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的一曲《天路》,唱得蕩氣回腸、感天動地,是我最喜歡的歌曲,也是僅有的幾首能記著歌詞的歌曲之一:“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xiāng);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币蛄诉@首動人的歌曲,到西藏旅游的計劃中,乘坐一趟天路——青藏鐵路就成為了必選的旅程。 青藏鐵路,顧名思義,就是由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的鐵路,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長814公里,1979年建成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格爾木至拉薩段,北起青海省格爾木市,經(jīng)納赤臺、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經(jīng)西藏自治區(qū)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至拉薩,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里。2001年6月29日正式開工,至2006年7月1日全線貫通,正式通車運營。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建設(shè)的艱苦卓絕也是舉世聞名的,說它是與長城同樣偉大的中國當代建設(shè)工程是一點兒也不過分。 在這全長將近2000多公里的鐵路線上,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車站,設(shè)了觀景臺的車站如西藏段的羊八井、當雄、那曲、措那湖、唐古拉,青海段的沱沱河、楚瑪爾河、玉珠峰格爾木。于是,不用問,這些設(shè)立了觀景臺的鐵路沿線,一定是“風景這邊獨好”的地帶。列車早上八點從拉薩車站啟動,從那時開始,我就搶占了有利于觀景拍照的窗口座位,等著列車進入風景區(qū),然后端起相機來個機關(guān)槍式的連拍,與飛奔的列車搶速度留下美景。 首先進入我視野的是位于安多縣城西南20公里處、念青唐古拉山和昆侖山山脈之間的世界上海拔最高(4650米)的淡水湖——措那湖。從車窗看出去,遠處一片天連水、水連天的蔚藍,幾乎分不清界線,只因天上飄著白云朵朵,我們才知道那是藍天的所在。車窗外的近處(估計就20來米遠),湖邊淺水灘上的砂礫和小石子清晰可見,在光影下閃爍著粼粼波光。比起我剛剛?cè)ミ^的神湖納木錯來,措那湖少了幾分游人的熱鬧,多了幾分野外的寧靜,因而也顯得更加幽靜遼闊。這也許是車窗外所見的湖景,還不是游客的參觀區(qū)的緣故。我真想下車去湖邊掬一捧水,洗洗臉,蕩滌心靈。晉朝大文豪左思《詠史詩》有句云:“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币馑际桥赖礁呱缴蠌椀粢路系幕覊m,到萬里大江的急流中去把腳洗干凈。描寫的是放蕩不羈的行為,其實說的是人的精神境界的高尚脫俗。前輩饒宗頤教授題贈“振衣千仞”墨寶與我,西藏此行,更讓我體會到左詩之意境和饒公教我之深意。 第二個令我大開眼界的景點是海拔4547米的沱沱河,車窗外的沱沱河讓我對“河”有了全新的體會。沱沱河發(fā)源于唐古拉山脈的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cè),是萬里長江的源頭。列車進入沱沱河景區(qū)的時候已近黃昏,夕陽下的沱沱河水在一片片河心灘地之間充滿張力地肆意流淌,閃爍著散亂的波光;河水時而分岔,時而匯合,散亂無章,想拍一張像“一條大河波浪翻”的照片都難,因為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河床”。呈現(xiàn)在你眼前的,就是一片交織凌亂的水網(wǎng)。沒想到啊,奔騰萬里的長江的源泉竟然是這樣的自由散漫。宋代學問家和文學家朱熹《觀書有感》詩有句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哦,這萬里長江之所以能夠不舍晝夜、奔流不息,正是因為有沱沱河這樣充沛的“源頭活水”啊。 當列車進入可可西里的時候,夜幕已經(jīng)完全鋪開,就是有藏羚羊在活動,我們也看不到了。但列車的車窗旁,還是坐滿了人,我想,大家都跟我一樣,說不定,乘坐青藏鐵路列車觀光,也許就是大姑娘坐花轎——一輩子就這一次,哪里舍得早早就去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