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新浪博客詩詞優(yōu)秀作品管窺三十五集

新浪博客詩詞優(yōu)秀作品管窺
第三十五集


本博更新博文請見下一篇


新浪博客優(yōu)秀詩詞每周五評,佳作鑒賞,置頂一周,周日更新

 

 

其一、索舊三章之二

艾詩人

 

怒沖冠蓋渡云濤,煙紫露紅沾白袍。

足以趨塵嘲燕雀,誰知逼水淬鋼刀。

幾經(jīng)清濁形堪老,一場是非心在逃。

擇定貧居無所謂,便宜搗藥剝萋蒿。

 

這是一組三首懷舊詩中間的一首,看組詩的意思,詩人從少年寫到晚景,猜想這首詩概指中年時代吧。所謂“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晚年戒之在得”,漸入蒼老的詩人,回首往事的時候,清醒地看到圣訓的意義,反思自己少年著色,中年怒斗的種種得失,在將要步入晚年的時候,終于醒悟,遠離“得”字,一組詩蒼涼感人,皆為上品,這里只能選其一首,力圖窺其全貌。

首聯(lián)以“怒”起,昭示中年心態(tài),要不圣人怎么會說“戒之在斗”,中年普遍的心理是好斗,“斗”是一般人終難超越的命運所系,人到中年,有諸多“怒”的理由,更有諸多“斗”的勇氣。起句氣勢不凡?!肮谏w”別有深意寄托,除了描繪“怒發(fā)沖冠”的形象,也就是說一層意義是指自己的冠蓋,還有暗示顯貴的意思,中年之初的奮斗,已經(jīng)接近了上流上層社會,理解這里所謂的“怒沖冠蓋”就更像是有具體內(nèi)容而非泛指了,可能與詩人此時的一段經(jīng)歷相關(guān)聯(lián),我們不必探索具體的故事,只要感受這一刻的心情。下句的“煙紫露紅”看似腥風血雨,令人不寒而栗,可詩人追憶起來,卻用如此絢麗的筆調(diào)來描繪,可見如今豁達平靜的心態(tài)以及當時堅定頑強的信心勇氣?!罢窗着邸?,像是惹事上身的委婉說法,“白”也暗含清白名譽的被玷辱和對自己清白名譽的信心。

頷聯(lián)抒懷,上句說自己的恃才傲物,也可以說是在此背時的時刻,對于塵囂紛擾的超然態(tài)度?!俺把嗳浮弊允敲靼讜詴车幕?,“趨塵”卻是不大好懂,勉強說來,或可這樣理解,脫離塵俗的超然不能說明真正的功力,和光同塵而又不同流合污才是最高境界吧。于泥中而不染,在屋檐也嘲燕雀,或可看做真正勇敢的人生態(tài)度。下句的“逼水淬鋼刀”耐人尋味。淬火加鋼的過程,確是由水完成,水無生命意識,便無心而為,水有生命有主觀感受,那么這種舍己投人的犧牲是難以承擔的,心甘情愿的犧牲多半有重要的精神支撐,可是一個“逼”字便將一切都扭曲了,將受屈辱受壓迫的心理感受渲染的淋漓盡致。

頸聯(lián)轉(zhuǎn)折,感嘆此后的顛沛生涯,“幾經(jīng)清濁”的用法獨特,通常把人生坎坷說成是“沉浮起落”,這里用了“清濁”二字,區(qū)別于正常的人生起落,與前面的“逼”“白”相襯,傳達當時的沉浮起于一個事關(guān)名譽的事件,表明此怒此斗是一場捍衛(wèi)名節(jié)的抗爭。人老了心累了,所以有“心在逃”的鬼語,巨大的壓力和心理沖突畢現(xiàn)無遺?!耙粓鍪欠恰睔У羧松x來震撼令人扼腕。這里“幾經(jīng)”從對仗上有些牽強不如“幾番”,但從意義上比“幾番”更接近真實感受。“場”當是平聲,此處算作出律,但“一場是非”卻又如此貼切,難以替代。

尾聯(lián)忽作達語,表現(xiàn)的好像是安貧的平和,但那種無奈和傷感卻是躍然紙上。尾句“搗藥”不好妄猜,可以解作詩人老病無奈,窮愁自救,也可解作不成良相便成良醫(yī)的變通自適,更可解作隱居山林與“萋蒿”野樹為伍的超然世外的貧寒生活,“便宜”二字要分開來解,“宜”是應當?shù)囊馑??!皠冚螺铩北戎ǔ5呐c松竹梅蘭相伴的高雅隱士情懷更深刻更沉靜更徹底也更自我一些,少了些浮名,多了些沉郁。

人的一生從這首詩可以看出脈絡(luò),早歲少年得志的輕狂湘裙紅袖的得意,中年不期而至的挫折和志不得盡張的無奈,晚年的清修明志和淡定超然,構(gòu)成了豐富多彩跌宕起伏的厚重人生。

 

 

其二、御街行(第一體).恭行天道

置酒梅花下

 

騰騰任運無拙巧,蠢笨機心少。

直伸兩臂愛酣眠,盡笑沒頭沒腦。

恭行天道,園中花好,也愛青青草。

 

蛙兒井底相爭吵,井底殘生了。

悠悠舉首望青天,細想狙公微笑:

四朝三暮,朝三暮四,不過七只棗。

 

小詞題為恭行天道,卻全無半點敬畏之心,不論是天道還是人事,仿佛均未能入詞人法眼,自適逍遙,盡情調(diào)侃,全不把人情冷暖放在心上,不是隱士勝似隱士。

起句便直言隨順命運,“騰騰”十分的生動傳神,既指人生沉浮掙扎的動作狀態(tài),也可看作命運擺布人生的開心游戲,就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了。從天道的角度看,人的起落沉降正如日升月落星移斗轉(zhuǎn),人的苦樂感受關(guān)天何事,天是澄明清澈沒有主觀的,從人的角度看,人的升降掙扎就像小丑,明明有絲線懸置,卻一直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掌握這些浮動,詞人看明這個道理,所以說人得“任運”。“無拙巧”概絕圣棄智的翻版,是小詞的題眼,也是詞人眼中恭行天道的基本方式。下句“蠢笨機心少”離開泛論,是詞人此刻的夫子自道。說自己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機心巧智的人。

下句特寫具體鏡頭,活畫出這樣一個順天承運沒有機心巧智的人的畫像?!爸鄙靸杀蹛酆撸M笑沒頭沒腦”,不只是行為動作的刻畫,也是精神狀態(tài)的描述,無憂無慮盡情傻笑的精神狀態(tài),根本無需去提醒自己要隨順自然任由天命,沒有掙扎沒有主觀的肆意妄為。在詞人眼中,這便是“恭行天道”的狀態(tài),沒有暗諷,沒有引類,只是平實自然地道出恭行天道的簡單直接,與天地同生,與赤子共樂,看見出生的嬰兒純陽之體,除了仰天嚎哭就是平和微笑,除了吃喝拉灑沒有更多需求,是為“恭行天道”。

為了進一步強調(diào)這與自然的和諧,詞人又舉出“園中花好,也愛青青草”的例子來佐證他的觀點。這其實也從自然物中提煉出天人合一的要義,人與自然合一的狀態(tài)下,不需要提醒自己去熱愛自然貼近自然,自然就是人的生存方式,人就是自然的一個分子,只有產(chǎn)生與自然分隔的差別心,才會想起讓自己貼近自然這樣的事情。所以這首詞比起通常的抒發(fā)超然灑脫情懷的隱士詩要更進一步,強調(diào)人在自然的合一性而非靠近自然的訴求。

下片以蛙作喻,談到爭執(zhí)的問題,是人脫離自然的表現(xiàn),也是這類題材力圖說清的人類難以超脫的本源。強調(diào)“井底”極盡蔑視,人類所有的爭執(zhí)無非出于坐井觀天的鼠目寸光和自以為是,說人的偏狹和短視把爭執(zhí)帶入生活,爭執(zhí)也就成了人類的基本生存方式,就像青蛙一樣,在一方井底的天空里了此殘生。這位“沒頭沒腦”地終日傻笑的人,向悠悠青天放開眼界,看見想起的是狙公的故事,這里借用狙公的典故,到底要表達什么樣的主觀態(tài)度呢,我們不好妄猜,但是他強調(diào)“微笑”,關(guān)鍵是誰在“微笑”?若是“狙公微笑”,則狙公便猶如天道的執(zhí)行者,天道愚弄那些陷于紛爭的人們,正如狙公用“七只棗”來愚弄“朝三暮四”的猴子。如果是詞人在“微笑”,那種看透世事看透天道人道的超然就一泄而出了,所有的爭執(zhí)實際上只是“七只棗”的各類變種。

小詞灑脫冷僻,詞人以冷靜理智的客觀態(tài)度審視人的生活,以嬉笑怒罵的方式對人的不能釋然進行毫不留情的諷刺和挖苦,雖詞而近曲,亦莊亦諧,于輕松幽默的語言風格里蘊藏深刻凝重的人生探索,引人警醒耐人尋味。

 

其三、七律·有感

陳榕滇

有感上下班經(jīng)學校門口常被接送兒女的公車堵塞,路人只嘆路太窄。

 

十里泥途嶺幾盤,雞鳴起早尚天寒。

折三寸竹充毛筆,揣幾根茨作午餐。

歲月伴書聲漸遠,人生隨遇路初寬。

如今懶看喧囂世,只話當年上學難。

 

*茨,本地把甘薯叫番茨。

 

詩人自序看見學校門口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公車堵塞路口,有感而發(fā),說是有感,但小詩通篇對現(xiàn)今的現(xiàn)象不提一字,只回憶過去自己那年代的孩子上學的事情,感覺言存諷諫別有寄托,卻含蓄蘊致不露痕跡,十分難得。

首聯(lián)寫上學路上的艱難,一句之間,起伏唱嘆,仿佛把人帶進多年前的滄桑記憶中,隨著記憶中蜿蜒的山路,心潮難平?!笆锬嗤尽睂σ粋€初入學的孩子是艱巨的考驗,“嶺幾盤”生動如在眼前,且有回還往復的聯(lián)想,一波三回一唱三嘆蓋源于此吧。下句的“雞鳴起早尚天寒”道盡了辛苦,求學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客觀環(huán)境的艱難,更給求學之路平添了許多麻煩,事情過去很久了,回放這些鏡頭的時候,看著幼年的自己,每天披星戴月跋涉山路的日子,比之當年,更多感慨。這聯(lián)唱嘆之間,節(jié)奏沉郁,感情跌宕,撼動人心。

頷聯(lián)承上,繼續(xù)抒寫當年的艱苦,家貧無筆,自己動手用竹管替代,幾個番薯權(quán)充饑腸。不知冷熱,不懂辛酸。這幅畫面背后的故事,更是讓人遐想。父母各自忙碌,沒有如今人的心思,更沒有那許多的講究,不是不關(guān)心孩子的溫飽,實在也是力不從心。再者當年民風淳樸也沒有如今的攀比和對奢華的追求,尤其是對孩子。此聯(lián)于記事間傳達的感慨不露痕跡,感人至深。

頸聯(lián)轉(zhuǎn)過,直接抒發(fā)感嘆。歲月就在這樣貧寒而快樂的日子里漸漸流走,學生時代結(jié)束了,窮家孩子走出了大山,從“十里泥途”走進了社會,豐富多彩的人生也從“雞鳴時分”開始,承接首聯(lián)頷聯(lián)所記述的生活的底子,窮孩子漸漸走向光明的前途?!奥烦鯇挕焙竺嫠乃崽鹂嗬?,只有過來人能夠體會理解。而這“路初寬”的成果,無時無刻不與前面所說的早年的艱辛和貧寒相映襯相關(guān)聯(lián),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沒有那些艱辛困苦,難成大器。這感慨背后詩人的主觀態(tài)度是十分含蓄的,細品之下,三聯(lián)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給我們傳達一種顯而易懂的的人生感悟,聯(lián)系小序來看,寓意深遠,借事言情不著痕跡。

尾聯(lián)直接落結(jié),突然生發(fā)出痛心疾首的感觸,“懶看喧囂世”的失望和憂心,令人震撼。在種種不義的和正常渠道之財?shù)膵蓱T下成長起來的下一代,如何面對人生面對社會,仿佛不是現(xiàn)代父母考慮的內(nèi)容,除了多占便宜便是競相攀比,眼前都是自己的精打細算和強烈私欲,好像世人都在設(shè)法使自己的孩子成為“紈绔子弟”的“富二代”,不能如此便是自己一生的失敗一樣,如此下來,孩子也對父母不能給自己提供更奢侈優(yōu)越的生活而怨天尤人,這種追求蔚然已成風尚,真是令人憂懼!有什么人真的從孩子的教育角度去考察過這些行為嗎?封建時代,尚有那些賢明之士,懂得“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的道理,不論家道如何,對孩子都是嚴加管束,像漢代蕭何象唐代張嘉貞,兩代宰相,同是英明父親。

蕭何說過:如果我兒似我何須錢財?如果我兒不似我,錢財何用?張嘉貞更是直接回答了這個問題,作為盛唐宰相,他得志于中國“首富”的時代,可是死的時候家境寒酸,連與他身份相應的棺材板錢都沒有,他的名言:我身為相國,不死豈會有饑寒之憂?如果遭貶,縱有田產(chǎn),也保不住,士大夫廣置田宅,讓不肖子孫作酒資費用肆意揮霍,我不會這樣做。他的身后孝子三代顯立臺閣有“三相張家”之美譽,可是與現(xiàn)在人說這些有什么意義?詩人自嘆之余,只好說說當年自己“上學難”的故事聊以慰藉了。

此詩蒼涼感慨憂心拳拳,沉郁頓挫寄托遙深,令人感動。

 

 

其四、入藏之七:轉(zhuǎn)經(jīng)

西風錢塘

 

大道原來不自由,空將五蘊付風流。

篤行三萬六千轉(zhuǎn),可解三千六百憂?

摩頂原期真境界,弓身仍馱巨山丘。

紛紛纓絡(luò)遮寒日,一殿蕓香四壁浮。

 

轉(zhuǎn)經(jīng),是藏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在拉薩,沿大昭寺內(nèi)佛殿一周為“囊廓”,是內(nèi)圈;繞大昭寺一圈為“帕廓”,是中圈;沿大昭寺、藥王山、布達拉宮、小昭寺一圈為“林廓”,是外圈。藏人正是通過不斷的轉(zhuǎn)經(jīng),使自己獲得向高層輪回的力量。

 

丑話說在頭里,我沒去過西藏,對藏人轉(zhuǎn)經(jīng)的活動也只是道聽途說不甚了了,對于佛經(jīng)奧秘更是“半知無解”(比一知半解還少一半),欣賞這首詩,純粹出于好奇,解不到處,一笑了之。

首聯(lián)即生發(fā)感嘆,一聲驚呼,像是一個絕新的發(fā)現(xiàn),情趣生動傳神,讓人感同身受?!按蟮涝瓉聿蛔杂伞?,驚喜之余,細細品味,個中深意似也不言自明,至于到底何種深意到底深到如何程度,只可意會真的難以言傳,“大道”之難難于上蜀山。對句中的“五蘊”是佛教用語,“五”指的是“色、受、想、行、識”,“蘊”是梵語中“聚合”的意思,大概五蘊聚合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內(nèi)容了吧。所以“空將五蘊”的“空”字背后傳達的感情色彩十分真切,把一切都貢獻出來,只為了并軌于“大道”的深遠情致?!案讹L流”中,“風”與“流”當是分開的,屬于主謂詞組,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風流倜儻之風流。此聯(lián)描寫這群轉(zhuǎn)經(jīng)的人的精神追求,贊嘆他們?yōu)樾叛龆鵂奚耐?,有高度的概括性?/font>

頷聯(lián)設(shè)問,繼續(xù)探索其內(nèi)心世界,這樣虔誠地轉(zhuǎn)啊轉(zhuǎn)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年復一年地輪回轉(zhuǎn)經(jīng),是否真的能夠解脫內(nèi)心長存的憂煩愁緒?詩人對此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因而此聯(lián)感受十分游離,暗含著對轉(zhuǎn)經(jīng)人群的那種虔敬的不甚理解,而這不甚理解本身又反作用于詩人內(nèi)心,使得那種懷疑也帶了幾分迷惑,反過來又讓詩人有似信非信的猶疑,此聯(lián)就在這種往復中傳達了虔敬行為本身十分感染人的巨大威力。

頸聯(lián)寫這些苦修磨練的人們,寫他們企圖通過在現(xiàn)實世界的苦行達成彼岸的幸福安寧,寫他們純粹虔敬的苦行帶給旁觀者的感動?!澳敗奔茨拥摹澳敺捧唷?,不辭勞苦不顧身的意思,“弓身”大概是轉(zhuǎn)經(jīng)人群轉(zhuǎn)圈時的樣子的實寫,那種虔誠肅穆,那種心甘情愿的篤實沉重的信念,就像背著大山一樣,承載著人類的負擔和苦難,意味著替人類承擔罪孽的受難和犧牲。讀者通過詩人的筆,也能感受到修行的行為和方式的那種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尾聯(lián)寫詩人受到感動后產(chǎn)生的“幻覺”吧?轉(zhuǎn)經(jīng)人群之眾,飾物多到遮天蔽日(此一說法暗含著味外之旨,他們虔敬的信仰就是他們的全部生活內(nèi)容和生存意義,信仰就是他們頭上的天),“纓絡(luò)”是隨著佛教從印度傳進的一種飾物。大殿在香云繚繞中仿佛漂浮起來,搖向彼岸。這是信仰的威力,營造了一種虛幻的又真切的氣氛,這一刻,精神產(chǎn)生了物質(zhì),精神改變了物質(zhì)世界,那種幻覺仿佛巫術(shù)的世界,也是現(xiàn)實的精神力量的產(chǎn)物。

這首詩善于營造氣氛,傳達觀看轉(zhuǎn)經(jīng)的感受,涌動著虔誠信仰帶來的精神力量,給讀者感同身受的影響,雖不懂佛教,但是能感受到一種精神的愉悅。

 

其五、七絕  無題

木溪 

默坐松邊聽雁聲,襟前云去復云橫。

紛紜不入三更夢,留在心頭共日生。

 

這首詩題做無題,把生活中一個稍縱即逝的觸動記錄下來,傳達一個瞬間的莫名感受,正與無題相映襯。

首句寫詩人很有情趣地“默坐松邊”,凝神傾聽“雁聲”,所謂雁過留聲,“聽雁聲”的說法有幾分深意,在松聲秋聲中留心分辨雁去的聲音,有幾分嫻靜也有幾分孤獨,雁去的聲音劃破了松濤的單調(diào),把這一場景顯得更為寂靜。所以首句實際寫靜寫孤。

二句中,人心入于白云之間,神搖意馳,恍兮惚兮不知所屬之際,云在身前身后繚繞漂浮,還是人在云間浮沉徜徉,已經(jīng)分不清楚,首句的靜和孤此際幻化出騰云駕霧的感受,有種遠離塵囂的清凈和寧,以這種超然的心態(tài)觀察云卷云舒的閑適輕松,邊聽著雁去雁來的鳴叫,詩人暫且忘了閑愁吧(詩人此刻應是在浮云與內(nèi)心的愁緒之間進行觀照,詩人于兩者都很游離)。正如首句的以聲寫靜,這里也是以閑適安寧寫心潮難平。嫻靜的感受是暫時的,內(nèi)心深處的紛亂思緒并沒有真正消弭。

三句始轉(zhuǎn),回到現(xiàn)實,“紛紜”這里借指紛亂的思緒,這里當是人從霧里突然墜落現(xiàn)實的感受,那些思想深處的愁緒,在深夜里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沉重,此刻詩人心底是浮想聯(lián)翩難以入靜,長夜不眠為紛繁復雜的心事所困擾。

結(jié)句非常別致,“共日升”含蓄地傳達了徹夜難眠的孤寂和凄涼,也暗含著一種豁達和隨順,把紛亂的思緒留在心底,等著迎接初日,散卻閑愁。孤獨和惆悵本就來自于自我的封閉,將這些理不清頭緒的莫名感受散入陽光中,讓朝霞帶走那絲煩亂,留下一個充滿希望的新的起點。

淡淡閑愁淡淡希冀,全詩都在這樣輕描淡寫的氣氛中,不著痕跡不動聲色,節(jié)奏輕緩,含蓄婉致,耐人尋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