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晚年,身邊有兩位重要的輔臣,堪稱雍正的“房謀杜斷”,此二人兢兢業(yè)業(yè),為雍正立下大功,雍正曾表示,讓他們倆配享太廟。這二人便是鄂爾泰和張廷玉。其中,張廷玉是漢族,出自安徽桐城,鄂爾泰是滿族,鑲黃旗人。相比于張廷玉,鄂爾泰可謂大器晚成,43歲時,才走入雍正的視野,從此青云直上,成為清朝的一代名臣。鄂爾泰在云南任巡撫時,曾連續(xù)寫了7封奏折給雍正,內(nèi)容完全一模一樣,雍正大喜,請鄂爾泰進京當“宰相”。
鄂爾泰祖上曾在努爾哈赤麾下立過大功,也是鑲黃旗名門,可惜到了鄂爾泰這一輩,家道中落。曾有人向康熙舉薦過鄂爾泰,康熙認為鄂爾泰不堪大用,到了康熙六十一年,鄂爾泰已經(jīng)43歲,還只是個員外郎,這一年,他結識了一位貴人,這位貴人就是當時的四皇子胤禛。胤禛有一次因為手頭緊,正好碰到鄂爾泰,向鄂爾泰借銀子,鄂爾泰不借給他。胤禛并沒有記恨他,而是覺得此人性格耿直,可以結交。
當年冬天,康熙駕崩,胤禛繼位,即為雍正帝。雍正為了打擊八爺胤禩等人,極力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43歲的鄂爾泰根正苗紅,為官清正,被雍正升任江蘇布政使,管一省錢糧。后來又調(diào)鄂爾泰去云南,任云南巡撫。
雍正為了解決康熙留下來的諸多弊政,開始力推改革,其中李衛(wèi)、田文鏡、鄂爾泰三人是雍正改革的主力官員。鄂爾泰身處云南,主要負責推進“改土歸流”政策。所謂“改土歸流”,是指云貴等地多年來都是當?shù)氐耐了竟芾恚淹了緭Q成“流官”來管理。因為土司不僅有自己的武裝,還可以隨意處置、買賣自己麾下的百姓,這種“土皇帝”嚴重影響皇權。
改土歸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鄂爾泰不怕,他給雍正寫密折,要雍正賦予他權力,雍正讓他以云南巡撫的身份,兼任貴州和廣西的巡撫,而且可以指揮兵馬,一個人兼任三省巡撫,又有軍權,相當于三省總督,權力極大。為了防止其他官員掣肘,雍正又給鄂爾泰加“兵部尚書”銜。
鄂爾泰也豁了出去,他剿撫并用,兩年內(nèi),摧毀2000多個大小土司,云、貴、廣西三省因為有了鄂爾泰,正式歸朝廷直管。有史學家評論,改土歸流是雍正做得非常正確的改革,這主要是鄂爾泰的功勞,他對中國的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影響深遠。
鄂爾泰不僅能力出眾,而且洞悉能力特別強,雍正七年,鄂爾泰正式出任三省總督,當時發(fā)生了一件著名的“曾靜案”,曾靜是個秀才,他列舉出雍正弒父、逼母、屠弟等罪證,稱雍正是大逆不孝之人。曾靜案影響深遠,后來曾靜的學生呂留良也因此獲罪,呂留良的女兒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呂四娘。
曾靜案讓雍正非常尷尬,此時,到了鄂爾泰發(fā)揮“政治智慧”的時候了,鄂爾泰寫了一封奏折,說在云南的思州和古州出現(xiàn)了百年難遇的卿云,何謂“卿云”,卿云是一種祥云,似煙非煙,似云非云。傳言,只有天子仁孝,才會出現(xiàn)卿云。雍正接到奏折后,非常開心,讓人趕緊抄寫,散發(fā)全國。
沒想到,一個月內(nèi),雍正又連續(xù)收到6封鄂爾泰的奏折,內(nèi)容一模一樣。原來,鄂爾泰感覺一封不夠,就多寫了幾封,隔幾天就八百里加急送去一封,一共寫了7封。雍正連續(xù)收到7封一模一樣的奏折,都是匯報卿云出現(xiàn)的,雍正明知道“卿云”是假的,但鄂爾泰如此支持雍正,雍正還是很開心,讓把這7封奏折都下發(fā),讓天下百姓都知道貴州出現(xiàn)了卿云。
可以說,7封報“卿云”的奏折,讓鄂爾泰徹底走進了雍正的內(nèi)心,曾靜案平息后,雍正火速調(diào)鄂爾泰入京,擔任保和殿大學士,上書房大臣,居內(nèi)閣首輔的位置。清朝不設宰相,鄂爾泰的位置,相當于當時的宰相。所以,當時有人稱鄂爾泰為“鄂相”。此時,在上書房干了多年的張廷玉,也位居鄂爾泰之下。
筆者認為:鄂爾泰和張廷玉身為雍正的臂膀,都是有能力、有功勞之人。雍正晚年,鄂爾泰的“鄂黨”,和張廷玉的“張黨”發(fā)生黨爭,因此鄂爾泰被人說成是奸臣,其實,在封建社會,歷朝歷代都有黨爭,但不能因為黨爭而抹殺此人的功勞。鄂爾泰善于拍馬屁,這一點是張廷玉很難做到的,當然,鄂爾泰的馬屁,大多是在幫雍正走出尷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