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集部
◎楚辭第一(《楚辭》兼有屈、宋、楊、劉諸人作,義例實(shí)是總集,但從前著錄,皆自為一類,冠于別集之前,今仍舊例。)《楚辭補(bǔ)注》十七卷。(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bǔ)。汲古閣毛表校本?!冻o章句》十七卷,大小雅堂刻本,止王注。)【補(bǔ)】同治十一年江寧局翻毛校補(bǔ)注本,《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補(bǔ)注本。
道光間三原李錫麟刻補(bǔ)注本,在《惜陰軒叢書》內(nèi)。
儀征劉師培《楚辭考異》十七卷、長(zhǎng)沙易培基《楚辭校補(bǔ)》十七卷,未刊。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3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楚辭補(bǔ)注》,白化文等點(diǎn)校。)《楚辭集注》八卷,《辨證》二卷,《后語》六卷。(宋朱子。明成化吳氏刻本,明閔刻本無《辨證》、《后語》。)【補(bǔ)】光緒間遵義黎庶昌《古逸叢書》影元至正本,今版在蘇州局。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武昌局、蘇州局刻本,皆無《后語》。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李慶甲點(diǎn)校。)《離騷集傳》一卷。(宋錢杲之。知不足齋本,《龍威秘書》本。)【補(bǔ)】武昌局本,南陵徐乃昌《隨庵徐氏叢書》覆宋本,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影印宋本。
《離騷草木疏》四卷。(宋吳仁杰。知不足齋本,《龍威》本。)【補(bǔ)】乾隆四十四年海昌祝氏刻本,附祝德麟《辨證》四卷。武昌局本,儀征張丙炎《榕園叢書》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7年影印本《古逸叢書三編/離騷草木疏》。)《離騷草木疏辨證》四卷。(祝德麟。自刻本。)《山帶閣楚辭注》六卷,《余論》二卷,《楚辭說韻》一卷。(蔣驥。通行本。)【補(bǔ)】康熙五十二年原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山帶閣楚辭注》。)《屈宋古音義》三卷。(明陳第?!秾W(xué)津》本。)【補(bǔ)】長(zhǎng)沙余肇鈞刻《明辨齋叢書》本,武昌張氏刻本。清儒考楚辭韻,精于陳氏書,見經(jīng)部小學(xué)類。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天問補(bǔ)注》一卷。(毛奇齡?!段骱蛹繁尽#狙a(bǔ)】補(bǔ)朱注。丁晏《楚辭天問箋》一卷,廣州局本。戴震《屈原賦注》七卷、《通釋》二卷、《音義》三卷,原刻本,光緒十七年廣州局刻本,民國(guó)間沔陽盧靖編《湖北先正遺書》影印鈔本。王念孫、俞樾、孫詒讓,各校《楚辭》若干條,在《讀書雜志》、《諸子平義》、《札┢》內(nèi)。《楚辭》注家極眾,大抵逞臆說,不根訓(xùn)故,其書不復(fù)臚列,但補(bǔ)雅正者數(shù)家于此。
(今 案:有中華書局1982年版《楚辭注疏長(zhǎng)編第二編/天問纂義》,游國(guó)恩主編,金開誠(chéng)、董洪利、高路明補(bǔ)輯。)──右楚辭類
◎別集第 二
(漢魏六朝舉隋唐著錄原有專集之名者,其后人采集者,具在百三家集中,不及。唐至明舉最著而單行者。國(guó)朝人除詩文最著數(shù)家外,舉其說理紀(jì)事、考證經(jīng)史者。)
《蔡中郎集》六卷。(漢蔡邕。聊城楊氏仿宋本,附《獨(dú)斷》二卷。通行三本皆遜此本。嚴(yán)可均《校補(bǔ)蔡中郎集》十四卷、錄一卷,未刊。)【補(bǔ)】聊城楊氏本十卷,附《外集》四卷。歸安陸心源十萬卷樓本十卷,《外傳》一卷,據(jù)明華氏活字本刊?!端牟繀部酚坝∶魅A氏活字本。仁和勞格、瑞安孫詒讓皆有條校,在《讀書雜識(shí)》、《札┢》內(nèi)。錢塘羅以智《蔡中郎集舉正》二卷,未刊,稿藏瑞安孫氏玉海樓。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
《諸葛忠武侯文集》四卷,(漢諸葛亮?!陡戒洝范?,《諸葛故事》五卷。
張澍編。沔縣祠堂刻本。) 【補(bǔ)】湖南新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60年版《諸葛亮集》,段熙仲、聞旭初編校。)
《曹子建集》十卷。(魏曹植。明仿宋刻附《音義》本,明安氏活字版本,漢陽朝宗書室活字版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涵芬樓《續(xù)古逸叢書》影印宋大字本,吳興蔣汝藻《密韻樓叢書》覆宋刻本。丁晏《曹集詮評(píng)》十卷,附《年譜》,江寧局本。上元朱緒曾《曹子建集考異》卷,民國(guó)間江寧傅春官刻《金陵叢刻》本。
順德黃節(jié)《曹子建詩注》,商務(wù)印書館排印本。(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4年版《曹植集校注》,趙幼文校注。)《嵇中散集》十卷。(魏嵇康。明黃省曾刻本,明汪士賢刻《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黃省曾刻本,光緒間長(zhǎng)沙寄生草堂重刻明汪士賢校本。
(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2年版《嵇康集校注》,戴明揚(yáng)校注。)《陸士衡集》十卷。(晉陸機(jī)?!抖壹繁?。)【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正德刻本,長(zhǎng)沙寄生草堂重刻明汪士賢校本,金山錢名培小萬卷樓活字本附《札記》。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2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陸機(jī)集》,金濤聲點(diǎn)校。)《陸士龍集》十卷。(晉陸云?!抖壹繁尽#狙a(bǔ)】《四部叢刊》影印明正德刻本,長(zhǎng)沙寄生草堂重刻汪士賢校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8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陸云集》,黃葵點(diǎn)校。)《陶淵明文集》十卷。(晉陶潛。汲古閣仿宋大字本,何氏成都刻翻毛本。)【補(bǔ)】光緒二年桐城徐椒岑仿縮刻宋本,會(huì)稽章壽康仿宋本,德清傅云龍纂喜廬覆唐刻卷子本。宋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十卷,貴池劉世珩玉海堂覆宋刻本,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9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陶淵明集》,逯欽立校注。)《陶靖節(jié)詩注》四卷。(宋湯漢注。拜經(jīng)樓校本。)【補(bǔ)】會(huì)稽章壽康仿拜經(jīng)樓本,《陶淵明詩》《續(xù)古逸叢書》影印宋本。陶詩注家頗眾,湯注最先。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8年影印本《古逸叢書三編/陶靖節(jié)先生詩注》。)《鮑參軍集》十卷。(宋鮑照。明朱應(yīng)登刻本,《二十名家集》本。)【補(bǔ)】嘉道間揚(yáng)州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毛斧季校宋本。盧文召《群書拾補(bǔ)》內(nèi)有條校。順德黃節(jié)《鮑參軍集校注》,商務(wù)印書館排印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錢仲聯(lián)增補(bǔ)集說校。)《謝宣城集》五卷。(齊謝。拜經(jīng)樓校本,《二十名家集》。)【補(bǔ)】會(huì)稽章壽康仿拜經(jīng)樓本,揚(yáng)州刻本,同治間永康胡鳳丹刻《六朝四家全集》本,《四部叢刊》影印明鈔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謝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說。)《昭明太子集》六卷。(梁蕭統(tǒng)。明葉紹泰編刻《蕭梁文苑》本。)【補(bǔ)】光緒間武進(jìn)盛康刻《常州先哲遺書》本,據(jù)影宋鈔本刊。貴池劉世珩玉海堂覆宋淳熙貴池本,附《考異》、《札記》。《四部叢刊》影印明遼府寶訓(xùn)堂刻本。此三本皆五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文選》。)《江文通集》四卷。(梁江淹。梁賓??瘫?。)【補(bǔ)】揚(yáng)州江氏刻本十卷?!端牟繀部酚坝∶鞣伪臼恚健缎?庇洝芬痪?。
《江文通集匯注》十卷。(明胡之驥注??瘫尽!抖壹繁臼恚瑹o注。)(今案:有中華書局1984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江文通集匯注》,李長(zhǎng)路、趙威點(diǎn)校。)《何水部集》一卷。(梁何遜。明張刻本。)【補(bǔ)】又乾隆十九年汪刻本,又雍正間項(xiàng)道暉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0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何遜集》。)《庾子山集注》十六卷。(周庾信。倪注。通行本。)【補(bǔ)】附《年譜》一卷、《總釋》一卷??滴醵暝瘫?,民國(guó)間沔陽盧靖編《湖北先正遺書》影印原刻本,又《四部叢刊》影明屠隆刻本十六卷,無注。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0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庾子山集注》,許逸民點(diǎn)校。)《徐孝穆集箋注》六卷。(陳徐陵。吳兆宜注。原刻本,阮氏困學(xué)書屋重刻本。吳亦有庾注,倪行吳廢。)【補(bǔ)】又四部叢刊影印明屠隆刻本十卷,無注。
(以上漢、魏、六朝)(《初唐四杰集》。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通行本?!锻踝影布肥?,《盈川集》十卷,《附錄》一卷,《盧之集》七卷,《附錄》一卷,《駱丞集》四卷。)【補(bǔ)】乾隆辛丑星諸項(xiàng)家達(dá)豫章齋刻本,江寧局本?!锻踝影布摹芬痪?,上虞羅振玉輯,排印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駱丞集》四卷。(顧廣圻校。秦恩復(fù)刻本。合李元賓、呂衡州為《三唐人集》。)【補(bǔ)】《金華叢書》本四卷,《考異》二卷。
《駱賓王集》十卷。(顧之逵小讀書堆??套惚?。) 【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
《駱臨海集注》十卷。(陳熙晉注。原刻本。)(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駱臨海集箋注》。)《陳伯玉文集》三卷,《詩集》二卷。(唐陳子昂。楊國(guó)楨輯刻本。明新都楊春刻本,雖依舊本題十卷,未足,此本搜輯較多,亦不盡。)【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弘治間楊澄??虠畲罕臼?。
(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版《陳子昂集》,徐鵬校。)《張燕公集》二十五卷。(唐張說。聚珍版輯補(bǔ)本,福本。)【補(bǔ)】《文集》十五卷、《補(bǔ)遺》五卷。仁和朱氏《結(jié)一廬叢書》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刻本,附汪小米校記。
(今案:有文物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嘉業(yè)堂叢書/張說之文集》。)《曲江集》二十卷。(唐張九齡。通行祠堂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邱刻本二十卷、《附錄》一卷。
(今案:有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廣東地方文獻(xiàn)叢書/曲江集》,劉斯翰校注。)《李北海集》六卷,《附錄》一卷。(唐李邕。明崇禎庚辰刻本。)【補(bǔ)】道光間潘錫恩刻乾坤正氣集本六卷。
《李太白集》三十卷。(唐李白??娫卉环滤闻R川本。)【補(bǔ)】武昌局翻繆本,上海文瑞樓書莊影印繆本。貴池劉世珩玉海堂覆宋咸淳本二十卷,附《札記》一卷?!端牟繀部酚坝 斗诸愌a(bǔ)注李太白詩集》三卷,元楊齊賢集注,蕭士ど補(bǔ)注,據(jù)明郭刻本影印。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7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李太白全集》。)《李太白集注》三十六卷。(王琦注。通行本。)【補(bǔ)】乾隆二十四年原刻本,光緒三十四年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
《杜詩詳注》二十五卷,《附編》二卷。(唐杜甫。仇兆鰲注。通行本。) 【補(bǔ)】康熙間原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9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杜詩詳注》。)《杜詩鏡銓》二十卷。(楊倫注?!抖盼淖⒔狻范怼堛邥x注。成都合刻本。杜詩注本太多,仇、楊為勝。)【補(bǔ)】常熟錢謙益《杜工部集注》二十卷,原刻本,上海神州國(guó)光社排印本。
嘉慶間玉勾草堂刻巾箱本《杜集》二十卷,無注。遵義黎庶昌覆麻沙本《草堂詩箋》四十卷,年譜二卷,在《古逸叢書》內(nèi),今版存蘇州局。貴池劉世珩覆宋本《杜陵詩史》三十二卷,附《札記》。四部叢刊影印宋刊本《分門集注杜工部詩》二十五卷。沔陽盧靖影印明玉幾山人本《杜工部集》二十卷,文二卷,在《湖北先正遺書》內(nèi)。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王右丞集注》二十八卷。(唐王維。趙殿成注。乾隆二年刻本。)【補(bǔ)】翻刻趙注本。明顧起經(jīng)《王右丞集箋》十四卷,明嘉靖間刻本?!端牟繀部酚坝≡瘫玖恚瑹o注。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王右丞集箋注》。)《孟襄陽集》三卷。(唐孟浩然。汲古閣本,明閔齊刻本,又明刻本四卷。)【補(bǔ)】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影印汲古閣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四卷,沔陽盧靖影印明活字本三卷,胡鳳丹刻本。
(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9年版《孟浩然集校注》,徐鵬校注。)
《元次山集》十二卷。(唐元結(jié)??瘫?。明湛若水校本十卷。)【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湛校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版《元次山集》,孫望校點(diǎn)。)(《顏魯公內(nèi)集》十二卷,《外集》八卷,《書評(píng)》十卷。唐顏真卿。黃本驥編輯。三長(zhǎng)物齋本,聚珍本、福本止十七卷,較黃本少文四十四首及年譜。)【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十七卷,《乾坤正氣集》本十四卷。嘉慶間顏氏重刻明安氏本十五卷,《附錄》六卷?!端牟繀部酚坝∶鞣彩匣钭直?。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
《劉隨州集》十卷,《補(bǔ)遺》一卷。(唐劉長(zhǎng)卿。席氏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正德間刻本,定州王灝刻《畿輔叢書》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本宋蜀刻本《唐人集叢刊/劉文房文集》。)
《錢考功集》十卷。(唐錢起。席氏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
《韋蘇州集》十卷。(唐韋應(yīng)物。項(xiàng)翻刻宋本,席啟寓編刻《唐百家詩》本,汲古閣本后有《拾遺》一卷。)【補(bǔ)】同治間永康胡鳳丹刻本,合王、孟、柳集為《唐四家詩集》。上海自強(qiáng)書局影印宋刊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太華書院刻本。
《毗陵集》二十卷。(唐獨(dú)孤及。亦有生齋??瘫尽#?【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本。
《李君虞集》二卷。(唐李益。席氏本。張澍有輯本,未刊。)(今案:有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益集注》,王亦軍、裴豫敏編注。)《華陽集》三卷,附顧非熊詩一卷。(唐顧況。明姚士輯。顧端刻本,席氏本。)【補(bǔ)】席氏本五卷。咸豐間雙峰堂刻本三卷,《補(bǔ)遺》一卷。
《權(quán)文公集》五十卷。(唐權(quán)德輿。嘉慶間??套惚?,明嘉靖辛丑劉大謨刻本止十卷。) 【補(bǔ)】《四部叢刊》影印嘉慶間??套惚?。
《重刻?hào)|雅堂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點(diǎn)勘》。唐韓愈。宋廖瑩中輯注。蘇州翻刻本。陳景云點(diǎn)勘。明徐氏東雅堂原刻本,今尚有。
【補(bǔ)】民國(guó)十七年上海覃隱廬影印宋廖氏世采堂原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6年版《韓集校詮》,童第周著。)《韓文考異》十卷。(宋方崧卿舉正,朱子校定。李光地刻本。)宋王伯大重〈音釋合〉編《韓文考異正集》、《外集》、《遺文》共五十一卷,明刻本,非朱子原書。
【補(bǔ)】光緒間新陽趙元益刻《韓文考異》十卷。涵芬樓影印宋刻本,附《五百家注韓集》后。四部叢刊影印元刻《朱文公校昌黎全集》五十一卷,即宋王伯大重編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昌黎先生集考異》。)《昌黎詩箋注》十一卷。(顧嗣立補(bǔ)注。秀野草堂原刻本,吳廷榕重刻本。)《昌黎詩增注證訛》十一卷。(黃鉞。家刻本。)《朱墨本昌黎詩注》十一卷。(怡刻本。)《編年昌黎詩注》十二卷。(方世舉。雅雨堂本。)【補(bǔ)】上海掃葉山房影印本。
《韓集點(diǎn)勘》四卷。(陳景云?!段牡朗畷繁?。重刊《五百家注韓集》四十卷,乾隆甲辰富氏仿宋本,雖遜東雅堂本,雕印尚好。)【補(bǔ)】陳氏《韓集點(diǎn)勘》,亦附蘇州局翻刻《東雅堂韓集》后。陳氏手?!稏|雅堂韓集》,今藏南京龍?bào)蠢飯D書館,視刻本點(diǎn)勘為詳。涵芬樓影印宋刻本《五百家注韓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錄》一卷、《類譜》十卷、《考異》十卷。吳縣沈欽韓《韓集補(bǔ)注》一卷,廣州局本。瑞安方成《韓文箋正》五卷,附《年譜》一卷,瑞安陳準(zhǔn)排印本。
(《柳集》四十五卷,《龍城錄》二卷,《外集》二卷,《附錄》二卷,《集傳》一卷。唐柳宗元。明嘉靖郭云鵬重刻宋本,天啟壬戌柳氏再刻本。廷桂永州新刻本,附《年譜》,無《龍城錄》。陳景云《柳集點(diǎn)勘》四卷,未刊。)【補(bǔ)】上海覃隱廬影印宋世采堂本《柳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補(bǔ)遺》一卷、《附錄》八卷?!锻饧范?,合肥蒯氏有影宋刊本。《四部叢刊》影印元刻本《增廣注釋音辯柳集》四十三卷、《別集》二卷、《外集》二卷、《附錄》一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9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柳宗元集》,吳文治點(diǎn)校。)《柳河?xùn)|集輯注》四十五卷,《外集》五卷,附錄揚(yáng)子注《龍城錄》一卷。
(明蔣之翹輯。楊延理刻本。此本通行,宋人《柳文音辯五百家注》,已括此書內(nèi)。)
《劉賓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劉禹錫?!墩吠ㄐ斜荆锻饧穫麾n本。)【補(bǔ)】仁和朱氏《結(jié)一廬叢書》本,武昌董康覆宋刻本,《四部叢刊》影印董氏覆宋本,珂羅版影印宋刻本,定州王氏《畿輔叢書》本,吳興劉氏嘉業(yè)堂本。
上補(bǔ)諸本《正集》、《外集》俱全。
(今案:有中華書局1990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劉禹錫集》,卞孝萱校訂。)《呂衡州集》十卷。(唐呂溫。顧校秦刻足本,粵雅堂重刻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錢氏述古堂鈔本十卷、《附錄》一卷。
《張司業(yè)集》八卷,《拾遺》一卷,《附錄》一卷。(唐張籍。席氏《唐百家詩》本,明萬歷張尚儒刻本八卷。)【補(bǔ)】涵芬樓《續(xù)古逸叢書》影印宋蜀本,《四部叢刊》影印明毗陵蔣氏刻本八卷。(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版《張籍詩集》。)《皇甫持正集》六卷。(唐皇甫。汲古閣本。)【補(bǔ)】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影印汲古閣本,同治間南海馮光重刻本,涵芬樓《續(xù)古逸叢書》影印宋蜀本,《四部叢刊》亦影印。
《李文公集》十八卷。(唐李翱。汲古閣本。) 【補(bǔ)】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影印汲古閣本,馮光重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明成化間刻本。
《歐陽行周》集十卷。(唐歐陽詹。明萬歷丙午刻本,明閔刻本八卷。)【補(bǔ)】嘉慶間福鼎王遐春麟后山房刻本八卷、《附錄》一卷。《四部叢刊》影印明正德間刻本十卷。
《李元賓文編》三卷,《外編》二卷,《補(bǔ)》一卷。(唐李觀。顧校秦刻足本,粵雅堂重刻本。) 【補(bǔ)】《畿輔叢書》刻足本。
《孟東野集》十卷。(唐孟郊。席氏本,汲古閣本,明閔刻本。) 【補(bǔ)】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影印汲古閣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弘治間刻本。
(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9年版《孟東野詩集》,華忱之校訂。)《玉川子詩注》五卷。(唐盧仝孫之注。自刻本。)【補(bǔ)】《畿輔叢書》本三卷,無注?!端牟繀部酚坝∨f鈔本三卷,無注。
《長(zhǎng)江集》十卷,《附錄》一卷。(唐賈島。席氏本,汲古閣本。)【補(bǔ)】《畿輔叢書》本十卷、《附錄》一卷。四部叢書影印明翻宋本十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長(zhǎng)江集新?!?,李嘉言新校。)《李長(zhǎng)吉歌詩》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賀。王琦匯解。通行本。)【補(bǔ)】王氏《匯解》乾隆二十五年寶笏樓原刻本,崇新書局影印原刻本。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珂羅版影印金刻本四卷?!端牟繀部酚坝〗鹂瘫舅木?,附印《外集》一卷。武進(jìn)董康誦芬室覆宋本四卷,吳興蔣汝藻密韻樓覆宋本,涵芬樓《續(xù)古逸叢書》影印宋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李賀詩歌集注》,蔣凡等點(diǎn)校。)《樊紹述集注》二卷。(唐樊宗師。孫之注。自刻本。)【補(bǔ)】杭州局本。元趙仁舉《絳守居園池記注》一卷,明趙師尹《絳守居園池記補(bǔ)注》一卷,并杭州局本。山陰樊氏綿絳書屋刻《樊諫議集五家注》四卷、《附錄》三卷。
《王司馬集》八卷。(唐王建。胡介祉??瘫?,席氏本十卷,汲古閣本。)(今案:有中華書局1959年版《王建詩集》。)《沈下賢集》十二卷。(唐沈亞之。明萬歷丙午刻本。罕見。)【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萬歷丙午刻本,湘潭葉德輝觀古堂刻本十卷。
(《會(huì)昌一品集》二十卷,《別集》十卷,《外集》四卷。唐李德裕。明天啟吳興茅氏刻本,明袁州刻本止十四卷。)【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畿輔叢書》本,附《補(bǔ)遺》一卷。
《元氏長(zhǎng)慶集》六十卷,《補(bǔ)遺》六卷。(唐元稹。)【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董氏刻本六十卷,附《集外文》一卷。(盧文召校《元集》若干條,在《群書拾補(bǔ)》內(nèi)。)(今案:有中華書局1982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元稹集》,冀勤點(diǎn)校。)《白氏長(zhǎng)慶集》七十一卷。(唐白居易。明元白合刻通行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日本活字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9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白居易集》,顧學(xué)頡點(diǎn)校。)《白香山詩集》四十卷,附錄年譜二卷。(汪立名編校。一隅草堂刻本。)《姚少監(jiān)詩集》十卷。(唐姚合。汲古閣本,席氏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鈔本。
《樊川文集注》二十卷,《外集》一卷,《別集》一卷。(唐杜牧。馮集梧注。原刻本。)【補(bǔ)】宜都楊守敬觀海堂覆宋本,貴池劉世珩玉海堂覆宋本,《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此三本無馮注。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樊川文集》,陳允吉校點(diǎn)。)《玉溪生詩詳注》三卷。(唐李商隱。馮浩注。原刻本。勝于朱鶴齡、姚培謙注本。)【補(bǔ)】上海掃葉山房影印汲古閣本三卷。錢謙益寫校宋本三卷,上海神州國(guó)光社影印本,上虞羅氏影印本。嘉慶間揚(yáng)州汪全泰??瘫玖?,《四部叢刊》影印明毗陵蔣氏刻本六卷。上補(bǔ)諸本,俱無馮注。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玉溪生詩集箋注》,蔣凡校點(diǎn)。)《樊南文集詳注》八卷。(同上。勝于徐樹谷、徐炯箋注本。)【補(bǔ)】又《四部叢刊》影印舊鈔本五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樊南文集》,錢振倫、錢振常箋注。)《樊南文集補(bǔ)編》十二卷。(今人。清河刻本。)【補(bǔ)】此書歸安錢振倫輯。
《溫飛卿集箋注》九卷。(唐溫庭筠。顧予咸、顧嗣立注。秀野草堂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錢氏述古堂鈔本七卷、《別集》一卷。萬軸山房翻秀野草堂本。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影印汲古閣本,題《金荃集》,凡七卷,《別集》一卷。
(《丁卯集》二卷,《續(xù)集》二卷,《續(xù)補(bǔ)》一卷,《集外遺詩》一卷。唐許渾。席氏《百家唐詩》足本。)【補(bǔ)】丹徒陳善馀橫山草堂刻本二卷,《詩真跡錄》一卷?!端牟繀部酚坝∷螌懕径?。沔陽盧靖影印汲古閣本二卷。此諸本俱無《續(xù)》。涵芬樓《續(xù)古逸叢書》影印宋蜀刻本《許用晦文集》二卷,《遺詩拾遺》附。
《文泉子集》一卷。(唐劉蛻。別下齋本。) 【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吳氏問青堂刻本,題《唐劉蛻集》,六卷。
《孫可之集》十卷。(唐孫樵。汲古閣本。)【補(bǔ)】道光海虞俞氏翻汲古閣本,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影印汲古閣本,涵芬樓《續(xù)古逸叢書》影印宋蜀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吳氏問青堂刻本,涿州孫氏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宋蜀刻本《唐人集叢刊/孫可之文集》。)《麟角集》一卷。(唐王。知不足齋本。)【補(bǔ)】嘉慶間福鼎王遐春麟后山房刻本,光緒間福山王懿榮天壤閣刻本。
《皮子文藪》十卷。(唐皮日休。明正統(tǒng)庚辰袁氏刻本。) 【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6年版,蕭滌非整理。)《笠澤叢書》四卷,《補(bǔ)遺》一卷。(唐陸龜蒙。仿宋刻本。)【補(bǔ)】碧筠堂覆元本,大疊山房覆元本,咫進(jìn)齋刻本。
《笠澤叢書》七卷,《補(bǔ)遺》一卷,《附考》一卷。(許連編??瘫?。) 【補(bǔ)】豐城熊氏、海昌陳氏皆影印。
《甫里集》二十卷。(唐陸龜蒙。明萬歷乙卯許自昌刻足本。) 【補(bǔ)】《四部叢刊》影印黃丕烈校本二十卷。
《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唐司空?qǐng)D。席氏本。)【補(bǔ)】仁和朱氏《結(jié)一廬叢書》本。吳興劉氏嘉業(yè)堂本《文集》十卷、《詩集》三卷。《四部叢刊》影印舊鈔本《文集》十卷,題《一鳴集》。又影印《司空表圣詩集》五卷,據(jù)明胡氏《唐音統(tǒng)簽》本。
(今案:有文物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嘉業(yè)堂叢書/司空表圣詩文集》。)《韓內(nèi)翰別集》一卷。(唐韓。汲古閣本。別有《香奩集》三卷,《四庫著錄》本刪去。)【補(bǔ)】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影印汲古閣本《香奩集》一卷,《四部叢刊》影印舊鈔本,福鼎王氏麟后山房刻本。
《黃御史集》十卷,《附錄》一卷。(唐黃滔。明崇禎刊本。)【補(bǔ)】福鼎王氏麟后山房刻本,福山王懿榮天壤閣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明萬歷間曹氏刻本,俱八卷,《附錄》一卷。
《羅昭諫集》八卷。(唐羅隱。張瓚輯刻本。)【補(bǔ)】常熟俞氏南郭草堂刻本八卷,道光間吳墉《增補(bǔ)》一卷。汲古閣本,席氏本《羅隱甲乙集》十卷,《四部叢刊》影印宋陳道人書籍鋪本《甲乙集》十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3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羅隱集》,雍文華校輯。)《讒書》五卷。(唐羅隱。拜經(jīng)樓校本。)【補(bǔ)】杭州局《邵武徐氏叢書》本,會(huì)稽章氏式訓(xùn)堂本。
《禪月集》二十五卷,《補(bǔ)遺》一卷。(蜀釋貫休。汲古閣本,《金華叢書》本。) 【補(bǔ)】《四部叢刊》影印影宋鈔本。
《浣花集》十卷,《補(bǔ)遺》一卷。(蜀韋莊。汲古閣本,席氏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朱子儋刻本。韋莊《秦婦吟》一篇,不載集中,其詩久佚,近年自敦煌復(fù)出,海寧王國(guó)維校本,排印入北京大學(xué)《國(guó)學(xué)季刊》。
(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8年版《韋莊集》,向迪琮校訂。)《桂苑筆耕》二十卷。(唐高麗人崔致遠(yuǎn)。朝鮮刻本,海山仙館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朝鮮刻本。汲古閣《三唐人文集》、《三唐人詩》、《五唐人集》、《六唐人集》、《八唐人集》、《唐三高僧詩》之屬。明劉云份刻《十三唐人詩集》、《八劉詩》之屬。國(guó)朝席啟寓刻《唐詩百名家集》,雖匯刻,多單行。
【補(bǔ)】又汲古閣《四唐人集》,傳本罕見,長(zhǎng)沙葉氏曾付影印,汲古閣《三唐人文集》、《六唐人集》、《八唐人集》、《唐三高僧詩》,涵芬樓皆影印。
汲古閣《五唐人集》,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涵芬樓皆影印。
《唐人五十家小集》,光緒二十一年元和江標(biāo)覆南宋陳道人刻本。
以上唐至五代唐之詩家,如高適、岑參之類,文家如李華、蕭穎士之類,今無單行本,詳《全唐詩》、《文》中。
【補(bǔ)】《高常侍集》八卷,《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又《畿輔叢書》本。
《岑嘉州詩》四卷,《四部叢刊》影印明正德刻黑口本?!独铄谑逦募匪木?,傳鈔本?!妒捗ξ募芬痪恚饩w間武進(jìn)盛康刻《常州先哲遺書》本。
《騎省集》三十卷。(宋徐鉉。明有刻本,今不可見。在南唐以前所作,已收入《全唐文》,合入宋以后作者,止有傳鈔本。鉉為北宋初文學(xué)之最,故舉其名。)【補(bǔ)】此書今有刻本。南京李光明書莊校刻本,附《校記》一卷、《補(bǔ)遺》一卷。南陵徐乃昌影宋明州本,附《補(bǔ)遺》一卷、《校記》一卷?!端牟繀部酚坝↑S丕烈校鈔本。王錫元、李鴻年撰《徐集??庇洝罚杂袉涡锌瘫?。
《河?xùn)|集》十五卷,《附錄》一卷。(柳開。國(guó)朝人校刻本。)【補(bǔ)】宋柳開。乾隆間蘭溪柳渥川??獭9饩w間巴陵方功惠碧琳瑯館刻本,合穆修、尹洙二家為《三宋人集》?!端牟繀部酚坝∨f鈔本。
《小畜集》三十卷,《外集》七卷。(宋王禹。聚珍本,福本,平陽趙氏刻本無《外集》。)【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四部叢刊》影印經(jīng)Θ堂鈔本三十卷,又影印影寫宋本《外集》七卷。
《武夷新集》二十卷,附《西昆酬唱集》。宋楊億。祝氏留香室刻本?!段骼コ瓿?,亦刻《浦城遺書》及《邵武徐氏叢書》內(nèi)。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西昆酬唱集》。)
《和靖詩集》四卷。(宋林逋。吳調(diào)元??瘫尽#狙a(bǔ)】同治長(zhǎng)洲朱氏刻本,《四部叢刊》影印鈔本。
(今案: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林和靖詩集》,沈幼征校注。)《宋元憲集》四十卷。(宋宋庠。聚珍本,福本。)【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
《宋景文集》六十二卷,《補(bǔ)遺》二卷,《附錄》一卷。(宋宋祁。聚珍本,福本。)【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又日本刻《佚存叢書》本三十二卷。沔陽盧靖影印聚珍本,附會(huì)稽孫氏輯《補(bǔ)遺》二十二卷,在《湖北先正遺書》中。
《文恭集》五十卷,《補(bǔ)遺》一卷。(宋胡宿。聚珍本,杭本,福本。)【補(bǔ)】南昌局廣州局皆重刻聚珍本,武進(jìn)盛氏刻《常州先哲遺書》本,皆四十卷,《補(bǔ)遺》一卷。
《文正集》二十卷,《別集》四卷,《補(bǔ)編》五卷。(宋范仲淹。通行本。
近范氏后裔以《范文正》及《范忠宣集》合刻。)【補(bǔ)】合刻本康熙四十六年范時(shí)崇刻,視元明舊本尤備?!端牟繀部酚坝∶鞣鞖v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4年影印本《古逸叢書三編/范文正公文集》。)
《河南集》二十七卷。(宋尹洙。長(zhǎng)洲陳氏校刻本。)【補(bǔ)】光緒間巴陵方功惠刻《三宋人集》本,《四部叢刊》影印春岑閣鈔本二十八卷。
《蔡忠惠集》三十六卷。(宋蔡襄。國(guó)朝人校刻本。) 【補(bǔ)】雍正間蔡見魁刻本,《附》二卷。乾隆間蔡氏刻本二十九卷。
《蘇學(xué)士集》十六卷。(宋蘇舜欽。宋犖校刻本,震澤徐氏刻本。) 【補(bǔ)】《四部叢刊》影印震澤徐氏刻本,附何焯校記一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蘇舜鐵集》,沈文倬點(diǎn)校。)《華陽集》六十卷,《附錄》十卷。(宋王。聚珍本,福本。)【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聚珍本止四十卷。
《司馬文正集》八十卷。(宋司馬光。劉繩遠(yuǎn)刻乾隆修補(bǔ)本,陳宏謀刻本附《年譜》,翻刻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宋紹興三年刻本。鵝湖孫氏古棠書屋單刻《詩集》。
《盱江集》三十七卷,年譜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覯。明李贊重編刻本,江西祠堂本。
【補(bǔ)】民國(guó)間南城李之鼎宜秋館刻《宋人集》本,《四部叢刊》影印明正德間孫甫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1年版《李覯集》,王國(guó)軒點(diǎn)校。)《公是集》五十四卷。(宋劉敞。聚珍本,福本。)【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
《彭城集》四十卷。(宋劉。聚珍本,福本。) 【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
《元豐類稿》五十卷。(來曾鞏。顧崧齡刻本。) 【補(bǔ)】光緒十六年慈利重刻本,豐城熊譯元影印顧刻本,《四部叢刊》影印元黑口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4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曾鞏集》,陳杏珍、晁繼周點(diǎn)校。)《宛陵集》六十卷,《附錄》五卷。(宋梅堯臣。震澤徐氏刻本,又梁中孚刻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萬歷間梅氏刻本六十卷、《拾遺》一卷、《附錄》一卷。上海掃葉山房影印康熙間宋犖刻本六十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梅堯臣集編年校注》,朱東潤(rùn)注。)
《文忠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宋歐陽修。歐陽衡編刻本。)【補(bǔ)】歐陽衡嘉慶二十四年校刻??滴蹰g曾弘???,乾隆間歐陽世和重刻本,《四部叢刊》影印元刻本。
(今案:有北京市中國(guó)書店1986年版《歐陽修全集》。)
《蘇老泉先生集》二十卷,《附錄》二卷。(宋蘇洵。邵仁泓刻本。原名《嘉集》。)【補(bǔ)】又《四部叢刊》影印孫氏平津館影宋鈔本十五卷。
(《東坡七集》一百一十卷。宋蘇武?!都匪氖?,《后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nèi)制集》十卷,《外制》附《樂語》三卷,《應(yīng)詔集》十卷,《續(xù)集》十二卷。明成化四年江西布政司重刻宋本,嘉靖十三年江西布政司又重刻,此本為最古。又《大全集本》一百十五卷,分體編次,易于檢尋,明刻今刻多有。)【補(bǔ)】光緒間氵更陽端方覆明成化間刻《七集本》,影印端方刻《七集本》。
又《經(jīng)進(jìn)東坡文集事略》六十卷,宋郎曄注,《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又上海覃隱廬排印本,附《嘉》、《欒城文集事略》各一卷,《郎氏事輯》一卷、《考異》五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6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蘇軾文集》,孔凡禮點(diǎn)校。)(《欒城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第三集》十卷,《應(yīng)詔集》十二卷。宋蘇轍。明刻本。右三集近人合刻本,不善。)【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欒城集》八十四卷,又影印影宋鈔本《應(yīng)詔集》十二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欒城集》,曾棗莊、馬德富校點(diǎn)。)《蘇詩合注》五十卷,《附錄》五卷。(馮應(yīng)榴注。自刻本。蘇詩,宋施元之《注》最有名,查慎行《補(bǔ)注》亦善。馮、王、翁三《注》更詳備。)【補(bǔ)】宋王十朋《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二十五卷,四部叢刊影印宋務(wù)本堂刻本。宋施元之注《蘇詩》四十二卷、《東坡年譜》一卷,《王注正訛》一卷、《蘇詩續(xù)補(bǔ)遺》一卷,康熙間商邱宋氏刻本,古香齋刻巾箱本,上海文瑞樓影印宋犖本。查慎行《補(bǔ)注東坡編年詩》五十卷,乾隆間家刻本。沈欽韓《蘇詩查注補(bǔ)正》四卷,光緒間長(zhǎng)洲蔣氏心矩齋刻本,廣州局本。
《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四十五卷,詩四十六卷,《雜綴》一卷。(王文誥注。
自刻本。馮詳事實(shí),王兼論詩。) 【補(bǔ)】杭州局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2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蘇軾詩集》,孔凡禮點(diǎn)校。)《蘇詩補(bǔ)注》八卷。(翁方綱注?!短K齋叢書》本,粵雅堂本。)《斜川集》六卷,《附錄》上下二卷。(宋蘇過。四庫館輯。趙懷玉??瘫荆蛔泯S本。附《三蘇集》本不善。)《臨川集》一百卷。(宋王安石。明嘉靖三十九年何氏翻宋本,萬歷再刻本。)【補(bǔ)】光緒九年聽云館重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何刻本。上虞羅振玉輯《臨川集拾遺》一卷,排印本。沈欽韓《王荊公文集箋注》八卷,民國(guó)十六年吳興劉承嘉業(yè)堂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版《臨川先生文集》。)王荊公詩注五十卷。(宋李壁注。張宗松清綺齋??瘫尽#狙a(bǔ)】上海會(huì)文堂書坊影印清綺齋??瘫?,涵芬樓影印元大德間刻本。沈欽韓《王荊公詩集補(bǔ)注》四卷,吳興劉氏嘉業(yè)堂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王荊文公詩箋注》。)
《山谷內(nèi)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別集》二十卷,詞一卷,簡(jiǎn)尺二卷,年譜三卷。(宋黃庭堅(jiān)。明嘉靖刻本,聚珍本,福本。)【補(bǔ)】乾隆三十年江西寧州緝香堂刻本七十九卷,附《伐檀集》二卷。乾隆間陳守誠(chéng)刻巾箱本六十四卷,《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
《山谷內(nèi)集注》二十卷,宋任淵。《外集注》十七卷,宋史容?!秳e集注》二卷,《外集補(bǔ)》四卷,年譜十四卷。(宋史季溫。翁方綱??瘫?,聚珍本無末二種。)【補(bǔ)】道光間黃氏擺板本,廣州局重刻聚珍本,光緒間義寧陳三立四覺草堂仿宋本無末二種,上海掃葉山房影印四覺草堂本。
《后山集》二十四卷。(宋陳師道。趙鴻烈學(xué)稼山莊刻本。)【補(bǔ)】學(xué)稼山莊本雍正八年刻。光緒間廣州趙氏刻本,吳興張鉤衡刻《適園叢書》本三十卷。
(今 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后山居士文集》。)
《后山詩注》十二卷。(宋陳師道。宋任淵注。聚珍本,福本。)【補(bǔ)】南昌局、廣州局皆重刻聚珍本,《四部叢刊》影印高麗活字本,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文明書局皆影印宋鈔本。又雍正間嘉善陳唐輯刻無注本六卷、《逸詩》五卷、《詩馀》一卷。
《柯山集》五十卷。(宋張耒。聚珍本,福本。)【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附《拾遺》十二卷,福本亦附《拾遺》?!犊律郊斑z》十二卷,歸安陸心源輯,亦刻《群書校補(bǔ)》內(nèi)?!端牟繀部酚坝∨f鈔本《張右丞集》六十卷?!稄堮缤鹎鸺菲呤恚駸o刻本,南京龍?bào)蠢飯D書館有鈔本二部。
(今案:有中華書局1990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張耒集》,李逸安等校點(diǎn)。)《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長(zhǎng)短句》三卷。(宋秦觀。明李之藻刻乾隆修補(bǔ)本,道光丁酉高郵重刻本,改并二十卷,《補(bǔ)遺》一卷,附《年譜》。)【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間張纟廷刻小字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淮海集箋注》,徐培均箋注。)《雞肋集》七十卷。(宋晁補(bǔ)之。明崇禎刻本?!独睽翝?jì)南集》八卷,《四庫傳鈔》本,無刻本。秦、黃、張、晁、陳、李諸家文,有《蘇門六君子文鈔》七十卷,明崇禎韓氏刻本。)【補(bǔ)】《雞肋集》,《四部叢刊》影印明崇禎刻本?!稘?jì)南集》,民國(guó)間南城李之鼎宜秋館刻《宋人集》本?!短K門六君子文粹》七十卷,不著編輯人名氏,此書不名文鈔,汲古閣亦刻,題《蘇門六君子集》。
《西臺(tái)集》二十卷。(宋畢仲游。聚珍本,福本。) 【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
(以上北宋)《李忠定公集》卷。(宋李綱。活字本,通行本。原名《梁溪集》。)【補(bǔ)】一百八十卷,《附錄》六卷。福州刻本??瘫窘晕慈I畚湫焓峡獭独钪叶ü珓e集》十卷,今版在杭州局。《李忠定公集選》四十八卷,明左光先、李嗣立選,明刻本,康熙間李榮芳重刻本。
《浮溪集》三十六卷。(宋汪藻。聚珍本,福本。) 【補(bǔ)】聚珍本三十二卷,廣州局重刻聚珍本,《四部叢刊》影印聚珍本。
《石林居士建康集》八卷。(宋葉夢(mèng)得。) 【補(bǔ)】咸豐間蘇州葉云鵬刻本,光緒間長(zhǎng)沙葉德輝??瘫?。
《簡(jiǎn)齋集》十六卷。(宋陳與義。聚珍本,福本。)【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南城李之鼎宜秋館刻《簡(jiǎn)齋詩外集》一卷,《四部叢刊》影印《簡(jiǎn)齋外集》一卷。《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宋胡犀《箋注簡(jiǎn)齋詩集》三十卷,附《無住詞》一卷。江寧蔣國(guó)榜重刻宋本《箋注簡(jiǎn)齋詩集》三十卷、《無住詞》一卷、《外集》一卷、《附錄》一卷、《??庇洝芬痪怼?br>(今案:有中華書局1982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陳與義集》,吳書蔭、金德厚點(diǎn)校。)《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宋孫覿。明翻宋本止周必大原定十二卷。)【補(bǔ)】光緒間武進(jìn)盛康刻《常州先哲遺書》本四十二卷、《補(bǔ)遺》一卷。江陰繆荃孫輯《鴻慶集補(bǔ)》二十卷,《常州先哲遺書》本。
《茶山集》八卷。(宋曾幾。聚珍本,杭本,福本。) 【補(bǔ)】南昌局、廣州局皆重刻聚珍本。
《文定集》二十四卷。(宋汪應(yīng)辰。聚珍本,福本。) 【補(bǔ)】廣州局重刻本。
《朱子大全集》一百一十二卷。(宋朱子。蘇方炳刻本?!吨熳庸盼摹肪恚F陽官本。)【補(bǔ)】咸豐間徐樹銘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明閩中官本《正集》一百卷、《續(xù)集》十一卷、《別集》十卷、《目錄》二卷。《朱子古文》六卷,桐城周大璋編,康熙間寶旭齋刻本,長(zhǎng)沙瑯環(huán)山館重刻本?!吨旆蜃釉娂肺寰恚滴蹰g刻本,近時(shí)坊間影印本。
《雪山集》十六卷。(宋王質(zhì)。聚珍版輯本,福本。) 【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
《周益公大全集》二百五卷。(宋周必大。)【補(bǔ)】江西刻廬陵歐陽校本二百五卷,又咸豐元年江西《續(xù)刻周益公集》二十三卷,《書稿》十五卷、《附錄》五卷。
《止齋文集》五十一卷,《附錄》一卷。(宋陳傅良。陳用光重刻本。)【補(bǔ)】光緒間瑞安孫衣言校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弘治間刻本。
《攻愧集》一百一十二卷。(宋樓鑰。聚珍版刪定本,福本。) 【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四部叢刊》影印聚珍本。
《盤洲集》八十卷。(宋洪適。洪氏家刻本,宜黃黃氏刻本。)【補(bǔ)】《四部叢刊》初印本影印影宋鈔本八十卷、《附錄》一卷、《拾遺》一卷。《四部叢刊》重印本影印宋刻本八十卷、《附錄》一卷、《拾遺》一卷。
《浪語集》三十五卷。(宋薛士龍。止見傳鈔本,今溫州人議刻。) 【補(bǔ)】同治間溫州孫衣言刻本,在《永嘉叢書》內(nèi)。
《石湖詩集》三十四卷。(宋范成大。秀野草堂刻本。南宋四家,《蕭千巖詩集》已佚,尤袤止存《梁溪遺稿》一卷,尤侗輯本。)【補(bǔ)】秀野草堂本三十卷,康熙間顧氏刻,乾隆間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版《范石湖集》。)《誠(chéng)齋集》一百三十卷。(宋楊萬里。乾隆乙卯吉安刻本八十五卷,《函?!房獭对娂肥?,嘉慶庚申徐氏編刻《詩集》十六卷。)【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日本影宋鈔足本一百三十三卷。光緒間新昌胡思敬刻《誠(chéng)齋策問》二卷,在《豫章叢書》內(nèi)。
(今案:有上海古藉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渭南文集》五十卷,《逸稿》二卷,《劍南詩稿》八十五卷。(陸游。汲古閣本。)【補(bǔ)】廣州覆汲古閣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6年版《陸游集》。)《水心集》二十九卷。(宋葉適。通行本。)【補(bǔ)】溫州孫衣言刻《永嘉叢書》本,《四部叢刊》影印明正統(tǒng)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61年版《對(duì)適集》,劉公純、王孝魚、李哲夫點(diǎn)校。)《水心別集》十六卷。(同上。溫州新刻本,武昌局本。)【補(bǔ)】長(zhǎng)沙葉氏合刻本。
《龍川文集》三十卷,《補(bǔ)遺》一卷,《附錄》二卷,《札記》一卷。(宋陳亮。同治八年永康應(yīng)氏刻本,又活字版本,《金華叢書》本。)【補(bǔ)】湖北書局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7年版《陳亮集》,鄧廣銘點(diǎn)校。)《嚴(yán)滄浪集》六卷。(宋嚴(yán)羽。明潘氏編刻《宋元名家詩集》本。)【補(bǔ)】杭州局《邵武徐氏叢書》本,吳興張鈞衡《適園叢書》本。
《白石詩集》一卷,附《詩說》一卷。(宋姜夔。揚(yáng)州鮑刻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乾隆間江都陸氏刻本,道光間姜氏祠堂本,廣州局刻《白石四種》本,華氏刻本。
(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9年版《白石詩詞集》,夏承燾校輯。)以上南宋此外宋人集,若呂陶、劉摯、彭龜年,聚珍本有之。宗澤、呂祖謙,在《金華叢書》內(nèi)。永嘉四靈,在《南宋群賢小集》內(nèi)。
【補(bǔ)】呂陶《凈德集》三十八卷,廣州局重刻聚珍本。劉摯《忠肅集》二十卷,《畿輔叢書》本,廣州局重刻聚珍本,附《拾遺》一卷。彭龜年《止堂集》十八卷,廣州局重刻聚珍本。宗澤《宗忠簡(jiǎn)集》,《金華叢書本》七卷,同治間半畝園刻《宗岳二公集》本七卷,述荊堂刻本四卷,《遺事》二卷,康熙間刻本八卷,道光間潘氏刻《乾坤正氣集》本四卷。呂祖謙《東萊文集》,《金華叢書》本四十卷。永嘉四靈翁卷《葦碧軒集》一卷,趙師秀《清苑集》一卷,徐照芳《蘭軒集》一卷,徐璣《二薇亭集》一卷,皆在顧修《重刻群賢小集》內(nèi)?!缎煺占?,光緒間歸安陸心源據(jù)影宋鈔本錄出《顧刻所遺》三卷,又錄徐璣《集》一卷,并刻入《群書校補(bǔ)》內(nèi)。照、璣《集》,民國(guó)十四年南陵徐乃昌覆刻汲古閣鈔殘宋本四卷,附《補(bǔ)闕》一卷、《札記》一卷。民國(guó)間南城李之鼎??獭端稳思芳?、乙、丙、丁四編,收南北宋人專集五十五種,皆《聚珍版叢書》、《群賢小集》所無。
《拙軒集》六卷。(金王寂。聚珍本,福州、杭州重刻本,又新刻本。趙秉文《滏水集》二十卷,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四十五卷,有傳鈔本,無刻本。)【補(bǔ)】《拙軒集》,南昌局重刻聚珍本。廣州局重刻聚珍本《九金人集》本,光緒三十一年海豐吳氏石蓮庵合刻王寂、趙秉文、王若虛、李俊民、元好問、蔡松年、段成己、白樸諸人全集,號(hào)《九金人集》?!朵嫠罚ㄖ萃鯙獭剁茌o叢書》本二十卷、《補(bǔ)遺》一卷、《附錄》一卷,海豐吳氏刻《九金人集本》二十卷、《札記》二卷、《附錄》一卷,《四部叢刊》影印汲古閣鈔本二十卷。
《滹南遺老集》,《畿輔叢書》本四十五卷,附《續(xù)編詩》一卷,《九金人集》本四十五卷,《四部叢刊》影印舊鈔本四十五卷。
《遺山集》四十卷,《附錄》一卷。(金元好問。張穆校補(bǔ)刻本,又康熙間無錫華氏刻本。)【補(bǔ)】海豐吳氏《九金人集本》四十卷、《附錄》一卷、《補(bǔ)載》一卷、《年譜》四卷、《新樂府》五卷、《續(xù)夷堅(jiān)志》四卷,此本即張穆校刻版?!端牟繀部酚坝∶骱胫伍g刻本四十卷、《附錄》一卷。
(今案: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元好問全集》。) 《元遺山詩注》十六卷。(施國(guó)祁注。原刻本。) 【補(bǔ)】石印本。
(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8年版《元遺山詩集箋注》,麥朝樞校。)《剡源集》三十卷,附《札記》一卷。(元戴表元。宜稼堂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萬歷間戴洵刻本三十卷。光緒間孫鏘??瘫救?,附《佚詩》六卷、《佚文》二卷。
《金淵集》六卷。(元仇遠(yuǎn)。聚珍本,杭本,福本。王惲《秋澗集》一百卷,有傳鈔本,無刻本。)【補(bǔ)】《金淵集》,南昌局、廣州局皆重刻聚珍本?!肚餄炯罚端牟繀部酚坝∶骱胫伍g翻元本一百卷、《附錄》一卷。
《牧庵文集》三十六卷。(元姚燧。聚珍本,福本。明劉昌編《中州名賢文表》三十卷,宋犖刻本,內(nèi)有姚燧文八卷。)【補(bǔ)】廣州局重刻聚珍本。《四部叢刊》影印聚珍本,附《年譜》一卷。
《清容居士集》五十卷,附《札記》一卷。(元袁桷。宜稼堂本。) 【補(bǔ)】《四部叢刊》影印元袁氏家刻本五十卷。
《道園學(xué)古錄》五十卷。(元虞集。通行本。仁壽新刻本六十卷,《仍少文遺稿》八卷。)【補(bǔ)】成都存古書局本,《四部叢刊》影印明景泰間刻本五十卷,乾隆間崇仁陳氏刻本。汲古閣刻《虞伯生詩》八卷、《補(bǔ)遺》一卷,翁方綱刻《虞文靖詩》十卷、《年譜》一卷,上虞羅振玉《雪窗叢刻》影印元刻《虞伯生詩續(xù)編》三卷。
《楊仲宏詩》八卷。(元楊載。留香室刻本。) 【補(bǔ)】武進(jìn)董康誦芬室覆元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間翁氏刻本。
《范德機(jī)詩》七卷。(元范亨。) 【補(bǔ)】《四部叢刊》影印影元鈔本。
《揭曼碩詩》三卷。(元揭斯。以上三家集,均汲古閣摘本,又《宋元名家詩集》本。)【補(bǔ)】《宋元名家詩集》本五卷,明潘是仁刻。海山仙館重刻汲古閣本,《四部叢刊》影印舊鈔本《揭文安公全集》十四卷、《補(bǔ)遺》一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揭斯全集》。)《淵穎集》十二卷,《附錄》一卷。(元吳萊。國(guó)朝人??瘫荆骷尉缸渴峡瘫?。)【補(bǔ)】乾隆四年吳守亻雋校刻,明嘉靖本祝氏刻。《四部叢刊》影印明祝氏刻本。錫山王邦采《吳淵穎詩箋》十二卷,雍正間刻本。
《雁門集》三卷,《集外詩》一卷。(元薩都剌。汲古閣本。)【補(bǔ)】涵芬樓《元人十種詩》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弘治間刻黑口本二冊(cè),不分卷。嘉慶十二年刻《薩龍注》十四卷足本。(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九靈山房集》三十卷。(元戴良。戴殿江家刻本,《金華叢書》本。)【補(bǔ)】《金華叢書》本附《補(bǔ)編》二卷、《遺稿》四卷?!端牟繀部酚坝∶髡y(tǒng)間刻黑口本三十卷,又康熙間傅旭元刻本五卷,又道光間潘錫恩刻《乾坤正氣集》本十九卷。
《鐵崖古樂府注》十六卷。(元楊維楨。卜注。乾隆甲午刻本,西安王氏刻本四卷,無注。)【補(bǔ)】卜姓樓氏,樓卜注本《樂府》十卷、《逸編》八卷、《詠史》八卷,共二十六卷。掃葉山房石印卜注本,光緒間德清傅云龍刻本四卷。武進(jìn)董康覆明刻本《鐵崖古樂府》十卷、《復(fù)古詩集》六卷,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古樂府》十卷、《詩集》六卷。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三十卷、《附錄》一卷,《四部叢刊》影印鳴野山房鈔本。
以上金元聚珍本諸集,如張說、宋庠、宋祁、胡宿、王、劉敞、劉、張耒、畢仲游、汪藻、曾幾、汪應(yīng)辰、王質(zhì)、樓鑰、仇遠(yuǎn)、姚燧諸家,皆世無刻本,或傳本太略,搜輯排印者。
《宋文憲全集》五十三卷,《卷首》四卷。(明宋濂。嚴(yán)榮刻本。)【補(bǔ)】嚴(yán)氏本嘉慶十五年刻,此本最足?!端牟繀部酚坝∶髡麻g張氵晉刻本七十五卷。
《青邱詩集注》十八卷,附《鳧藻集》五卷。(明高啟。金檀注。雍正六年刻本。)【補(bǔ)】上海文瑞樓書莊影印文瑞樓原刻本。又《四部叢刊》影印明景泰間徐庸刻《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又影印明正統(tǒng)間長(zhǎng)洲刻《鳧藻集》五卷,此本無注。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高青止集》,徐澄宇、沈北宗校點(diǎn)。)《遜志齋集》二十四卷。(明方孝孺。明刻本,臺(tái)州刻本,《乾坤正氣集》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嘉靖辛酉刻本二十四卷、《附錄》一卷。明正德刻本三十卷、《拾遺》十卷、《附錄》一卷,與二十四卷本不同。
《懷麓堂集》一百卷。(明李東陽。重刻本。) 【補(bǔ)】康熙二十一年廖方達(dá)重刻,嘉慶八年茶陵重刻。
(今案:有岳麓書社1985年版《李東陽集》,周寅賓點(diǎn)校。)《篁墩集》九十三卷。(明程敏政。明刻本。)《空同集》六十六卷。(明李夢(mèng)陽。明刻本。今多詩集單行。)【補(bǔ)】鄧云霄校刻本六十六卷。《詩集》三十三卷,光緒間長(zhǎng)沙張氏湘雨樓刻本。
《大復(fù)集》三十八卷。(明何景明。河南重刻本。)【補(bǔ)】乾隆間何氏重刻,咸豐間重刻本。《詩集》二十六卷,光緒間長(zhǎng)沙張氏湘雨樓刻本。
《王文成全書》三十八卷。(明王守仁。明刻本,又通行本亦稱《陽明全集》。)【補(bǔ)】湖南翻刻本,杭州局重刻本,又《四部叢刊》影印明崇禎間施氏刻《集要》本十五卷,附《年譜》一卷。
《儼山集》一百卷,《續(xù)集》十卷,《儼山外集》三十四卷。(明陸深。明刻本。《外集》皆雜著,別行,附此。)《升庵全集》八十一卷,《外集》一百卷,《遺集》卷。(明楊慎。通行本不善。)【補(bǔ)】《遺集》二十六卷?!度钒耸恚魅f歷間張士佩刻本,乾隆六十年養(yǎng)拙山房重刻本。明陳大科重刻《升庵文集》四十六卷?!锻饧罚魅f歷間楊有仁刻本,道光二十四年新都重刻本?!哆z集》,明萬歷間湯日昭刻本,道光二十四年新都重刻本。《外集》所收雜著,亦刻《函海》內(nèi)。
《遵巖集》二十五卷。(明王慎中。明刻本。)《荊川集》十二卷。(明唐順之。國(guó)初刻本,康熙壬辰家刻本。)【補(bǔ)】康熙間唐氏刻十八卷。光緒間武進(jìn)盛氏重刻康熙本,附《補(bǔ)遺》一卷。
江寧局本十二卷?!端牟繀部酚坝∶魅f歷間重刻本《文集》十七卷,《外集》三卷。
《滄溟集》三十卷,《附錄》一卷。(明李攀龍。明刻本。) 【補(bǔ)】道光間重刻本。
《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續(xù)稿》二百七卷。(明王世貞。明刻本。胡應(yīng)麟《少室山人類稿》,今罕見。)【補(bǔ)】廣州局刻《山堂別集》一百卷。廣州局刻《少室山房集》六十四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版《山堂別集》,魏連科點(diǎn)校。)《震川文集》三十卷,《別集》十卷。(明歸有光。歸氏家刻本。)【補(bǔ)】康熙間歸莊刻?!端牟繀部酚坝w莊刻本,光緒間歸氏重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震川先生集》,周本淳點(diǎn)校。)《四溟集》十卷。(明謝榛。明刻本,《盛明百家詩》本。)【補(bǔ)】明刻本二十四卷。
袁凱《海叟集》、邊貢《華泉集》、徐禎卿《迪功集》、高叔嗣《蘇門集》、皇甫氵方《司勛集》、皇甫氵孝《少玄集》,皆明詩家最著者,有刻本,不常見,并收《盛明百家詩》內(nèi)。邊、徐、高三家,王士禎有選刻本。
【補(bǔ)】袁凱《海叟詩集》四卷,曹炳曾城書室刻本,石埭徐氏觀自得齋刻本。
邊貢《華泉集》七卷、《附錄》一卷,徐楨卿《迪功集》四卷、《附錄》一卷、《外集》三卷,附《談藝錄》一卷,并光緒間長(zhǎng)沙張氏湘雨樓刻本,與李夢(mèng)陽、何景明集合刻,名《弘正四杰詩集》。高叔嗣《蘇門集》八卷,明嘉靖間刻本。
皇甫氵孝《司勛集》六十卷,明刻本。皇甫氵孝《少玄集》二十六卷、《外集》十卷,明刻本?!妒⒚靼偌以娗凹芬话傥迨环N,一百五十三卷,《后集》一百六十一種,一百五十卷,明俞憲編,明刻本。王士禎編刻《高、徐二家詩選》二卷,邊貢《華泉集選》四卷,附《邊仲子詩集》一卷,并在《漁洋山人著述》內(nèi)。
以上明(國(guó)朝人集,流別太多,今為分類列之,各標(biāo)所長(zhǎng),以便初學(xué)尋求。其詩文集分刻者分之,本合刻不別行者,仍牽連錄之,皆有刻本,不臚列。詞章考訂,多有兼長(zhǎng)者,此從其重者言之。)《夏峰先生集》十六卷。(孫奇逢。)【補(bǔ)】《集》十四卷,《答問》二卷。道光間大梁書院刻本,《畿輔叢書》本。
《二曲集》二十二卷。(李中孚。) 【補(bǔ)】道光間惲珠重刻。同治間重刻巾箱本,附《歷年紀(jì)略》一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96年版,陳俊民點(diǎn)校。)《三魚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錄》一卷。(陸隴其。)【補(bǔ)】同治間重刻。
《重訂楊園集》五十四卷,《年譜》一卷。(張履祥。同治十年萬氏重編蘇州局本。) 【補(bǔ)】原刻未足。
《湯子遺書》十卷。(湯斌。) 【補(bǔ)】十二卷,附《年譜》一卷、《事略》一卷。乾隆間樹德堂刻,咸豐元年重刻。
《榕村文集》四十卷。(李光地。) 【補(bǔ)】乾隆丙辰家刻,道光間重刻。
(以上國(guó)朝理學(xué)家集) 【補(bǔ)】《顏元、李恭二家遺書》,民國(guó)十一年北京四存學(xué)會(huì)排印本最備,光緒間定州王氏《畿輔叢書》亦刻。
《梨洲集》卷。(黃宗羲。靳治荊刻。) 【補(bǔ)】七十卷。近年坊間排印《全書》本。
(今案: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黃宗羲全集》,沈善洪主編。)《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后集》四卷,《詩歷》一卷。(黃宗羲。在《粵雅堂叢書》內(nèi)。)【補(bǔ)】《粵雅堂叢書》刻《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后集》四卷、《三集》三卷、《詩歷》四卷?!端牟繀部酚坝≡瘫荆赌侠孜陌浮肥?,《外集》一卷,《吾悔集》四卷,《撰杖集》一卷,《子劉子行狀》二卷,《南雷詩歷》一卷,附《學(xué)箕初稿》二卷。宣統(tǒng)間上海神州國(guó)光社排印《南雷余集》。
(今案: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黃宗羲全集》,沈善洪主編。)《亭林文集》六卷。(顧炎武。)【補(bǔ)】《四部叢刊》影印原刻本,光緒間梁鼎芬刻《端溪叢書》本,吳縣朱記榮《重刻亭林遺書》本?!锻ち钟嗉芬痪?,光緒間合肥蒯氏重刻本,《四部叢刊》影印蒯刻本,《端溪叢書》本,朱刻《遺書》本。《亭林詩集》五卷,《四部叢刊》影印原刻本,附《校補(bǔ)》一卷,朱刻《遺書》本五卷?!锻ち旨庠姟犯皆娂N模y(tǒng)間上海神州國(guó)光社排印,校文系孫詒讓原稿。山陽徐嘉《顧詩箋注》二十卷,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59年版《顧亭林詩文集》。)《曝書亭集》八十卷。(《附錄》一卷。朱彝尊。)【補(bǔ)】《四部叢刊》影印原刻本八十卷,附《笛漁小稿》十卷。《詩集》有楊謙、汪浩然、孫銀槎三家注,皆有刻本。
《曝書亭集外稿》八卷。(馮登府輯。) 【補(bǔ)】道光間刻。嘉善孫福清重刻本,在《李叢書》內(nèi)。
《姜齋文集》十卷,《詩集》十卷。(王夫之。并雜著合刻為《船山遺書》三百二十四卷。)【補(bǔ)】《四部叢刊》影印《船山遺書》本《詩文集》二十八卷。
(今案:有岳麓書社1996年版《船山全書》。) 《西河文集》一百三十三卷。(毛奇齡。并雜著
合刻為《西河合集》四百九十八卷。)【補(bǔ)】康熙間書留草堂刻。
《上湖分類文編》十卷。(汪師韓。) 【補(bǔ)】光緒間汪氏重刻《叢睦汪氏遺書》本,刻于長(zhǎng)沙。
《樊榭山房文集》八卷,《詩集》八卷,《詞集》二卷,《續(xù)詩集》十卷。
(厲鶚。分刻。)【補(bǔ)】乾隆五十七年錢塘江氏振綺堂刻,廣州局重刻本。光緒十年振綺堂重刻,是本三十五卷,較原刻《詩集》多二卷,《詞集》多二卷,又附《集外詩》三卷,今版在杭州局?!端牟繀部酚坝⊥艨瘫??!斗可椒考庠姟芬痪恚饩w間石埭徐氏觀自得齋刻本。
《果堂集》十二卷。(沈彤。) 【補(bǔ)】乾隆己巳家刻。
《東原集》十卷。(戴震?!洞魇线z書》內(nèi),亦附《經(jīng)韻樓叢書》。)【補(bǔ)】《戴氏遺書》本十卷,經(jīng)韻樓本十二卷,附《年譜》一卷,宣統(tǒng)間渭南嚴(yán)氏重刻經(jīng)韻樓本,《四部叢刊》影印經(jīng)韻樓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戴震集》,湯志鈞點(diǎn)校。)《鮚停集》三十八卷,《經(jīng)史問答》十卷,《外集》五十卷。(全祖望。
《正集》史夢(mèng)蛟刻,《問答》萬氏刻,《外集》、《別集》別一人刻,《詩集》鄭氏刻。)【補(bǔ)】《四部叢刊》影印原刻本,《問答》互見前子部儒家目。光緒間端溪書院刻《全謝山遺詩》一卷。《四部叢刊》影印舊鈔本《鮚亭詩集》十卷。
(今案:有齊魯書社1982年版《鮚亭文集選注》,黃云眉選注。)《南江文鈔》四卷。(邵晉涵。)【補(bǔ)】《文鈔》十二卷,《詩鈔》四卷。道光十二年胡敬刻。
《抱經(jīng)堂文集》三十四卷。(盧文召?!侗Ы?jīng)堂叢書》。)【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抱經(jīng)堂本。詩集名《鷦鷯庵集》,未刊,有傳鈔本一冊(cè)。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版《抱經(jīng)堂文集》,王文錦點(diǎn)校。)《道古堂文集》四十八卷,《詩集》二十六卷。(杭世駿。)【補(bǔ)】乾隆五十五年錢塘汪氏振綺堂刻,今版在杭州局。
《學(xué)福齋文集》卷。(沈大成。) 【補(bǔ)】《文集》二十卷。乾隆間刻。
《潛研堂文集》五十卷,《詩集》二十卷。(錢大昕。) 【補(bǔ)】嘉慶十一年刻。光緒十年湖南龍氏重刻本,《四部叢刊》影印原刻本。
(今案:有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錢大昕全集(第九冊(cè)、第十冊(cè))/〈潛研堂文集〉、〈潛研堂詩集〉》,陳文和等點(diǎn)校。)《春融堂詩文集》六十八卷。王昶。
【補(bǔ)】嘉慶十二年刻,光緒十八年補(bǔ)版。
《存悔齋集》卷。(劉鳳誥。) 【補(bǔ)】二十八卷,《外集》四卷,并道光庚寅家刻。
(《述學(xué)》內(nèi)外篇六卷,附《??庇洝?。汪中。揚(yáng)州局本,又初刻小字本,文選樓本、學(xué)海堂本二卷。)【補(bǔ)】揚(yáng)州局本版歸江寧局?!端牟繀部酚坝〖铱?,上海中國(guó)書店影印《汪氏叢書》本?!锻羧莞z詩》七卷,家刻本,《四部叢刊》、中國(guó)書店并影印?!哆z詩》別有木活字本,不善。
(今案:有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述學(xué)》。) 《校禮堂集》三十六卷。(凌廷堪。) 【補(bǔ)】《全集》本。
《東壁遺書》八十八卷。(崔述。三十五種。) 【補(bǔ)】道光四年陳履和刻于金華?!剁茌o叢書》內(nèi)止刻《考信錄》。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崔東壁遺書》,顧頡剛編訂。) 《授堂集》卷。武億。
【補(bǔ)】此書名《授堂詩文鈔》,《文鈔》八卷、《續(xù)》二卷、《詩鈔》八卷、《附錄》二卷,嘉慶間刻,道光二十三年重刻?;浹盘每獭段拟n》八卷。
[B219]軒所著書六十卷??讖V森。七種。
【補(bǔ)】嘉慶丁丑家刻。
《拜經(jīng)堂文集》四卷。(臧庸。) 【補(bǔ)】六卷。中國(guó)書店影印鈔本五卷,學(xué)海堂摘本一卷。
《經(jīng)韻樓集》十二卷。(段玉裁。) 【補(bǔ)】光緒甲申秋樹根齋重刻。學(xué)海堂摘本六卷。
《問字堂集》五卷,《岱南閣集》五卷,《五松園文集》一卷。(孫星衍。)【補(bǔ)】此目未盡,詩文集凡二十一卷,附其配王采薇《長(zhǎng)離閣集》一卷。嘉慶間孫氏刻,分列岱南閣、平津館兩叢書內(nèi)?!端牟繀部酚坝≡瘫?,光緒間長(zhǎng)沙王先謙重刻本,光緒間吳縣朱氏槐廬重刻《文集》十二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問字堂集》,中華書局1996年版《岱南閣集》,駢字騫點(diǎn)校。)《卷施閣文》甲集十卷,乙集十卷,《更生齋文》甲集四卷,乙集四卷。
(洪亮吉。)【補(bǔ)】詩文集凡六十四卷,乾隆嘉慶間刻?!端牟繀部酚坝≡瘫尽9饩w已卯洪用勤《重刻洪北江遺書》本,今版在武昌局。
《更生齋續(xù)集》卷。(倪良勛刻。) 【補(bǔ)】二卷。亦在《重刻遺書》內(nèi)。
《雕菰樓集》二十四卷。(焦循。)【補(bǔ)】阮氏文選樓刻,江氏《文學(xué)山房叢書》本活字本?!督估锾眠z文》一卷,光緒間南陵徐乃昌刻《無阝齋叢書》本。
《復(fù)初齋集》卷。(翁方綱。) 【補(bǔ)】《文集》三十五卷,道光十六年家刻,光緒三年侯官李以ピ重校刻。
《詩集》六十六卷,嘉慶十九年家刻?!都庠姟范木?、文四卷,民國(guó)間吳興劉承刻。
(今案:有文物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嘉業(yè)堂叢書/復(fù)初齋詩文集》。)《空山堂集》卷。(牛運(yùn)震。)【補(bǔ)】《詩集》六卷,《文集》十二卷。家刻《空山堂叢書》中。
《平居士集》卷。(王元啟。) 【補(bǔ)】三十卷?!度珪繁尽?br>(《{研手}經(jīng)室集》六十卷。阮元?!兑患肥木恚抖钒司?,《三集》五卷,《四集》二卷,《詩集》十一卷,《外集》五卷,《續(xù)集》九卷,《再續(xù)集》六卷。)【補(bǔ)】原刻本,廣州局重刻本,并五十六卷。《四部叢刊》影印原刻本四十七卷,無《再續(xù)集》。
(今案:有中華書局1995年版,鄧經(jīng)元整理點(diǎn)校。)《思適齋集》十八卷。(顧廣圻。徐渭仁刻《春暉堂叢書》中。)【補(bǔ)】江氏《文學(xué)山房叢書》本活字本。
《養(yǎng)素堂文集》三十五卷。張澍。
【補(bǔ)】道光丁酉刻。
(今案:有蘭州古籍書店1990年影印本。)《鑒止水齋集》十二卷。(許宗彥。廣州翻刻。)【補(bǔ)】《文集》十二卷,《詩集》八卷,嘉慶二十四年廣州刻,咸豐八年重刻。學(xué)海堂摘刻《文集》二卷。
《晚學(xué)集》八卷,詩五卷。(桂馥。)【補(bǔ)】光緒間會(huì)稽章壽康式訓(xùn)堂《重刻晚學(xué)集》八卷?!对娂匪木?,民國(guó)四年上海同文圖書館石印。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鐵橋漫稿》八卷。(嚴(yán)可均。全稿未刻。)【補(bǔ)】光緒九年長(zhǎng)洲蔣氏重刻本,在《心矩齋叢書》內(nèi)。
《清白士集》二十八卷。(梁玉繩。) 【補(bǔ)】蔡云《清白士集校補(bǔ)》四卷,貴池劉世珩刻《聚學(xué)軒叢書》本。
《七經(jīng)樓文鈔》卷。(蔣湘南。) 【補(bǔ)】六卷?!洞簳熼w詩鈔》六卷。并同治八年馬氏刻。
(今案: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七經(jīng)樓文鈔》,李叔毅等點(diǎn)校。)《董方立文甲集》二卷。(董誠(chéng)?!抖搅⑦z書》之一。)【補(bǔ)】《遺書》家刻。成都重刻,光緒間上海制造局重刻。
《左海文集》二十卷。(陳壽祺。) 【補(bǔ)】《左海詩集》六卷,原刻本。
《ぅ石齋記事稿》十卷,《記事續(xù)稿》十卷。(錢儀吉。) 【補(bǔ)】道光甲午家刻,光緒己卯錢氏重刻。
《甘泉鄉(xiāng)人稿》二十四卷。(錢泰吉。) 【補(bǔ)】咸豐四年刻,光緒乙酉青溪官舍重刻。
《幼學(xué)堂詩集》十七卷,《文集》八卷。(沈欽韓。)【補(bǔ)】道光間刊。廣州局刻《幼學(xué)堂文稿》一卷。未刊稿本《文集》一百卷,舊藏獨(dú)山莫氏。
《[C064]齋文集》二卷。(張穆。) 【補(bǔ)】《文集》八卷,《詩集》四卷,咸豐八年壽陽祁氏刻。
《詁經(jīng)精舍文鈔初集》十四卷,《續(xù)集》八卷,《三集》卷。(杭州詁經(jīng)精舍諸生?!冻跫房獭段倪x樓叢書》內(nèi)。)【補(bǔ)】《三集》九卷?!独m(xù)集》、《三集》,同治間刻,《四集》以下諸集,光緒間刻。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學(xué)海堂初集》十六卷,《二集》二十二卷,《三集》二十四卷。(廣州學(xué)海堂諸生。)【補(bǔ)】《四集》二十八卷。版并在廣州局。
(以上國(guó)朝考訂家集若紀(jì)昀、陸錫熊、彭元瑞、趙佑、朱筠、趙懷玉、王芑孫諸家集,既工詞章,間有考訂,此類不可枚舉,以此例之。)《壯悔堂集》十卷。(侯方域。)【補(bǔ)】同治間裔孫重刻本,附《詩集》六卷、《遺稿》一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寧都三魏集》七十二卷。(魏禮、魏禧、魏祥。附魏世杰、魏世效、魏世儼。三魏合彭士望、林時(shí)益、李騰蛟、邱維屏、曾燦、彭任為易堂九子,有《九子文鈔》。)【補(bǔ)】《寧都三魏集》,道光二十五年紱園書塾重刻。
《水田居文集》卷。(賀貽孫。) 【補(bǔ)】五卷。同治九年重刻。
《鈍翁類稿》一百一十八卷。(汪琬。)【補(bǔ)】又《鈍翁文鈔》五十卷,康熙三十二年林佶寫刻本。吳江葉燮汪文《摘謬》一卷,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排印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 《午亭文編》五十卷。(陳廷敬。) 【補(bǔ)】乾隆間林佶寫刻。
《湛園集》十卷。(姜宸英。)【補(bǔ)】此即黃叔琳重編本八卷,附《禮記》二卷。光緒間毋自欺齋重刻《姜西溟全集》三十二卷。二老閣刻《湛園未定稿》六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 《遂初堂詩文集》三十九卷。(潘耒。) 【補(bǔ)】附《補(bǔ)遺》一卷,共四十卷??滴醺?。
《解舂文鈔》十二卷,《補(bǔ)遺》二卷,《詩鈔》二卷。(馮景?!侗Ы?jīng)堂叢書》之一。) 【補(bǔ)】學(xué)海堂摘本止二卷。
(《改亭文集》十六卷,詩六卷,計(jì)東。)《存硯樓集》十六卷。(儲(chǔ)大文。)【補(bǔ)】《文集》十六卷,《二集》二十三卷。乾隆間刻,光緒元年儲(chǔ)沆重刻。
《鹿洲初集》二十卷。(藍(lán)鼎元。) 【補(bǔ)】雍正二年刻。重刻通行。
《穆堂類稿》五十卷,《續(xù)稿》五十卷,《別稿》五十卷。(李紱。) 【補(bǔ)】乾隆間家刻,道光重刻。
《小倉山房文集》三十五卷。(袁枚。) 【補(bǔ)】重刻通行。
(今案:有江蘇古籍出版1997年版《袁枚全集》,王英志主編。) 《梅崖居士集》三十卷。(朱仕。) 【補(bǔ)】又《外集》八卷。
《山木居士集》卷。(魯九皋。) 【補(bǔ)】《文集》十二卷、《外集》二卷,道光十四年家刻。又乾隆間單刻《外集》四卷,非足本。
《尊聞居士集》八卷。(羅有高。) 【補(bǔ)】乾隆四十七年彭氏刻,光緒間重刻。
《汪子文錄》卷。(汪縉。) 【補(bǔ)】《汪子遺書》六卷、《二錄》二卷、《三錄》三卷,婺源振儒社刻。
《二林居集》二十四卷,《測(cè)海集》六卷。(彭紹升。) 【補(bǔ)】家刻,蘇州瑪瑙經(jīng)房重刻,武昌局《正覺樓叢書》刻《二林居集》二卷。
《小峴山人集》三十六卷。(秦瀛。) 【補(bǔ)】《詩集》二十六卷,《文集》六卷,《續(xù)集》二卷。嘉慶二十二年家刻。
《龔海峰文集》卷。(龔景瀚。)【補(bǔ)】此書名《澹靜齋文鈔》?!段拟n》六卷,《外集》二卷,《詩鈔》六卷,道光六年刻,同治間重刻。
《安吳四種》。中《衢一勺》七卷,《藝舟雙楫》九卷,《管情三義》八卷,《齊民四術(shù)》十二卷,包世臣。道光丙午活字版本,武昌局本。
【補(bǔ)】咸豐辛亥刻本,同治、光緒并重刻?!端囍垭p楫》互見前子部藝術(shù)家。
包世臣《小倦游閣文稿》二卷,菊飲軒排印本。
《定文集》卷,詩卷。(龔自珍。分刻。)【補(bǔ)】《定文集》三卷、《續(xù)集》四卷、《補(bǔ)文》一卷、《詩》二卷、《雜詩》一卷、《無著詞選》一卷、《小奢摩室詞選》一卷,錢塘吳煦刻?!抖ǐ孜募a(bǔ)編》四卷,平湖朱之榛刻。吳、朱二刻,《四部叢刊》并影印。《定別集》一卷、《詩詞定本》二卷,上海神州國(guó)光社石印。娟鏡樓叢刻內(nèi)有《定遺著》及《年譜》、《外紀(jì)》。
《曾文正公文集》四卷。(曾國(guó)藩。青浦初刻本,又直隸再刻本非全集。又長(zhǎng)沙新刻本合刻詩集四卷。此傳忠書局編刻本,合他述及《年譜》,共一百五十六卷。)【補(bǔ)】《全集》十余種,同治、光緒間長(zhǎng)沙傳忠書局刻,內(nèi)詩文集各四卷。
又家刻《全書》本文集三卷、詩集三卷,《四部叢刊》影印。
(今案:有岳麓書社自1985年始陸續(xù)出版的《曾國(guó)藩全集》。)以上國(guó)朝不立宗派古文家集古文家多兼經(jīng)濟(jì)家。
《望溪文集》十八卷,《集外文》十卷,《補(bǔ)遺》二卷,《年譜》二卷。
(方苞。戴鈞衡補(bǔ)編。)【補(bǔ)】戴編本咸豐元年刻。乾嘉間原刻本,未足?!端牟繀部酚坝〈魇峡瘫尽!锻募a(bǔ)遺》一卷,榮成孫氏山淵閣刻。
(今案:有中國(guó)書店1991年影印本《方望溪文集》。)《海峰文集》卷。(劉大魁。)【補(bǔ)】《文集》十卷,《詩集》八卷,《補(bǔ)遺》一卷。《文集》有乾隆縹碧軒原刻本,不分卷,光緒戊子桐城吳氏重刻。張惠言選《劉海峰文抄》一卷,大亭山館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劉大魁集》,吳孟復(fù)標(biāo)點(diǎn)。)《惜抱軒文集》十六卷,《后集》十卷,《詩》十卷。(姚鼐。)【補(bǔ)】尚有《詩后集》一卷、《詩外集》一卷。同治間合肥李氏重刻,光緒癸未桐城徐氏重刻。嘉慶六年原刻《文集》十六卷、《詩集》十卷,四部叢刊影印。
(今案:有中國(guó)書店1991年影印本《惜抱軒全集》。)《劉孟涂集》四十四卷。(文十卷,駢體文二卷,《詩前集》十卷,《后集》二十二卷。劉開。)【補(bǔ)】道光間姚氏刻。慈溪童氏刻《文集》十卷、駢體文二卷。光緒間王錫元刻《遺集》二卷,皆《全集》所無。
《太乙舟文集》卷。(陳用光。) 【補(bǔ)】八卷,道光間吳縣潘氏清頌堂刻?!短抑墼娂肥?,咸豐間刻。
光緒乙未長(zhǎng)沙重刻本《文集》八卷,附《詩鈔》二卷。
《初月樓集》卷。(吳德旋。)【補(bǔ)】書名《初月樓文鈔》。道光間原刻十卷。光緒間四明張壽榮重刻《文鈔》十卷,《文鈔續(xù)》八卷,《詩鈔》四卷,《古文緒論》一卷,并在《花雨樓叢鈔》內(nèi)。
《儀衛(wèi)堂文集》十二卷,詩五卷。(方東樹。) 【補(bǔ)】同治七年合肥李鴻章刻本,附《外集》一卷、《年譜》一卷。
《東溟文集》二十六卷。(姚瑩。)【補(bǔ)】道光十三年刻,同治六年安??h署重刻。詩名《后湘詩集》,凡二十三卷?!度肥喾N,名《中復(fù)堂全書》。
《柏枧山房集》文六十卷,詩十五卷。(梅曾亮。) 【補(bǔ)】《文集》十六卷,《詩集》十五卷,此云六十者誤。咸豐間刻。
《管異之文集》卷。(管同。)【補(bǔ)】書名《因寄軒文集》?!冻跫肥?,《二集》六卷,《補(bǔ)遺》一卷,子嗣《復(fù)小異遺文》一卷附。光緒間合肥張氏重刻。
以上國(guó)朝桐城派古文家集《大云山房初集》四卷,《言事》二卷,《二集》四卷。(惲敬。)【補(bǔ)】嘉慶間盧氏刻。同治間重刻本,多《補(bǔ)編》一卷,《四部叢刊》影印。
《茗柯文編》五卷。(張惠言。) 【補(bǔ)】嘉慶十四年刻。重刻本多種。宣統(tǒng)間上海神州國(guó)光社影印手寫稿本。
武昌局本有惲敬評(píng)點(diǎn),《四部叢刊》影印?!盾挛难a(bǔ)編》二卷、《外編》二卷,道光間仁和陳善刻本,《四部叢刊》影印。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茗柯文集》,黃立新校點(diǎn)。)《養(yǎng)一齋文集》二十六卷。(李兆洛?;钭职姹尽#狙a(bǔ)】光緒間江陰刻本。
《崇百藥齋集》二十卷,《續(xù)集》四卷。(陸繼輅。) 【補(bǔ)】嘉慶間合肥學(xué)舍刻。光緒四年陸光迨重刻本,多《三集》十二卷。
《齊物論齋文集》六卷。(董士錫。) 【補(bǔ)】新昌胡心敬問影樓重刻本。
(以上國(guó)朝陽湖派古文家集)《湖海樓集》五十卷。(陳其年。《程師恭檢討四六注》,選擇未善。)【補(bǔ)】康熙間原刻本五十四卷,《四部叢刊》影印。光緒間重刻本六十卷。
《湖海樓文集拾遺》,上海神州國(guó)光社排印?!蛾悪z討四六》二十卷,康熙三十二年刻本,翻刻本。太倉顧張思《陳檢討四六補(bǔ)注》,未見傳本。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吳綺。陸繁召《善卷堂四六》,章藻功《思綺堂四六》,皆非至者。)【補(bǔ)】吳集乾隆間衷白堂刻巾箱本,重刻本。
《石笥山房文集》六卷,《補(bǔ)遺》一卷,《詩集》十二卷。胡天游。此本未足。
【補(bǔ)】道光二十六年家刻。咸豐二年胡氏補(bǔ)刻足本,多《補(bǔ)》四卷。
《玉芝堂文集》六卷,詩三卷。(邵齊燾。) 【補(bǔ)】光緒重刻袖珍本。
《綠蘿山莊四六》卷。(胡浚。) 【補(bǔ)】二十四卷。乾隆間刻。一名《華萼堂四六》。
《小倉山房外集》八卷。(袁枚。別行。)【補(bǔ)】吳縣石韞玉《袁文箋正》十六卷,仁和魏大縉《增訂袁文箋正》四卷,泰州王廣業(yè)《袁文合箋》十六卷,益陽黎光地《隨園駢體文注》十六卷,皆有刻本。
(今案:有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袁枚全集》。)《儀鄭堂駢體文》二卷。(孔廣森。文選樓本,又附刻所著書本。此集本別行。)【補(bǔ)】又湖南合刻《孔、洪駢體文》本,《儀鄭堂駢體文》三卷。
(《述學(xué)外篇》。汪中?;ヒ?。)(今案:有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述學(xué)》。)《知足齋集》卷。(朱)【補(bǔ)】《文集》六卷,詩二十卷,《詩續(xù)》四卷,《進(jìn)呈文稿》二卷。廣州局重刻本,光緒間定州王灝刻《畿輔叢書》本無《詩集》。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 《問字堂外集》。孫星衍。互見。此集皆駢文。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問字堂集》。)《卷施閣乙集》十卷,《更生齋乙集》二卷。(洪亮吉?;ヒ姟4思择壩?。)【補(bǔ)】又湖南合刻《孔洪駢體文》本《卷施閣乙集》八卷、《續(xù)編》一卷、《更生齋乙集》四卷。
《夫容山館集》無卷數(shù),文八十三篇,《續(xù)》三十五篇。詩八卷,《補(bǔ)遺》一卷。(楊芳燦。) 【補(bǔ)】嘉慶十年刻。
《有正味齋集》七十三卷。(吳錫麒?!冻跫夡w文》二十四卷,《續(xù)集駢文》八卷。)【補(bǔ)】嘉慶十三年吳氏重刻。王廣業(yè)《有正味齋駢體文箋》二十四卷,葉聯(lián)芳有《正味齋駢體文注》十六卷,皆有刻本。
《尚纟堂集文》二卷,詩五十二卷,詞二卷。(劉嗣綰。) 【補(bǔ)】道光六年家刻。四明張壽榮重刻文二卷,在《花雨樓叢鈔》內(nèi)。
《小謨觴館集》。文四卷,詩八卷,詩馀一卷,《續(xù)集文》二卷,詩二卷。
(彭兆蓀。姚燮《復(fù)莊駢儷文榷》八卷,體與彭近,遜于彭。) 【補(bǔ)】彭《集》嘉慶間刻,光緒間汪氏重刻。孫培元注六卷,有刻本。
《賞雨茆屋詩集》二十二卷,駢體文二卷。(曾燠。) 【補(bǔ)】嘉慶二十四年家刻。光緒間鄞縣郭氏單刻《外集》一卷。
《夕葵書屋集》卷。(吳。) 【補(bǔ)】一名《吳學(xué)士集》,文四卷,詩五卷。
《多華館駢體文》四卷。(董基誠(chéng)、董誠(chéng)。別刻,又附《董方立遺書》內(nèi)。)【補(bǔ)】《遺書》九種,家刻,成都重刻,上海制造局重刻。
以上國(guó)朝人駢體文家集《梅村集》四十卷。(吳偉業(yè)。欲詳知國(guó)朝詩家者,具鄭方坤《國(guó)朝詩鈔小傳》、《王昶湖海詩傳》、《張維屏詩人征略》中。)【補(bǔ)】《梅村集》四十卷,康熙間刻?!睹反寮也剞弧肺迨司?、《補(bǔ)》一卷、《年譜》四卷,宣統(tǒng)間武進(jìn)董康刻本,此本足,《四部叢刊》影印。鄭方坤《國(guó)朝名家詩鈔小傳》四卷,原刻本,鄭氏春華堂重刻本,光緒間李氏萬山草堂重刻本。《王昶湖海詩傳》,互見總集類。張維屏《國(guó)朝詩人征略》,互見詩文評(píng)類。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吳梅村全集》,李學(xué)穎集評(píng)標(biāo)校。)《吳詩集覽》二十卷,《談藪》一卷。(吳偉業(yè)。靳榮藩注。)【補(bǔ)】乾隆四十年刻。有通行本。長(zhǎng)洲吳翌鳳《梅村詩集箋注》十八卷,嘉慶間滄浪吟榭刻本,武昌局重刻本。(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變雅堂集》四卷。(杜。《文集》罕傳,武昌新刻。)【補(bǔ)】原刻五卷、《附》一卷。道光重刻《全集》十四卷。同治武昌重刻十卷?!陡健芬痪?。
《學(xué)余堂文集》二十八卷,《詩集》五十卷,《外集》二卷。(施閏章。) 【補(bǔ)】有康熙、乾隆二刻。宣統(tǒng)間上海國(guó)學(xué)扶輪社石印。
《曝書亭詩注》二十二卷。(朱彝尊。楊謙注。孫銀槎注本,不如楊注本,別行?;ヒ?。)【補(bǔ)】互見前考訂家集。楊、孫前有江浩然注本,不善。
《西河詩集》五十六卷。(毛奇齡?;ヒ?。) 【補(bǔ)】同上。
《帶經(jīng)堂集》九十二卷。(王士禎。合他著述統(tǒng)名《漁洋山人著述三十八種》。)【補(bǔ)】《漁洋山人集外詩》二卷,光緒間石埭徐氏刻《觀自得齋叢書》本。
(今 案:有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63年版,夏閎校點(diǎn)。)
《漁洋山人精華錄訓(xùn)纂》十卷。(惠棟注。)【補(bǔ)】紅豆齋刻。《訓(xùn)纂》二十卷,《精華錄》十卷??滴蹰g林佶寫刻本無注,《四部叢刊》影印。金榮《漁洋山人精華錄箋注》十二卷、《補(bǔ)遺》一卷,鳳樓原刻本,上海文瑞樓影印。
(今案:有齊魯書社1992年版,伍銘點(diǎn)校整理。) 《白茅堂集》四十六卷。(顧景星。) 【補(bǔ)】康熙戊寅刻,附《耳提錄》一卷。
《安雅堂詩集》,無卷數(shù)?!妒斑z文》二卷。(宋琬。) 【補(bǔ)】《詩文集》十五卷,康熙間刻。未刻稿十卷,乾隆元年汪邦憲刻。
《松桂堂集》三十七卷,《延露詞》三卷,《南氵往集》三卷。(彭孫。) 【補(bǔ)】乾隆八年家刻。
《馮定遠(yuǎn)集》十一卷。(馮班。) 【補(bǔ)】康熙間自刻。
《飴山堂文集》六卷,《詩集》十七卷。(趙執(zhí)信。) 【補(bǔ)】一名《因園集》。乾隆間刻。
《西陂類稿》三十九卷。(宋犖。) 【補(bǔ)】康熙五十年家刻。
《古歡堂集》三十六卷。(田雯。) 【補(bǔ)】康熙戊寅家刻。
《蓮洋詩鈔》十卷。(吳雯。)【補(bǔ)】乾隆十六年汾陽劉組刻,乾隆二十九年山東孫鍔重刻。又王士禎評(píng)點(diǎn)本二十二卷,嘉慶間大興翁方綱校刻,此本最足。
《溉堂集》二十三卷。(孫枝蔚。)(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清人別集叢刊/溉堂集》。)《馮舍人遺詩》六卷。(馮廷魁。)《敬業(yè)堂集》五十卷。(查慎行。)【補(bǔ)】乾隆間刻附《續(xù)集》六卷,《四部叢刊》影印?!毒礃I(yè)堂集補(bǔ)遺》皆集中未刊之作,在涵芬樓排印《秘笈》第四集內(nèi)。又《敬業(yè)堂文集》二冊(cè),不分卷,仁和姚氏據(jù)傳鈔本刻,未見。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敬業(yè)堂詩集》,周劭標(biāo)點(diǎn)。)以上國(guó)朝詩家集詩家太多,讀不勝讀,止舉國(guó)初最著數(shù)家,余多行本,泛覽不難,此后最著者,厲鶚《樊榭山房詩集》,黃景仁《兩當(dāng)軒集》。
【補(bǔ)】《樊榭山房集》互見前考訂家集。《兩當(dāng)軒集》,光緒二年黃氏家塾重刻足本二十二卷、《附錄》四卷、《考異》二卷。
《珂雪詞》。(曹貞吉。) 【補(bǔ)】二卷,又《補(bǔ)遺》一卷,與《珂雪詩集》合刻。
《曝書亭詞注》七卷。(朱彝尊。李富孫注。)【補(bǔ)】梅里忻氏刻本,別下齋本。光緒間湘潭葉德輝觀古堂刻曝書亭刪余詞一卷,附《原稿目錄》一卷、《??庇洝芬痪怼?br>《烏絲詞》。(陳維崧。)【補(bǔ)】四卷。通行本?!跺攘暝~全集》三十卷,患立堂原刻本。顧貞觀、蔣景祁同編《陳檢討詞抄》十二卷,刻本。
《彈指詞》。(顧貞觀。) 【補(bǔ)】三卷。家刻。
《飲水詞》,《側(cè)帽詞》。(納蘭性德。)【補(bǔ)】康熙三十年刻《通志堂集》十八卷,內(nèi)詞四卷。梁章鉅刻本,粵雅堂本。光緒間仁和許增刻《納蘭性德詞》五卷、《補(bǔ)遺》一卷,在《榆園叢書》內(nèi)。
(今案:有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天風(fēng)閣叢書/飲水詞》,夏承燾主編,馮統(tǒng)編校。)《樊榭山房詞》。(厲鶚。)【補(bǔ)】四卷。在錢塘汪氏重刻《樊榭山房全集》內(nèi)。《全集》見前考訂家集。
原刻《全集》內(nèi)詞止二卷。
《蘅夢(mèng)樓詞》。(郭麟。)【補(bǔ)】二卷?!鹅`芬館全集》本?!队軋@叢書》刻《郭麟詞》四種,《蘅夢(mèng)樓詞》二卷、《浮眉樓詞》二卷、《懺余綺語》二卷、《爨余詞》一卷。
《茗柯詞》。(張惠言。) 【補(bǔ)】一卷。《全書》本。
(今案: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百花洲文庫/茗柯詞選》,許白鳳校點(diǎn)。)《疏影樓詞》。(姚燮。)【補(bǔ)】五卷。在家刻《大某山館全集》內(nèi)。
《金梁夢(mèng)月詞》。(周之琦。) 【補(bǔ)】二卷,又《懷夢(mèng)詞》一卷,見《云自在龕叢書》及《食舊齋叢書》內(nèi)。
又《鴻雪詞》、《退庵詞》各一卷,均見《食舊齋叢書》內(nèi)。
《冰蠶詞》。(承齡。) 【補(bǔ)】一卷。家刻。
《空青詞》。(邊浴禮。) 【補(bǔ)】三卷。道光戊戌與《健修堂詩集》二十二卷合刻。
(以上國(guó)朝詞家集今人之詞,不能葉律,乃長(zhǎng)短句,非曲也,故附集部詩后。
詞 乃小道,略舉最精者數(shù)家,以備文體之一。) (右別集類)
◎總集第三
(近世選本,舉大雅者。)
《文選》李善注六十卷,附《考異》十卷。(胡克家仿宋本,武昌局翻本,廣州翻本。葉氏海錄軒評(píng)注本六十卷,亦佳,汲古閣本較可。)【補(bǔ)】胡本《考異》十卷,顧廣圻撰。胡本有坊間影印本多種,葉本廣州翻刻,汲古閣本江寧局重刻。貴池劉世珩玉海堂仿宋淳熙貴池本《文選》六十卷,附《札記》。德清傅云龍纂喜廬仿日本延喜刻本《文選》第五卷殘卷,今版在上虞羅氏。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文選》,李善注。)《文選理學(xué)權(quán)輿》八卷。(江師韓。讀畫齋本。)【補(bǔ)】《叢睦汪氏遺書》本。
《文選理學(xué)權(quán)輿補(bǔ)》一卷。(孫志祖。同上。) 《文選李注補(bǔ)正》四卷。(同上。同上。) 【補(bǔ)】番禺陶氏刻本。
《文選考異》四卷。(同上。同上。陳景云《文選舉正》六卷,未刊。) 【補(bǔ)】孫書番禺陶氏刻本。
《文選音義》八卷。(余蕭客。靜勝堂刻本。此書乃少作,余后又撰《文選雜題》三十卷,未見傳本。)【補(bǔ)】余蕭客三十卷,書名《文選紀(jì)聞》,光緒間巴陵方功惠刻入《碧琳瑯館叢書》。
《文選集釋》二十四卷。(朱存。自刻本。) 【補(bǔ)】江西重刻本。
《文選旁證》四十六卷。(梁章鉅。榕風(fēng)樓刻本。)【補(bǔ)】光緒間重刻本???jī)溪胡紹英《文選箋證》三十卷,貴池劉世珩刻《聚學(xué)軒叢書》本。
《文選古字通疏證》六卷。(薛傳均??瘫尽T瓡?。)【補(bǔ)】光緒間華陽傳世洵刻《益雅堂叢書》本。旌德呂錦文《文選古字通補(bǔ)訓(xùn)》四卷,附《補(bǔ)遺》,光緒辛酉懷硯齋刻本。
《選學(xué)膠言》二十卷。(張?jiān)掐?。三影閣刻本。)《文選補(bǔ)遺》四十卷。(宋陳仁子。長(zhǎng)沙刻本?!段倪x六臣注》六十卷。唐呂延濟(jì)、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李善。明新都崔氏大字本。不如李善單注,已有定論,存以備考。)【補(bǔ)】《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
(以上總集類《文選》之 屬)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一百一十八卷。(明張溥編。重刻本。明汪士賢刻《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在張前。)【補(bǔ)】張編《百三家集》,汲古閣重刻,光緒間亦重刻,杭州林氏又編刻汲古閣本。
《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一百零三卷,明萬歷間刻,并《陶靖節(jié)集》十卷,一名《二十一名家集》。無錫丁福保重編《漢魏六朝名家集初集》四十家,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排印本。
(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0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理論批評(píng)專著選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殷孟倫注。)
《文紀(jì)》一百五十九卷。(明梅鼎祚編。原刻本?;拾浴⑽鳚h、東漢、三國(guó)、西晉、宋、南齊、梁、陳、北齊、后周、隋、釋。《三國(guó)文紀(jì)》亦有刻本,《四庫》未收。)【補(bǔ)】原刻本明末刻?!逗笪何募o(jì)》二十卷,江寧龍?bào)蠢飯D書館有鈔本。
《文紀(jì)》足本內(nèi)尚有《東晉文紀(jì)》一種,今罕見?!度龂?guó)文紀(jì)》凡二十四卷,魏十八卷,吳四卷,蜀漢二卷。嚴(yán)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guó)、六朝文》七百四十六卷,光緒十三年黃岡王毓藻廣州刻本,此書搜采宏富,備載出處,遠(yuǎn)勝汪、張、梅、丁諸書。王刻前,烏程蔣氏嘗刻嚴(yán)書目錄一百零三卷,單行。
《古文苑》二十一卷。(朱章樵注。明成化壬寅刻本,守山閣校本。又岱南閣本九卷,無注。)【補(bǔ)】《惜陰軒叢書》本,金壺本,蘇州局本,《四部叢刊》影印明成化本并二十一卷,有章注。此書不著編者名氏,九卷本乃宋韓元吉重編。岱南閣本據(jù)宋淳照本影刻,飛青閣覆岱南閣本,潮州鄭氏龍溪精舍重刻岱南閣本,光緒間宜都楊守敬亦刻九卷本。
《續(xù)古文苑》二十卷。(孫星衍編。平津館本。) 【補(bǔ)】蘇州局本。
《文館詞林》四卷。(唐許敬宗等編?!敦鎱矔繁荆浹盘弥乜瘫?。此殘本,原書一千卷。)【補(bǔ)】遵義黎庶昌《古逸叢書》覆舊鈔本十三卷半,今版在蘇州局。宜都楊守敬刻本五卷。吳興張鈞衡刻本二十五卷,在《適園叢書》內(nèi)。武進(jìn)童康珂羅版影印唐寫本二十二卷。
《文苑英華》一千卷。(宋李等編。明刻本。)【補(bǔ)】上虞羅振玉宋槧《文苑英華殘本校記》一卷,載北平《北海圖書館月刊》卷二第五號(hào)。
(今案:有中華書局1966年影印本《文苑英華》。)《文苑英華辨證》十卷。(宋彭叔夏。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補(bǔ)】南昌局重刻聚珍本,《學(xué)海類編》本。
(江:以上匯《選文》)《全唐文》一千卷。(嘉慶十九年敕編。揚(yáng)州官本。)【補(bǔ)】廣州局本。歸安陸心源《唐文拾遺》七十二卷、《續(xù)拾》十六卷,十萬卷樓別刻本,此書專錄《全唐文》未收之文。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全唐文》,附《唐文拾遺》、《唐文續(xù)拾》、《讀全唐文札記》。)《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鉉編。顧廣圻??檀笞直?,明晉藩刻本,又明刻小字本。)【補(bǔ)】蘇州局本,光緒間仁和許增??瘫?,《四部叢刊》影印元翻宋刻小字本。
《唐文粹補(bǔ)遺》二十六卷。(郭麟編??瘫尽#?【補(bǔ)】嘉慶間刻。
(蘇州局本,許增刻本,并附《唐文粹》后。)
《宋文鑒》一百五十卷。(宋呂祖謙編。明胡韶修補(bǔ)本,明晉藩刻本。)【補(bǔ)】蘇州局本,《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
《南宋文范》七十卷。(莊仲方編。道光十七年活字版本。) 【補(bǔ)】附《外編》四卷。蘇州局本。
《金文雅》十卷。(同上。同上。)【補(bǔ)】蘇州局本。常熟張金吾《金文最》一百二十卷,廣州局本。江陰繆荃孫《遼文存》六卷,家刻本。南海黃任恒《遼文補(bǔ)錄》一卷,民國(guó)八年廣州排印本。
《元文類》七十卷,目錄三卷。(元蘇天爵編。明晉藩刻本,又明修德堂本。
《文粹》、《文鑒》、《文類》三種,明張溥皆有刪削刻本。)【補(bǔ)】《元文類》蘇州局本,《四部叢刊》影印元至正二年西湖書院刻本。
《明文衡》九十八卷。(明程敏政編。原刻本。) 【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間重刻本。
《明文授讀》六十二卷。(黃宗羲編??瘫尽#?【補(bǔ)】黃宗羲編《明文?!匪陌侔耸?,未刊,浙江圖書館有鈔本。
《明文在》一百卷。(薛熙編。倪{}寫刻本。) 【補(bǔ)】蘇州局本。
(江:以上唐至明文)《皇清文穎》一百二十四卷。(乾隆十二年敕編。殿本。)【補(bǔ)】《續(xù)編》一百六十四卷,嘉慶十五年敕編,殿本。
《國(guó)朝文錄》一百卷。(姚椿編。朱存編《國(guó)朝詁經(jīng)文鈔》一百卷,未刊。)【補(bǔ)】姚編咸豐間刻本。朱編《國(guó)朝古文匯鈔初集》一百七十三卷、《二集》一百卷,道光吳江沈氏世美堂刻本。
《湖海文傳》七十五卷。(王昶編。家刻本。) 【補(bǔ)】經(jīng)訓(xùn)堂刻,石印本。
(江: 以上國(guó)朝文)
《歷代賦匯》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補(bǔ)遺》二十二卷。(康熙四十五年敕編。揚(yáng)州詩局本,重刻通行本。)(今案:有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7年影印本。)《賦匯錄要箋略》二十八卷,附《補(bǔ)題注》,《外集》、《補(bǔ)遺題注》。
(吳光昭。通行本。杭世駿有《賦匯解題》,通行。)(江:以上賦)《御選唐宋文醇》五十八卷。(乾隆三年。內(nèi)府大字本,廣州重刻大字本。)【補(bǔ)】蘇州局本。
《古文辭類纂》七十五卷。(姚鼐編。道光五年江寧吳氏刻大字定本,同治八年問竹軒翻吳本,興縣康氏刻小字本,又大字本,蘇州局翻康本。)【補(bǔ)】此書七十四卷??凳现乜檀笞直緹o圈點(diǎn),不善。吳氏刻本,桐城蕭穆校本,長(zhǎng)沙思賢講舍刻本。又銅山徐樹錚輯評(píng)本,民國(guó)間北京排印。桐城吳汝綸《姚氏古文辭類纂點(diǎn)勘記》三卷,北京排印本。
長(zhǎng)沙王先謙《續(xù)古文辭類纂》三十四卷,思賢講舍本與姚書合刻,合刻有通行本。遵義黎庶昌《續(xù)古文辭類纂》上、中、下三編,二十八卷,光緒二十一年江寧李光明書莊刻本。黎續(xù)失姚意,不逮王。
(今案:有北京市中國(guó)書店1986年版《古文辭類纂》,宋晶如、章榮注釋。)
《駢體文鈔》三十一卷。(李兆洛編。康刻本,合《類纂》合肥徐氏重刻本。)【補(bǔ)】成都存古書局本。長(zhǎng)沙王運(yùn)《八代文粹》卷,富順考雋堂刻本。長(zhǎng)沙王先謙《駢文類纂》下逮清末作家,思賢書局刻本。
《七十家賦鈔》六卷。(張惠言編??悼瘫?。以上三種選本,最古雅有法。)【補(bǔ)】蘇州局本附??庇?。
曾國(guó)藩《經(jīng)史百家雜鈔》二十六卷、《簡(jiǎn)編》二卷,光緒間長(zhǎng)沙傳忠書局刻《曾文正公全集》本,以古文為主,間錄駢體文。吳汝綸《曾氏百家雜鈔點(diǎn)勘記》一卷,北京排印本。
《國(guó)朝駢體正宗》十二卷。(曾燠編。原刻本,廣州重刻本。)【補(bǔ)】光緒間四明張氏花雨樓刻小字本。張鳴珂《國(guó)朝駢體正宗續(xù)編》八卷,寒松閣自刻本。
《唐宋十大家文集》五十一卷。(儲(chǔ)欣編。八家外,增李翱、孫樵。明茅坤《八大家文鈔》,鐘惺《八大家文選》,旨趣略同。)【補(bǔ)】?jī)?chǔ)編蘇州局重刻本。茅編一百六十四卷,鐘編二十四卷,皆有通行本。
《元明十大家文集》卷。(國(guó)朝人編。)【補(bǔ)】宜黃劉肇虞編《元明八大家古文選》十三卷。虞集、揭斯、楊士奇、王守仁、歸有光、唐順之、王慎中、艾南英。乾隆間刻本。上列書疑即指此。
《李選國(guó)朝文錄》八十二卷,《續(xù)錄》六十三卷。(李祖陶編。共八十八家,體例未精,評(píng)語尤陋,取其各存大略。)【補(bǔ)】道光十九年瑞州鳳儀書院刻本。山陰沈粹芬編《國(guó)朝文匯》二百卷,書成宣統(tǒng),采錄稍廣,涵芬樓排印本。
《金元明八大家文選》五十三卷。(李祖陶編。元好問、姚燧、吳、虞集、宋濂、王守仁、唐順之、歸有光。)【補(bǔ)】上高李氏家刻本。
(《三家文鈔》三十二卷。宋犖編刻。侯方域八卷,汪琬十二卷,魏禧十二卷。
近人編輯《國(guó)朝二十四家古文》尤草草。)【補(bǔ)】宋編康熙三十三年寫刻。上列近人所編書,即歸安徐鳳輝《國(guó)朝二十四家文鈔》。
《古文雅正》十四卷。(蔡世遠(yuǎn)編。)《續(xù)古文雅正》十四卷。(林有席編。)(江:以上文之屬)《四六法?!肥怼#魍踔緢?jiān)編。)【補(bǔ)】乾隆間修補(bǔ)本,廣州重刻本。又蔣士銓刪評(píng)本八卷,巾箱本。
《唐駢體文鈔》十七卷。(陳均編。) 【補(bǔ)】嘉慶間陳氏家刻,廣州局重刻。
《宋四六選》二十四卷。(彭元瑞編。以上均通行本。) 【補(bǔ)】彭書乾隆間刻。
《八家四六文鈔》九卷。(吳編。較經(jīng)堂刻本。袁枚、邵齊燾、劉星煒、孔廣森、吳錫麒、曾燠、孫星衍、洪亮吉。)【補(bǔ)】重刻通行本。長(zhǎng)沙王先謙編《十家四六文鈔》十卷,劉開、董基誠(chéng)、董誠(chéng)、方履、梅曾亮,傅桐、周壽昌、王運(yùn)、趙銘、李慈銘,光緒十五年王氏刻本。
(江:以上駢文之屬) 以上總集類文之屬元以前諸本多有詩,從其多者言之。
《樂府詩集》一百卷。(宋郭茂倩編。乾隆刻本,武昌局本。明梅鼎祚編《古樂苑》五十二卷,又補(bǔ)郭遺。)【補(bǔ)】郭編《四部叢刊》影印汲古閣本,古樂苑明刻。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9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樂府詩集》,喬象鐘、陳友琴等點(diǎn)校。)《樂府古題要解》二卷。(舊題唐吳兢?!督虼繁?,《學(xué)津》本。)
《玉臺(tái)新詠》十卷。(明趙氏寒山堂仿宋刻小字本,康熙甲午馮氏刻大字評(píng)點(diǎn)本。)【補(bǔ)】陳徐陵編。南陵徐乃昌重刻寒山堂本,《四部叢刊》影印明五云溪館活字本。吳江吳兆宜《玉臺(tái)新詠箋》十卷,乾隆三十九年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基本叢書/玉臺(tái)新詠箋注》,穆克宏點(diǎn)校。)《玉臺(tái)新詠考異》十卷。(紀(jì)容舒。)【補(bǔ)】光緒間定州王灝重刻本,在《畿輔叢書》內(nèi)。
《詩紀(jì)》一百五十六卷。(明馮惟訥編。原刻本。)【補(bǔ)】吳重刻,有陜西、金陵二本。無錫丁福保編《全漢、三國(guó)、晉、南北朝詩》五十四卷,民國(guó)間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排印本。
《詩紀(jì)匡謬》一卷。(馮舒。知不足齋本。) (江:以上匯選)
《全唐詩》九百卷。(康熙四十六年敕編。揚(yáng)州詩局本,江寧重刻本,廣州巾箱本。)【補(bǔ)】撫州雙峰書屋重刻小字本,石印本多種。
(今案:有中華書局1960年影印本《全唐詩》。)
《全五代詩》一百卷。(李調(diào)元編?!逗!繁?。)【補(bǔ)】附《補(bǔ)遺》一卷。
《全金詩》七十四卷。(康熙五十年敕編。揚(yáng)州詩局本。) (江:以上斷代)
《御選唐宋詩醇》四十七卷。(乾隆十五年。內(nèi)府本,廣州重刻本。)【補(bǔ)】蘇州局本,杭州局本。
《四朝詩》三百一十二卷。(康熙四十八年敕編。揚(yáng)州詩局本。宋七十八卷,金二十五卷,元八十一卷,明一百二十八卷。)(江:以上雖匯選而實(shí)斷代)(《唐人選唐詩》八種。汲古閣本?!秶?guó)秀集》二卷,《篋中集》一卷,《御覽詩》一卷,《極玄集》一卷,《中興間氣集》二卷,《河岳英靈集》三卷,《搜玉小集》一卷,《才調(diào)集》十卷。)
《唐人萬首絕句》九十一卷。(宋洪邁。明翻宋本七十五卷,明趙宦光編刻本四十卷。)(今案:有天津市古籍書店1990年影印本。)
《全唐詩錄》一百卷。(徐倬編。通行本。)(江:以上唐)《西昆酬唱集》二卷。(宋楊億編?!吨閴m》本,《浦城遺書》本,粵雅堂本。)【補(bǔ)】杭州局《邵武徐氏叢書》本,《四部叢刊》影印舊鈔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0年版《西昆酬唱集注》,王仲犖注。)(《南宋群賢小集》一百五十七卷,附《補(bǔ)遺》。舊題宋陳思編。顧修補(bǔ)。
讀畫齋本。) 【補(bǔ)】是書一名《江湖小集》。
《南宋六十家集》,民國(guó)間上海古書流通處影印毛鈔本,并附鮑鈔本八種。
《后村千家詩》二十二卷。(宋劉克莊編。《楝亭十二種》本。)(今案:有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后村千家詩校注》,胡向儂、王皓叟校注。)《宋詩鈔》一百六卷。(吳之振編。通行本。)【補(bǔ)】康熙十年吳氏鑒古堂原刊本,涵芬樓影印原刻本。此書凡錄宋詩百家,百一十卷,刻成者止八十四家,九十四卷。海寧管庭芬《宋詩補(bǔ)》不分卷,涵芬樓排印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6年版。)
《宋百家詩存》二十八卷。(曹廷楝編刻本。補(bǔ)吳鈔之遺。陳焯編《宋元詩會(huì)》一百卷,搜羅殘佚尤備。)【補(bǔ)】曹編乾隆六年刻。陳編康熙間刻本。
《中州集》十卷,附《中州樂府》一卷。(金元好問編。國(guó)初刻本。) 【補(bǔ)】武進(jìn)董康影元刻本,《四部叢刊》影印董康新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版《金元總集/中州集》。)(江:以上宋金)(《元詩選》一百一十一卷。顧嗣立編。家刊本。《一集》六十八卷,《二集》二十六卷,《三集》十六卷。)【補(bǔ)】家刊本,康熙四十二年刻。
(今 案:有中華書局1987年版《元詩選(初集、二集、三集)》。)
《元詩癸集》十卷。(無卷數(shù)。席世臣補(bǔ)刻本。)【補(bǔ)】《元詩選癸集》,亦顧嗣立編。
《元人選元詩五種》,連平范氏雙魚堂刻本,目列下:房棋編《河汾諸家詩集》八卷,蔣易編《國(guó)朝風(fēng)雅》七卷、《雜編》三卷,賴良編《大雅集》八卷,魏仲舉編《敦文集》一卷、《偉觀集》一卷。
(江:以上元)
《明詩綜》一百卷。(朱彝尊編。原刻本。)【補(bǔ)】康熙四十四年刻。《靜志居詩話》即自此書《解題》下輯出。常熟錢謙益《列朝詩集》七十七卷,明崇禎十六年汲古閣刻本,上海神州國(guó)光社排印本。
(江:以上明)《感舊集》十六卷。(王士禎編。雅雨堂刻本?!督忸}》下多有舊聞佚事。)【補(bǔ)】《漁洋感舊集小傳》四卷,附《補(bǔ)遺》,涵芬樓排印刻行?!读谐娂奉}下亦各系小傳。上海神州國(guó)光社排印《感舊集》,與陳其年《筐衍集》合印。
《湖海詩傳》四十六卷。(王昶編。原刻本。雍正至乾隆末聞人略備。)【補(bǔ)】嘉慶間刻。同治四年重刻本。此書意在續(xù)沈德潛國(guó)《朝詩別裁集》。
閩侯陳衍《近代詩鈔》不分卷,涵芬樓排印本。
《南宋雜事詩》七卷。(沈嘉轍、吳焯、陳芝光、符曾、趙昱、厲鶚、趙信。
原刻本,淮南書局刻本??少Y考史。) 【補(bǔ)】江寧局重刻本。
(江:以上國(guó)朝)
《十家宮詞》十二卷。(宣和、宋文安、王建、花蕊、王、胡偉集句,和凝、張公庠、王仲修、周彥質(zhì)。朱彝尊編刻本?!督柙律椒繀矔房獭秾m詞小纂》三卷。)
《采菽堂古詩選》三十八卷,《補(bǔ)遺》四卷。(陳祚明編。通行本。)
《古詩選》三十二卷。(王士禎編。聞人亻炎箋。通行本。)【補(bǔ)】乾隆芷蘭堂原刊本。江寧局本無箋,與姚鼐編《今體詩鈔》十八卷合刻。長(zhǎng)沙王運(yùn)《八代詩選》二十卷,光緒間長(zhǎng)沙刻本,成都存古書局本,蘇州局本。
《唐賢三昧集箋注》三卷。(王士禎編。吳煊、胡棠注。乾隆丁未刻本。) 【補(bǔ)】皆盛唐詩。山陽潘德輿有評(píng)本,未刊。
《十種唐詩選》十七卷。(同上。通行本。) 《唐人萬首絕句選》七卷。(同上。通行本。) 【補(bǔ)】康熙間洪氏刻本,今版在江寧局。
《鏡煙堂十種》。(紀(jì)昀。通行本?!渡蚴纤穆暱肌?、《唐人試律說》、《刪正二馮才調(diào)集》、《刪正瀛奎律髓》、《李義山詩》、《陳后山詩》、張為《主客圖》、《審定風(fēng)雅遺音》、《庚辰集》,《館課存稿》。)《宋四家詩鈔》。(無卷數(shù)。周之麟編。通行本。蘇、黃、范、陸。)【補(bǔ)】光緒二十一年張氏刻本。
《國(guó)朝六家詩鈔》八卷。(通行本。施、宋、王、趙、朱,查。)【補(bǔ)】此書錫山劉執(zhí)玉編,乾隆丁亥詒燕樓刻,光緒丁亥成都汗青{移}重刊。
以上總集類詩之屬近人詩文選本太多,舉其不俗謬者。沈選《別裁》,通行,不詳列。
【補(bǔ)】《五朝詩別裁集》,唐三十二卷、明十二卷、國(guó)朝三十六卷,長(zhǎng)洲沈德潛編,宋八卷、元八卷,華亭姚培謙編。沈選可便初學(xué),姚選未善。沈又編《古詩源》十四卷,亦通行。山陽潘德輿有評(píng)本,未刊。
《花間集》十卷。(蜀趙崇祚編。汲古閣本。)【補(bǔ)】乾隆間武進(jìn)趙懷玉??瘫?,杭州局《邵武徐氏叢書》本,光緒間臨桂王鵬運(yùn)四印齋??瘫?,《四部叢刊》影印明萬歷間玄覽齋刻本,分十二卷,附西吳溫博《補(bǔ)編》二卷。
(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8年版,李一氓校。)《草堂詩馀》四卷。(宋人編。汲古閣本。)【補(bǔ)】四印齋校刻本二卷?!对萏迷娾拧啡?,《粵雅堂叢書》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草堂詩馀》。)
《花庵詞選》十卷,《中興以來詞選》十卷。(宋黃編。汲古閣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萬歷間舒氏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花庵詞選》。)
《絕妙好詞箋》七卷,附《續(xù)鈔》一卷。宋周密編。厲鶚、查為仁箋。徐重刻本,會(huì)稽章氏重刻本。又附張惠言《詞選》二卷、董毅《續(xù)詞選》二卷、鄭善長(zhǎng)《九家詞選》一卷。
【補(bǔ)】周濟(jì)《宋四家詞選》卷,原刻本。周又編《詞辨》二卷,選擇精嚴(yán),原刻本,蘇州局本,又仁和譚獻(xiàn)評(píng)刻本。
(今案:有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絕妙好詞箋》,黃叔明校。)(江:以上匯選)《歷代詩馀》二百二十卷,附《詞話》十卷。(康熙四十六年敕編。內(nèi)府本。)【補(bǔ)】民國(guó)十七年上海覃隱廬影印內(nèi)府刻本。
(今案:有上海書店1985年影印本《歷代詩馀》。)(《詞綜》三十六卷。朱彝尊編。原刻本。唐、五代、宋?!堆a(bǔ)》二卷。王昶編。合上刻本。)(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李慶甲點(diǎn)校。)《詞綜補(bǔ)遺》二十卷。(陶梁編。原刻本。)
《明詞綜》十二卷。(王昶編。原刻本。)
《國(guó)朝詞綜》四十八卷,二集八卷。(王昶編。原刻本。)【補(bǔ)】海鹽黃燮清《國(guó)朝詞綜續(xù)編》二十四卷,湖北刻本。
(江: 以上編朝代)
《宋六十名家詞》九十卷。(毛晉編。汲古閣本。)【補(bǔ)】廣州重刻本,錢塘汪氏重刻本,上海博古齋影印汲古閣本。金壇馮煦編《宋六十一家詞選》十二卷,光緒間江寧刻本。臨桂王鵬運(yùn)《四印齋所刻詞》二十四種、《宋元三十一家》三十一種,并光緒間???。近年吳興朱祖謀??烫?、五代、宋、金、元詞總集四種,《唐詞別集》一種,《宋詞別集》一百一十二種,《金詞別集》五種,《元詞別集》五十種,凡一百七十二種,總號(hào)《︹村叢書》。
海寧王國(guó)維《唐五代二十一家詞輯》二十卷,民國(guó)十七年北平排印《觀堂遺書》第四集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十六家詞》三十九卷。(孫默編。原刻本。吳偉業(yè)、龔鼎孽、梁清標(biāo)、宋琬、曹爾堪、王士祿、尤侗、陳世祥、黃永、陸求可、鄒謨、彭孫、王士禎、董以寧、陳維崧、董俞。)【補(bǔ)】原刻本,康熙間刻。
《浙西六家詞》十二卷,附宋張炎《山中白云詞》一卷。(龔翔麟編。原刻本。朱彝尊、李良年、沈日、李符、沈岸登、龔翔麟。)(江:以上判各家)以上總集類詞之屬宋詞最著者,姜夔、周密、張炎。姜夔白石詞在《六十名家詞》內(nèi),周密《洲漁笛譜》、《草窗詞》在《知不足齋叢書》內(nèi),張炎《山中白云詞》附《浙西六家詞》后,余若晏、歐、柳、蘇、黃、秦、周邦彥、李清照、張孝祥、辛棄疾、吳文英、劉過、史達(dá)祖皆在《六十家》內(nèi),張先、張在《知不足齋叢書》內(nèi),有集者亦附集。
【補(bǔ)】上舉諸家,《︹村叢書》內(nèi)俱有。詞號(hào)詩余,曲又詞之變,元人最擅此體,茲為補(bǔ)錄于下?!对x》一百種,一百卷,明臧懋循編刻本,涵芬樓影印本。
《元人雜劇三十種》,日本東京影元刻本,又民國(guó)十三年上海樸社影印元刻本,附海寧王國(guó)維《敘錄》。今存元人雜劇盡在此二書內(nèi)。
《元明雜劇二十七種》,南京龍?bào)蠢飮?guó)學(xué)圖書館影印本。
《樂府新編陽春白雪前集》五卷、《后集》五卷,元楊朝英編,光緒間南陵徐乃昌《隨庵叢書》影元刻本?!冻靶侣曁綐犯肪啪恚端牟繀部酚坝≡瘫?。此二書皆元曲散套選本。明清傳奇太多,不臚列,欲知此類書者,具江都黃文《曲?!?、海寧王國(guó)維《曲錄》、諸暨蔣瑞藻《小說考證》中。
《曲?!妨?,民國(guó)十五年上海大東書局排印本,坊行《傳奇匯考》八卷,即此殘卷。
《曲錄》六卷,宣統(tǒng)元年番禺沈宗畸北京刻《晨風(fēng)叢書足》本,民國(guó)十七年北平石印《觀堂遺書》第四集本,排印單行本,又上海古書流通處石印《曲苑十四種》本,止二卷?!缎≌f考證》十卷、《拾遺》一卷、《續(xù)編》五卷,涵芬樓排印本。
──右總集類
◎詩文評(píng)第四
(詩話但舉總匯者,其專家詩話太繁,不錄。)
《文心雕龍輯注》十卷。(梁劉勰。黃叔琳注。盧氏廣州刻本,原刻本。)【補(bǔ)】光緒間長(zhǎng)沙思賢書局重刻本。潮州鄭氏龍溪精舍重刻本,附興化李詳《補(bǔ)注》若干條。又《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間刻本十卷,無注。蘄春黃侃《文心雕龍?jiān)洝罚环志?,北京文化學(xué)社排印本。鹽城陳鐘凡《中國(guó)文學(xué)批評(píng)史》不分卷,上海中華書局排印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57年影印本《文心雕龍輯注》;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文心雕龍校證》,王利器校箋。)《浩然齋雅談》三卷。(宋周密。聚珍本,杭本,福本。)【補(bǔ)】南昌局重刻聚珍本,光緒間山陰宋澤元刻《懺花叢書》本。
(江:以上總括)
《全唐文紀(jì)事》一百二十二卷。(陳鴻墀。廣州方氏刻本。)(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全唐文紀(jì)事》。)《唐詩紀(jì)事》八十卷。(宋計(jì)有功。通行本。)【補(bǔ)】《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間刻本。
(今 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唐詩紀(jì)事》。)
《宋詩紀(jì)事》一百卷。(厲鶚。原刻本。錢大昕《元詩紀(jì)事》三卷,未見傳本。)【補(bǔ)】厲書原刻本,乾隆十一年刻。
歸安陸心源《宋詩紀(jì)事補(bǔ)遺》一百卷,《宋詩小傳補(bǔ)正》四卷,光緒癸巳家刻本。錢書未刊。
閩侯陳衍《元詩紀(jì)事》二十四卷,民國(guó)間涵芬樓排印本。
貴陽陳田《明詩紀(jì)事》一百八十七卷,聽雨齋自刻本。
番禹沈宗畸《明詩紀(jì)事鈔》,宣統(tǒng)間上海神州國(guó)光社排印《晨風(fēng)閣叢書》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宋詩紀(jì)事》。) 《烏臺(tái)詩案》一卷。(宋周紫芝?!逗!繁尽#?【補(bǔ)】《學(xué)海類編》本。
《江 西詩社宗派圖錄》一卷。(張?zhí)﹣?。知不足齋本。)
《廣陵詩事》十卷。(阮元。文選樓本。)
《詞林紀(jì)事》二十二卷,附錄三卷。(張完肅。嘉慶三年刻本。)(今案:有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年版《中國(guó)文學(xué)參考資料叢書/詞林紀(jì)事》。)(江:以上詩文內(nèi)見事跡)
《史漢方駕》三十五卷。(明許相卿。家刻本。此書意在評(píng)文,故列此。)
《修詞鑒衡》二卷。(元王構(gòu)?!吨负!繁荆度m(xù)百川》本。)(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影印本。)《古文緒論》一卷。(呂璜?!吨负!繁?。)【補(bǔ)】別下齋、花雨樓、《常州先哲遺書》并刻。
(江: 以上論文)《四六話》二卷。(宋王钅至?!秾W(xué)津》本。)《四六談麈》一卷。(宋謝?!秾W(xué)津》本。)《四六叢話》三十二卷。(孫梅。嘉慶三年刻本。)
《宋四六話》十二卷。(彭元瑞。海山仙館本。)【補(bǔ)】仁和孫德謙《六朝麗指》一卷,民國(guó)間自刻本。
(江:以上論四六)《賦話》十二卷。(李調(diào)元。通行本,亦在《函?!穬?nèi)。)《讀賦卮言》一卷。(王芑孫。)【補(bǔ)】在王芑孫《淵雅堂全集》內(nèi)。
(江:以上論賦) 《聲調(diào)譜》一卷。(趙執(zhí)信。單行本,《珠塵》本。)
《聲調(diào)譜拾遺》一卷。(翟。《珠塵》本。)【補(bǔ)】董文煥《聲調(diào)四譜圖說》十四卷,原刻本,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排印本。
《談藝錄》一卷。(明徐禎卿。《附集》本,《格致叢書》本。)
《藝苑卮言》一卷。(明王世貞。在《四部稿》內(nèi)。)《藝圃擷余》一卷。(明王世懋。以上三種,皆收沈德潛《說詩ㄧ語》中。
《ㄧ語》并刻宋嚴(yán)羽《滄浪詩話》。又《廣百川》本,《秘笈》本。)【補(bǔ)】以上五種,皆收《談藝珠叢》內(nèi)?!墩勊囍閰病贩捕叻N,王啟原編,光緒間長(zhǎng)沙刻本。
(江:以上論詩)《鐘嶸詩品》三卷。(《津逮》本,《學(xué)津》本。)【補(bǔ)】鐘嶸南朝梁人。吳興張鈞衡擇是居影宋本。亦收何刻《歷代詩話》內(nèi)。
(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8年版《詩品注》,陳延杰注。)
《主客圖》三卷。(唐張為。鏡煙堂本,《函?!繁?。)【補(bǔ)】《豫章叢書》本。亦在《歷代詩話續(xù)編》內(nèi)。以上二種《談藝珠叢》內(nèi)亦收。
《唐 音癸簽》三十六卷。(明胡震亨。明崇禎刻本。)(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五代詩話》十卷。(鄭方坤?;浹盘帽尽Qa(bǔ)王世禎原書。)(今案:有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1989年版,李珍華點(diǎn)校。)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宋胡仔???jī)溪胡氏校刻本,海山仙館本。此書采北宋詩話略備。)【補(bǔ)】康熙間趙氏耘經(jīng)堂仿宋本。
(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2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理論批評(píng)專著選輯/苕溪漁隱叢話》。)《詩人玉屑》二十卷。(宋魏慶之。通行本。此書采南宋詩話略備。)(今案:有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8年版《中國(guó)文學(xué)參考資料叢書/詩人玉屑》,王仲聞???。)
《歷代詩話》八十卷。(吳景旭。何文煥所刻《歷代詩話》,乃匯刻前人書,共二十八種,附自著一種。)【補(bǔ)】吳書吳興劉承刻《吳興叢書》本。何書上海醫(yī)學(xué)書局影印乾隆間原刻本?!稓v代詩話續(xù)編》二十八種,《清詩話》四十二種,并無錫丁福保編,醫(yī)學(xué)書局排印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1年版《歷代詩話》,中華書局1983年版《歷代詩話續(xù)編》。)《國(guó)朝詩人征略初編》六十卷,《二編》六十四卷。(張維屏。自刻本。)【補(bǔ)】廣州刻《張南山全集》本,互見前別集詩家集。崇明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征略》卷,民國(guó)間排印本。錢謙益《歷朝詩集小傳》,王士禎《感舊集小傳》,王昶《湖海詩傳》,互見前總集類詩之屬。
鄭方坤《國(guó)朝名家詩鈔小傳》,互見前別集類詩家集。
(江:以上詩話)
《詞律》二十卷。(萬樹。原刻本。近人有《詞律拾遺》六卷、《補(bǔ)注》三卷刊行。)【補(bǔ)】《詞律》光緒二年秀水杜文瀾??瘫?,附德清徐本立《詞律拾遺》六卷,及文瀾自撰《補(bǔ)遺》一卷。此本善,且有檢目。光緒間仁和許增重刻本。
《詞律拾遺》、《補(bǔ)注》并德清徐本立撰,《補(bǔ)注》止二卷,已括杜刻《詞律》內(nèi)。杜文瀾《詞律??庇洝范?,自刻《曼陀羅華閣叢書》本,亦散附杜刻《詞律各闋》之后。
(今案:有中華書局1957年影印本。)《綠斐軒詞林韻釋》二卷。(單行本,粵雅堂本。)【補(bǔ)】此書撰人佚名。秦恩復(fù)刻《詞學(xué)叢書》本,光緒間南陵徐乃昌《隨庵叢書》影宋刻本。
戈載《詞林正韻》三卷,原刻本,臨桂王鵬運(yùn)四印齋重刻本。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二卷,北京大學(xué)石印本,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珂羅版影印元刻本,此乃曲韻。
《詞源》二卷。(宋張炎。戈載校秦恩復(fù)刻本,粵雅堂本,守山閣本。) 【補(bǔ)】北京大學(xué)排印本。
(今 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3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理論批評(píng)專著選輯/詞源注》,郭紹虞主編。)
《詞苑叢談》十二卷。(徐钅九。通行本。)(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唐圭璋整理。)
《詞學(xué)全書》十四卷。(查繼超。通行本。)(今案:有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1986年版,吳熊和點(diǎn)校。)《詞話》二卷。(毛奇齡?!段骱蛹繁?。)【補(bǔ)】《曲苑十四種》,類皆品曲之書,上海古書流通處石印本。海寧王國(guó)維《宋元戲曲史》十六章,不分卷,涵芬樓排印本。
(江:以上論填詞)(《四書文話》。無卷數(shù)。周以清、侯康、胡調(diào)德同纂。分二十四門:一原始,二功令,三格式,四法律,五體裁,六命題,七程文,八稿本,九選本,十墨卷,十一社稿,十二元鐙,十三名譽(yù),十四考核,十五師承,十六風(fēng)氣,十七興廢,十八流弊,十九起衰,二十假借,二十一咎毀,二十二談藪,二十三軼事,二十四五經(jīng)文。據(jù)《學(xué)海堂集》阮元《四書文話序》,已成書,未刊,稿本見存廣州學(xué)海堂中。此為一代取士程式,故附著其名于此,異日當(dāng)有刊行之者。梁章鉅有《制義叢話》二十四卷,通行本,未精核。又《試律叢話》十卷,未刊。
《帶經(jīng)堂詩話》三十卷。王士禎。張宗楠輯。乾隆刻本,同治癸酉廣州重刻本。
王詩雖專一派,此編論詩,詳允無弊,便于學(xué)者。)(今案: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3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理論批評(píng)專著選輯/帶經(jīng)堂詩話》,夏閎點(diǎn)校。)──右詩文評(píng)類
●卷 五/叢書目
◎古今人著述合刻叢書目
(叢書最便學(xué)者,為其一部之中可該群籍,搜殘存佚,為功尤巨,欲多讀古書,非買叢書不可。其中經(jīng)、史、子、集皆有,勢(shì)難隸于四部,故別為類。)【補(bǔ)】叢書子目詳《匯刻書目》、《叢書舉要》二書中,二書見前史部譜錄類。
《漢魏叢書》。(明程榮刻三十八種,何允中刻七十六種。國(guó)朝王謨刻八十六種,又廣為九十四種,編校不善。)【補(bǔ)】程刻最善,王刻通行。涵芬樓影印程氏原刻本。
《津逮秘書》。(明毛晉。) 【補(bǔ)】凡十五集,一百四十五種。汲古閣本,民國(guó)十一年上海博古齋影印。
《世德堂六子》。(明胡氏本?!栋偃壹芬娗啊#狙a(bǔ)】《六子全書》有翻世德堂本,上海右文社影印世德堂本?!栋偃壹凡蝗纭度瞎?、三代、秦漢、三國(guó)、六朝文》。二書并見前集部總集類文之屬。
《古香齋袖珍》十種。(內(nèi)府刻。) 【補(bǔ)】南??资现乜瘫?。
《武英殿聚珍版書》。通行者一百三十八種,續(xù)出者尚多。福州重刻,杭州重刻三十九種。
【補(bǔ)】福州重刻一百四十八種,廣州重刻一百四十八種,南昌重刻五十四種,蘇州刻八種。
《通志堂九經(jīng)解》。(納蘭性德。廣州書局重刻。)【補(bǔ)】原刻本康熙間刻。匯刻宋元人經(jīng)解一百三十八種,內(nèi)亦有唐、明、清人書,止一二種。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清人別集叢刊/通志堂集》。)《皇清經(jīng)解》。阮元。前書目中以便文稱《學(xué)海堂經(jīng)解》,或阮刻《經(jīng)解》。
【補(bǔ)】今版在廣州局,凡一百八十種,皆清代考證家解經(jīng)之書?!痘是褰?jīng)解續(xù)編》二百零九種,長(zhǎng)沙王先謙編,光緒十五年江陰南菁書院刻本,前補(bǔ)目?jī)?nèi),此書簡(jiǎn)稱《續(xù)經(jīng)解》。阮、王正續(xù)《經(jīng)解》,光緒中上海坊間有石印本多種,石印本附檢目。阮《經(jīng)解》有船山書院分類重刻小字本種數(shù)未盡?!段褰?jīng)匯解》,光緒間石印本,割裂正續(xù)《經(jīng)解》所收請(qǐng)書,引就經(jīng)文,以便省覽,與《說文詁林編法》相似,雖出坊賈之手,要亦有功學(xué)者。
《經(jīng)苑》。錢儀吉。已刻宋元明經(jīng)說二十五種,唐人二種,皆通志堂未收者。
有目未刻者十八種。
【補(bǔ)】咸豐元年刻本。
《漢魏遺書鈔》。(王謨。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刻成通行者,止經(jīng)翼一種。) 【補(bǔ)】經(jīng)翼凡一百零八種,嘉慶三年刻本。
《二酉堂叢書》。(張澍。《輯漢魏佚書》三十六種。) 【補(bǔ)】道光元年刻本,止刻成二十一種。
(今案:有甘肅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玉函山房叢書》。(馬國(guó)翰。輯周、秦至隋、唐佚書六百余種,分經(jīng)、史、子、集四編。)【補(bǔ)】六百三十二種,附一種,分經(jīng)、史、子三編。濟(jì)南原刻本。濟(jì)南重刻本,長(zhǎng)沙思賢書局重刻小字本,長(zhǎng)沙重刻大字本,皆光緒間重刻。重刻本以長(zhǎng)沙小字本為善。
《玉玲瓏閣叢刻》。(龔翔麟。) 【補(bǔ)】五種,康熙間刻本。
《澤存堂五種》。(張士俊。字書、韻書。) 【補(bǔ)】康熙間刻本,光緒十四年上海蜚英館影印原刻本。
《楝亭五種》。(曹寅。字書、韻書。) 【補(bǔ)】康熙間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影印本《清人別集叢刊/楝亭集》。)《問經(jīng)堂叢書》。(孔馮翼?!秴R刻書目》未盡。)【補(bǔ)】印本有二:一、十八種,一、二十七種。
《微波榭遺書》。(孔繼涵。) 【補(bǔ)】八種,(家刻本。) 《戴校算經(jīng)》十書。(孔繼涵。) 【補(bǔ)】十種,附二種,微波榭刻本。
《雅雨堂叢書》。(盧見曾。) 【補(bǔ)】十三種,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經(jīng)訓(xùn)堂叢書》。(畢沅。) 【補(bǔ)】二十三種,乾隆四十八年靈巖山館刻本,光緒十三年上海大同書局石印小字本。
《抱經(jīng)堂叢書》。(盧文召。) 【補(bǔ)】十六種,原刻本,民國(guó)十二年北京直隸書局影印原刻本。
《平津館叢書》。(孫星衍。) 【補(bǔ)】四十六種,嘉慶間原刻本,又光緒十一年吳縣朱記榮重刻本。
《岱南閣叢書》。(孫星衍。) 【補(bǔ)】十六種,又巾箱本五種,嘉慶間刻本,上海博古齋影印原刻本。
《貸園叢書》。(周永年、李文藻。) 【補(bǔ)】十二種,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汗筠齋叢書》。(秦鑒。) 【補(bǔ)】四種,嘉慶間刻本。
《知不足齋叢書》。(鮑廷博。)【補(bǔ)】三十集,二百二十種,乾隆丙申刻本,民國(guó)十年上海古書流通處影印原刻本。渤海高承勛《續(xù)知不足齋叢書》,二集,十七種,道光間刻本。常熟鮑廷爵《后知不足齋叢書》,四集,二十五種,光緒甲申刻本。
《小玲瓏山館叢書》。(馬曰璐。) 【補(bǔ)】六種,原刻本,道光二十九年長(zhǎng)洲顧湘小石山房重刻本。
《讀畫齋叢書》。(顧修。) 【補(bǔ)】八集,四十六種,嘉慶四年刻本。
《士禮居叢書》。(黃丕烈。) 【補(bǔ)】十九種,嘉慶二十三年刻本,上海坊間影印原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 《文選樓叢書》。(阮元。) 【補(bǔ)】三十二種,道光間刻本。
《漢學(xué)堂叢書》。(黃。)【補(bǔ)】經(jīng)八十五種,緯書五十六種,子史七十四種,附《高密遺書》十四種,皆逸書新輯者。光緒十九年甘泉黃氏補(bǔ)版本,石印小字本。
(今案:有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漢學(xué)堂知足齋叢書》。)《惜陰軒叢書》。(李錫齡。)【補(bǔ)】三十八種,道光二十年宏道書院刻本,光緒二十二年長(zhǎng)沙重刻本。
《藝海珠塵》。(吳省蘭??涛淳#?【補(bǔ)】八集,一百六十四種,乾隆未聽彝堂刻本。
《學(xué)津討源》。(張海鵬。校未精。) 【補(bǔ)】二十集,一百七十三種,嘉慶十年張氏曠照樓原刻本,民國(guó)十一年上海涵芬樓影印原刻本。
(今案:有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影印本。) 《省吾堂匯刻書》。(蔣光弼。) 【補(bǔ)】五種,二十七卷,乾隆間刻本。
《借月山房叢書》。(張海鵬。一名《澤古叢鈔》。) 【補(bǔ)】一百三十五種,原刻本,民國(guó)九年上海博古齋影印原刻本。
《湖海樓叢書》。(陳春。) 【補(bǔ)】十三種,嘉慶二十四年刻本。
《琳瑯秘室叢書》。(胡?;钭直尽#?【補(bǔ)】五集,三十六種,咸豐三年原印活字本,光緒十四年重印活字本。
《得月{移}叢書》。(榮譽(yù)。) 【補(bǔ)】二集,二十種,刻本。
《臺(tái)州叢書》。(宋世犖。)【補(bǔ)】十種,一名《名山堂叢書》,道光元年刻本。王《臺(tái)州叢書續(xù)編》十三種,光緒戊戌翁長(zhǎng)森刻本。楊晨《臺(tái)州叢書后集》十六種,民國(guó)四年石印本。
《墨海金壺》。(張海鵬。) 【補(bǔ)】一百一十五種,原刻本,民國(guó)十年上海博古齋影印原刻本。
《守山閣叢書》。(錢熙祚。) 【補(bǔ)】一百一十種,道光間刻本,光緒己丑上海鴻文書局影印原刻本,民國(guó)年上海博古齋影印原刻本。
《珠叢別錄》。(錢熙祚。) 【補(bǔ)】二十八種,道光間刻本。《指?!贰M?。止刻十二集。
【補(bǔ)】十二集,九十種,道光間刻。光緒間錢培讓、培杰續(xù)刻八集,四十八種,合前成二十集。
《連筠{移}叢書》。(楊墨林。) 【補(bǔ)】十三種,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半畝園叢書》。(止刻其半。) 【補(bǔ)】刻成種,皆小學(xué)類書,一名《小學(xué)類編》,咸豐壬子江都李祖望編刻。
《宜稼堂叢書》。(郁松年。) 【補(bǔ)】十三種,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別下齋叢書》。(蔣光煦。) 【補(bǔ)】二十七種,道光間原刻本,光緒間武林竹簡(jiǎn)齋石印本,民國(guó)?
《涉聞梓舊》。(蔣光煦。) 【補(bǔ)】二十六種,咸豐六年編刻本,武林竹簡(jiǎn)齋石印本,涵芬樓影印原刻本。
《拜經(jīng)樓叢書》。(吳騫。) 【補(bǔ)】三十種,原刻本,民國(guó)十一年上海博古齋影印原刻本。光緒間會(huì)稽章壽康重刻本,未全。
《嶺南遺書》。(伍元薇。) 【補(bǔ)】六集,五十九種,道光十一年刻本。
《粵雅堂叢書》。(伍崇曜。) 【補(bǔ)】二十集,一百二十一種,咸豐三年刻本。光緒間續(xù)刻十集,六十四種,合前成三十集。
《觀我生室匯稿》。(羅士琳著。有古書。) 【補(bǔ)】十一種,阮氏刻本。
《海山仙館叢書》。(潘仕誠(chéng)。) 【補(bǔ)】五十六種,道光六年刻本。
《古經(jīng)解匯函》。(廣州刻。) 【補(bǔ)】十六種,巴陵方謙鈞編,重刻小字本。
《小學(xué)匯函》。(廣州刻。) 【補(bǔ)】十四種,附刻《古經(jīng)解匯函》后,巴陵方謙鈞編,重刻小字本。
《佚存叢書》。(日本刻。)【補(bǔ)】十九種,日本原刻本,道光間揚(yáng)州阮元重刻本,光緒八年長(zhǎng)洲黃氏重印活字本,民國(guó)十四年涵芬樓影印原刻本。
《茆氏輯十種古書》。(茆魯山。) 【補(bǔ)】道光二十二年梅瑞軒刻本。右皆多存古書,有關(guān)實(shí)學(xué),??珜徴?。
一人著述合刻者,亦名叢書,別列于后。余若郎刻《五雅》、《中都四子》、《周秦十一子》、吳刻《二十子》、崇德堂《二十子》、宋左如圭《百川學(xué)?!?、《三續(xù)百川學(xué)?!贰ⅰ稄V百川學(xué)?!?、《古今逸史》、《鐘評(píng)秘書十八種》、《說郛》、《稗?!贰ⅰ陡裰聟矔?、《秘冊(cè)匯函》、《寶顏堂秘笈》、《稽古堂日鈔》、《古今說?!贰ⅰ短扑螀矔?。以上明刻,多古書。
【補(bǔ)】上舉叢書十八部,今并有重印通行本,或石印,或排印,或就舊刻影印,不復(fù)—一標(biāo)列。
宋俞鼎孫編《儒學(xué)警悟七種》,宋咸淳四年編成,乃叢書之祖,有民國(guó)十三年武進(jìn)陶湘刻本。
《十子全書》、《武經(jīng)七書》、《青照堂》、《長(zhǎng)恩書室》、《三長(zhǎng)物齋叢書》、《龍威秘書》、《心齋十種》、《楝亭十二種》、《函?!?、《唐人說薈》。以上國(guó)朝刻,間有古書。
【補(bǔ)】曹溶編《學(xué)海類編》,亦叢書巨帙,凡四百三十一種,有道光十一年六安晁氏活字本,民國(guó)九年涵芬樓影印本。以上各種,或??痪?,或刪改,或瑣雜,若寒士求書不易,得之亦可備考,但不可盡據(jù)耳,此外尚多,舉其著者。
歸安姚氏《咫進(jìn)齋叢書》、永康胡氏《金華叢書》、吳縣潘氏《滂喜齋叢書》,刊印已多,尚無總數(shù)。
【補(bǔ)】《咫進(jìn)齋叢書》,姚覲元編刻,凡三集,三十五種?!督鹑A叢書》,胡鳳丹編刻,凡四集,六十七種?!朵柘昌S叢書》,潘祖蔭編刻,凡四集,四十三種?!豆樚脜矔罚俗媸a編刻,凡十八種。此四叢書并同治、光緒間刻。
后此所出,合刻叢書無慮數(shù)十種,其著者有張之洞《廣雅叢書》,王灝《畿輔叢書》,孫衣言《永嘉叢書》,陸心源《湖州叢書》,《十萬卷樓叢書》,章壽康《式訓(xùn)堂叢書》,《黎庶昌古逸叢書》,丁丙《武林往哲遺著》,《武林掌故叢編》,鄧實(shí)《風(fēng)雨樓叢書》,《古學(xué)匯刊》,胡思敬《豫章叢書》,《徐乃昌積學(xué)齋叢書》,《無阝齋叢書》,《隨庵叢書》,張鈞《衡適園叢書》,劉世珩《聚學(xué)軒叢書》,劉承《求恕齋叢書》、《嘉業(yè)堂叢書》、《吳興叢書》、《希古樓叢書》,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云窗叢刻》、《吉石庵叢書》、《宸翰樓叢書》、《雪堂叢刻》、《玉簡(jiǎn)齋叢書》,胡宗《續(xù)金華叢書》,盧靖《湖北先正遺書》,上海商務(wù)印書館《涵芬樓秘笈》、《四部叢刊》、《續(xù)古逸叢書》,上海中華書局《四部備要》。
◎國(guó)朝一人自著叢書目
(求書于市,但舉子目,非書賈所知,故為舉其大題如左。)
《亭林遺書》。(顧炎武。未盡。)【補(bǔ)】二十二種,康熙間潘耒編刻本。光緒十一年重刻本,青浦席威、吳縣朱記榮同刻。
《音學(xué)五書》。(顧炎武。) 【補(bǔ)】張召寫刻本,蘇州翻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2年抄印本《音韻學(xué)叢書/音學(xué)五書》。)《船山遺書》。(王夫之。)【補(bǔ)】五十五種,同治四年湘鄉(xiāng)曾國(guó)藩江寧節(jié)署重刻本,又道光庚子衡陽王世刻本,咸豐間湘潭刻本。
(今案:有岳麓書社1988年始陸續(xù)出版的《船山全書》。)《西河合集》。(毛奇齡。)【補(bǔ)】九十四種,康熙庚子蔣樞編,書留草堂刻本。
《萬氏經(jīng)學(xué)五書》。(萬斯大。未盡。) 【補(bǔ)】乾隆辛巳萬氏刻,有重刻本。
《高文恪公四部稿》。(高士奇。) 【補(bǔ)】四十三種,刻本。
《拜經(jīng)堂叢刻》。(臧琳、臧庸。未盡。) 【補(bǔ)】十一種,嘉慶間刻本。
《望溪全集》。(方苞。) 【補(bǔ)】十七種,一名《抗希堂全集》,乾隆間刻本,光緒戊戌郎閣重刊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望溪先生全集》。) 《范氏遺書》六種。(范家相。) 【補(bǔ)】家刻本。
《文道十書》。(陳景云。未全刻。) 【補(bǔ)】乾隆甲戌刻本,止刻四種。
《果堂全集》。(沈彤。) 【補(bǔ)】六種,刻本。
《杭氏七種》。(杭世駿。止小品,此外甚多。) 【補(bǔ)】乾隆間刻本,小郎仙館重刻本。
《叢睦汪氏遺書》。(汪師韓。) 【補(bǔ)】十五種,原刻亦名《上湖遺書》,光緒十二年汪氏長(zhǎng)沙重刻本。
《戴氏遺書》。(戴震。未盡。) 【補(bǔ)】十八種,乾隆丁卯微波榭刻本。
(今案:有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1991年始陸續(xù)出版的《戴震全集》。)《潛研堂全書》。(錢大昕。未盡。)【補(bǔ)】二十二種,原刻本,光緒十年長(zhǎng)沙龍氏重刻本。
(今案:有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錢大昕全集》,陳文和等點(diǎn)校。) 《蘇齋叢書》。翁方綱。
【補(bǔ)】十九種,原刻本,民國(guó)十三年上海博古齋影印原刻本。
《燕禧堂五種》。(任大椿。未盡。) 【補(bǔ)】刻本。
《味經(jīng)齋遺書》。(莊存與。) 【補(bǔ)】十二種,附一種,光緒八年重刻本。
《甌北全集》。(趙翼。) 【補(bǔ)】七種,乾隆、嘉慶間湛貽堂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甌北集》,李學(xué)穎、曹光甫校點(diǎn)。) 《[B219]軒所著書》??讖V森。
【補(bǔ)】七種,嘉慶丁丑孔氏儀鄭堂刻本。
《孔叢伯遺書八種》。(孔廣林。) 【補(bǔ)】光緒庚寅濟(jì)南局刻本。
《東壁遺書》。(崔述。) 【補(bǔ)】二十種,道光壬午石屏陳履和刻本,近年坊間石印本,《畿輔叢書》本未足。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崔東壁遺書》,顧頡剛編訂。)
《洪稚存全集》。(洪亮吉。此外甚多。)【補(bǔ)】原刻十三種,光緒己卯洪用勤重刻本。二十三種,名《洪北江全集》,此版歸武昌局。
《錢氏四種》。(錢坫。此外甚多。) 【補(bǔ)】嘉慶壬戌擁萬樓刻本。
《授堂集》。(武億。未盡。) 【補(bǔ)】十三種,家刻本,道光癸卯授堂重刻本。
《高郵王氏五種》。(王念孫、王引之。)【補(bǔ)】自刻本,坊間石印本?!陡哙]王氏遺書七種》,念孫、引之同撰,此七種在舊刻五種外,民國(guó)十四年上虞羅振玉排印本。
(今案:有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高郵王氏四種:〈經(jīng)傳釋詞〉、〈經(jīng)義述聞〉、〈廣雅疏證〉、〈讀書雜記〉》。)《劉氏遺書》。(劉臺(tái)拱。)【補(bǔ)】八種,儀征阮常生刻本,光緒十五年廣州局重刻本。
《經(jīng)韻樓叢書》。(段玉裁。) 【補(bǔ)】九種,自刻本。
《墨莊遺書》。(胡承珙。) 【補(bǔ)】七種,自刻本。
《清白士集》。(梁玉繩。)【補(bǔ)】四種,(嘉慶庚申刻本。)《四錄堂類集》。(嚴(yán)可均。共四十二種,止刻七種。)《郝氏遺書》。(郝懿行。未盡。)【補(bǔ)】同治四年郝聯(lián)薇重刻本三十種,懿行父培元、妻王照?qǐng)A所著書,亦附刻其中。
《傳經(jīng)堂叢書》。(洪頤煊、洪震煊。未盡。) 【補(bǔ)】十三種,刻本。
《焦氏叢書》。(焦循。) 【補(bǔ)】二十一種,嘉慶丁丑焦氏雕菰樓刻本,光緒丙子邵陽魏源補(bǔ)版本。
《陳氏叢書》。(陳逢衡。) 【補(bǔ)】四種,并逢衡父本《禮撰匏室四種》,合稱《陳氏八種》,家刻本。
《珍遺書》。(莊述祖。) 【補(bǔ)】二十二種,家刻本。
《茗柯全書》。(張惠言。) 【補(bǔ)】十四種,嘉慶元年揚(yáng)州阮氏、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合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中國(guó)古典文學(xué)叢書/茗柯文編》,黃立新校點(diǎn)。)《浮溪精舍叢書》。(宋翔鳳。)【補(bǔ)】十三種,道光間自刻本。
《李申耆五種》。(李兆洛。) 【補(bǔ)】原刻本,合肥李氏重刻本,掃葉山房重刻本。
《竹柏山房》十種。(林春溥。) 【補(bǔ)】咸豐乙卯福州刻本,十五種。
《陳氏八種》。(陳壽祺、陳喬樅。未盡。)【補(bǔ)】壽祺撰《左海全集》,道光癸未家刻本,十一種。喬樅撰《左海續(xù)集》,光緒壬午刻本,十種?!独m(xù)集》一名《小瑯環(huán)館叢書》。
《戚氏遺書》。(戚學(xué)標(biāo)。) 【補(bǔ)】五種,《續(xù)刻》二種。
《求己堂八種》。(施彥士。) 【補(bǔ)】刻本。
《修本堂遺書》。(林伯桐。) 【補(bǔ)】十種,道光甲辰刻本。
《王氏說文三種》。(王筠。) 【補(bǔ)】原刻本,四川重刻本。
《鄂宰四種》。(王筠。) 【補(bǔ)】《王べ友九種》,道光間刻本。
《苗氏說文四種》。(苗夔。未盡。) 【補(bǔ)】咸豐辛亥漢磚亭刻本。
《六藝堂詩禮七編》。(丁晏。未盡。) 【補(bǔ)】丁晏撰《頤志齋叢書》廿一種,括《詩禮七編》在內(nèi),同治元年刻本。
《俞氏叢書》。今人。
【補(bǔ)】此即德清俞樾《春在堂全書》,光緒己丑重定刻本一百八十八種。
算學(xué)家一人率撰數(shù)種,皆叢書體例,已見前天算本條下。右舉合刻者,若黃(宗羲)、朱(彝尊)、江(永)、厲(鶚)、程(廷祚)、王(鳴盛)、孫(星衍)、阮(元)、三惠(周惕、士奇、棟)、九錢(大昕、大昭、塘、坫東垣、繹、侗、師征、師慎),大昕合刻未盡,馀多未刻。
【補(bǔ)】錢師《錢氏藝文志略》一卷,附《先德述聞》一卷,可考見嘉定錢氏一家著述之盛,有番禺梁鼎芬刻《端溪叢書》本。三胡、匡衷、秉虔、培。
二劉、文淇、毓崧。未刻者多。
【補(bǔ)】合壽曾、師培為儀征四劉。師培《左庵遺著》弟子分藏其稿,亦多未刊。之屬,其余甚繁,此舉較多者。著書甚多,而非合刻。
【補(bǔ)】章學(xué)誠(chéng)《章氏遺書》,近年吳興劉承嘉業(yè)堂始為匯刻印行。此就考訂經(jīng)史者言之,其著述雖富,不關(guān)考訂者,不與,成書未刊者,不與,《附集》刊行一兩種者,不與。
【補(bǔ)】丁晏之后,自《俞氏叢書》外,其著者有黃以周、吳汝綸、孫詒讓、王先謙、楊守敬所著書,王運(yùn)《湘綺樓全書》,廖平《六譯館叢書》,章炳麟《章氏叢書》,王國(guó)維《觀堂遺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f7241301010ks3.html
2015-05-24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