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余音《唐之韻》第二十集 潤物 寒白 解讀:潤物 寒白 第二十集 唐末余音 ?。ㄆと招?陸龜蒙 秦韜玉 黃巢 羅隱 曹松韋莊) 杜牧、李商隱在九世紀五十年代相繼去世后,唐代就再沒有出過大詩人了。從六十年代起,農(nóng)民暴動就不斷發(fā)生。到八十年代中期,以黃巢為首的農(nóng)民大暴動終于平息以后,…
朦朧詩人《唐之韻》第十九集 解讀:伙計 第十九集朦朧詩人 ?。ɡ钌屉[) 李商隱是唐代有獨特成就并對后世有較大影響的詩人。他與杜牧齊名,并稱李杜,為了與李白、杜甫并稱的李杜區(qū)別開來,又稱小李杜。 李商隱最突出的貢獻,是進一步…
風(fēng)流才子《唐之韻》第十八集 泛舟 聊聊 解讀:泛舟 聊聊 第十八集風(fēng)流才子 ?。ǘ拍粒?nbsp; 女:從九世紀二十年代末到十世紀初唐朝滅亡的這十八年,文學(xué)史上稱為晚唐時期。這時,宦官的勢力越來越大,把持朝政;官僚的黨爭也愈演愈烈,誓不兩立;而藩鎮(zhèn)對抗則逐漸向軍閥割據(jù)過渡,終于把唐王朝滅了。 &nbs…
一代詩豪《唐之韻》第十七集 解讀:晨風(fēng)牧笛 第十七集一代詩豪 ?。▌⒂礤a) 比柳宗元大一歲的劉禹錫,雖然因為參加政治革新活動同樣遭受打擊,但心理承受能力卻大的多。劉禹錫貶到朗州——今天湖南常德時,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fēng)得意,一覺醒來卻被趕出了朝廷,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
別調(diào)獨彈《唐之韻》第十六集 解讀:藍雨菲菲 行云流水 第十六集別調(diào)獨彈 ?。谠?nbsp; 中唐后期,除以韓愈為首的韓孟詩派和以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詩派外,還有兩個風(fēng)格獨特,有杰出成就的詩人。這就是柳宗元和劉禹錫。到九世紀,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和政治腐敗,對唐王朝已經(jīng)構(gòu)成嚴重的威脅。進行政治改革,以是一…
新樂府派(下)《唐之韻》第十五集 解讀:聽音 第十五集新樂府派(下) ?。ò拙右?元稹 張籍 王建李紳) 新樂府運動是九世紀初元稹和白居易發(fā)起的。不過,在這一運動正式興起之前,年長幾歲的張籍和王建,就已經(jīng)在寫這種類型的詩了。 張籍與奇崛險怪詩派的領(lǐng)袖韓愈和新樂府運動的代表白居…
新樂府派中《唐之韻》第十四集 解讀:午夜咖啡 第十四集新樂府派(中) ?。ò拙右?元稹 張籍 王建李紳) 白居易一生,以四十四歲時貶為江州司馬為分界線,明顯地分為前后兩期。后期他日益消沉,用佛家的色空思想來看待一切榮辱得失,用道…
新樂府派(上)《唐之韻》第十三集 解讀:一舟 第十三集新樂府派(上) (白居易 元稹 張籍 王建李紳) 唐憲宗元和年間,即公元九世紀最初二十年,安史之亂已過去半個世紀,唐王朝終于又從衰亂中想有所作為了。于是整頓賦稅,以增加財政收入,平定幾個鬧獨立的藩鎮(zhèn),使全國終于又形式上歸入…
韓孟詩派《唐之韻》第十二集 解讀:托尼 第十二集韓孟詩派 ?。n愈) 韓愈是唐代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散文家和詩人,是一個叱咤風(fēng)云的人物。他所倡導(dǎo)的古文運動,對解放和擴大漢語的表達功能起過扭轉(zhuǎn)風(fēng)氣的作用。他是個語言大師,寫文章主張“惟陳言之務(wù)去”,就是說務(wù)求避免用爛熟的詞語。從這種主張出發(fā),他創(chuàng)造了…
大歷詩人《唐之韻》第十一集 解讀:若顏 漏風(fēng) 第十一集大歷詩人 ?。▌㈤L卿 韋應(yīng)物 張繼 崔護 盧綸李益)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亂爆發(fā)了。這次延續(xù)了八年的戰(zhàn)亂,使充滿浪漫氣質(zhì)和理想主義的盛唐精神一掃而光。叛亂雖然最后被平息下去了,但唐王朝也從此一蹶不振,公元八世紀下半時,即大歷…
千秋詩圣(下)《唐之韻》第十集 解說:梅影蝶衣 第十集千秋詩圣(下) ?。ǘ鸥Γ?nbsp; 在古代,忠君也就是愛國,而忠君愛國,就要關(guān)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愛國是真心實意的。他“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家》)聲時,再怎么窮途潦倒也要為百姓的疾苦呼吁,也要像葵花向…
千秋詩圣(上)《唐之韻》第九集 解讀:啊.... 第九集千秋詩圣(上) (杜甫) 杜甫,子美,與李白同為唐代詩壇上的兩個巨人。唐代是中華農(nóng)業(yè)文明發(fā)展的頂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頂。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分界線。因而也是中華農(nóng)業(yè)文明由盛轉(zhuǎn)衰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把這兩個巨人分隔在山頂?shù)膬蓚?cè):李白站在往…
一代詩仙(下)《唐之韻》第八集 解說:賀蘭 第八集一代詩仙(下) ?。ɡ畎祝?nbsp; 以詩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進皇宮,成為皇帝的嘉賓,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是唯一的一個。詩人能受到這樣的禮遇,也真算黃恩浩蕩了。然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是何等人物,豈能把這種過眼…
一代詩仙(上)《唐之韻》第七集 解說:潤物細無聲 寒白 第七集一代詩仙(上) 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雖然只是個小地方,但卻是一代大詩人李白的故里。一代詩仙就從這里起步,以隱隱雷聲的腳步闖進詩壇,在中國詩歌史上留下了一座永遠閃耀著寶石紅光的詩碑,留下一個永不褪色的名字。 李白字太白,自號…
山水詩人《唐之韻》第六集 解說:對月聽風(fēng) 蟈蟈 第六集山水詩人 (王維孟浩然) 山水田園詩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因此也稱王孟詩派。這些詩人用開闊的胸懷,深細敏感的審美嗅覺,來描繪山水風(fēng)景的優(yōu)美壯麗,歌詠田園生活的閑適靜謐,從一個側(cè)面折射出盛唐時期社會的安定,農(nóng)民的安居樂業(yè)和時代精神的開朗樂…
邊塞詩人(下)《唐之韻》第五集 第五集邊塞詩人(下) 誦讀:羅莎 慧眼觀天下 ?。ǜ哌m 岑參 崔顥) 男:邊塞詩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詩人是高適和岑參,后世合稱高岑。 高適的性格和李白有些相近,很有些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氣派。他在《別韋參軍》中說自己“二…
邊塞詩人(上)《唐之韻》第四集 第四集 邊塞詩人(上) 誦讀:羅莎 慧眼觀天下 ?。ㄍ醪g 王之渙 王翰 李頎) 男: 盛唐的邊塞詩意境高遠,格調(diào)悲壯,像雄渾的軍號,一聲聲吹的歷史都熱血沸騰。 盛唐的邊塞詩人視野開闊,胸懷激蕩,充滿了磅礴的浪漫氣質(zhì)和一往無前的英雄主義精神…
吳中四士《唐之韻》第三集 朗誦:天外有天 第三集 吳中四士 唐詩經(jīng)過近百年的醞釀,終于迎來了它的鼎盛期。盛唐詩于是挽起狂風(fēng),掀起巨浪,鼓動著磅礴于天地的雄渾,登上了中國詩壇的制高點,中國古代詩壇上這顆最紅最亮最熱最有吸引力的太陽升起來了。在這…
獨振新風(fēng)《唐之韻》第二集 解說:紫月星空 子夜星辰 第二集獨振新風(fēng) ?。ㄍ醪獥罹?盧照鄰 駱賓王) 從明代開始,研究唐詩的人習(xí)慣上把唐詩分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從唐王朝建國,即公元六一八年起,到八世紀初,即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帝寶座之前,將近一百年,時間跨…
千古唐詩《唐之韻》第一集 《唐之韻》解說詞 解說:紫月星空 子夜星辰 第一集千古唐詩 這是陜西醴泉縣的昭陵,埋在這里的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杰出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這個少年英雄,十九歲起兵反隋,騎著這昭陵六駿,手握風(fēng)雷,馳騁華夏,“昔乘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