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文中,豪杰講到了決獄有方的于定國,他因執(zhí)法公正廉明最終被他的伯樂漢宣帝拜為丞相。自古以來,丞相一職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伴君如伴虎,稍有失誤就會相位不保。今天,豪杰就講一講于定國的前任丞相,黃霸。
黃霸的出身確實有些不太體面,因為他的官是捐出來的。為什么一代圣主漢武帝會允許捐官這種現(xiàn)象存在呢?原因就是武帝打匈奴敗光了家底,就用捐官這種形式募集民間資金。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你以為黃霸捐官是為了發(fā)財,那就大錯特錯了。
土豪黃霸從小就心懷大志,他飽讀詩書精通律例,就是為了圓自己的一個夢想:當官。雖然兩番被貶黜,但他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再次捐官入仕。有錢,就是這么任性。但要說做官斷案,黃霸可是來真的。
黃霸做潁川太守時碰到了一個棘手的案子:郡內(nèi)有一對兄弟的媳婦兒同時懷孕,但兄長的孩子胎死腹中沒生下來,于是他倆一商量就把弟弟家的孩子抱過來據(jù)為己有了。為這事兒雙方大鬧公堂又都各執(zhí)一詞,案子一直拖了三年沒解決。
黃霸知道后,就安排了一場法庭奪子大賽:你們妯娌倆搶吧,誰搶到手孩子就是誰的!不出兩回合勝負見分曉:兄長媳婦把孩子搶到了手。這時黃霸發(fā)話了,你先別得意,孩子的親生母親絕對不會為了目的而傷及孩子的,你搶起來連孩子死活都不顧了,這孩子絕對不是你的!因而,此案真相大白。
豪杰說,黃霸斷案觀察入微,公平公正,外寬內(nèi)明,堪稱斷案高手。有這樣的父母官,百姓幸甚,朝廷幸甚。
由于黃霸治理地方有井有條,廣施恩澤又清正廉潔,經(jīng)他治理過郡縣的綜合幸福指數(shù)和政績一直都排在漢朝第一位,這也引起了漢宣帝的重視,并宣他入朝為官以至丞相一職。
黃霸治理地方天下第一,但做丞相火候就差了很多,這要從他鬧過的一個笑話說起。
有一次,黃霸正在自家丞相府和下屬們議事,這會兒飛來了一只“神雀”。因為民間出身的漢宣帝有些不自信,總喜歡用些天降祥瑞來粉飾太平。初次見此鳥的黃霸心中一喜:這是天降祥瑞啊,拍皇帝馬屁的時機來了!但正在他準備上奏時一位下屬潑了盆冷水,這是隔壁京兆尹張敞家的褐馬雞,不是啥稀罕物件兒。
被啪啪打臉的黃霸就放棄了上奏,沒想到卻被刺頭兒張敞當成了把柄。
在上朝議事時,隔壁老張以此為例上奏漢宣帝,說以往的什么祥瑞都有人為之嫌。同時,他還說黃霸最近搞的什么新“條教”都名不副實,推舉賢能還應(yīng)以“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為準,不要總搞的那么浮夸,要實事求是。
豪杰說,這件事張敞雖然說的是黃霸,卻是在委婉勸諫漢宣帝。聰明的漢宣帝一聽就明白啥意思,就重賞了張敞,丞相黃霸反倒顯得很尷尬。他在地方上積累的好名聲,差點兒被自己給毀了。
但卻不能因此否定了黃霸,他靠政績和教化治民讓地方百姓安居樂業(yè),連漢宣帝也稱贊他是國之棟梁!只是做丞相時,沒有做出啥政績。
黃霸憑能力和人品從一個小吏逆襲為丞相,著實不易。只是丞相這個位置,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適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