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吳三桂曾在明末時駐守遼東長達十余年,在這十余年中,他率兵與后金反復激戰(zhàn),有效保衛(wèi)了明朝北方防線,但他最后卻主動引清軍入關(guān),甚至親手殺掉了永歷皇帝,他也被清廷大賞,并且被封了平西王。值得一提的是,吳三桂是清朝第一個異姓王,由此可見,吳三桂對于清朝的貢獻真不小。
但如此“忠于”大清的吳三桂卻在投降清朝三十年后宣布反清復明,這是因為二十歲的康熙皇帝正轟轟烈烈地開展撤藩運動。吳三桂見自己辛苦經(jīng)營的基業(yè)可能要毀于一旦,無奈之下他只能起兵造反。在造反前期,吳三桂的軍隊戰(zhàn)必勝,攻必取。他這一舉動立刻點燃了全國反清的火苗,許多漢族人士紛紛反清,一瞬間全國上下一片大亂,清廷統(tǒng)治遭到巨大危機??滴醯垡姞顭o比慌張,他派大軍前去鎮(zhèn)壓,不過全部被擊敗,后面的政府軍根本不敢渡江與吳三桂一戰(zhàn)。吳三桂則趁機又收復大片江山,到了起義第五年,中國的半壁江山盡數(shù)落入?yún)侨鹬帧?/p>
不過吳三桂畢竟已經(jīng)六十歲了,他已經(jīng)沒有了當年金戈鐵馬的霸氣,現(xiàn)在他只想著與清廷劃江而治,不過這一決定最終導致他的失敗。
康熙皇帝趁機恢復軍力,并迅速派人整合了江南、華北地區(qū)財力軍力,將各路分支叛軍紛紛平定。吳三桂對于這種危機仍然不管不顧,他在康熙十七年時登基稱帝,過了一把皇帝癮。不過一年還不到他就因病去世了。他死后的大周政權(quán)瞬間崩潰,人心不安,軍隊分崩離析??滴醯鄢么肆紮C發(fā)動最后總攻,他的孫子吳世璠沒抵擋多久就兵敗身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