因不寐而甚饑,思食燒羊?!彼稳首诖笸砩橡I了,想吃羊想得睡不著。
皇帝和達(dá)官貴人都愛吃吃羊肉,自然會貨不應(yīng)求,只好找鄰國購買,在北宋的中后期,每年都會有價值數(shù)十萬貫的羊肉貿(mào)易,達(dá)官貴人每年吃那么多都還會不夠,平民老百姓想吃羊肉更難,那么他們就只能吃最便宜的肉了。
蘇軾寫過一篇《豬肉頌》: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豬肉被人嫌棄為低賤粗陋的食物,所以價格非常便宜,甚至價賤如泥土。
想必大家都知道蘇軾研究出東坡肉,油而不膩,現(xiàn)在吃這道菜也不便宜,但在當(dāng)時,蘇軾研究出這道菜卻是苦中作樂。
在1079年,蘇軾因?yàn)閷懥艘环庵S刺變法弊端的詩作,因?yàn)樘K軾在當(dāng)時文壇地位很高,做的詩詞非常有影響力,“謗訕朝廷”之罪名被抓進(jìn)監(jiān)獄,后在1080年被貶至黃州,才有了蘇軾研究出很多美食,蘇軾選擇用豬肉,也是因?yàn)樨i肉非常的便宜,他那個時候太窮了。
等到了清朝時期,滿族自古就有吃豬肉的習(xí)慣,豬肉的地位才得以提高,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舉行過“千叟宴”,飯桌上有豬肉、雞鴨等,但羊肉卻沒了,足以可見飲食變化。
很大原因是因?yàn)樨i只需要關(guān)在豬圈飼養(yǎng),豬也不挑食,還能提供耕田需要的肥料,成本低,利益大,而羊肉養(yǎng)殖需要地盤,清朝時期,人口暴增,所以主肉食從羊肉變成好養(yǎng)活的豬肉。
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雖不是家家富裕,但不像古時候那樣想吃個肉都難,不管是吃豬肉、羊肉還是牛肉都沒有問題,所以看到電視里面吃什么肉垂涎三尺時,不如點(diǎn)個外賣或者自己動手做做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