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原文朗讀】
【注釋】
【白話翻譯】
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有些弟子擔(dān)心或懷疑孔子也會留一手。孔子聽聞后說:“諸位以為我對你們有所隱瞞嗎?我對諸位沒有什么隱瞞的呀!我做什么事不是和諸位在一起呀?那就是我孔丘的為人呀!”【解讀】
1.孔子把自己的才學(xué)無所保留的全都教給了學(xué)生。
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當武師的留一手,是為了防止徒弟打師傅。傳說,當年老虎拜貓當老師,貓將其十八般武藝教了十七般,便誆老虎說我的本領(lǐng)全傳授給你了。老虎說,那好吧,正好我餓了,你就給我當點心吧!老虎一撲,貓就躥上了大樹,老虎干著急就是上不去,吹胡子瞪眼氣得直喊:“為啥留了一手?”貓蹲在樹杈上說:“不留一手,我這會兒早進你肚子里了。”孔子的意思是說,我決不是“貓老師”,絕對沒有絲毫隱瞞,我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你們看我不要有神秘感,不要有好奇心。2.為什么有人覺得孔子有所隱瞞?與《論語》其它章節(jié)相互參照。
弟子們的天賦有高有低,有時候?qū)蠋煹难孕锌床欢?,自己學(xué)不到手,不可避免總覺得老師或多或少有所隱瞞。從《論語》的以下幾個篇章中可以看出一些苗頭和端倪。在《公冶長篇第五》中,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什么意思?子貢聽不明白孔子所說的“性與天道”,便說“不可得而聞也”。在《里仁篇第四》中,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鬃诱f自己的治學(xué)理念可以用一條線貫穿起來,曾參大概聽懂了,別的弟子還云里霧里。在《季氏篇第十六》中,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什么意思?伯魚是孔子的兒子,陳亢是孔子的學(xué)生,陳亢總懷疑老師給自己的兒子伯魚開小灶,所以私下里去套伯魚的話。伯魚如實相告,陳亢最后得知孔子并沒有偏心眼。孔子杏壇講學(xué),毫無保留
在《學(xué)而篇第一》中,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還是上面談到的私下套伯魚話的那個“陳亢”,有一次他跑去問子貢“咱們老師每到一個地方,都能得聞那個地方的政治大事,這種本領(lǐng)老師沒有教給我們呀”,子貢告訴他“沒有特別的訣竅,老師只是憑著溫良恭儉讓的品德贏得了別人的信任而已”。在《述而篇第七》中,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xué)也”??鬃诱f:“我也沒有什么訣竅秘方,只是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而已”,公西華回答說“這正是我們很難做得到的呀!”。【給我們?nèi)松膯⑹尽?/strong>
孔子為萬世師表,樹立了作為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的楷模。版權(quán)聲明:圖片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權(quán)問題,敬請原作者聯(lián)系我們,立即處理。
合作QQ:30462249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