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漫談㈣
句式4:平平仄仄仄平平 □□■■■□□
按135不論記作:〔平〕平〔仄〕仄仄平平 ◇□◆■■□□
第一字不論;
這種句式如第一字為仄,則出現(xiàn)兩仄夾一平的乙派說的孤平。從唐詩三百首來看,第三字改為平聲的例句較多,但下列數(shù)句第三字仍為仄聲。
歲時(shí)伏臘走村翁。
指揮若定失蕭曹。
一弦一柱思華年。
錦帆應(yīng)是到天涯。
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近寒食雨草萋萋,
第二字分明;
第三字不論;
第四字分明;
第五字分明:口訣說第五字不論,而此句式則非論不可了。五字若改為平聲,則此句句式變?yōu)?/font>
〔平〕平〔仄〕仄平平平,◇□◆■□□□
(五言:〔仄〕仄平平平◆■□□□)
則犯了尾三連平,屬詩家大忌。
三平聲句例:
積雪浮云端。
打起黃鶯兒,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上句三連仄,下句三連平)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上句三連仄,下句三連平)
談笑無還期。
春與清溪長。
白云千載空悠悠。(此空可讀為去聲,則非三連平,此詩上還有空余一詞)
三連平句還真不少,想或因律詩初成故,或一時(shí)大意罷?詩友作詩時(shí)切記不要以此為口實(shí),免招議論。
第六字分明;
第七字分明;
小結(jié):
句式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
可記作:〔平〕平〔仄〕仄仄平平 ◇□◆■■□□
根據(jù)以上探討,七絕可根據(jù)對(duì)粘規(guī)律,組成以下四體:(五絕去每句前二字)
1.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2.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3.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4.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七律可組成以下四體:(五律去前每句二字)
1.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2.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3.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4.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注:
1.以上所列各體為正體,最后一字為平聲時(shí),均要押韻;
2.律詩第二、三聯(lián)正格要求對(duì)仗;
3.對(duì):上句(出句)與下句(對(duì)句)平仄相反稱作“對(duì)”;
4. 粘:上聯(lián)下句與下聯(lián)上句平仄相同稱作“粘”。
格律詩漫談本有五講,第五講為別體近體詩。原先課程已作個(gè)詳細(xì)介紹,故略。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qǐng)
點(diǎn)擊舉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