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師難當
任老師做過15年班主任,她說班主任工作需要實干、巧干,每天更要不斷地輸送正能量,注入好的情愫,做內心強大的人,更要相信自己的無窮能量,積極向優(yōu)秀的老師學習,永遠要走進學生心中,讓學生知道你的希盼,多給學生關愛與理解,做無話不談的朋友?,F實中我的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喜歡玩耍,不喜歡作業(yè),喜歡網游……學生的個性太鮮明,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都是小大人了,老師家長的很多話,他們聽不到心里,只是敷衍,很多的錯誤行為,他們都漫不經心,屢教不改。還有的就是教學成績與績效掛鉤,給了老師重大壓力,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我們要在倦怠與激情中,選擇后者。我們既然選擇了老師,就是再辛苦,也要堅持到底。
3.塑造良好師生平等關系
我們的學生在班級里只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個家庭來講,這個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頭頂上的一片天!作為班主任老師,就要給孩子們希望,給他們力量,讓他們勇往直前。其實,班級管理中的管就是限制人,約束人,占20%,那么理就占80%。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主要體現在教育無痕。明明是在管理它,可學生卻感覺不到管。要建立師生平等關系,老師要增強服務意識,讓教育更具生命力。注重服務意識,強調師生平等關系,在當今社會現實中,尤為重要,讓學生看到,感覺到老師是他最好的朋友、最可信任的知己,只有這樣,學生在你的課堂里,才會有對知識的渴求,有發(fā)揮施展的空間,勤奮學習的激情……
4.教育孩子需要得法
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獝蹱柧S修
教育需要方法,方法成就教育。任老師提倡虛功實做的導行效應。老師要多用形象化的東西,小一點,近一點,實一點的活動,把空洞虛遠的道理變?yōu)榭梢杂|摸到的東西。每一次思考,都要行動,每一種方法,都要體驗,讓教育永恒。
教育需要方法,所有的方法都將以學生學會學習為目標,提升能力為目的。不同的班級學生,不同的時代特點,需要我們老師們精心思考,細心觀察,勤心力行,在實踐探索中尋找適合學生們的好方法。
5.教育需要真愛
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曾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苯逃桥囵B(yǎng)人的事業(yè),教師是培養(yǎng)人的專門勞動者。因此,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表現。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愛心。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是師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教育學生的情感基礎。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但要愛班上的優(yōu)等生,更要對后進生傾注更多的關愛。在學習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常常主動與家長們保持聯系,將一些孩子的表現通知家長,共同商量對策,使學生進步。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如果師生間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環(huán)——教師經常想:“這么好的學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設法把他們教好呢?”學生經常這樣想:“這么好的老師,我怎么能不好好聽從他的教育呢?”——那么,我們的教育已經呈現出成功的曙光!愛加愛等于非常愛,愛減愛等于從頭愛,愛乘愛等于無限愛,愛除愛等于唯一愛。希望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做好愛的乘法
6.老師要學會等待
每一個老師都明白,即使我們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方法教授同樣的知識,也不會使學生取得同樣的成績。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學會等待,尤其面對孩子的缺點與錯誤,學科成績的提高時,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信心,避免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著“進步”的愿望,他們暫時表現得不好不代表永遠。學生需要老師與家長的真情關愛和等待,相信每一粒種子都能夠破土而出,盡情地茁壯成長,直到長成參天大樹。
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等待。在等待中,讓我們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定與曠達;讓我們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與悠然;讓我們有花前月下的柔情,盡享天倫的溫馨;等待更讓我們有教育的熱情與耐性!
7.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比卫蠋熢趫蟾嬷?,指給我們孩子在7歲以下,老師家長都要多管教,14歲以后,要進來哦那個放養(yǎng)。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成就人生。做人的習慣,自學的習慣和生活習慣這三個好習慣能幫助您成功。習慣的養(yǎng)成分為順從階段,認同階段和內化階段。在學校里要注重:小學關注興趣,初中重視心理,高中學習知識。在培養(yǎng)孩子某種好習慣的過程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凹翰徽?,不能正人”。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钡聡軐W家康德從小就在父親的教育下養(yǎng)成了嚴謹的生活習慣。據說,他每天散步要經過鎮(zhèn)上的噴泉,而每次他經過噴泉的時候,時間肯定指向上午七點。這種有條不紊的作風正是哲學家嚴密思維的根源。任老師說:成就人生的關鍵三個習慣,做人的習慣,自學的習慣和生活習慣;老師應該分階段培養(yǎng)學生,小學注重興趣,初中關注心理,高中重點學習知識。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一個人的成功起著積極的作用。-作為班主任老師要嚴格要求自已,平等的看待所有的學生,不分出身家庭貧富……以身作則,言教身教,和學生們一起做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人。
8.做教育的有心人
任老師在報告中重點說明了名師成長規(guī)律的7個步驟:一個有心人一定能夠做到。
1.學會調查??梢远啻渭以L,懇談或問卷的形式。
2.學會反思。反省自己的進步。
3.學或改變。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動不動就叫家長來學校.
4.學會創(chuàng)新。建立師生交流本。
5.學會總結。讓自己在總結中提高,完善。
6.學會讀書。讀書改變自己,讀書成就自己。
7.學會升華。老師自己要能干,能學,能講。
任老師的班級每天都有具體的活動:每周一師生對話日;周二是提取建議日:周三每周一歌;周四說英語;周五無批評日周六外出參觀;周日小主人勞動日,學會做一道菜。帶著這份建議,我將去體會所有的活動都是教育,所有的色彩都將耀眼……
9.教育需要正能量
教育,是一個民族的立身之本、是一個國家的興旺之本,它更需要正能量的推動。學生,是我們自己的孩子,無論他們優(yōu)秀或者不優(yōu)秀,我們都愛他們。千萬不要剝奪學生“承擔責任的機會”、阻斷了“勤儉節(jié)約、順從聽從、積極勤奮、知恩圖報”等美德的傳承、忽視了“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做老師的首先要是這樣的人”的榜樣力量。身處躁動浮華的社會,作為班主任老師應該用自身散發(fā)的正能量來影響帶動我們的學生,做好學生人生正向導航員的偉大角色。
有機會聆聽專家學者的精彩報告,這不僅是學習,注入正能量,更是一種修為,注入美好情愫,讓自己在喧嘩與騷動的世界里,內心無比強大,相信自己能行,能把復雜的教育工作做好,能把簡單的孩子們引領好。一切美好都將從今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