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五歲零八個月]
物價飛漲時期養(yǎng)育兒女的成本自然更高,工薪的父母在想方設法節(jié)約的同時,更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節(jié)儉習慣和理財意識,讓孩子也要和我們共同分擔生活的壓力。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父母賺錢不容易。
從青青很小的時候開始,當老公出差或節(jié)假日不休息,不能經常在家陪寶寶的時候,我就會告訴她那是因為爸爸要努力工作,爸爸也想在家休息,但不努力工作就賺不到錢。當我守著電腦做股票而她無法看電腦里的動畫片時,我也會告訴她媽媽是為了賺錢,媽媽也想看看電視劇逛逛網店,但不好好看股票就賺不到錢。讓孩子從小就懂得錢不是隨隨便便輕輕松松就能有的,賺錢需要有所付出,也要有所舍棄。
其次,要讓孩子懂得花父母的錢不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我們的收入還算豐厚,給青青花錢卻還是很講原則,除了基本的生活費用,玩具,漂亮衣服及書籍,都是作為禮物來買的,從來不隨隨便便給她買這些東西。有些是在節(jié)日和生日買,作為父母的一份心意,有些是青青有了很大的進步或戒掉了一個壞習慣買的,作為對她的獎勱。所以,青青對我們給她買的東西都很珍惜,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讓她從小就懂得,父母為孩子花錢并不是天經地義的事。
今年我打算自己教她學英語,但告訴她也要給媽媽交學費。青青的壓歲錢都用完了,就決定問爸爸借,正好老公出差在外,青青每天打電話問他什么時候回來給媽媽交學費。老公笑著說:“給媽媽交什么學費啊,爸爸的錢都給媽媽了.”青青說:"不行,媽媽也和少年宮的老師一樣辛苦,要給錢的。”還跟我說:“媽媽,你要是會彈琴畫畫就好了,我們就不用交費了,那些錢就都你賺了。”
第三,要讓孩子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
雖然說女兒要富養(yǎng),但我覺得節(jié)儉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教育青青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我喜歡網購(也是為了省錢),有時買東西時,也會把相關的圖片和價格讓青青看看,告訴她買東西要貨比三家,要買性價比最高的東西;逛超市的時候,我也讓她學會看哪些是打折和特價的商標,打折后會省出多少錢。出門時如果老公沒時間接送我們,我盡可能帶她坐公交車,讓她知道同樣的路線,比坐出租車省很多錢,告訴她什么情況下才坐出租車。
小的時候青青對數字沒概念,我就用一個棒棒糖的價格作為參照物,告訴她這樣做省出的錢可以買多少多少棒棒糖,孩子自然會盤算出節(jié)約的后果?,F在有一定的算術基礎了,就可以趁機讓她練習一下算術了。
第四,要讓孩子摒棄攀比的意識。
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告訴青青不能見啥要啥,我們用了《貝貝熊系列叢書》故事中《見啥要啥》的那個辦法,就是去超市前讓孩子想好要買什么,但每次只能買一樣東西,如果在超市鬧著要買其它東西的話,就什么也拿不到了。這個辦法真是很有效,不愧是美國孩子行為教育之父的經典之作,我們幾乎沒有遇到此類的麻煩事。
以前幼兒園門口常有賣玩具和小吃的地方,放學的時候孩子們常常是互相比著看著要買,不給就大哭大鬧。我就告訴她我們不買是因為地攤的東西不衛(wèi)生,質量不好。有一次她看上一個劣質的小塑料玩具,也哭鬧過,最終自己什么也沒拿到還屁股挨了一巴掌。記得當時賣東西的老太太還笑話我說:“就2元錢的東西,值得這樣嗎?我白給她了。”我告訴她,這不是錢的事。
現在青青長大了不直接要東西了,但還是會轉彎抹角地和我說幼兒園哪個小朋友有什么新奇的文具。我就告訴她,文具是學習用的工具,只要好用就是好文具,其它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都不重要,慢慢地孩子也就能接受了。
第五,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意識。
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意識最直接的就是壓歲錢了,因為那是孩子唯一的收入。青青的壓歲錢存在銀行里,我會告訴她有利息,就像雞會下蛋一樣,隔一段時間告訴她利息有多少了,可以買到一件多少錢的東西了。憑空多出了錢,青青巴不得錢一直放在銀行里。
青青的壓歲錢一般用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給父母和同學朋友的禮物,因為青青自己也明白,給別人的禮物是要用自己的錢買的或是自己親手做的。沒錢的時候,我就讓她自己畫上漂亮的卡片作為禮物。另一部分就是作為特殊的支出。比如,今年的壓歲錢提前說好是要用來買電子琴和交學習美術等相關學費的,青青當然心甘情愿。
舊房子出租時我正好帶著青青,當她看到人家付給我一大筆錢時,覺得很新鮮,我就告訴她為什么出租房子會有錢賺,讓她對投資房產有個初步的概念。青青現在總說以后她賺錢了要買個別墅,把我們現在住的房子出租了再賺一筆錢。我看股市的時候,有時也會多少跟她講講。小家伙有時過來看看會喊,“哇,媽媽,今天都是紅的,你又賺錢了!”比我還財迷!我想等她再大些,就去開個賬戶,讓她學會自己投資做股票。
常說男孩子要窮養(yǎng),女孩子要富養(yǎng),我們會盡量讓她感到幸??鞓?,但愛女也要有度,授人以魚不如授以漁,西方人在金錢方面教育子女的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讓孩子從小懂得節(jié)約和理財,長大面臨經濟困難時就能應對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