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黃帝內經(jīng)》簡稱《內經(jīng)》,以黃帝和岐伯等人對話的形式而述,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根據(jù)《內經(jīng)》的觀點"天地之至數(shù),始于一,終于九焉","九"為數(shù)之極,"十八"和"八十一"各包含兩個"九"和九個"九"。
《黃帝內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醫(yī)學典籍,但其內容又不僅僅限于醫(yī)學,而與中國古代的哲學、天文、地理等學科密切相關,是一部關于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綜合著作,更蘊含著社會科學的內容。其真正還是以:尊道貴德,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貫穿全文!所謂"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天人合一的"相應觀":人由天地之氣所生化,人的生命活動取決于天地自然的變化規(guī)律,人應該主動地去順應自然規(guī)律和因果法則!古人云:"順之則生,逆之則亡"! 在氣論自然觀的宇宙圖景中,整個宇宙是一個大生命體,是由氣所推動的大化流行過程。就人來說,生命取決于氣(保氣、養(yǎng)氣、調氣)是養(yǎng)生的根本要素!
以此敬為前言!于2018年,建國69周年華誕日。
2018年10月1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1)
【原文】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絢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禪解】
菩提自性,本來清凈,性空緣起,因地從真,依正而立,樸實智敏,漸行成就。
這是《黃帝內經(jīng)》的開宗明義,今天是【偉大的祖國生日】,我們【禪門心醫(yī)??·小茶館】借此良辰,再開《黃帝內經(jīng)》禪解小板塊,希望大家一起參與討論分享,共同為"廿一世紀·大健康·大養(yǎng)生"的新時代奉為!
2018年10月2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2)
【原文】
乃問于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知于術數(shù),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故半百而衰也"。
【禪解】
古人守本,今人逐末。大道正法在陰陽平衡之"中",在術數(shù)調節(jié)之"間"!古言:順道則昌,逆道則之!本應克己節(jié)欲,今人縱欲無度,追名逐利,貪圖感官享受,所以勞命傷神,未老先衰也!
2018年10月3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3) 【原文】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為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
【禪解】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外相不入,內相不出。這便可:順其自然,身心安泰!由此可見,應該少私寡欲,身忙心空,和光同塵,入鄉(xiāng)隨俗,見素抱樸!不評智愚,不擇雅俗,不迷貴賤!起平等心,隨圓就方,即??性德也,謂之"百歲"! 萬不可:只為求百歲而養(yǎng)生保健!
2018年10月4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4) 【原文】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shù)然也?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實,齒更發(fā)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fā)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fā)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禪解】
人老與物熟皆為自然規(guī)律,此為大道"真相"也!只要順其而度日,即與"本"同,沒什么:壞不壞、好不好,谷稼季季替,人類代代傳,(此篇以女性來說明之)!
2108年10月5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5)
【原文】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fā)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益,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fā)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fā)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則齒發(fā)去,形體皆極。腎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臟腑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fā)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禪解】
天神地祇,父精母血,男神女形,陰陽和合。"腎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乃本(道)也,本生(一、木),一者:氣,木者:血,肝也。尤其是男人,應重視【養(yǎng)腎護肝】!
2018年10月6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6)
【原文】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余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禪解】
自然規(guī)律,通常之說是男子八八、女子七七已無子,但若能心量廣大,超越"三界",守真抱樸,便可延緩衰老,血氣通順,固本腎力,老而不衰也!
2018年10月7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7)
【原文】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shù),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禪解】
只有尊道貴德,克己復禮,方可延年益壽,保氣凝神,此謂之:"子"是子,"無子"亦是子也!
2018年10月8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8)
【原文】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拏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禪解】
"感應道交"之人,可"天地人和"調御陰陽。一呼一吸皆與自然相印,守中合一,同體不二。所以能與天地同庚,與山江同老,無量壽也!
2018年10月9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9)
【原文】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陰陽。調于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于真人。 【禪解】
知道明德,和光同塵。淡泊明志,寵辱不驚,去私奉公。此謂:精足、氣順、神光,俱"六神通"也(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
2018年10月10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10)
【原文】其次有圣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歲。 【禪解】
解悟真理,入鄉(xiāng)隨俗,大智若愚。心知肚明,但能順世就俗。外不過分勞累,內無分別執(zhí)著。以淡然為本,過三樂人生: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
2018年10月11日
《黃帝內經(jīng)上·素問》上古天真論篇(11)
【原文】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禪解】
《道德經(jīng)》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與天地同體,與日月共明,亦是超越陰陽,不在五行之中,即:包羅萬象,順應四時,便與道合,名曰:壽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