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著書十余萬言,有《莊子》一書行世。魯迅認為莊子“其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成就?!肚f子》一書不僅蘊涵著深邃的哲理智慧,而且用詞精辟,含有眾多的成語。今擷取一些,和大家共享。
東施效顰:見《莊子·天運》。美女西施病了,皺著眉頭,按著心口。同村的丑女見了,覺得很美,也學(xué)她的樣子,卻丑得可怕。后人把這個丑女人稱做東施。“東施效顰”比喻胡亂模仿,效果很壞。
得魚忘筌:見《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筌是用來捕魚的,得到了魚就忘掉了筌。“得魚忘筌”比喻達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來的憑借。
涸轍之鮒:見《莊子·外物》。在干涸的車轍里的鮒魚(鯽魚)。“涸轍之鮒”比喻處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空谷足音:見《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空谷足音”指在寂靜的山谷里聽到人的腳步聲。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或事物。
越俎代庖:見《莊子·逍遙游》。廚子不做飯,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過自己的職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廚子做飯。“越俎代庖”一般用來比喻超過自己的職務(wù)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情。
螳臂當車:見《莊子·人世間》:“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擋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螳螂舉起前腿擋住車子前進,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去做辦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敗。
朝三暮四:見《莊子·齊物論》。有個玩猴子的人拿橡實喂猴子,他跟猴子說,早上給每個猴子三個橡子,晚上給四個,所有的猴子聽了都急了;后來他又說,早上給四個,晚上給三個,所有的猴子都高興了。“朝三暮四”原比喻聰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別事情,后來比喻反復(fù)無常。
游刃有余:見《莊子·養(yǎng)生主》。廚師把整個牛分割成塊,技術(shù)熟練,刀子在牛的骨頭縫里自由地游動著,沒有一點阻礙。比喻做事熟練,輕而易舉。
除了這六個外,還有鵬程萬里、薪盡火傳、望塵莫及、邯鄲學(xué)步、莫逆之交、空谷足音、槁木死灰、虛與委蛇、分庭抗禮、扶搖直上,害群之馬、俯仰由人、斷鶴續(xù)鳧、呆若木雞、沉魚落雁、躊躇滿志、得心應(yīng)手、井底之蛙、貽笑大方、望洋興嘆等成語與《莊子》有關(guā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