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說:你彈得太好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巍峨的高山!心里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我好像看見了奔騰的江河!伯牙所思的,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鐘子期死后,伯牙覺得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后人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指樂曲絕妙。
莊周夢蝶
莊周夢見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飛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后,自身依然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還是蝴蝶化為莊周。提出了人不可能確切的區(qū)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引發(fā)后世眾多文人騷客的共鳴,成為了他們經(jīng)常吟詠的題目,后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
傾國傾城出自漢武帝時音樂家李延年詩: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聞此曲后,遂納其妹為妃,即史上所稱的李夫人。李夫人貌美如花,通音律,善歌舞,很受武帝寵愛。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
凌波微步
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長兄曹丕當政以后,備受猜忌,郁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賦是一篇傳誦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寫洛神的步態(tài)之美:體迅飛鳥,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寫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跡之態(tài)十分傳神。后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輕盈。
破鏡重圓,是一個與元宵節(jié)有關的凄婉愛情絕唱。南陳后主陳叔寶有個才貌雙全的妹妹樂昌公主,嫁給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其時隋軍壓境,南陳的滅亡已不可避免。徐德言擔心故國滅亡后夫妻離散,與樂昌公主商定,打破一面銅鏡,各拿一半,作為以后相見的憑證,約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賣鏡于街市,以獲得對方的消息。不久,陳果為隋所滅。為建立隋朝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楊素破陳有功,隋文帝將樂昌公主送進楊素府中,賜為楊素小妾。楊素對樂昌公主很寵愛,為其專門營造了宅院。樂昌公主卻終日郁郁寡歡,默無一語。
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度盡劫波的徐德言匆匆趕到街市,果然看見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忙按老者的要價給了錢,又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徐德言淚流滿面地向老者講述了破鏡的故事,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賣鏡老人深為之感動,他答應徐德言,一定要在他們之間傳遞消息。徐德言題詩一首: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不禁悲從中來,終日水米不進。楊素再三盤問,知道了情由,也深深地被打動,頓生成人之美之心。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回歸故里。于是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合家聚談,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致勃發(fā),指著外面的飛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后大加贊賞。謝道韞是東晉有名的才女。世人譽婦女有詩才為詠絮才。
唐代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游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tài)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惆悵之余,乃題詩于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后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女子,來后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曹丕為魏王世子時,與吳質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時文人均因痢疾死亡,曹丕作書與吳質,勸其惜時自娛。書中有古人思秉燭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燭夜游喻及時行樂。
白云蒼狗
唐代書生王季友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貧寒,拋棄了丈夫而去,外界不明真相,紛紛指責王季友。杜甫憐憫他博學多才卻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離而去的不幸,為王季友鳴不平,作可嘆詩一首,首四句: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感嘆世事變化莫測。白云蒼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萬變。
唐代詩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詩長干行描寫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從住地長干跋涉數(shù)百里遠路,到長風沙迎接丈夫。詩的開頭回憶他們從小在一起親昵的嬉戲: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后人用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來表明天真、純潔的感情長遠深厚,形容少男少女天真無邪,親昵嬉戲的狀態(tài)。又喻幼男幼女天真純潔,彼此相處融洽。也可以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放在一起使用,意思不變。泛指小時候玩在一起的男女,尤其指長大之后戀愛或結婚的。
綠葉成蔭
唐代詩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時,應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時年末及竿,心頗愛悅之,臨別相約十年內與她成婚。此后連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為湖州刺史,方重臨舊地,而當年相約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悵不已,作嘆花詩以寄慨。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花時??耧L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后人遂以綠葉成蔭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虛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詩家常用以比喻朦朧空靈的意境。唐代詩人李白的夏歌: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刂鄄淮?,歸去越王家。以鏡花水月比喻詩歌中不可言傳的妙境。
閑云孤鶴
五代時期詩僧貫休,七歲出家,苦節(jié)峻行,頗負詩名。吳越錢繆稱王后,貫休以詩投偈。貴逼身來不自由,幾年辛苦踏林丘。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寒霜十四州。萊子衣裳功錦窄,謝公篇詠綺霞羞。他年名上凌煙閣,豈羨當年萬戶侯!但錢繆見后,令其改十四州為四十州,乃可相見。貫休不從,道:州亦難添,詩亦不改。然閑云孤鶴,何天而不可飛?后以閑云孤鶴喻來去自由,不受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