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喜歡走不一樣的路子,調(diào)子迥異的家常菜,爛大街的火鍋,吃得越豐富,就越懷念以往經(jīng)典且非凡的味道。老昆明味道是一個富有力量的代表詞,濃縮了好幾代人的執(zhí)著追捧,吃過后的記憶,會讓其他一切美食變?yōu)閷⒕汀?/p>
我們不一樣,我們熱愛經(jīng)典!
今天要介紹的這家神秘家常菜館,不僅菜好吃,而且是老昆明味道里極富代表的一家。在昆明西站立交橋旁的滇緬大道345號(昆明附二院斜對面)。
跨越過鐵路,右手邊就能看見——食九方家常菜!
餐廳的旁邊是跨越了半個世紀的紅磚瓦房。
中午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從這里進去,爬上二樓吃頓老昆明味道的家常菜,就像來朋友家做客一樣舒服。
落地窗的透明設(shè)計,窗外真實的生活場景活靈活現(xiàn)。
樹與房子同生同長,幾十年如此,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有吃不完的柿子。
這里的位置與周圍居民緊密相連,有很濃郁的生活味道。
愛生活的人們總是勤懇、快樂。
毫不保留的全透明化廚房操作,隔著窗戶一切清晰可見,一派干凈衛(wèi)生。
老昆明的兒時記憶,你還記得嗎?來嘗嘗看。
到二樓的包間一看,是那種特別舒心的家庭座椅,窗外滿眼綠意,每一個包間都是老昆明的一個地方,想去哪里任你挑。
每一張桌號都是老昆明的地名,看看你認識幾個?相信很多老一輩的人看到都會特別親切。
環(huán)境清幽敞亮,陽光照進來,溫馨舒適、干凈整潔,來這里吃飯就像在家吃一樣自在。
先要著重說說這道臭豆腐燜鯽魚。
這道菜只能在昆明吃到,屬于傳統(tǒng)老昆明菜品,選用鮮活的小鯽魚,每一條二三兩左右最適合,這種魚肉質(zhì)很嫩,味道也很鮮。每份臭豆腐鯽魚,三條起。
現(xiàn)在每天都要賣出200多條,上桌12條的,基本都要被客打包帶走6條。
這種臭豆腐是出名的石屏臭豆腐,從70年代石屏人就研制的精品,據(jù)說還失傳了10多年。你驚訝稀爛的邊角嗎?其實這是一塊好豆腐的標志。
鍋底特別講究,加入多種辣椒、醬料等秘制材料放在一起炒香。
之后放入鯽魚稍微翻炒一下,加入清水煮沸,再放入切成塊的臭豆腐。
蓋上鍋蓋燜煮,先大火、再中火,最后調(diào)制小火溫煮即可,火候時間要把握得相當(dāng)精準。
揭開鍋蓋,撲鼻而來的香味無比奇特,鯽魚的鮮和著豆腐的香臭氣息,刺激我咽了一大口口水。
火候的掌控是對豆腐完整性的極大挑戰(zhàn),這就是一個完美的瞬間,豆腐在鍋里舞蹈的感覺真好。
起鍋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鯽魚在臭豆腐的下面,吃過豆腐之后才吃得到魚,這才是品嘗臭豆腐鯽魚的正確順序。
出鍋后還要灑上秘制的辣椒面和小蔥,咋一看是不是像一盤麻辣味的小蔥拌豆腐?
一整塊拎起,滿滿的調(diào)料看著就特別眼饞。
刨一塊邊角稀塌的豆腐嘗嘗,噓噓噓幾下就吸進嘴里了,特別香,還帶著濃濃的鯽魚鮮嫩味。
魚終于出現(xiàn)了,還是如此完整有型,布滿的都是臭豆腐和調(diào)料的湯汁。
扒開魚皮,露出了嫩鮮的魚肉,紋路錯落有致。
鯽魚的刺特別少,小的鯽魚還特別鮮嫩美味,湯汁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是純植物油,醬料參雜進去,就特別夠味。
到里層才看到最驚艷的一幕,鮮嫩無比才是這道菜的精妙手法。
夾著魚頭往外拖,完全骨肉分離了,饑餓的腸胃早已壓制不住。
魚肉非常細嫩、入味,沾點臭豆腐湯汁一起,那味道完全取代了所有魚肉在我心里的地位。
私房鹵雞,也是這里的招牌菜之一。
鹵雞講究的就是神奇高湯,美味全靠時間燉出來。
加入40多種中藥材,經(jīng)過8小時熬制,一只金黃色、光滑漂亮的鹵雞才得以上桌。
看看這銷魂的姿勢,雞肉很有韌性,新鮮十足,像是要起立打鳴一樣,充滿活力。
剛出鍋的鹵雞,切塊分解后,熱熱的,味道特別好,是我目前吃過的最好吃的鹵雞。
配著干濕兩種調(diào)料來吃,選擇你喜歡的味道沾上。
他家的私房鹵雞做得很家居,很干凈,仔細一看都沒有一絲毫毛。
鹵的很專業(yè),肉質(zhì)還特別嫩,不沾蘸水都特別好吃,沾了蘸水就更不用說了。
茶葉胸膘肉(牛肉),一道獨家的昆明家常菜。
桌桌必點的下酒菜,茶葉是綠茶,用綠茶炒牛肉,作為云南人,沒吃過都說不過去。
牛肉經(jīng)過油榨,伴著炸過的茶葉,肉質(zhì)清香,吃起來酥脆無比。
茶葉吃起來也有股牛肉香。
老奶洋芋,云南人最熟悉的家常菜。
一直以來的傳統(tǒng)做法,你一定不知道,它起源于80年代。
他們家的洋芋都是出了名的東川洋芋,吃一口,心都化了,這種洋芋比其他地方的都耙糯,特別沙。
地址:昆明市五華區(qū)滇緬大道345號。
一樓的環(huán)境也很不錯,簡潔舒適,溫馨感十足。
找個靠窗的位置,邊看風(fēng)景邊吃家常菜,愜意啊。
冬天縮手縮腳,不想在家做飯,還不如帶上一家老小出來吃頓便飯,同樣是家里的小菜,換換口味也會別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