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和她顯赫家族的陵墓正門
想看維族風(fēng)情,了解維族的建筑、服飾、風(fēng)俗、歷史、文化,南疆喀什是最合適的選擇。喀什的大清真寺和香妃墓,是必須去的地方,是維族建筑文化的代表,也是集中反映維族歷史文化的古跡。
香妃,有許多傳說,大部分是演義,是戲說。我在喀什了解到的是歷史,是真實的香妃。香妃出身于維族貴族家庭,不是平民,也不是一般貴族,其兄為第二十九世回部臺吉(貴族首領(lǐng))圖爾都。她的哥哥圖爾都配合清軍,于乾隆二十四年,徹底平息了新疆大、小和卓木的叛亂,維護了民族團結(jié)和祖國統(tǒng)一,是有功之臣。
圖爾都得到乾隆的封賞,封為輔國公,一家來北京居住。香妃原來是有丈夫的,丈夫參與叛亂死亡,她被選入宮中,后來冊封為容妃。這是有史記載的,乾隆23年,冊封的文件上記載有“爾容嬪霍卓氏,端謹持躬,柔嘉表則,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闈,供內(nèi)職以無違,夙協(xié)箴規(guī)于女史,茲奉皇太后慈諭,冊封爾為容妃?!鼻∥迨晁脑率湃眨蒎x世,享年55歲。
香妃體有異香,導(dǎo)游(漢族,姓劉)說是一種喀什沙棗花香,這個情況在喀什少數(shù)維族女子中是有的,香氣濃淡因人而異。
先有香妃墓,后有香妃這個人。香妃墓,不是香妃一個人的墓地,應(yīng)該稱為阿巴克霍加麻扎。香妃是阿巴克霍加家族的成員,霍加是圣人后裔的意思,麻扎就是維語的墓地。陵園始建于1640年,這里安葬了阿巴克霍加家族的五代72位成員,香妃是這個家族72位成員之一。阿巴克霍加是喀什“霍加政權(quán)”之王,白山派首領(lǐng),是一個顯赫的家族,在中國和新疆歷史上有很大的貢獻,占有重要地位,不是一般的維族貴族,更不是普通維族老百姓。
正因為有以上背景,陵園規(guī)模宏大,建筑精美,而且豪華。陵園的建筑,除了大門和主墓室,配備有高低禮拜寺、加滿清真寺、教經(jīng)堂、朝圣室、講經(jīng)堂、圣水池和果園等附屬建筑物,占地72畝。建筑全用土坯和石膏砌成。
主墓室是新疆最大的穹頂建筑,用料考究,其圓拱直徑達17米,無任何梁柱,在建筑史上極其珍貴。外面全部是用綠色琉璃磚貼面,并夾雜一些繪有各色圖案和花紋的黃色或藍色瓷磚,顯得格外富麗堂皇、莊嚴肅穆。乾隆曾經(jīng)撥款修葺過阿巴霍加麻扎。
與門樓西墻緊連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繪天棚覆頂?shù)母吲_,
香妃墓主墓室
柱頂各建一座精致的圓筒形“邦克樓”
墓室內(nèi)部筑有半人高的平臺,平臺上整齊地排布著大小不等的數(shù)十個墓丘,墓均砌以白底藍花的琉璃磚,看上去晶潔素雅。墓丘的大小依輩分而建,輩分越高者,墓丘尺寸越大。
加滿清真寺維族木雕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