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考試周刊 2012年27期 字體:大 中 小 打印當頁正文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盡可能大的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即實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形態(tài),也是一種教學理想,其意義是為現(xiàn)實教學起到一種動力、牽引、導向作用。我認為,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zhì)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等,都是“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折射和反映。當前的高中語文急切需要實施高效課堂教學,如何才能實現(xiàn)高中語文課堂的“三高”目標?這里我以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為基礎進行反思,談談關于打造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想法。
一、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急切呼喚課堂的高效率、高效益、好效果。
隨著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備受人們關注,可是作為實現(xiàn)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主陣地——語文課堂仍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有的教師在講臺上激情滿懷,滔滔不絕,而臺下學生兩眼茫然,昏昏欲睡。語文課通常被學生當做休閑課、放松課。有的學生甚至認為:語文學與不學一個樣。由于高考命題的材料幾乎全部取自課外,只要背誦題是課內(nèi)的,一些學生質(zhì)疑:學了也不考,學了有什么用?因此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不高,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也是參差不齊的。而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一些教師花了大量時間死記硬背繁瑣的語文知識,功利地去告知學生答題方法。我們所有的目的就是提高高考語文那張卷子的分數(shù)。語文的人文性內(nèi)涵被我們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課堂上為了追趕所謂的進度,往往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學生少有自己的思考。即使有提問,也是只能關注到少部分同學,不能關注全體。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語文不再是充滿靈性的美文,潤物細無聲的熏陶,而是變成了面目可憎的說教,無邊無際的試題。
在競爭日益嚴峻的今天,高考制度決定了學生過多地被功利思想支配,希望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益,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課后學生不會花過多時間學習語文,我們能夠抓住的只有有限的四十分鐘的課堂。這四十分鐘我們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改變語文課堂教學中效率低下的現(xiàn)狀,打造高效率、高效益、好效果的課堂?這成為一線語文老師急需思考和探究的課題。
二、打造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反思。
如何打造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我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踐,分別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反思。
1.教師要潛下心來讀書,不斷提高自身的學養(yǎng)。
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苯處熓侵R的傳播者和創(chuàng)造者,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學無止境,教師這個職業(yè)比任何其他職業(yè)都來得艱難,需要不斷加強學習。但是,讀書對老師來講是一種奢侈。成天是作業(yè)、試卷、瑣碎的班務工作,繁重的工作把人碾壓得佝僂蒼白,讀書這個必修之課成了奢侈的夢。
讀書應該是教師的常態(tài)生活,語文教師更應如此。語文教師不讀書,必定難致遠處,課堂枯燥,解讀低弱,語言乏味,了無生氣,教學只能是壓滅火花,扼殺靈性,捆綁靈魂,造就淺薄。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從來不愛文學、不看“閑書”(教本教參之外的書)、不能有自己的感悟和解讀的語文老師,能夠讓他的學生愛上語文、愛上讀書。
所以,要實現(xiàn)語文課堂高效的目標,語文教師必須潛下心讀書,不斷提高自身的學養(yǎng)。
2.因材而設,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學重點突出。
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是一堂語文課的靈魂,它既是教師教的指南,又是學生學的指標,也是語文課堂評價的依據(jù)。語文教學目標首先要明確,一堂課要達到什么目的,教師上課前就要“瞄準最后的結(jié)果”,這個目標要根據(jù)教師選取的教材內(nèi)容而定,這就要求教師吃透大綱精神,用好教材,研究學生,寫好教案,做到腦中有綱,腹中有書,目中有人,胸中有案。其次,目標越明確,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就越緊湊,教學效果就越明顯,教學的目標要重點突出。一堂語文課不能面面俱到,目標確定了,講什么,練什么,既要全面又要保證重點。所謂全面,是指在課堂40分鐘內(nèi)能夠解決的最大范圍;所謂重點,是指從面面俱到的任務中找出占主導地位的任務。例如,講《荷塘月色》重點在散文語言的品味;古文《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目標為:在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文言詞語、語法現(xiàn)象和特殊句式上學習廉頗、藺相如的為人,培養(yǎng)學生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做到點面結(jié)合,重點突出。優(yōu)化教學目標,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既掌握了知識與技能,又培養(yǎng)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最后,語文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對知識、情感、學法、實踐技能提出相應目標。通過一節(jié)語文課的教學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發(fā)展,在不同的學習領域都有所提高,真正實現(xiàn)語文課堂“三高”目標。
3.精心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新課的導入是一門藝術,恰當?shù)膶胧侄魏途实膶дZ往往能夠在課堂中“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肯學、想學、會學”,使課堂真正達到高效。例如在教《林黛玉進賈府》時,我從時下最火的紅樓夢中人的海選講起,這是一個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講必修一讀本《忙碌經(jīng)紀人的浪漫史》時,導入由趙詠華演唱的《最浪漫的事》。這樣,便很快地把學生帶入到和諧有序的學習氛圍中,使師生之間的知識傳遞融入和諧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時又使課內(nèi)和課外緊密結(jié)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收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4.精心設計巧妙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
斯騰博格在《思維教學》中明確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引導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會思考的人,是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學生“如何思考”,幫助他們思考,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策略正是促進學生學會思考的重要教學策略之一。那么什么樣的問題才是好的問題呢?北大錢志亮教授給了我們一個參考答案:“能夠觸及學生思維神經(jīng)的問題,于藝術知識十字路口的問題,樹立著思維導向目標的問題,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能擴展學生思維時空的問題,能迸發(fā)出思維火花的問題?!痹诮處煹挠行б龑?,每一位同學都能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激發(fā)自己的閱讀興趣和探究,通過閱讀、思考、實踐和體驗,喚醒他們的生命意識,豐富他們的生命內(nèi)涵,提升他們的生命質(zhì)量。“與語文共舞,讓生命鮮活!”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整個課堂就會迸發(fā)出生機和活力。師生關系就會呈現(xiàn)出和諧之美,教師不再是權威者、控制者,而是與學生就某些問題進行探討的對話者,課堂因而變得高效。
5.“閑言碎語”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語文教師的語言應該形象、生動、饒有情趣,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因此語文教師在授課中可以根據(jù)教學進程,根據(jù)學生的情緒、反應,隨機應變地插一些與教材有關的故事、警句、成語、典故、詩詞等碎語。這些“碎語”不僅可以調(diào)節(jié)教學節(jié)奏,輕松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到課堂新奇多趣,而且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課堂高效。
總之,打造語文高效課堂是一個內(nèi)容十分豐富的研究課題,涉及教師、學生、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語言等諸多方面。只要我們在研讀教材時,在教學設計時,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站在學生的立場多問幾個“為什么”,多想一想能否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發(fā)展,語文課堂就能真正實現(xiàn)高效。
參考文獻:
[1]郭鐵良.優(yōu)秀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11件事.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