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二首
引用典故:封禪文
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彈琴看文君,春風(fēng)吹鬢影。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
集評(píng):
《李長吉集》:
黎簡:此長古以長卿自況。“草垂石井”寂寞矣。三句于寂寞中寫出長卿極得意處,真千古佳話也?!按猴L(fēng)鬢影”在遠(yuǎn)山芙蓉外,看出無形佳麗,細(xì)靜至此,非我長吉先生,誰能道得?
《歷代詩法》:
“彈琴”二語,下筆如渏弱風(fēng)疏。
《唐賢小三昧集》:
風(fēng)流絕世(“彈琴”二句下)。
《李長吉詩集批注》:
寫相如無聊本事,卻暗用信陵晚節(jié)飲酒近婦人神理。(“彈琴”二句下)。此句才說相如身后。后四語感慨生不逢時(shí),惟有死待求書而已(末句下)。
《石園詩話》:
杜牧序李賀詩云:“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蓋《騷》之苗裔,理雖不及,辭或過之。”……然長吉之“彈琴看文君,春風(fēng)吹鬢影”,“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唯澆趙州土”,“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dāng)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bǔ)造化天無功”,辭之所至,理亦赴之,但不能篇篇理到耳。
春坊正字劒子歌
引用典故:斬龍子鬼母哭荊軻三尺水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yún)翘?/span>斬龍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挼絲團(tuán)金懸?鬼母秋郊哭。
集評(píng):
《唐詩品匯》:
劉云:雖筆畫點(diǎn)綴簇密,而縱橫用意甚麗。劍身劍室,紋理刻字,束帶色雜,無一疊犯,乃不妨句意舂容俯仰。“秋郊”語甚奇,不厭再言。
《唐詩歸》:
鐘云:七字何等氣骨!看長吉詩當(dāng)于此等處留心(“直是荊軻”句下)。
《匯編唐詩十集》:
萃精求異,復(fù)不堆垛,門吻間覺有一段奇光射人。
《李長吉集》:
黎簡:“提出”句用事直而傖。用事渾淪為貴,在賀詩尤覺其傖。
《中晚唐詩叩彈集》:
杜詔:此二句言劍當(dāng)為俠士之用,而不當(dāng)置之無用之地也(“直是荊軻”二句下)。
《李長吉歌詩匯解》:
長吉好以險(xiǎn)字作勢,然如“漢武秦王聽不得”,“直是荊軻一片心”,原白渾老。
《唐詩別裁》:
從來寫劍者,只形其利,此并傳其神。末暗用漢祖斬白蛇事。
《李長吉詩集批注》:
此二句遙接“荊軻心”、“春坊字”二語而擴(kuò)而大之,重為春坊冷官惜也?!肮砟浮保妒贰?、《漢》作“神母”,“鬼”字佳。詩文用事,有不必全依元文者(末二句下)。
雁門太守行
題注:《幽閑鼓吹》云:“賀以詩歌謁韓愈,時(shí)愈送客歸,極困,解帶讀之。首篇乃《雁門太守行》,即束帶見之?!?/span>
引用典故:黃金臺(tái)
黑雲(yún)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①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②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③不起。報(bào)君黃金臺(tái)上意,提攜玉龍爲(wèi)君死。
按:① 一作月 ② 一作土?、?一作聲寒
集評(píng):
《唐語林》:
李賀以歌詩謁韓愈,愈時(shí)為國子博士分司,送客歸,極困。門人呈卷,解帶旋讀之,有篇《雁門太守》云:“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卻緩帶,命迎之。
《麈史》:
長吉才力奔放,不驚眾絕俗不下筆,有《雁門太守》詩曰:“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射日金鱗開?!蓖醢彩唬骸笆莾貉圆幌喔币病7胶谠迫绱?,安待向日之甲光乎?”
《艇齋詩話》:
李賀《雁門太守行》語奇。
《唐詩品匯》:
劉云:有此一語方暢(“角聲滿天”句下)。此等景不可無(“塞上燕脂”二句下)。起語起。賦雁門著紫土本嫩。后三語無甚生氣,設(shè)為死敵之意偏欲如此,頗似敗后之作。
《升庵詩話》:
或問:“此詩韓、王二公去取不同,誰為是?”予曰:“宋老頭巾不知詩,凡兵圍城,必有怪云變氣,昔人賦鴻門有‘東龍白日西龍雨’之句,解此意矣。予在滇,值安鳳之變,居圍城中,見日暈兩重,黑云如蚊在其側(cè),始信賀之詩善狀物也?!?/span>
《唐詩選脈會(huì)通評(píng)林》:
劉辰翁曰:語少而勁,轉(zhuǎn)出死敵意,憤咽。范梈曰:作詩要有驚人句。語險(xiǎn),詩便驚人。如李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照日金鱗開”,此等語,任是人道不出。周敬曰:萃精求異,刻畫點(diǎn)綴,真好氣骨,好才思。顧璘曰:詞奇而俊,前輩所稱。陸時(shí)雍曰:“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二字難下;“霜重鼓寒聲不起”,語甚有色。周珽曰:今觀其全首,似為中唐另樹旗鼓者。至末二句,雄渾尤不減初、盛風(fēng)格?!L吉詩大抵創(chuàng)意奧而生想深,萃精求異,有不自知為古古怪怪者。他如《劍子》、《銅仙》等歌什,輒多嘔心語,宜為昌黎公所知重也。
《李長吉集》:
黎簡:“聲滿天地”似昌黎“天狗墮地”之作篇中活句,賀其不愧作者。“霜重”句即李陵“兵氣不揚(yáng)”意。寫敗軍如見(“半卷紅旗”二句下)。以死作結(jié)勢,結(jié)得決絕險(xiǎn)勁(末二句下)。
《中晚唐詩叩彈集》:
杜詔:此詩言城危勢亟,擐甲不休,至于哀角橫秋,夕陽塞紫,滿目悲涼,猶卷旆前征,有進(jìn)無退。雖士氣已竭,鼓聲不揚(yáng),而一劍尚存,死不負(fù)國。皆極寫忠誠慷慨。
《一瓢詩話》:
李奉禮“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是陣前實(shí)事,千古妙語。王荊公訾之,豈疑其黑云、甲光不相屬耶?儒者不知兵,乃一大患。
《唐詩別裁》:
陰云蔽天,忽露赤日,實(shí)有此景(“黑云壓城”二句下)。字字錘煉而成,昌谷集中定推老成之作。
《網(wǎng)師園唐詩箋》:
沉雄乃爾(“黑云壓城”二句下)。警絕(“霜重鼓寒”三句下)。
《唐賢小三昧集》:
閃爍紙上(“黑云壓城”句下)。結(jié)更陡健。
《王闿運(yùn)手批唐詩選》:
長吉詩皆僅成章(“半卷紅旗”二句下)。
夢天
引用典故:寒蟾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yún)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溼團(tuán)光,鸞珮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diǎn)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集評(píng):
《唐詩品匯》:
意近語超,其為仙人語亦不甚費(fèi)力。使盡如起語,當(dāng)自笑耳。
《李長吉集》:
黎簡: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為仙語,乃李白所不及。九州二句妙有千古。
《唐詩快》:
命題奇創(chuàng)。詩中句句是天,亦句句是夢,正不知夢在天中耶?天在夢中耶?是何等胸襟眼界,有如此手筆?!栋子駱怯洝凡坏貌唤柚匾?。
《昌谷集注》:
滓淄既盡,太虛可游,故托夢以詭世也。蓬萊仙境,尚憂陵陸;何況塵土,不滄桑乎?末二句分明說置身宵漢,俯視天下皆小。宜其目空一世耳!
《李長吉詩集批注》:
此變郭景純《游仙》之格,并變其題;其為游仙則同。
《歷代詩法》:
分明一幅游月宮圖,持贈(zèng)張麗華,桂宮應(yīng)稱艷繪。
唐兒歌
題注:杜豳公之子
引用典故:畫空眼橫秋水
頭玉磽磽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音閃)光踏半臂。東家嬌娘求對(duì)值,濃笑畫(一作書)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集評(píng):
《娛書堂詩話》:
山谷自黔中還荊南,見一女子奇美,因賦《水仙花》以寓意。山谷下世,女子貧不能給,其夫鬻于田氏。一日,召高子勉飲,妾出侑觴。子勉請以詩中“國香”字名之,因作長篇紀(jì)其事。有云:“卻把水仙花說似,猛省西家黃學(xué)士。乃能知妾妾當(dāng)時(shí),悔不書空作黃字?!泵空b此句,未達(dá)其旨;因閱李賀《唐兒歌》,而有“東家嬌娘求對(duì)值,濃笑書空作唐字”之句。
《唐詩歸》:
鐘云:“骨重神寒”四字,長吉自評(píng)其人其詩。又云:幽情幽語(“東家嬌娘”二句下)。
《匯編唐詩十集》:
桑間之音,真纖真媚,描寫唐、杜深情,千秋如見。
《昌谷集注》:
“濃笑”句,狀唐兒對(duì)東家娘含情不語,有許多自負(fù)神情,故知其“眼大心雄”也。
《歷代詩法》:
狀鄰女相憐之,甚奇,艷絕矣。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幷閏月) 正月
上樓迎春新春歸①,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風(fēng)②生短絲。錦牀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duì)朝暝。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jié)。
按:① 一作正月上樓迎春歸,一本無正月?、?一作泥
集評(píng):
《李長吉集》:
黎簡:一詩之中三句說柳,首曰“暗黃”、次曰“短絲”,末曰“柳帶”,具見細(xì)心。
《昌谷集注》:
樓上春歸,柳絲未發(fā),暗黃正含芽也?!堕_元遺事》云:“宮漏有六更,君王得晏起”,故云遲也。陽暉漸暖,甲坼將舒。寒綠短絲,細(xì)草初茁。繡幔春寒,朦朧方覺。芳辰宜加珍惜,未可輕言離別。柔條難折,淑景易馳。但看菖蒲此日雖微,早晚即勝綰結(jié)矣。
《趙秋谷所傳聲調(diào)譜》:
六字皆平(首句下)。“黃”字平,“漏”字仄(“暗黃著柳”句下)。六字皆仄,第七字用平,下句可律(“薄薄淡靄”句下)?!吧弊制健B删洌谖遄钟闷?,少拗以葉之(“寒綠幽風(fēng)”句下)?!坝瘛保肿郑ā板\床曉臥”句下)。“開”字平,“朝”字平(“露臉未開”句下)。“不”,拗字《“官街柳帶”句下)。
《李長吉詩集批注》:
詩亦深思,但非試帖所宜。有唐人試帖行世,可鑒也。
其三 三月
東方風(fēng)來滿眼春,花城柳暗(一作禁)愁殺(一作幾)人。複宮深殿竹風(fēng)起,新翠舞衿淨(jìng)(一作襟靜)如水。光風(fēng)轉(zhuǎn)蕙百餘里,暖霧驅(qū)雲(yún)撲天地。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一作愁)苑。
集評(píng):
《李長吉集》:
黎簡:一結(jié)令人凄絕。
《昌谷集注》:
貞元末,好游畋。此詩言花城柳暗,人各怨別;不知春宮之怨,較春閨更甚耳!復(fù)宮竹色如沐,舞衣初試,互照鮮妍。鑾輿一出,香薫百里。而深宮少女,未得與游幸之樂。流水落花,心傷春去;閑庭蕭寂,情景如秋。
《趙秋谷所傳聲調(diào)譜》:
“百”字拗(“光風(fēng)轉(zhuǎn)蕙”句下)?!皰摺睂庌郑ā败妸y宮妓”句下)。此二句亦宜少拗乃健。謂二句俱律也(末二句下)。方綱按:此末二句自應(yīng)諧和,方可收束。秋谷乃載此詩而議其不健,何也?嘗見漁洋手評(píng)杜詩《醉時(shí)歌》末句“生前相遇且銜杯”,云結(jié)似律甚不健。此蓋先生一時(shí)未定之說,而秋谷所專服膺者爾。
四 四月
曉涼暮涼樹如蓋,千山濃綠生雲(yún)外。依微香雨青氛氳①,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閑水搖碧漪,老景沈重②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
按:① 一作過清氛 ② 一作帖
集評(píng):
《升庵詩話》:
雨未嘗有香也,而李賀詩“衣微香雨青氛氳”,元微之詩“雨香云淡覺微和”。
《昌谷集注》:
濃陰朱實(shí),無復(fù)嬌妍。春去不歸,芳姿難再。末句“老”字、“墮”字、“殘”、“暗”等字,不盡愁怨。
《李長吉詩集批注》:
《律歷志》精語。元和人造語,如孟郊、盧仝,往往有不出書卷而實(shí)得書卷者,昌黎且未有此(“老景沉重”句下)。單一句(末句下)。
其七 七月
星依雲(yún)渚冷,露滴盤中圓。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一作故)園。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曉風(fēng)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集評(píng):
《李長吉集》:
黃淳耀:“極”字無人能下。言荷葉初小,至七月則小到極矣。黎簡:云渚、銀灣、銀浦,皆說河漢耳。字特新艷。
《昌谷集注》:
天高氣清,白云如玉。池葉初似青錢,至此已極。涼飔初發(fā),漸覺衣單簟冷。是月也,日月會(huì)于鶉尾,而斗建中矣。
《趙秋谷所傳聲調(diào)譜》:
律句(首句下)。三平(“露滴”句下)。律句(“好花”句下)。三平。第三字不平,亦律句矣(“蓑蕙”句下)。二句律(“夜天”二句下)?!拔琛弊重啤!盎ā弊制?。二句拗律(“僅厭”二句下)。律(“曉風(fēng)”句下)。
《李長吉詩集批注》:
竹坨翁嘗八分大書此詩于巨幅,余得之于京師,不知偶然書耶,抑深賞之耶?此在昌谷,末為絕詣,然而安雅老成,亦可取。
《養(yǎng)一齋詩話》:
李賀“衰蕙愁空園”句,趙氏注曰:“第三字不平,則律句矣?!鄙w李賀此詩參用齊梁,不盡合調(diào),惟此句得法,故趙氏特注此句以明之,亦無可疑者也。
其九 九月
離宮散螢①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月綴金鋪光脈脈,涼苑虛庭空澹白。露②花飛飛風(fēng)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疎桐。
按:① 一作雲(yún)?、?一作霜
集評(píng):
《昌谷集注》:
隋煬帝于景華宮求螢火數(shù)斛,夜游出放,光滿巖谷。天清竹落,水冷蓉凋,情致不勝蕭寂。月皎庭空,露寒風(fēng)瑟,木葉丹黃,盈盈官路。更殘柝罷,梧落鴉啼。蓋徹夜不寐矣。
《趙秋谷所傳聲調(diào)譜》:
“宮”字平,“螢”字平(首句下)。律句(“竹黃池冷”句下)。二句亦律(“月綴金鋪”二句下)。拗律(“露華飛飛”二句下)。二句亦律(末二句下)。
其十二 十二月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依稀和氣排①冬嚴(yán),已就長日辭長夜。
按:① 一作解
集評(píng):
《李長吉集》:
黎簡:情理倶深。一語勝人千百,非苦吟何能臻此(末句下)。
《昌谷集注》:
烏足光微,故薄霜之在樹葉者亦不銷也。玉歷將回,冱寒漸解。黃赤進(jìn)退,日道南來。故晝刻增而夜刻減矣。
《李長吉詩集批注》:
刻劃冬至以后之陽氣,意是而詞氣不工(“依稀和氣”句下)。
以下總評(píng)
《龍性堂詩話初集》:
元人孟昉讀長吉《十二月詞》,櫽括其語,為《天凈沙調(diào)》十三章,音節(jié)和諧,甚見巧思。引云:“凡文章之有韻者,皆可歌也。第時(shí)有升降,言有雅俗,調(diào)有古今,聲有清濁,原其所自,無非發(fā)人心之和,非六德之外,別有一律呂也。使今之曲歌于古,猶古之曲;古之詞歌于今,猶今之詞也。其所和人心者,奚今古之異哉?”
《趙秋谷所傳聲調(diào)譜》:
方綱按:李長吉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在長吉集中之一體,元自諧合《云》《韶》。顧欲舉古今七古詩式,甫載東坡二篇,而遽及于此。姑勿論杜、韓諸大家正聲正格皆未之及,即以張、王、元、白旁及諸作者,音節(jié)之繁不一,豈能遍悉舉隅,而僅載長吉之樂詞,是惡足以程式后學(xué)乎?
《李長吉詩集批注》:
皆言宮中,猶古《房中樂》。
《李長吉歌詩匯解》:
元人孟昉曰:讀李長吉《十二月樂詞》,其意新而不蹈襲,句麗而不慆淫,長短不一,音節(jié)亦異。朱卓月曰:諸詩大半閨情多于宮景。婦人靜貞,鐘情最深。《三百篇》夏日冬夜,有不自婦人口中出者乎?以此閱詩,可以怨矣!余光曰:二月送別,不言折柳,八月不賦明月,九月不詠登高,皆避俗法。
歡迎個(gè)人轉(zhuǎn)發(fā)、擴(kuò)散。公號(hào)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我們。
微信聯(lián)系:yfzfxsh
樂府之妃豨誰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