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xiàn)在習慣把上衛(wèi)生間方便叫做上廁所,而把在廚房里做菜叫做下廚房,按照中國傳統(tǒng)以上為尊、以下為卑的習俗應該把廚房這種關乎到吃飯這么神圣的問題稱為上廚房、把廁所排泄污穢之物的地方稱為下才對啊。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楚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風格和漢字詞義的演變。
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是以四合院為主的,在中國的風水理論理念中,非常重視“天人合一”的思想,無論是大到宮殿寺廟,小至民宅的建筑格局,都是要依照“天地定位”的理論、按“后天八卦方位圖”并配合節(jié)氣時間圖來建造的。其目的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藏風聚氣”的居住環(huán)境。四合院基本上都是按照坐北朝南的方位來修建的,體現(xiàn)了“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周易·說卦》)。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在北半球的氣候、環(huán)境下,要考慮避免北方冷冽寒風的吹襲,盡量延長日照、采光的時間。中國風水中的“面南而居”理論,就是這種受地理環(huán)境影響所形成的文化模式。
四合院的廁所一般建于院子的西南角。按后天八卦的方位說:西南是為坤卦的卦位,在《易》經(jīng)中,坤代表大地。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nóng)業(yè)國家,吃飽肚子是個大問題。人們希望每年都是一個好年景,莊稼可以大豐收。糞便是很好的農(nóng)家肥,肥積于大地(坤)之中,就是豐收之兆。所以老百姓常說“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是,如果從北房及東西廂房的位置來說,去位于西南方位的廁所,應該叫“下”廁所才是啊。還記得開頭所提的中國古代的“面南文化”嗎?古時中國地圖上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因為它是以面南而立,所以廁所是在整個四合院的上方,所以到廁所去就叫“上”廁所。廚房古代稱為火唵,按照陽宅風水理論,廚灶只宜安在住宅的兇方,不宜安在住宅的吉方,即“坐煞向生”的方位。而且風水家們認為安灶的方位也有要訣:“安灶西面子孫良,向南燒火無禍殃。”如此,灶的方位既以面西最為吉利,那么灶門也就自然以開在東面為大利了。所以四合院中的廚房常位于東房一個房間。 以前都是仆人進出廚房勞作,一般住在挨廚房的偏房里。廁所與廚房的方位在四合院里廁所為上方向、廚房為下方向,又因廚房是仆人勞作的地方自然就叫下廚房了?!跋隆睆N房就是這么來的。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留下來的每一句話都是有來歷的,我們不得不佩服我們勤勞聰明的祖先!
本文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立刪,文章為本人原創(chuàng)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