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靈動的哲思
——中考寫“感”類作文專題突破訓練
【學習目標】
1.能夠?qū)懗鲎约簩χ車挛锏恼J識和感想。
2.寫作要做到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
4.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
【考點聚焦】
1.
3.
【知識累積】
⒈ “感悟”的基礎
豐富的感性認識是“感悟”的基礎。感性認識是感覺器官對事物的現(xiàn)象以及現(xiàn)象間外部聯(lián)系的直接反映,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形象性、直接性是感性認識的特點,它所反映的內(nèi)容是事物的現(xiàn)象。
⒉ “感悟”的結(jié)果
深刻的理性認識是“感悟”的結(jié)果。理性認識是對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是對事物本質(zhì)、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規(guī)律性的反映,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抽象性、間接性是理性認識的特點,它反映的內(nèi)容是事物的本質(zhì)。
⒊ “感悟”的原則
①可以遵循小題大做的原則。從平凡處挖掘出不平凡的本質(zhì),從生活瑣事揭示深刻的哲理。
②可以遵循合時而作的原則?!案形颉币獜默F(xiàn)實的需要出發(fā),可增強文章的時代性、教育性和戰(zhàn)斗性。如果所選擇的“感悟”剛好能夠回答社會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能夠觸動人們心頭的那根弦,那么這個“感悟”就有很強的社會意義,能夠發(fā)揮較大的社會作用。
⒋ “感悟”的方式
①直露式:可以是“開門見山”,將“感悟”置于文首,讓讀者一目了然;可以是“畫龍點睛”,將“感悟”置于文末,讓讀者回味無窮。
②含蓄式:將“感悟”寄寓于敘述描寫之中,即通過具體事物和人物言行本身來顯示。這種情況屬于古人常說的“春秋筆法”。此種方法較難駕馭,可是用得好,可禁絕一切空話、套話和說教,讓“感悟”隨著文章的展開自然地流泄出來,能夠造成含蓄雋永的意境,引導讀者去深入體驗,咀嚼玩味。
⒌ “感悟”的要求
①保持協(xié)調(diào):從文章結(jié)構上說,“感悟”部分必須與主體敘述部分有機的結(jié)合?!案形颉敝荒苁恰包c睛”之筆而不能成為“蛇足”,它是對主體部分的微言大義的自然引申,是揭示主題并使之深化的必然需要。
②片言居要:從語言表達上說,要一言達意,一語中的,切忌絮絮叨叨,啰啰嗦嗦,要在文章的緊要處用極其精煉的語句揭示要旨,不可泛泛而談,長篇大論。
③含蓄雋永:從表達效果上說,以生動委婉為佳,一般不贊成赤裸裸、硬梆梆地擺出自己的“感悟”,進行枯燥說教,主張在曲中見直、藏中見露、淺近中見深遠,要給讀者留下思索的余地。
⒍ “感悟”的誤區(qū)
①感悟不清,漫無中心。就是文章中要么沒有感悟,不能把內(nèi)容要點抽象出來,要么就是感悟泛濫,發(fā)生遷移,不能集中力量形成一個感悟點。
②感悟不當,失之偏頗。就是文章中的感悟不正確或不準確,認識過于片面和絕對。
③感悟不深,膚淺陳舊。就是感悟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不能深入本質(zhì),不能把握事物的精髓,不能展示事物所蘊含的哲理,承襲舊套,缺乏獨創(chuàng)性。
④感悟不精,不善點睛。就是對文章只做一般性的總結(jié),不善于提高一步,拓開一層,缺少一目傳神的文眼。
【卓越思維】
寫“感”即是寫感悟,也就是寫出對生活的感受和領悟,這種感受和領悟常常表現(xiàn)為一種情感、一種哲思、一個道理,它往往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和主旨。
要寫好“感”,先要抓住生活中能觸動我們情懷的東西。
我們可以因景而感。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寫作中,沒有無緣無故的寫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主觀情感和思想意志融入到景物之中去,使山水有情,草木含意。我們在觀花時懷人,賞月時思鄉(xiāng)。看海時可以感受博大,觀云時可以感受飄逸,一切皆由景而感。
有時,景也昭示著一種自然哲理。這時寫感,要對景進行聯(lián)想和想像,賦予具體的景象以抽象的哲理。我們看到黎明,感悟它沖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陽,我們同樣感悟它孕育希望的艱難。
我們也可以因物而感。
文學作品中的物,或牽系著一個故事,或寄托著一段感情,或隱含著一個道理。在記物的時候,可借物言情,也可托物喻意,還可詠物明理。有如一塊橡皮記錄著一段友誼,一聲問候承載著一份親情,一束玫瑰詮釋著一種愛意。
因物而感是一種“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構思寫作模式,作者描述事物的目的,不是為了表現(xiàn)這個事物,而是為了引出一段感情,一種哲理。所以要在寫物之前,要賦物以意,在寫物之時,要為感蓄勢,在寫物之后,要自然出感。有如寫蓮花,其實是為了贊美高潔,寫翠竹,其實是為了頌揚虛心,寫黃牛,其實是為了昭示勤勞,寫蜜蜂,其實是為了謳歌奉獻。
我們也可以因人而感。
即從人的外貌、語言、行為、性格中尋找感點。可以邊敘邊感,在描寫中點綴自己的感受、感想。也可以敘后出感,在寫人之后,詳寫感點,借勢出理。我們可以因自己的衣食父母而感,感悟父愛的深沉母愛的偉大。我們可以因祖國的英雄兒女而感,感悟先烈的英勇后生的可畏。
我們還可以因事而感。
在記事之后,或就事論事抒發(fā)感想,或由事入理闡發(fā)感悟,是讓作文具有一種哲思之美的重要手段。嘗試爬山,可以感悟征服困難的滋味,體驗垂釣,可以感悟?qū)庫o淡泊的境界。在由事寫感的時候,要對事件進行由表及里的分析、挖掘,由一事提煉出一理,并且用精警的語言予以點示。
要寫好“感”,還要把握好“度”。
首先感受要有信度,即要感悟得真實。
真實的感受才能讓人產(chǎn)生共鳴,一旦有矯揉造作的痕跡,就收不到感人的效果。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心,要做到為情而造文,而不是為文而造情。
其次感受要有坡度,即要感悟得自然。
感情也好,感悟也好,不是對人或事物一見即發(fā),而是有一個過程,必須存在關聯(lián)、過渡、蓄勢、鋪墊,否則會使人感到突兀,讀者感到不易理解,更不會接受。
再其次感悟要有深度,即要感悟得深刻。
首先要對所描述的材料進行分析,找出可以生發(fā)開去的點,然后是要對材料進行提煉,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展開想像和聯(lián)想,由此及彼地挖掘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意蘊。
最后感悟要有濃度,即要感悟得感人。
文章不是無情物,一篇好文章,往往滲透著作者真摯而濃厚的感情。感情濃郁的感悟就會在讀者的心頭打下深深的烙印,感情淺淡的感悟就會像過眼云煙不留任何痕跡。
我們要學會感悟,善于感悟,抒寫感悟。
因為感悟無處不在!只有通過感悟,你才能發(fā)現(xiàn)世界的奇妙,生活的精彩!只有通過感悟,你才發(fā)現(xiàn)世界是多么令人神往,生活是多么美麗!
【知能解讀】
[中考名題一]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體驗,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如從一件尋常小事中感悟一個道理,在學習當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在與人交往中覺察到一份真誠……請以“我發(fā)現(xiàn)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將題目補充完整。2.表達真情實感。3.文體不限。4.600字左右。
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江蘇南通市中考作文題)
[名師指路]本題既有較大的開放性,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能夠很好的考察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寫好本題,就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選材應注重人文性。文題中的“發(fā)現(xiàn)”有著廣闊的外延,你對“理”的“感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材點,只要是你用心體驗生活后發(fā)現(xiàn)的有價值的東西都能寫。把筆觸深入到道德世界和人生意義的范疇,讓讀者既有所知,更有所感。第二、立意應注重獨特性。題目中的“我”字規(guī)定了行為主體的惟一性。“根據(jù)自己生活經(jīng)歷將題目補充完整”這一揭示又強調(diào)了個性化的要求,至此,必須摒棄一般化、概念化的立意,亮出只屬于自己的發(fā)現(xiàn)。第三、形式應注重多樣性。形式的創(chuàng)新應該不拘一格,可以選擇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形式,盡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揮灑筆墨,為自己的內(nèi)容決定最佳的外在模式??梢杂蒙Ⅻc鋪排式或一詞經(jīng)緯法,也可以集中筆墨展現(xiàn)一個場面,然后以一句精妙的點示收束全文。
[中考名題二]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蘊涵著追夢的艱辛,成功的喜悅,挫折的苦痛,孤獨的寂寞……此時,你需要看看周圍甜蜜的微笑,聽聽身旁溫馨的話語。請以“生活需要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與要求:1.在題目橫線上填入適當?shù)脑~語,然后作文。(如互助、歡樂、掌聲、陽光、理智、感動……)使題目完整,并將題目抄寫在正文第一行。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若需出現(xiàn)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名師指路]生活很無奈也很精彩,那么“生活需要什么”這是一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每個人有不同的回答,成功的人需要有人給他一陣掌聲,失敗的人需要有人給他一點安慰?;赝约鹤哌^的歷程,總結(jié)得失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最需要是什么?此題如要把握好,首先必須寫出自己的心聲,文章才會有感染力,如果要求新,可以從反向立意,其實生活并不是僅僅需要一些正面的、美好的東西,有時它還需要負面的、不太受人喜歡的東西,如:批評、淚水、苦難、失敗、寂寞等等,這樣可以以逆向思維去求新,相信會使你悟出的道理會與眾不同,你的文章也會因此而不落窠臼。
[中考名題三]這里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這里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這里有溫暖關愛,這里有友誼信任,這里有拼搏進??;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充滿了陽光雨露,充滿了親情友情,充滿了合作競爭。請你根據(jù)提示所提供的內(nèi)容,選取其中的一個方面或者將其中幾個方面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自擬題目作文。
要求: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名師指路]這雖然是一則材料作文,但所給出的材料內(nèi)容相當?shù)膶挿?,有很大的選擇余地,可以是描寫豐富美麗的風光景觀,抒寫至親至善的人間情誼,敘寫五彩繽紛的精神世界……不一而足,總的來說,文題涵蓋了自然和生活萬象的方方方面。要想破題求新,從寫感悟入手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途徑。我們可以緊扣材料,如果對大自然的美景和千姿百態(tài)的人文景觀進行感悟,要想不落俗套,必須摒棄陳舊的那種在熱愛上做文章的作法,善于挖掘新的東西。如果對溫暖的關愛和真摯的友誼進行感悟,就要截取生活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感觸最深的材料,力避空洞無物。
[中考名題四]在下面兩個作文題中任選一個,再自選一個合適的詞語(如音樂、讀書、挫折、愛……)填到所選作文題中的橫線上,然后作文。
(1)生活因___________更精彩
要求:1.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字數(shù)不少于600。3.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廣東湛江市中考作文題)
[名師指路]這是一個選題作文,其實給出的兩個選項沒有太大的差異,都是一個非常寬泛抽象平時又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話題,可是它們卻又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什么會使生命增色,讓生活添彩?無非就是你平時最感興趣的東西,曾經(jīng)讓你最得意的事情,總之,你的文章不是灰色調(diào)的,應該是積極向上的,文章應當緊扣“精彩”一詞,極力渲染你生命或生活中出盡風頭的一幕,讓人能夠從你的材料中感悟到什么,文章的最后一定要揭示到底是由于什么讓生命或生活如此精彩,然后水到渠成地加以精辟的點示,緊接著就可以收束全文。
[中考名題五]觀賞優(yōu)美的景色,是感受生活;聆聽悅耳的音樂,是感受生活;享受濃濃的親情,是感受生活;擁有純潔的友誼,是感受生活:追求遠大的目標,是感受生活;體驗奮斗的苦樂,是感受生活;遭遇痛苦的挫折,是感受生活。請圍繞“感受生活”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無論記敘、描寫,還是抒情、議論,均不受限制。
要求:1.圍繞話題,立意自定。2.題目自擬。3.文體自選。
[名師指路]“感受生活”是一個常寫常新的話題,從題目的“引語”來看,文章可任選觀賞美景、聆聽音樂、享受親情、擁有目標、體驗苦樂、遭遇挫折等材料??傊灰恰案惺苌睢钡?,什么材料都可以入選??忌梢源竽懯褂蒙瞄L的文體來寫作。對這個題目來說,生活的面太廣了,我們最好選取生活中的一個小口切入,以小見大。如“親情”,可以寫父母生活中對自己的關愛;“遭遇失敗”可以寫自己當時的痛苦等。此外,文章還要處理好“敘”與“議”的比例,文章中的記敘與描寫要多而細,濃墨重彩,抒情和議論要少而精,點到為止。
[魔師點化]感悟,即對生活有所感觸而領悟。那么,在寫作生活感悟類的文章時,就必須強調(diào)先有“感”然后才有所“悟”??梢哉f,“感”是“悟”的前提,“悟”是“感”的結(jié)果。所以,我們在寫“感”時,一定要寫出豐富的情感,寫“悟”時,一定要寫出理性的思考。
【模擬演練】
[文題之一]大自然無私地向我們展示著它的動人魅力,無時不刻在感動著我們,啟迪著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思考。那么,就讓我們擁有一顆熱愛之心,去記取在自然面前對美的頓悟,寫下自然訴說著的生命真諦吧!請以“生命”為題,寫一篇6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構思點撥]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顆能夠聆聽大自然美妙和聲的心靈,可是誰又真正體驗過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那么多的饋贈呢?那么,這一個貼近自然的命題作文,又重新提醒我們能夠與自然共語,聆聽大自然的召喚,感悟大自然在各種事物給我們的人生啟迪。那寫好本題的關鍵是什么呢?就是要抓住自然中“物”的精神實質(zhì),找到它們與生活的接觸點、契合點、相似點,借助想像和聯(lián)想展開全文??梢赃\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寫出它的象征意義;可以運用以物喻人的手法,寫出它的豐富內(nèi)蘊;可以運用虛實相間的手法,寫出它的精神實質(zhì)。
[例文參讀]
它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我站在遠處,實在是辨不出那到底是什么。在許多高大、挺拔的樹木中間,它太丑了。當我走到它面前時,才猛地辨認出它。然而我又委實不忍心看它,它實在是大慘了。
那是一棵被閃電削去大部分的斷裂了的樹干,參差不齊的殘枝凌亂不堪地伸向空中,煤炭般漆黑的樹干上有許多白點,萎縮的樹皮脫離了樹干,在冷風中瑟瑟發(fā)抖。
我望著它,看到它那本已殘缺不全的身體上還留下了許多人為的傷痕:用手扒下的樹皮,樹干上刻著的許許多多的字……我心里涌上了憐憫。“它被生命完全拋棄了。”我輕聲地自言自語,隨后帶著憐惜的心情,轉(zhuǎn)身離開了它。
轉(zhuǎn)眼間,春天到了。一天,我在小路上漫步。一路上,陽光明媚,放眼望去,全是嫩綠的一片,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周圍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在小路的盡頭,在一片綠色中,我又發(fā)現(xiàn)了它,那棵傷殘不堪的老樹。它依舊立在那里,依舊很丑陋。那形象與周圍的一切都極不協(xié)調(diào)。
帶著一種憐憫的心情,我慢慢走近了它……但我也很快地發(fā)現(xiàn),在那殘缺不全的樹干上,有一點卻融進了這春的綠色之中。
待我走近后。才非常驚奇地看到,那殘斷的樹干中,抽出了一絲嫩綠的小芽。在并不溫暖的初春的風中,在周圍的一片綠色中,它顯得那么柔弱,卻又是那么堅定地挺在那里。這也是與它周圍的生命不一樣的地方,那完全是一種頑強,一種融入了生命之中的不屈不撓的頑強。
我愣在那里。注視著那棵嫩綠的小芽,心中陡然升起了無限的敬佩。
看,它活過來了!
那株長著橢圓形葉子的小芽在風中擺動著,那棵半截的老樹抖動著斷了的枝干,仿佛也在附和著,為它的新生而歡快地唱著歌。我相信:老樹憑著不屈的信念,憑著頑強的抗爭,一定會得到新生!隨著新綠一天天擴展,象征著生命的墨綠會重新掛滿它的枝頭!
同時,我也解開了一直在困擾著我的問題:在逆境中永不放棄努力去獲得希望的生命是最珍貴的。永不放棄,這就是我們需要做的。生命的偉大就體現(xiàn)在此。生命是什么?這本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對懂得生命的人來說這就很艱難。
能夠去解釋生命的人才能夠擁有生命。
那樹,代表的不是死亡,是生命,是生命的延續(xù)。
[例文評點]作者通過對一棵大樹的對比觀察,描繪了兩幅畫面:一幅是,一個被閃電削去了大部分的斷裂的樹干,在冷風中瑟瑟發(fā)抖,它被生命拋棄了;一幅是,那殘斷的樹干中,抽出了一絲嫩芽,堅定地挺在那里,它活過來了。一棵大樹,兩幅圖畫,兩種感受,從而引起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在逆境中永不放棄,努力去獲得希望的生命,這是最珍貴的。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說理形象,含義深刻。
[例文參讀]
生
不,你不該如此,你不該如此藐視人生的價值,你應該對生活充滿熱情……
幾絲微風吹過,湖面上蕩漾起陣陣微波。陽光下,綠水中,孤零零地立著幾根“光桿兒”。湖水中飄浮的幾片枯黃的葉子,發(fā)出一陣干枯的“嘩嘩”聲——殘荷。
殘荷,你昔日那多姿的身影哪里去了?你往日那歡快的笑容哪里去了?都被那陰冷的秋風帶走了嗎?不,你不該如此,你不該如此藐視人生的價值,你應該對生活充滿熱情……
殘荷無言。
殘荷,既然你已枝枯葉黃,毫無生氣,又何必靜立不動,又何必擺出一副凄慘的景象,又何必假惺惺地裝什么“寧折不彎”?
殘荷無言。
殘荷,你靜靜地站在那兒想什么?想你往日的輝煌,想你昔日的風光?可那都已成為過去。既然已經(jīng)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你想那些又有什么用呢?唉,殘荷,讓我說你什么好呢?
殘荷依舊無言。
終于,有一天,一群人搖著船,來到殘荷身邊。殘荷靜靜地站著,好像在等著什么……
終于,隨著氣泡“咕咕”地冒出,殘荷被連根拔起,帶著一生的悔恨和無奈……
哦,不,等一等,瞧,那是什么?那潔白的……對!是藕!沒錯,是一支支潔白的藕!哦,我明白了!
殘荷,沒想到你竟然如此富有!你放棄生命是為了孕育一生的果實,你靜立不動是為了等待收獲。你是在回顧你的一生,也是在細細品味著成功前的那絲絲苦意。今天,你成功了!看那潔白的藕,不正是你純潔無瑕的心嗎?
殘荷,請原諒我的無知。
殘荷,你一生辛勞,寒風中,屹然不動;嘲笑中,沉默不語。你為了使命和信念,奉獻出了一切。對生命的執(zhí)著追求,讓你對生活充滿熱情,充滿希望。
你走了,沒有帶走任何東西,但卻為他人付出了很多,很多。夏天,你把美麗帶到人間;秋天,你靜靜地站在湖邊供鳥兒歇腳;死后,你用僅存的身軀滋養(yǎng)了湖水,同時,也無私地獻出了苦心積累了一生的果實!
殘荷,你的生命是如此短暫,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卻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創(chuàng)造了自我,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
[例文評點]生命有開始就有凋零。這世間的萬物誰也無法逃脫這一命運。在回首往事的時候,你是否自豪?是否嘆息?生命的價值在于珍惜活著的每一刻。嘆息只能證明你是位失敗者。這是作者面對“殘荷”想到的有關生命價值的真諦。
[文題之二]生活有如一部厚厚的書,讓你隨著時光推移在不停地翻閱,生活有如一杯濃濃的茶,讓你隨著歲月的流逝在不斷地品味。生活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和外延,我們每個人都在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你對你的生活有所感悟嗎?請以“感悟________”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體裁不限。
[構思點撥]此題雖為半命題作文,但依然有著廣闊的空間,不管準備寫哪一種生活,你在表現(xiàn)寫作對象時,都應該注意這樣幾點:首先要便于立意,這種立意固然要深要新,千萬不要重復先哲們曾經(jīng)總結(jié)過的亙古不變的真理,應該著手于生活瑣屑中的小事情,挖掘其中并不驚天動地的小道理。其次要便于鋪展,寫出豐厚的內(nèi)容,可以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斷把它們連綴成段,也可以細寫生活中的一段小經(jīng)歷。最后要宜于點示,如果能夠在在文中出現(xiàn)一兩句精妙的點示,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輝,寫作本文時若點示得法,肯定不乏這樣的佳句。
[例文參讀]
感悟紅墻
它們可能會一時地影響我的心情,但并不能永遠妨礙我的快樂。那些暫時性的東西會很快消散,如同紅墻所呈現(xiàn)的不同的光源色,真正永遠保持不變的,是我自己的本色。我們應該把握好自己,保持真我本色。
(選自《作文》2002年第12期
[例文評點]本文妙在選材角度較為新穎,作者并沒有選擇大自然的動植物作為描寫的對象,而是選擇了一面極易讓人忽略的“紅墻”,本文的妙處還在于立意的新穎上,作者抓住“紅墻”色彩雖變,而最終的本色未變的特點,并由此生發(fā)開去,聯(lián)想到人的本色。這種對普通事物的發(fā)出不普通的感悟,確實需要一定的功力。這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極富觀察力的人,是一個善于關注生活的人,更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
[例文參讀]
二
假日在家,閑得無聊,就call了好友,約好在村頭見面。可左等不來,右等還不來。憤憤地,我回了家。剛進家門電話鈴聲就響起,沒好氣地一接聽,真讓人哭笑不得——他居然也在村頭等待,只不過是在村子的另一頭。感慨之余,不禁想,隔閡的產(chǎn)生并不一定是因為過錯。
三
一同學曾鄭重地問我:“你會怎么給一位從沒見過光明的人形容顏色?”我想了很久,也沒有答案。但我頭一回感覺到了幸運:我能夠聆聽美妙的聲音,還可以欣賞奇妙的世界,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我還有理由去抱怨生活嗎?原來,珍惜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四
小時候,常依偎在母親懷里數(shù)天上的星星,以為眨著眼睛的他們都在竊竊私語;長大后,才知道他們原來相互間離得都很遠。于是我想,是不是所有的童話到了成人的世界里,都會變得那么蒼白,甚至不很真實?
(選自《生活美哲文》 作者:鄒貝貝)
[例文評點]本文有三美:首先,美在文章的結(jié)構。作者將生活中的四個小小的片斷巧串起來,形成一篇結(jié)構相當緊湊的美文,靈活而不零散。其次,美在語言的精煉。文章雖然寫了生活中的四個故事,每個故事只有近百來個字,沒有一個冗余的詞句。最后,美在點示的精辟。文章中共有四處點睛之筆,這些句子都相當?shù)亩绦?,但是都準確地點中了要害,一語中的,毫不拖泥帶水。
[文題之三]思路提示:讀中外名著其實是在與作品的人物進行對話,能使我們獲得很多的啟示,充實自己的生活。與諸葛亮對話,我們能領略到臣子的忠肝與義膽;與宋江對話,我們能領悟到梁山英雄的俠意與豪氣;與賈寶玉對話,我們能懂得才子佳人的忠貞與不渝;與唐僧對話,我們能知曉師徒四人的執(zhí)著與堅持;與西楚霸王對話,我們能了解一代梟雄的英姿與氣概。請自擬題目,就上述的課外名著(或文章)中的人物談一點體會和感想。
要求:1.可就文中人物談體會,要寫出真情實感。2.為便于別人閱讀,書寫要工整,卷面要整潔。字數(shù)不少于600。3.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
[構思點撥]對歷史人物進行感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寫作角度,要把握好本題的寫作,首先要有一個很深厚的閱讀基礎,對中外名著中的人物要了如指掌,如數(shù)家珍,這樣才能使寫作變得游刃有余,所以在動筆之前,首先要精心篩選心中最熟悉的歷史人物成為文章的主角。構思可以選擇橫式結(jié)構來組織文章內(nèi)容,將一部名著中的幾個人物進行鋪排式構段,也可以選擇縱式結(jié)構來組織文章內(nèi)容,將一部名著中的一個人物進行深入而全面的剖析,最后再對這一人物的歷史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加以概括,并用精煉的語言形成畫龍點睛之筆。
[例文參讀]
沒有戈盾撞擊的鏗鏘聲,沒有戰(zhàn)馬奔馳的嘶鳴聲,也沒有士兵肉搏的怒號聲。在肅靜的沙場上,霸王并沒有閉上那雙令敵人膽寒的虎目。當生命正慢慢從他魁偉的身軀中散歸浩渺宇宙的時候,霸王在追憶什么?是當初親率八千子弟兵渡江而來的意氣風發(fā)?是當初破釜沉舟大戰(zhàn)巨鹿的震懾天下?是當初鴻門宴上的縱虎歸山?是不久前楚河漢界邊的輕信劉邦?還是昨夜垓下大營的四面楚歌?沒有任何人能知道。但天下人都知道:這位曾縱橫沙場所向披靡,揮戈蕩平大秦帝國宗廟,擲火焚毀三百里阿房宮的西楚霸王,此刻,正不得不用自己無力的手掌,握著自己冰冷的鐵劍,砍下自己高傲的頭顱,留給自己痛恨的敵人。
一位在反秦風暴中威震海內(nèi)的西楚霸王,終于倒在自己劍下。
當烏江邊的血光隱去的時候,一個古老的聲音從遙遠的戰(zhàn)國傳到人們耳畔:“……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當霸王在新安城下坑殺20萬秦兵時,他一定沒有想起這句話;當霸王在咸陽城里違背人民要求統(tǒng)一的意愿而憑個人好惡分封十八國諸侯王時,他一定沒有想起這句話;當霸王屢次置韓信之計不用,使一代名將“亡楚歸漢”時,他一定沒有想起這句話;當霸王背信棄義截殺義帝時,他一定沒有想起這句話;當霸王輕信謠言氣死范增時,他一定沒有想起這句話……同為“劉項原來不讀書”中的劉邦,卻能反其道而行之,廣施仁政,招攬賢才,以“天下之所順”的條件,“攻親戚之所畔”的霸王,終于在垓下一戰(zhàn)后取霸王之位而代之。
仁政作用百倍勝于暴力作用的這個真理,在橫臥烏江畔的這具曾霸氣橫溢的尸體上,再次得到準確的驗證。
悲哉!西楚霸王!在烏江之畔安息吧!
縱然有人贊你“不肯過江東”,若你過了江東,漢軍再度殺到,你還能過“海東”嗎?縱然“江東兒男多俊杰”,而你棄韓信而不用,用范增而不信又怎能“卷土重來”呢?縱然是“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而你破城池坑降兵,燒殺掠奪無異于暴秦,天又怎能不亡你呢?縱然你“力拔山兮氣蓋世”,而你卻絲毫不像和你一樣同為“雙瞳”的大舜那樣十二慈待民,又豈能逃脫“時不利兮騅不逝”的厄運呢?
在仁政與暴力的較量中,仁政雖一時失利,但往往是最終的勝者;在前進的歷史潮流與后退的歷史逆流的較量中,前者的力量永遠更猛,更有沖擊力,無可逆轉(zhuǎn)!
這,就是從血,從無數(shù)鮮紅的沸血中提煉出來的亙古不變的真理——“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選自《創(chuàng)新作文》
[例文評點]霸王,之所以令后人緬懷,不僅僅是他那驍勇善戰(zhàn)的英姿,也不僅是他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概。霸王與劉邦,后人傳唱的似乎是前者更多于后者。這不能不令人深思。霸王雖失敗,但他那錚錚的人性卻至今巋然屹立。當然,本文的作者說的也有他的道理。只要能夠真實、準確寫出自己的所想所感就是一篇好文章。
[例文參讀]
走進三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中國平民有兩大嗜好:象棋和三國,此二者堪稱國粹。步入市井,每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都可以感覺到,盛載著一個朝代凝重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終于,在元未明初。一個文人用筆演繹了那個時代。
《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其將歷史事實與藝術虛構合理統(tǒng)一的創(chuàng)作手法開一派之先河,在中國小說發(fā)展史上占據(jù)了極其重要的地位。
掩卷凝思,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當數(shù)其中的英杰才?。阂环桨酝跞绮懿佟⒃B、劉備、孫權;智謀之臣有諸葛亮、龐統(tǒng)、徐庶、張昭;驍勇戰(zhàn)將更是不計其數(shù),如關羽、張飛、趙云、呂布等等。此眾人或權詐,或仁厚,或忠厚,或游疑,或暴躁,或機智,形態(tài)各異.如立眼前。他們身上的英雄氣質(zhì)感染著代代國人,久久難以消散,在此且待我一一道來。
打開三國風云人物榜,曹操最值一提。
首先是其奸詐。正如他自己所言:“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睔ψ约河芯让鞯膮尾菀患壹纫殉躏@其奸詐,他的割發(fā)代首。夢中殺人更是將其陰險狡詐暴露無遺。然曹操又確是一代梟雄。亂世英杰。他自幼膽量過人,有除殘去穢、安定天下之雄心。他后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除掉呂布、袁述、袁紹、劉表,成為一統(tǒng)北方之霸主,這充分顯示了其政治、軍事才能。
然《三國》中忠與智集大成者當推孔明。自隆中出山后,為報劉備知遇之恩,施展自己的才力,竭忠盡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火燒新野,決戰(zhàn)赤壁,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尤其白帝城托孤一節(jié),更令人摧心裂腑,肝腸寸斷。爾后劉禪即位,諸葛亮力保這位扶不起的阿斗,決不肯以臣廢君,取而代之。第四次伐魏本來勝利在即,卻因后主聽信讒言而功虧一簣。其后在明知希望渺茫的情況下,為盡其忠而六出祁山,終于病死在五丈原:這也正是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忠貞至死鞠躬盡瘁的精神所致。諸葛亮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了他所代表的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最為寶貴的一面。
關云長既是勇的化身,又是義的凝聚,他初顯神威時,溫酒斬華雄。爾后斬顏良,誅文丑,刮骨療毒、單刀赴會,無不以他凌人的氣勢過人的膽識震懾對方,正所謂“君侯真天神也”。在關羽骨子里面更為濃重的部分是他的義氣。張遼游說勸降,為了大義,他降漢而不降曹??v曹操待他恩重如山,他也不為之動容,一旦知劉備下落,便封金掛印,過關斬將,千里走單騎,直奔兄長。這種“義”,擺脫了名利的羈絆,沖破了集團的局限,在當今社會更顯得難能可貴。
千年之后,每每重溫當年英雄豪杰磊落江湖鏖戰(zhàn)沙場的悲壯情景,便不由引起一股沖動。我想,三國文化以其氣貫長虹之勢將永遠回蕩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給人以不盡的回味和思考。
(選自《中考作文全解》作者:武曉勇)[例文評點]
本文的小作者,從對《三國》的執(zhí)著與癡迷領略到的是對《三國》人物價值取向的借鑒,是對人生意義的感悟與思考。文中對《三國》人物的評價,既有總體介紹,又有重點評說(曹操、諸葛亮、關羽)。而對人物個性的點擊、主要事跡的概括,又能做到傾注激情,憎愛分明;褒貶恰當,掌握分寸;聯(lián)系現(xiàn)實,給人啟迪;語言簡練,要言不煩。
[文題之四]
從下面文題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得少于500字;②思想感悟健康;③文章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構思點撥]本題是選題作文,自由性不大,題目也相當抽象,具有很高的難度系數(shù)。要把握好此題,從內(nèi)容上創(chuàng)新已經(jīng)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命運”或“幸?!钡膬?nèi)涵上做文章也已經(jīng)很難翻出新意。我們不妨從形式上創(chuàng)新,摒棄傳統(tǒng)的結(jié)構模式和陳舊的文體類型,如采用童話體、寓言體等;改變固定的選材和立意角度,如采用第二人稱來串起全文、用第三人稱來構建文章??傊?,不要在文章中有大段大段的議論抒情,有成堆成堆的說教訓斥,更不要在文章中變換方式的給“命運”或“幸?!睘E下定義。要時時刻刻注意含蓄之美。
[例文參讀]
命
悄悄地,輕輕地,一只粉白的蝴蝶飛入了教室??墒牵挥幸恢唬陋毜囊恢?。
你是祝英臺嗎?你的梁山伯在哪里?你是來找他的嗎?你肯定不是來采花的。因為我們這里既無花蜜也無花粉.甚至連棵小草兒也沒有。這里只有粉筆、黑板和書本?你是不會喜歡的。那么。你一定是來找梁山伯的。他在哪兒呢,他被人捉住了,是嗎?我看到樓下有許多頑皮的孩童在撲打蝴蝶。也許你的梁山伯是其中的一只。噢,不,也許不該說這些,我讓你傷心了.是嗎?可是,你不能怪我,因為人常常是殘忍的。
你見過那只鳥嗎?就是那只。頭上有紅色斑點的那只。它頭上的斑點是那個淘氣的男孩用紅墨水染的。你一定見過,因為你們都屬于大自然。你們有你們的語言,人是無法與你們溝通的。盡管人也是自然中的一員,可是狂妄自大的人對你們常常不屑一顧。他們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你們的思想、你們的生死都與人無關。人有時就是那么殘酷。你又傷心了嗎?你也為那只鳥兒傷心嗎?是啊,那只鳥真夠倒霉的。也怪那只鳥笨,它干嗎要停在教室的窗戶上呢?結(jié)果叫人發(fā)現(xiàn)了。它或許是因為翅膀被雨打濕了,想休息會兒,或許根本就是有傷在身,哎.誰知道后面有只強有力的手抓住了它,它掙脫不掉了。開始它還反抗,小爪子亂抓,后來它也許明白了,只要落在人的手里是沒有好下場的,于是不再掙扎了。或許它并不合“主人”的心意,“主人”只在它頭上涂上紅墨水,就讓它飛走了。這可是很難得的,非常難得的,這鳥的運氣還算不錯。
喂,喂,你在聽我說嗎?不要飛走哇,我們的教室需要你來點綴一下。你瞧,多少好奇的眼睛在望著你。不過,你也要小心,有些人是帶著貪婪的目光的。人就像那只小鳥一樣,也是孤獨的,是只孤獨的蝴蝶。你有些失落,是嗎?你為找不著梁山伯而失落,你為那只小鳥而失落,是嗎?你有些悲哀,是嗎?你為人類的殘忍而悲哀,為人類不幸的將來而悲哀。是嗎?噢,可憐的祝英臺。
啊,別往教室高處飛,那上面有電扇,它會弄傷你的翅膀。唉,你怎么不聽話呢?我看見你碰到了電扇。那飛旋的扇葉把你小小的身體“觸摸”了一下。僅僅“觸摸”了一下,你脆弱的身體在那一瞬間就被毀掉了。我似乎聽到你翅膀斷裂的聲音。你悠悠地飄落下來,落在一張課桌上。你真不聿。不過你經(jīng)歷了太多滄桑.看到了太多悲涼.再加上我對你的傾訴,才使你產(chǎn)生自殺的念頭,是嗎?你太傻了??删驮谀慵磳㈤]眼的那一刻,一個同學抓住了你美麗的翅膀。你被玩弄著,然后被丟棄在地上——那冰冷的水泥地上。
我撿起了你。你的翅膀已被撕碎,你已體無完膚。我走到窗邊,輕輕把你吹落手掌。也許,在夢里你會與梁山伯相見。你輕輕地悄悄地來,又輕輕地悄悄地走。你給人們帶來了一片彩云,但人們還你的卻是一陣冷雨。那雨涼透了你的心。
[例文評點]將蝴蝶想像為祝英臺的化身,通過寫一只蝴蝶的命運來表達對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的思考。啟示人們只有保護動物,維護生態(tài)平衡,才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通篇用內(nèi)心獨白的表達方式,使抒情味更深,是抒情感悟類散文之佳作。
[例文參讀]
幸
我是一塊石頭。
[例文評點]這是一篇多么含蓄的美文!作者不露痕跡地道出了一個有關人生的真諦。它又是一篇多么生動的寓言!“溪水”和“石頭”的對白,道出我們彼此埋藏心底多年的聲音。它還是一篇擬人化手法相當獨到的童話!讓人在充滿離奇色彩的氛圍中感受幸福的含義!
[文題之五]有多少往事讓你心靈震顫,可過去后得到的啟示卻讓人回味無窮,有多少故事讓你倍受感動,可逝去后得到的警醒卻讓人終身受用。你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嗎?請你擷取生活中的一個片斷寫一篇文章。
要求:1.題目自擬,五六百字。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但要注意寫出新意。
[構思點撥]此題的選材應該注意一個“精”字,要能夠有以一當十的效果,可以在生活這個廣闊的“面”中提取一個“點”,能夠起到以點代面的效果,在立意上可以采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從尋常事,普通事中焠取生活的哲思,提煉人生的要義。在構思上,可以運用“卒章顯志”的手法,含蓄而自然向文章的主題靠攏,讓讀者輕而易舉地感受到附在材料之外的深遠內(nèi)涵,受到心靈上的共鳴。
[例文參讀]
生活隨想
回家的路上,我不斷地思索,不斷地想。朋友也在安慰我。走過一處草地,我們坐下了。我不敢與她太接近,因為我還不清楚這病菌是如何傳染的,我強裝鎮(zhèn)定,但說著笑著,再也忍不住,把頭蒙在雙手上,金豆子就一涌而出。我只抽咽了幾下,淚水已布滿了臉頰。四周一切仿佛死一般的靜寂。沉默許多,好友的聲音響起:“走,上醫(yī)院去。沒有仔細驗證不能說明事實!堅強一點……”
到家后,我不忍告訴母親,我不愿靠近年幼的妹妹。一個人來到醫(yī)院。病人很多,我坐在走道邊的長椅上。頭低得不能再低了。淚如泉涌,再也止不住,濕了我的臉龐、衣襟。來到醫(yī)生面前,我的聲音已經(jīng)是顫抖的。醫(yī)生似乎在哄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溫柔地安慰我:肝炎并不可怕,我付過錢,已經(jīng)記不清是怎么走回了家,只知道,我趴在桌子上哭了許多許多……
沒有星星的夜里,我眼中閃著抹不盡的淚光。生命就如此遠離陽光了嗎?我不甘心!我還要繼續(xù)我的旅途,去尋找生命中的每一顆星——每一次面對的挑戰(zhàn),每一個成功帶來的笑容、每一把揮灑的汗水、每一滴感動的熱淚……
現(xiàn)代醫(yī)學科技發(fā)達,肝炎不是大問題。是嗎?我無以作答。生活也許不是想像中那么容易……有誰在生活中沒有曲折磨難?希望永遠屬于勇敢樂觀的人們。在為理想而奮斗的路途上,我不想退縮,不要退縮。我要選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選擇我。凌晨的夜風習習,靜靜地,陪伴著我等待明天生命的選擇……
次日,我來到醫(yī)院拿報告。鼓起勇氣接過報告單,我的雙手微微地顫抖著。在報告單上我第一眼清晰地看到一排字:“陰性……正?!?。我長舒一口氣,心中的巨石頓時卸下。一種失而復得的感覺油然而生,嘴角泛起了雨后陽光般的微笑……
生命就是這么奇妙。在成長的路途上,縱然長著叢叢的荊棘,只要有信心與勇氣,便能在荊棘中成長?!叭?,最保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我也應像保爾那樣對生命的挑戰(zhàn)懷著信心與勇氣。生命對我開了一個玩笑,也使我忽然成長了。
暴風過后又見新的曙光,盡管有層云的遮擋,成長的路途上始終有燦爛的陽光。人,就是要在生命受到威脅時,才懂得了生命的可貴。青春,就是要在爐火中冶煉,才能熱烈地燃燒!(選自《作文一本通》作者:葉文妍)
[例文評點]小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截取生活的一個片斷,抒寫了自己突聞遇厄運到勇敢面對的心路歷程,情真意切,誠摯感人。主要運用了細膩的心理描寫展示“我”的心理與感情前后的變化,由驚恐到慶幸,至領悟到生活的真諦:“青春就是要在爐火中冶煉,才能熱烈地燃燒”。其次,動作描寫也較為生動逼真,在朋友、家人、醫(yī)生面前的表現(xiàn),如臨其境,如聞其聲。這些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文參讀]
行兵布陣,幾起幾落。屏風象,拐子馬,連環(huán)炮,巡河車。劍拔弩張,殺氣滿盤……
跋 棋道,出奇也;兵道,履冰也。變則通,通則久。履冰須出奇,出奇方制勝。棋兵之道,同張同馳,天道之妙,亦在乎此! [例文評點]以“棋”為寫作素材的文章可謂多矣!但大多數(shù)都將“人生如棋”這一主題列為最佳的表達內(nèi)容??墒?,本文的作者卻在“棋”上悟出了新的東西,那就是“棋道如兵道”,這種“舊瓶裝新酒”的做法,讓“棋道”這一陳舊的話題翻出了新意,使讀者為作者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拍案叫絕。 [文題之六]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廣袤的原野,歡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會引起我們的對人生的沉思;朝暉夕陰,寒來暑往,花開葉落,鳥語蟲鳴,也會引起我們對人生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們會有所感悟,請你圍繞“人生”這一話題,寫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題目自擬,除詩歌外,其它文體不限。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構思點撥]本題屬于話題作文,首先要根據(jù)內(nèi)容,巧擬題目。題好一半文,好的標題能使讀者一見鐘情。話題作文的標題是自擬的,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一展才情的機會。文題不宜就地取材用“人生”作為標題,應該進行精心的錘煉,可以采用一定的修辭手法來擬就標題。其次要根據(jù)題目,遴選素材。文章的材料一定要有生活的氣息,使文章變得厚重而豐富,不要暢談人生的大道理,列舉一些名人軼事和引用大量的至理名言,使文章變得單薄而空洞。最后要根據(jù)素材,確立主題。文章的主題一定要避俗,不要人云亦云,比如“人生如茶”、“人生如酒”……這些陳詞濫調(diào),最好不納入我們的立意范疇。 [例文參讀] 親近冬天,就等于親近了1/4的人生,就等于重溫了父輩碩大手掌的撫摸。 剪去秋枝的婀娜,抹去楓葉的火紅,冬,邁著優(yōu)美的舞步,款款而來。不必回避,也別顧慮,請搓搓你凍紅的雙手,呵一口熱氣,與冬天來一次最真誠的親近吧! 親近冬天,應多到戶外走走,不要讓圍巾成為你與冬的隔膜,也不要讓火爐的的溫情吞噬你的意志。最好登高遠眺,體會“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磅礴氣勢,那銀妝素裹的世界不正是冬的獨特表白嗎? 其實冬天也很簡單。北風一吹,雪花在半空中一揚,漫山遍野一片銀白。這時候,辛勞的農(nóng)人端起酒杯往通紅的灶膛邊一坐,翻開日歷再無牽掛。深夜里,“三國”、“西游”、“封神榜”融入那桔色的燈光中,與蒼茫的暮色連成一道鮮明的風景,拉出一道道絲線,努力探尋春的氣息! 落葉在冬天化作泥土,臘梅在寒霜中傲放。抑制不住的春潮在冰下涌動,急急展露新綠。冬天也可以播種,也有生命的誕生。冬天的生命撞破門檻的哭聲比任何時候都更洪亮更令人驚心動魄。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痹诠糯娜搜壑?,冬是寂寞、孤獨甚至冷傲的,誰能攀登冬天的大樹,誰就有資格成為生活的強者。但在今天,對于我們——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兒來說,那已算不上什么,因為大地賦予了我們勃勃生機與拼搏的力量! 推開冬天的窗口,讓我們閉上眼睛遐想:莽莽蒼蒼的北國大草原上,一位清純少女,身系紅色披肩,足踏黑馬蹬,手戴白手套,騎一匹棗紅大馬,裹滿身雪花,迎著初升紅日,長發(fā)舞動,“得得”地向遠方奔馳。這該是一幅多么誘人的圖畫啊! 冬日用特有的語言,娓娓述說著自己的故事。能讀懂這故事,并用這語言開啟夢幻之門,去創(chuàng)造冬的故事的人,才是真正體會冬的旋律的幸運兒! 朋友,親近冬天,就等于親近了1/4的人生,就等于重溫了父輩碩大手掌的撫摸。從中,你會感悟到生命的另一層含意,它會給你更多的啟迪,開闊你的胸襟,讓你吟出白雪般的詩篇。(選自《中學生獲獎作文》作者:孟麗) [例文評點]讀罷此文,讓人頓感作者頭腦的睿智和思想的深刻!本文的魅力也就在于此,他善于捕捉別人很難覺察的東西,挖掘出了“冬天”鮮為人知的一面——也有鮮活的生命!它同樣有春的生機,夏的激情,秋的成熟……此外,文章中營造的意境相當?shù)膬?yōu)美,讓人的心靈得到凈化,變得開闊而博大。 [例文參讀] 濃淡人生 從葉根開始,柔柔的、淡淡的綠,那是我們的童年。童年是純色的,是鮮嫩的,沒有涉世的斑駁,沒有滄桑的洗煉,透透的,融融的。這時,葉柄離母體最近,就像童年的我們依偎于母親的懷抱,能最真切地感知母親的體溫,傾聽母親的心跳。 向外,由嫩綠到淺綠,到深綠,顏色逐漸加重,人生便度過童年,走過少年,到了生命力最旺盛的青年。濃重的綠,象征生命的勃勃生機,象征拼搏,象征希望。這濃重的色彩使人類有清晰的頭腦,跳躍的思維,遠大的理想,不息的欲望;但也掩蓋了瘋狂的可怕,孤傲的可悲,虛偽的可憐,自私的可恥。在這濃重的色彩里,激情成綠,浪漫成綠,勝利成綠,失敗亦成綠。人們以最飽滿的熱情去創(chuàng)造,以最蓬勃的朝氣去擁抱,以最無畏的腳步去追趕。于是,離母體遠了,離家遠了。 再向外,顏色開始斑駁,凝重的綠夾雜幾絲泛白的脈絡,于是,我們的青絲染上霜雪,人生步人中年。那幾絲泛白,是我們的經(jīng)驗,是我們的人生感悟,其間有成長的艱辛,有奮斗的不易,有生存的嚴酷與無奈。那凝重的綠,則是我們的動力,我們的精力,我們的時間。但無論怎樣變化,葉柄始終連著母體,戀著家,絲絲脈脈中傳遞著母親的消息。 葉柄上的顏色漸漸褪去,葉尖處,已是枯黃。淡淡的、靜靜的,寫滿了疲憊、沉重、困惑與凄清,這是遍歷人生苦難的豐富心靈的沉淀。忽的,這黃色的記憶一夜凋成秋風,無聲無息。 觀一葉而知一生,它向人們展示著成長的意義,生存的意義。生命的過程,就是時間消費的過程。在時間面前,最偉大的人也無逆轉(zhuǎn)之力,我們只有選擇、利用。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時間,就是最佳地運用時間。生命是自己的不可轉(zhuǎn)讓的專利,每個人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葉子,把它捧在手中,細細品味你的濃淡人生。 (選自《中學生閱讀》 [例文評點]此文具有散文的意境美,用語精練、生動,通過葉子的生命過程寫出人的生命旅程。此文同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通過葉子生命的結(jié)束來體現(xiàn)人的生命是何其的短暫。人在時間面前,除了珍惜別無選擇。 [魔師點化]“感悟點”是一篇文章的關鍵。找準“感悟點”關系到文章的成敗。生發(fā)“感悟點”決定著文章的優(yōu)劣??傊獙懞蒙罡形蝾惖奈恼?,就必須在“感悟點”上做文章。 【專題精練】 [文題之一] 請以《噢,我明白了》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在自己的經(jīng)歷中選取一兩件事情或幾個片斷。 2.中心突出、鮮明,思想健康。 3.字數(shù)在500字左右的。 [應試指導] 對《噢,我明白了》這個文題,在審題時要抓住以下三點:其一,要讀懂文題。關鍵是要抓住“明白”二字,“明白”說穿了就是感悟、領悟到了的意思??梢姡撐念}必須寫成生活感悟類文章。此外,文題中的“噢”和“了”雖不起關鍵作用,但不可輕易放過?!班蕖笔菄@詞,有驚嘆之意,能表現(xiàn)出生活感悟之后的驚喜之情?!傲恕睘闀r態(tài)助詞,表示確實感悟到了之意?!拔摇?,表明文章要用第—人稱表述。其二,要明確生活范圍。文題里的“我明白”并不表示生活范圍,而要“明白”,必須通過“我”接觸人或物,或具體事、具體場景,才能對其感悟。其中的人、事、物、場景不可能超出社會生活、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范圍。在表述上述生活時,要想到是在為“感悟”作鋪墊,這些文字要能夠感悟生活,便于感悟生活。其三,不要忽略“感悟”。生活是感悟的本源和對象,有了生活才有感悟。感悟是對所表述生活的概括和抽象,是對所表述的生活施以關鍵且重要的一筆,是畫龍之后的點睛?!案小保毷钦媲閷嵏?,“悟”,要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它是對所表述的生活做出的理性思考,是生活現(xiàn)象的本質(zhì)揭示和聚焦??傊形蚴侨紵?,是升華,是文章的致力點,也是文章的成敗關鍵所在。 [文題之二] 以“悟”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要求:1.文章中心要明確,語言要通順、簡潔、得體。 2.要用議論、抒情的方式寫出你的感悟。 3.字數(shù)600左右,書寫要工整,標點要正確。 [應試指導] 此文題既要敘寫具體的事件,又要從具體的事件中提煉出獨到的感悟,可以運用由表及里的鋪展方式。寫好此文的難點在引發(fā)感悟上。引發(fā)感悟時就注意如下三點:一、感悟要自然。它就是從事件的本身自然而然地引發(fā)出來,而不應該是在文章中強行貼上標簽。二、感悟要新穎。它不應總是前人總結(jié)過的陳詞濫調(diào),而應該是“人所未發(fā)”的警言哲思。三、感悟要精短。它應以一當十,切忌啰啰嗦嗦。 [文題之三] 在初中生活的成長道路上,你可能曾經(jīng)做過傻事,或遇到過失敗,或有過后悔,或流下傷心的眼淚……但正是這些經(jīng)歷,使你逐步增長了見識,感受了人生,獲得了啟迪,體驗了純真……根據(jù)括號中對選擇立意的提示將題目《_____________告訴我》(過錯、挫折、失敗、懺悔、眼淚……)補充完整,寫一篇6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應試指導] 這是“感悟”類的半命題作文,它側(cè)重于寫對生活的體驗,同時這也是寫“我”類的半命題作文,它側(cè)重于寫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它還是寫“挫折”類的半命題作文,可千萬不要寫成《成功告訴我》之類帶有歡樂之情的文章。一般也不要寫成《父母告訴我》、《老師告訴我》之類內(nèi)容指向不明的文章,要扣緊提示語,寫生活中的教訓,生活中的過錯,在審題時一定不要忽略這一點。再者,雖然文題中說到“文體不限”但仍要以穩(wěn)妥為要,主要從記事抒情寓理方向去考慮。 [文題之四] 以“學會_________”為題(橫線上的內(nèi)容自定),寫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 要求:1.內(nèi)容真實,思想健康,結(jié)構完整,語言通順無錯別字。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應試指導] 此題為半命題作文,自由性不是太大,能夠填入的內(nèi)容也不是太多,所以寫作起來可能會不好駕馭。那么,寫好本題的關鍵就是要在內(nèi)容上避俗求新。首先,在擬題上要注意一個“虛”字,千萬不要填上諸如“學會煮飯”、“學會洗衣”、“學會做家務”等這樣俗不可奈的舊題,應該避實就虛,填上如“學會生存”、“學會拼搏”、“學會堅強”等含義深遠的新題。其次,在選材上力求一個“實”字,一定不要鋪陳和堆砌一些空洞無物的套話,追求華麗的詞藻而淹沒了文章的內(nèi)容,其實寫一件實實在在的小事完全可以支撐起文章的主題。最后,在立意上要考慮一個“深”字,文章在結(jié)尾處一般都有一個點示主題的步驟,在此,應該多做文章,深入一步,推進一步,不要犯了無病呻吟和隔靴搔癢的通病,或者沿襲前人的觀點人云亦云。 [文題之五] 請以《我懂得了珍惜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在文題的橫線上填上適當?shù)脑~語,使文題完整。 2.文章以記敘為主,可以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字數(shù)不得少于600字。 [應試指導] 本題破題的難點在于讀懂文題,審清題意。要懂得本文題是需要寫一件或幾件事,在事實的基礎上再行“感悟”。否則,就難以破題寫作。求新的難點在于怎樣從所表述的生活中,發(fā)掘出新的感悟、獲得新的收獲。寫作本題應致力于在所述的平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新的東西,這些東西應當是生活的哲理或自然的規(guī)律等等。打開本題求新門徑需要摒棄思維定勢的影響,洞開平日積累新觀點和新事實的倉庫,將其集于筆端,形諸文字。求實的難點和重點在于,如何在所述自身經(jīng)歷過的生活中,實事求是地擺出“感悟點”,做到既盡其“材”,又不任意拔高。寫作本題應致力于生活材料和“感悟點”之間的平衡關系的處理。本題打開求實門徑之法是進行生活寫真,據(jù)實拎出“感悟點”。 [文題之六] 以“生活”為話題,也可按你要寫的內(nèi)容,在“生活”二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上適當?shù)脑~語,如《熱愛生活》、《有意義的生活》、《生活的道路》等,然后按自擬的題目作文。 要求:1.結(jié)合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2.根據(jù)內(nèi)容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 3.字數(shù)600字左右。 [應試指導] 寫好這個題目,要注意“有新意”三個字。第一,文題的擬定要有新意,不要一般地用《生活》這樣的俗題、大題、熟題,要擬出角度新穎,富有文采的題目。第二,文章的內(nèi)容要有新意,最好不要將那些熟悉的一件小事之類的題材轉(zhuǎn)用到這個文題中來,要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對其進行有詩意的表達。第三,文章的結(jié)構要有新意,可以而且應當運用“橫式結(jié)構”來組織文章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