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口感筋道、韌性十足、別具風味兒的【新疆拉條子拌面】
今天的拉條子相當成功,不帶吹牛的
口感相當筋道,吃到嘴里有韌勁兒
但粗細均勻度上還得再練之前做過 【新疆沙灣大盤雞】
也做過 【新疆拉條子】
今天咱把這兩個二合一,來個【新疆拉條子拌面】
不過,這次的菜碼沒有放土豆
所以確切說應該算是【辣子雞拌面】或者【紅燒雞塊拌面】
【拉條子拌面】其實就是新疆拌面的俗稱,托克遜縣的拉條子最為有名,石河子的拌面也不錯,在烏魯木齊的大街上,你還可以找到“老托克遜拌面”的字號。
拉條子制作時不用搟、不用壓,直接用手拉制成,將拉面煮熟后,再炒菜拌制而食,屬“菜面合一”。面條拉制和煮制方法都一樣,主要是輔助菜上的變化,【新疆拌面】的菜碼有好多種,根據(jù)時令季節(jié)的不同,其配菜幾乎涵蓋了所有市場能見到的蔬菜,如西紅柿雞蛋拌面、羊肉皮丫子拌面、青椒土豆絲拌面、蒜薹拌面、豆角拌面、牛肉拌面、過油肉拌面、辣子雞拌面……等等
吃拌面的時候,可以將菜碼直接澆蓋于面上,用筷子將面與菜拌和一下,使面條吸收一部分湯汁,面條更加入味。另外一種吃法是將菜單獨盛于小盤內,與面同時上桌,邊食菜邊食面,這個隨客人的口味習慣而定。
一、和面
【主料】普通面粉、鹽、清水
1、準備一碗水,適當加鹽,嘗一下水略有咸味即可,不能太咸,鹽多了不容易拉開(加鹽的目的是為了面吃起來更加筋道),鹽水調好后,緩慢加入面粉中。
2、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攪拌,將面粉攪拌成棉絮狀。
3、揉成面團。做拉條子的面不能太硬,不然拉不開,也不可太軟,否則煮出的面不精。基本要比平時做餃子的面團要和的硬一點兒。
4、然后蓋上蓋子或濕布醒一會再揉。(冬天,最好放在溫暖處,要不餳不開)
二、拉面(分三步)
第一步:先搟成面餅。
1、餳上1——2個小時,然后反復揉勻,直到和好的面團光滑細勻。
2、然后在案板上搟成1公分左右厚面餅。
3、用刀切成半公分寬窄的長條。
4、繼續(xù)蓋上濕布餳發(fā)十分鐘,然后一根一根拉長。
第二步:盤面
5、這一步不必拉的很細,成人拇指粗細即可,但要拉均勻。
6、取一個大一點兒的盤子或者盆子,底部倒一些食用油。
7、拉的時候,手上要抹油,拉好的面條盤成卷,面上各處應有油,以防止粘連,一圈一圈盤在盆子里。
8、盤好的面條蓋上蓋子,繼續(xù)餳發(fā)半個小時以上。然后依次取出其中一根,均勻拉長。
第三、拉制
9、每一個根面條被拉細拉長,分成幾小堆,攤在面板上。
10、待拉完最后一根時,第一根已經(jīng)餳發(fā)的差不多了,進行最后一道拉制工序。
11、捏住面條一端,兩手腕均勻受力,將面條象纏毛線一樣,左饒一下,右繞一下,將面條坤長。因為我一個人操作,還要拍片片,所以拍到的是完全拉好后的樣子。
12、鍋內坐熱水,鍋要大,水要寬。水開后,將拉制好的面條下入鍋內滾水中。
給個特寫——
13、開大火,將面條用筷子攪散。
14、拉條子看似筋道,但其實非常好熟,煮開后再煮1、2分鐘即可,不用煮太久,撈出。
15、撈到準備好的涼開水中過一下。
控干水分,裝盤,看賣相不錯吧,口感也是相當筋道啊!
三、炒菜(這一步,可以在盤好面后,即拉條餳發(fā)的過程中進行)
【主料】雞肉斬小塊(用涼水多泡泡,換幾次水,撈出控干水分)
西紅柿、皮牙子(洋蔥)、青辣椒、番茄醬
【配料】大蒜、生姜片、干辣椒段
【調料】食用油、五香粉、八角、草果、花椒粉、鹽、老抽、生抽、冰糖、味精
【做法】
1、鍋里倒入適量油,先將大蒜、生姜片、干辣椒段煸炒出香味。
2、然后倒入剁好的雞塊。
3、炒至肉色發(fā)白后,淋入兩瓶蓋料酒,我用是白酒,味道更香哦!
4、撒入適量五香粉、花椒面、老抽、生抽、鹽,一粒八角、草果一粒、一粒冰糖,炒勻。
5、接下來將西紅柿切塊,放入鍋中,再來3大勺番茄醬,加入沒過雞肉1倍的開水。
6、大火煮開,蓋上鍋蓋轉中小火至雞肉熟透入味,湯汁濃稠,然后放入青辣椒,最后起鍋前放洋蔥,調一點味精,兜炒均勻,關火!
拌面的菜碼
澆在拉面上,一盤香噴噴的【新疆拉條子拌面】端上桌子,用筷子拌勻就可以美美兒滴享用了
新疆人熱情好客,大凡有遠客來家中,必然要做拉條子招待一番
看高手拉拉條子,簡直是一種藝術享受
但見一條面在案板上被摔得啪啪響
面條上下飛舞,頓時由粗變細,再來回纏繞
最后變成一把白生生的像古箏琴弦一樣粗細均勻的細面條
新疆人喜歡吃的時候來點兒醋,再就幾頭大蒜瓣,最后喝碗煮面的面湯溜溜縫兒
艾瑪!這東西真是扎實,吃了相當頂餓!
所以友情提示各位,不能吃的太撐,不然拉面在肚子里還會膨脹,到時候肚皮爆炸我可不負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