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有關WEBLOG

Weblog及其教育應用初探焦建利 ( 華南師范大學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廣州 510631) 摘 要:Weblog是WEB技術產生之后形成的一種個人在線出版技術。到本世紀初得到快速發(fā)展。本文在簡要介紹Weblog特點、功能的基礎上,對于Weblog教育教學意義及其教學應用的可能性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應用的5種可能模式,為后續(xù)在基于Weblog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驗證修改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 Weblog;基于Weblog的教學;學科教學;協(xié)作學習; "在印刷時代,閱讀、寫作和計算被公認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視為傳統(tǒng)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國都把這三種能力的培養(yǎng)列為基礎教育的首要任務,師生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而當代信息技術正是在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三大基礎中引發(fā)了一場強大的裂變" (桑新民,1997 )!而Weblog作為INTERNET繼WEB技術產生之后而形成的一種個人在線出版技術,為網絡時代新型閱讀與寫作提供了新的技術平臺。目前,Weblog在應用上主要集中于軟件工程、新聞出版以及個人應用等領域,而盡管其在教育領域應用前景極為廣闊,但教學實踐應用卻遠未深入展開。本文旨在簡要介紹Weblog及其特點的基礎上,對Weblog教育教學意義及其教學應用的可能性進行分析,試圖提出Weblog教育教學應用的一些可能模式,為后續(xù)實踐探索奠定基礎。 一、Weblog及其特點 Weblog,是Web 和Log的合成詞。Web,就是指World Wide Web;Log,原義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類型的流水記錄。Weblog 是在網絡上的一種流水記錄形式。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習慣于日常記錄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國內有一批最早推動Weblog的先行者,包括互聯(lián)網實驗室的方興東和姜齊平等。他們給Weblog一個更加藝術化的名稱,"博客",而且把Blogger 也稱為"博客"。毛向輝則把Blogger和Blog的中文名稱做了區(qū)分,Blogger 稱為"博客",Blog稱為"網志",博客是寫網志的人"(Isaac) 。 Weblog是INTERNET繼WEB技術產生之后而形成的一種個人在線出版技術。一個Weblog就是一個或一組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日記形式的文章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通常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這樣處理便于讀者(也包括作者本人檢索)。Weblog的內容和目的非常廣泛。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到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fā)表,其它Weblog則是一群人基于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chuàng)作,它業(yè)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yè)內部網絡(intranet)。 一個weblog 通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 2. 通常由一個人來維護 3. 以對話的方式寫作 4. 頻繁地更新 (基本上是每天都更新,絕大多數是每天有許多新的內容) 5. 通過連接INTERNET上的其他站點來提供背景信息。 圖1 一個典型的weblog頁面結構 一個 weblog (或 ‘blog‘) 可被看作是一個在線雜志。在那里,借助簡單易用的軟件,一個人可以不斷地更新他/她的文字、觀點和思想。與一般的網站不同,weblog 的內容可以通過瀏覽器直接輸入并發(fā)布到網絡上。所有基本的文檔編輯,比如空格、粗體、斜體、下劃線、超級鏈接等,都可以很方便的實現,不需要任何有關HTML或 FTP (文件傳輸協(xié)議),所以任何人,只要會打字、復制和粘貼就可以創(chuàng)建和維護一個weblog。然而,借助最基本的HTML知識,使用者可以拓展他們使得他們的 blog 版面更加個性化的能力和水平,甚至增加圖片等來提高WEBLOG的吸引力。與一個開放雜志相同,寫作和其他內容的積累,不僅可以說是學習過程的一個記錄,而且也對別人來講是學習的資源。進一步講,一個 weblog 是交互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讀者可以對WEBLOG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撰寫評論,甚至在那里展開討論。 E-mail BBS 即時信息系統(tǒng) Weblog 網站 即時快捷 √ √ √ 發(fā)布文檔 √ √ √ 公開檢索 √ √ √ 簡單易用 √ √ 表1 Weblog與其他常用網絡應用的比較 二、Weblog:歷史及其發(fā)展 Weblog一詞最初是由Jorn Barger在1997年12月起的一個名字。1998年,網絡上出現了一批在今天被稱為Weblog的網站。Infosift的編輯,Jesse James Garrett開始編輯一組他在網絡上瀏覽時發(fā)現的類似的網站。那年11月,他把那個列表發(fā)給Cameron Barrett,Cameron Barrett把這個列表發(fā)表在Camworld,其它一些人也開始把他們收集到的網站發(fā)給Cameron Barrett,以便這些網址被收入哪個列表中。到了1999年初,Jesse 的列表列出了23個著名的"純Weblog網頁"。 突然,一個社區(qū)產生了,在cameron的列表上,所有的weblog都是很方便易讀的,而且決大多數已經開始閱讀那些網頁。1999年初,peter merholz 宣布他將把weblog拼寫為"web-log",以避免它被weblog的編輯們(也即blogger)把它簡寫為"blog"。 這時,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開始發(fā)表他們的weblog。cameron的列表變的如此長,以致于他開始只包括那些他本人感興趣的weblog,其他的weblogger們也是如此。在1999年初,brigitte eaton編輯了她所知道的所有的weblog的列表,并制作了eatonweb portal,brig用一個簡單的標準評價了所有的submissions,即站點包含最新的記錄。webloggers爭論什么是weblog,什么不是weblog,但是自從eatonweb portal成了最完整的weblog列表之后,brig的廣義界定占據上風,為更多的人所接受。 穩(wěn)定而迅速的增長一直持續(xù)到1999年7月,那時pitas網誕生了,它是第一個diy形式的weblog工具。8月, pyra 發(fā)布了blogger, 并且 groksoup 也發(fā)布,于是由于有了這些簡單易用的工具,weblog的發(fā)展更加迅猛。到了1999年底,軟件開發(fā)者 dave winer 介紹了方便用戶編輯、維護的edit this page, 而jeff a. campbell 發(fā)起了velocinews。所有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運用他們用戶可以很方便很快捷的發(fā)布他們自己的weblog。 最初的weblog 是網站鏈接型的網站,每一個weblog都是一批鏈接、評論和個人思想以及論文的集合。當時,weblog 僅僅能被那些知道如何創(chuàng)建網站的人來建設和使用。一個weblog編輯(也就是今天人稱博客的那些人)不僅憑自己的喜歡學html,或在為公司的網站工作一天之余,花費上幾個小時瀏覽網站并發(fā)布到自己的網站上。網絡上有的是熱心人。 目前很多weblog遵循了這個最初的方式。這些編輯們不僅鏈接了那些很難檢索的網頁,而且鏈接那些他們認為有價值、值得記錄的新聞和文章。這些鏈接幾乎總是與編輯的評論聯(lián)系在一起。一位在某個領域內有經驗的編輯提供一些重要的文章或資料在那里,這些東西或許是準確的,或許不準確,為此問題提供他手頭的他覺得有用的額外信息;或簡單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提出與他所鏈接的文章中不同的看法。此類典型的評論是以不恭敬的甚至諷刺的語調寫的。許多有經驗的編輯試圖把所有這些東西用幾句話介紹,并和一些鏈接連接起來。實際上,僅僅提供非常小的空間供人輸入評論的這種類型的weblog,鼓勵了作者寫作的簡潔;而長篇幅的評論則專門單獨開辟地方。 目前,國內已經涌現出了好幾個相當不錯的Weblog托管平臺,如:Blogcn(www.blogcn.com)、Blogbus( www.blogbus.com )等等。這些平臺不僅為用戶提供了簡單的Weblog自助DIY工具,通過簡單的注冊(多數比E-mail的注冊還要簡單),就可以擁有一個自己的Weblog。這些平臺已經具有WYSIWYG HTML 編輯器編輯功能,專門面向基礎教育的Weblog平臺blog4school正在緊張的開發(fā)之中,預計不久的將來即可為廣大教師學生提供服務。 三、Weblog的教育、教學意義 Weblog其實在很早就已經在程序員和新聞工作者中就有了應用,只是在最近2年,開始得到快速發(fā)展,但是,目前最廣泛的應用主要集中的個人應用,而在教育領域特別是借助網絡學習和教學方面的應用嘗試才剛剛開始。Weblog從其技術上講,的確沒有太多的新技術含量。但是,它的技術特色和功能充分地迎合了網絡時代學與教的需求,因而具有極為廣闊的教育教學應用前景。那么,Weblog技術究竟對教育、教學以及學習有什么意義?它具有那些應用的可能性? 1、 Weblog:一種虛擬的學習和研究環(huán)境 網絡為信息時代的學與教提供了新的舞臺,它所營造的虛擬時空使得無數網民癡迷。在教育教學領域,借助網絡所營造的虛擬時空進行教與學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了。而Weblog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平臺技術,它為教育虛擬社區(qū)的創(chuàng)建、應用、管理提供了有力武器。尤其在國外,許多研究生、研究人員、教師將Weblog作為一個虛擬的專業(yè)發(fā)展空間。有著共同研究興趣的人、教師與學生乃至同行之間,借助Weblog在頻繁地交換思想、溝通信息、開展研究和學習。"weblog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博客中國》)。從這個意義上說,Weblog是一個優(yōu)秀的虛擬學習和研究環(huán)境。 2、 Weblog:一個專業(yè)的出版工具 最初Weblog是與新聞出版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為一個專業(yè)的個人出版工具,它迎合了許多人表達、對話和溝通的需求。Weblog是網絡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Weblog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絡日記。Weblog技術使得用戶可以過把作家癮!自己寫,自己發(fā),不要人批準;當然,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大作,讓別人了解你!如果你和別人合作寫劇本或書籍,你的搭檔在外地,你們可以一起遠程合作創(chuàng)作。 3、 Weblog:一個知識管理工具 "有關知識的清點、評估、監(jiān)督、規(guī)劃、取得、學習、流通、整合、保護、創(chuàng)新活動,并將知識視同資產進行管理,凡是能有效增進知識資產價值的活動,均屬于知識管理的內容。結合個體與團體,將個體知識團體化,將內隱知識外顯化;結合組織內部與外部,將外部知識內部化,將組織知識產品化,則屬于知識管理的過程"(劉常勇)。知識管理活動包括:知識獲得,即創(chuàng)建文件并把文件輸入電腦系統(tǒng);通過編選、組合和整理,給知識增添價值;開發(fā)知識分類方法,并標示對知識的新貢獻的特點;發(fā)展信息技術基礎,實行知識分配;就知識的創(chuàng)造、分享和利用對雇員進行教育。 Weblog是一個優(yōu)秀的知識管理平臺。它不僅可以為個人知識管理提供便利,而且而已為團隊和組織知識管理提供了有力武器。個人、組織和團隊利用Weblog可以將關注領域的信息進行有效的分類,特別是利用超級鏈接,能夠把網絡上散布的海量信息進行篩選、組織,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再生產。Weblog的為他們的讀者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過濾功能。weblog的編輯,實際上預先為讀者瀏覽和篩選了資料。 在浩如煙海的網絡時空,weblog 的編輯們挑選出了最令人迷茫的, 最復雜的,最引人注目的話題。正是因為這一點,許多軟件開發(fā)小組、軟件企業(yè)(包括微軟)都非常重視Weblog的應用。因此,從知識管理的角度看,Weblog在教育教學信息的管理上,會具有極為廣闊的可能性,因而對教育教學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4、 Weblog:一個課程網站 Weblog 應用于教學的典型模式包括:鏈接網站或文獻從而為教學提供學習資源;呈現學習內容,記錄學習過程; 提供協(xié)作交流的一個虛擬社區(qū);學習資源;發(fā)布講義和作業(yè),學生也可以在線完成作業(yè);對于英語教師或教作文的老師,你可以拿它當作文本,讓學生寫,教師或其他學生批改!對于研究生和研究人員,你可以用它收集資料,寫文獻綜述,整理你的靈感,寫讀書(網頁)筆記。在國外,許多教師把自己教授的課程的大綱、講義、布置給學生的作業(yè)、提供給學生的資源發(fā)布到Weblog上,學生們也可以在這里進行合作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課程Weblog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分享資源、共同研究學習。特別是大多數Weblog平臺具有自助特點,教師和學生無須學習可直接使用。例如華盛頓大學Philip Bell教授的教育認知研究項目的《新技術與兒童發(fā)展》課程的核心是新的技術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其課程 Weblog 站點地址是http://faculty.washington.edu/pbell/kidtech/ 。 5、 Weblog:一個學習技術工具 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學習科學的新進展與新的教育技術緊密結合,形成了學習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新的局面。使用過Weblog的許多人認為,它是信息時代一種新興學習模式,是一種新型學習技術。它符合信息加工心理學的觀點,與分布式認知理論、建構主義學習觀相一致。信息技術促使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三大基石發(fā)生深刻變化,閱讀的變化由線性走向非線性閱讀,由純文字閱讀變化為多媒體閱讀;而寫作的變化之一是多媒體寫作,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等。Weblog作為一種學習技術工具,它實現了網絡時代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統(tǒng)一,因而對學習實踐有重要的影響。 四、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用Weblog的五種可能形式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Weblog就是完美無缺的東西。作者所極力主張的是,Weblog具有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可以很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那么,Weblog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可能模式有那些? 1、 作為學習社區(qū)的班級Weblog 作為學習社區(qū)的班級Weblog 是全班協(xié)同努力的結果,它可能具有以下一些用途: 在基于對話的班級,WEBLOG可以被用來作為學習者的自由論壇,他們可以在WEBLOG上發(fā)布與課程或課堂討論相關的信息、圖片、鏈接。它也可以作為一個學生之間就布置的作業(yè)進行交流的平臺;不僅如此,班級WEBLOG也可以有機地聯(lián)系家庭和學校。 · 對于中等水平和高水平的學習者來說,班級blogs 也可以有利于促進基于項目的語言學習,在班級WEBLOG中,學生可以得到研究和寫作技能的機會。 · 班級Weblog也可以用做一個國際班級交流的虛擬空間。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可以借助WEBLOG進行文化交流,這個交流對于所有的學習者來說都是透明的、公開的,這些交流平臺上的學生撰寫的日志,可以由學生、教師、家長或者其他任何人進行評、指導。 · 通過設置,WEBLOG可以嚴格執(zhí)行隱私保護和權限管理,教師和學生的WEBLOG只能被那些已經獲得授權的人訪問。 學生們有權利可以控制他們自己得WEBLOG得結構。 2、 課程或知識管理的Weblog 作為課程或知識管理的Weblog能用來展示教學計劃、教學輔助材料、講義、習題以及供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它能夠記錄有關的學習資源,出來提供課程相關內容和信息外,它借助超級鏈接能夠把INTERNET上大量的信息進行過濾和篩選,從中獲得系統(tǒng)性和聯(lián)系,從而使零散的信息賦予意義。這可以說為學習與教學資源的分類提供了可能。 3、教師 Weblog 教師的weblog 也可以使教師跟蹤自己不同時期的思想觀點。在WEBLOG上一些內容可以對學生開放,其他一些只對學生開放,而有些學生和其他老師都可以訪問。這種類型的weblog 是由老師管理的,它發(fā)揮這樣一些作用: · 為學習者提供日常文獻與練習: 有的時候,學生覺得老師布置的閱讀材料很乏味,或太難。這是因為這些材料的寫作目的不同。因此教師撰寫的文章應當簡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并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閱讀提供經過精心挑選的在線資源鏈接。對于可能的生詞,也可以直接進行注釋或把這個詞匯與網上有關詞匯的解釋鏈接起來。不僅如此,教師清新、自然的寫作風格可以使學生熟悉自然語言應用。 · 它會促進學生對專業(yè)網站的探索。 每個教師撰寫的文章,都應當能夠鼓勵學生進一步在網絡上進行相關的閱讀和探索,通過課外的閱讀和探索,學生可以掌握學科前沿,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 鼓勵學生使用評論來進行網上交流: 在每一個文章的后面,學生可以撰寫對這篇文章的評論、讀后感、心得體會,而其他的學生或讀者可以進一步撰寫評論。因此,教師應當能夠提出一些足以引發(fā)學生關注和討論的問題,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進而達到交流和溝通的目的。. · 它為學習者提供班級或課程信息。. WEBLOG其實也可以用做為學生的作業(yè)提供提示和進一步指導。由此可展開討論,教師也可以也可以鏈接相關文獻和相關的討論。此外,有關課程和教學的消息也可以在這里發(fā)布,學生之間的一些交流,同樣也可以在這里展開。 · 為學習者自學提供資源鏈接。 通常的Weblog 正文部分的一邊(或左或右),都提供一些永久鏈接, 這些永久連接可以為學生自學提供幫助。比如,在英語課程的WEBLOG中,我們可以鏈接一些新聞站點,主要的英語筆友網,一些可進行視聽練習的文件以及ESL的交互網站。 4、學習者Weblog 學生的weblog 能使學生跟蹤記錄他們不同時期的思想,提出問題,獲得其他人的評論。想象一下,一個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生表達了他自己在起初是如何理解熱和溫度的,一個特別的評論或發(fā)現會引發(fā)他重新思考他的觀點和看法。他可以鏈接一些他認為對自己有用的站點,鏈接到其他同學對此類事情的看法。他可以使一些內容使不公開的,而其他一些內容使公開的,而另外一些只有學生才可以看到。 有一些blogs,他們即可以由單個學生來維護,也可以由一個學習協(xié)作小組來維護。在教學實踐中,學習者Weblog也許最適合與閱讀、寫作課程或其他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一個普通的閱讀任務可以獲得單個學生或一個學習協(xié)作小組的反饋。而且,這個Weblog 的建設過程本身可能會鼓勵學生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英文網站,查找可以鏈接和參考的適合的網站。這個將會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使得他們能對進一步閱讀的站點有一個選擇,即利用了網絡上英語閱讀材料的,又避免了超級鏈接可能會給學生帶來網上漫無邊際瀏覽的問題。對單個學生來說,WEBLOG可以用來象雜志一樣進行寫作練習,或可可以當成是個人表達的一個工具和舞臺,學生通過寫WEBLOG來形成一種寫作的自信心和語感,在創(chuàng)建超級鏈接的實踐、法律、以及道德問題上獲得經驗。另外,他們所寫的東西可以很快被其他人讀到,特別是由于幾乎所有WEBLOG軟件都具有評論的功能,進一步地思想碰撞和交流可以迅速展開。 5、Weblog其他相關應用 研究人員不能真正地走進教室,打斷正在進行的課堂討論,但是他們會發(fā)現在WEBLOG和在線論壇上有大量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和資料。研究人員的 weblog 能使他們記錄下隨時間推移,他們的靈感和文獻,也可以與其他的研究人員一起分享他們的文檔。課程開發(fā)人員可以訪問教師、學生以及研究人員的WEBLOG,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 一個課程開發(fā) Weblog 可以為開發(fā)人員服務,但是它也可以使研究人員理解不同時期課程開發(fā)人員使怎樣思考問題的,不同時期他們使如何決策的。教師培訓人員能討論一些來自實際課堂的例子。教師培訓者的Weblog可以記錄他們隨時間推移思想觀點的變化。教師教育本身成了一個研究和分析的領域。 當然,我們應當看到,Weblog的教育應用才剛剛開始,特別是在實踐層面上還有待大量的探索。而作為一種比較新型的技術,它在具有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點的同時,也同樣存在許多自身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待在應用中去進一步揚長避短。我們將不遺余力地去進行實踐,去發(fā)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Blog將成為 教育中的重要工具
Blog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精心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引用 【轉載】教師教學七項技能之七:結束技能
多媒體課件制作與教學的探討
計算機應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