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指的是那些貪心永遠(yuǎn)得不到滿足的人,就好像是一只蛇一樣,明明很小,卻幻想著能夠吞下一只大象,其實這句話最早是出自《山海經(jīng)》,原話是“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大概意思是說,有一種蛇能夠吃下一只大象,它把大象吞下去之后,三年的時間都沒有消化干凈,最后只能夠把大象的骨頭吐出來。
聽說巴蛇是生活南海的一種蛇,青色的頭,有長達(dá)800米的身體,可是就算是這樣的一直蛇想要吞下一只大象都非常難,就算是生活故事中的蛇,想要吞象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一只普通的蛇,簡直就是不自量力,不過在民間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傳說在古代有一個叫王妄的人,從小就和年邁多病的母親生活在深山老林中,主要是以砍柴為生,有一天他在山里救了一只小蛇,每日悉心的照顧,很快這只小蛇就長大了,有一天這條小蛇跑到屋外曬太陽,可是不知怎么的一下就突然變得巨大無比,這一幕剛好被王妄的母親看到了,直接昏倒了過去。
等到王妄回來的時候,小蛇連忙恢復(fù)了原型,并且和王妄道歉“今天真的是失禮了,我本來是這山中的山神,無疑嚇你母親,不過我一定會救你母親的,只要你從我身上刮下一點蛇皮,喝水一起熬成藥,讓你母親喝下便可痊愈”,可是王妄卻不接受,不過在小蛇的多次勸說下,最后還是聽了他的話,之后母親醒來,便和王妄說這條蛇肯定不是一般的蛇。
之后皇帝想要收刮寶貝,只要誰能夠獻(xiàn)上夜明珠就能夠封官授爵,這件事情被王妄知道之后,就回家告訴了蛇,大蛇說自己的眼睛就是夜明珠,只要挖出一顆獻(xiàn)給皇帝就能夠封官授爵和母親安享晚年,可是王妄不忍心,不過大蛇說沒關(guān)系,就當(dāng)是報答他的救命之恩,后來王妄就挖下了大蛇的眼睛,并且獻(xiàn)給皇帝封官授爵了。
沒過多久皇帝的妃子也想要一顆夜明珠,皇上一口答應(yīng)了,于是就下榜只要能夠獻(xiàn)上夜明珠的人就可以當(dāng)丞相,于是王妄又去找大蛇了,大蛇又把另一顆眼珠給了王妄,之后他也如愿成為了丞相,沒過多久,皇帝心愛的公主得了一種怪病,聽說只有拿2000多年的蛇膽才能夠活命。
于是皇帝就下令只要誰能夠救活公主,就把公主許配給他,于是王妄又去找大蛇,大蛇非常生氣,究竟王妄是想要大蛇的命,還是想要救公主的命呢?這時的王妄早已被名利蒙蔽了雙眼,于是他苦苦哀求大蛇,讓大蛇把它的蛇膽給自己。
于是大蛇在王妄的哀求之下答應(yīng)了,并且唉聲嘆氣的長大了嘴說到“那你來我肚子里取吧”,之后丞相爬進去之后就再也沒有出來過,這個典故也就因此流傳下來了,原本應(yīng)該是“人心不足蛇吞相”,被后人改成了“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一種以訛傳訛的典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