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邵陽美食之二:糍粑和腰子粑
                                                 邵陽美食之二:糍粑和腰子粑

 
       “  五娘,五娘,你么時期diang(‘得’‘央’連讀,入聲。老家有很多發(fā)音要用國際音標標出,現(xiàn)代漢語拼音不行)糍粑,我做兩斗米,和你家合著做吧?”
   “我家三妹子和女婿得回來拜新年,我得做一擔米糍粑,你找別個合著蒸吧?”
   “好的,女兒女婿拜新年,鬧熱喲。”
  
  邵陽鄉(xiāng)下,每到過年前幾天,處處可以聽到這種對話。準備過年,像別處一樣殺豬宰雞自不必說,邵陽鄉(xiāng)下人還有幾種過年的食品必須備下:甜酒、米燒酒、豬血丸子和糍粑,。
  糍粑由糯米做成,糯米太黏,一般做糍粑的時候,會加入若干的粳米。糯米產(chǎn)量遠低于粳米,少量種植專門為做糍粑和甜酒準備的,年成不好的時候,吃糯米飯近乎一種奢侈。
  臘月二十七、八的時候,家家開始做糍粑。糯米用杉木做的蒸桶蒸熟,下面為了防沾鍋,鋪上一層棕葉。把蒸桶頂打開,糯米香、棕葉香和杉木的香混合在一起,立刻撲面而來,十分馥郁。一蒸桶差不多能蒸半擔米,因此往往相處融洽的鄰里合蒸。做糍粑的時候,幾乎是兩家人集體勞動節(jié),別的鄰居,如果自己的年貨準備好了,閑來無時,也會來搭把手。一個村莊是個大家族,這種事來幫幫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需要主人專門去情。也不用表示謝意。
  “diang”是沖擊、擂擊之意,這個字說出了糍粑制作的主要工藝。蒸熟的糯米,放到一個大石臼里擂擊。這石臼叫粑匡,大多是祖上傳來的,用厚實堅硬的大青石,一錘一鑿做成,越重越大的石臼,做出的糍粑越好吃。四個大勞力將石臼抬到堂屋里,洗干凈,熟糯米倒進去,兩個男子漢用一對松木做的粑棰,你一下我一下地交錯擂擊。
  看起來擂擊糯米是個簡單的體力活,但其中很有學問,關(guān)鍵一點是用力均勻,否則有些米粒稀巴爛,有些還是原型,這樣做出來的糍粑屬于劣質(zhì)品。擂擊糯米,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場景,兩個漢子彼此的力氣不能差別太大,而且要有默契,眼色也得好,不然的話,此重彼輕,很不協(xié)調(diào)。糯米擂碎后,兩人要一起將所有的糯米卷到粑棰上,石臼上一點白色的熟糯米都不會留下。-----只有糯米飯雷擊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如此的粘連性。
  家里的男孩,總覺得擂擊糯米飯是個好玩的活計,搶著要干,父母、叔輩和兄長們會給他機會表現(xiàn)。往往擂擊不了幾下,就悻悻地敗退下來。哪一年這個男孩能掌握了diang糍粑的力道、節(jié)奏,基本意味著他已長成男人了。
  糯米飯擂成糊糊后,放到門板上,下面會鋪一層粳米米粉,否則就會沾到門板上不得脫。黏糊糊的糯米被卷成一條長長的圓柱形,一段段掐斷壓到糍粑印模里面,做成園園的薄糍粑。------當然,糍粑不能太薄,因為它的直徑是固定的,太薄的糍粑意味著單個用的糯米太少,主人難免有吝嗇的嫌疑。如果拿著這樣的糍粑去拜年,有可能會被人背后譏笑某家的糍粑,輕巧得風都能吹走,那就不是好名譽了。
  糍粑印模也多是祖上傳下來的,上面鐫刻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有梅、蘭、竹、菊,有蝙蝠和麒麟,也有“福”字。糍粑一個個印出來,晾干是最后一道工序。鄉(xiāng)下人講吉利,有些人家會用筷子在白糍粑中點一點紅,煞是好看。
  糍粑就是做熟又晾干的糯米飯,因此能保持較長的時間不變質(zhì)。要吃的時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炭火上架一個火鉗,擱在上面,不停地翻轉(zhuǎn),直到薄糍粑膨脹,兩面都鼓起來,意味著堅硬的飯干已經(jīng)變軟了,吃的時候慢些,當心燙嘴。
  還有一種吃法比較奢侈,鐵鍋里放豬油,糍粑攤在上面煎熟,火不宜大,否則容易燒糊,煎的過程中,可以撒一些白糖,那味道就更甜美了。我最喜歡的一種吃法,是把糍粑扯碎,放到甜酒里一起加熱燙熟,然后和甜酒一塊咽下肚里。
  我在西北上大學的時候,每年寒假返校,老媽總讓我?guī)ピS多糍粑,我只能偷偷地架在電爐上烤熟。西北的同學第一次見到這種東西,問我是啥。我突發(fā)奇想,說這是我們老家的“鍋盔”。西北人們的鍋盔用熟面做成,然后晾干,許久不壞。過去趕著駱駝走他鄉(xiāng)的伙計,帶著母親或妻子做的鍋盔,一路就著開水和咸菜果腹。而糍粑是稻米做得最能儲存的食品,老家的游子也常常帶著它飄蕩江湖。不過儲存的辦法和鍋盔略有不同,鍋盔放在越干燥的環(huán)境里越不容易壞,而糍粑泡在清水里,能存更長的時間。------這大約也能反映出南人和北人的一點差別吧。
  
  腰子粑的原料和糍粑差不多,但做法有些不同。糍粑只有過年才做,而腰子粑在新兒慶生、7月半接祖先的亡靈回家做客------邵陽鄉(xiāng)下叫“接老客”,主人做好用來答謝親朋好友或者名義上是送給祖先享用。
  腰子粑多是用浸泡的糯米,放到碓匡里沖碎。碓匡也是一種石臼,不過是埋在地下,一端有一個人,踩著一個類似蹺蹺板的木柱子,木柱的另一端,安著一個向下的木槌,利用杠桿原理,踩動木柱,木槌撞擊石臼里面的糯米。糯米碎了后,再蒸熟做粑粑。
  這樣的粑粑做成豬腰子狀,故得名。外面用一片桐葉包好,和粑粑黏在一起。邵陽鄉(xiāng)下多桐樹,桐子一直是當?shù)靥禺a(chǎn)。桐葉如古代的玉圭,圓圓的,和腰子粑合在一起簡直是十分般配,關(guān)鍵它有一種經(jīng)久不散的香味。腰子粑里面用紅糖和芝麻做餡。腰子粑干了后,媽媽怕孩子偷吃,往往放在竹籃里,掛在高高的樓枕上。------但小時候我媽這招從來難不住我,饞嘴的兒子智慧是無窮的。糍粑多用烤熟,而腰子粑因為厚實,一般埋到緩緩燃燒的木炭灰中煨熟。慢火如燉肉一樣,一點點讓腰子粑的身軀變軟,從火堆里扒出來后,外面的桐葉已經(jīng)燒成灰燼,拍打兩下就全脫了,露出了豐腴的肉身,外面有一點焦黃,可以慢慢地享用了,里面的紅糖餡已經(jīng)熔化,和熟透了的芝麻不分彼此。掰開,看餡黃肉白,分外妖嬈。-----此時,你還能忍住自己的口水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燒烤糍粑香
打糍粑
美食+ | 湘南憶,最憶是糍粑
中秋桂花分外香
今日下元節(jié),糯米已經(jīng)在蒸,準備打糍粑咯。#寧化人愛過節(jié)#
【洞庭作家】萬志勇/河西的糍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