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即位后,無論是明君還是昏君,都會著手干一件事,修建陵墓。并且,他們會在陵墓中放入數(shù)量龐大的陪葬品。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皇陵都遭到了盜墓賊的盜竊,不過有一座皇陵,盜墓賊卻是碰都不敢碰的。
這座皇陵便是聞名天下的秦皇陵。
秦皇陵就像一個密不透風的堡壘,讓所有盜墓賊望而卻步。那么。秦皇陵的規(guī)模究竟有多大呢?
首先,我們可以從上史書上看到,秦皇陵足足修建了三十九年,民間有傳言,秦皇陵的地宮是按照咸陽城的規(guī)模來修建的,雖然是傳言,但應該也有幾分可信度。
畢竟占地面積如此之大的兵馬俑,也僅僅是秦始皇拿來看家護院的罷了。
建國后,為了揭開秦皇陵的神秘面紗,郭沫若曾不止一次向上面反映,希望得到相關(guān)手續(xù),讓他可以挖掘這座千古一帝的陵墓。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日本人聽說了此事后,曾紛紛勸阻,希望中國不要挖掘這座墳墓,如果非要挖掘的話,他們?nèi)毡救丝梢詠韼兔Α?/p>
不過,筆者相信,如果非要挖掘的話,也不會讓日本人參與進來。
當然郭沫若的這一提議被總理一口否決了,他對郭沫若說道,“想都別想,十年之內(nèi)不準提這件事!”
其實總理這樣生氣是有原因的,因為秦皇陵不能挖掘的原因有兩個。
1、水銀,通過勘查得知,秦始皇為了防止死后有人盜挖自己陵墓,于是便在自己的陵墓中灌入了大量的水銀,如果貿(mào)然挖開,在周邊生活的百姓或許會受到影響。
2、無法保護,因為當時的科技水平僅夠挖開秦皇陵,根本保護不了里面珍貴的陪葬品。
綜上所述,所以郭沫若挖掘秦皇陵的夢想遭到了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