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臘月二十六,我和女兒唐小姐決定過“兩人世界”。
這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對我們來說并不容易,因為家里有個粘人的小弟弟光頭宇。
吃完早餐后,趁光頭宇在房間看《熊出沒》時,我倆逃之夭夭了。
到了萬達廣場,做美甲、吃西餐、購年貨。唐小姐雖說只有十二歲,但個頭快趕上我了,走出去,人們更愿意相信我們是姐妹倆,為此,我也曾沾沾自喜。
在為挑好的年貨結(jié)帳時,我接到快遞小哥的電話,上星期在當當網(wǎng)買的書到了,原以為上班期間會到,未曾想到公司都放假兩天了,書才姍姍來遲,真是望眼欲穿,終于等到你。
負二層地下停車場,我啟動車子,出發(fā)去公司取件。
從廣場到公司,十公里路程,約莫二十分鐘。
車子內(nèi),氣氛很安靜。
我突然生出一個想法,打開手機上我的公眾號“遇見簡愛”,點開前幾天寫的一篇文章《灰姑娘又如何?我偏不認命》,音頻傳來主播小茉溫暖又好聽的聲音,“這是一篇關(guān)于簡愛的奮斗史……”
一向好動活潑的唐小姐,竟然屏息凝神在聆聽,前后十幾分鐘的時間里,不曾走神和分心。聽完全篇之后,淚流滿面,用極其嘶啞的聲音對我說。
“媽媽,你真了不起?!?/p>
其實我播放自己的文章音頻給女兒聽,是懷有目的。
唐小姐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全家人視她如公主,無論是從物質(zhì)到精神,幾乎都是予以她最好的享受。
我相信,現(xiàn)在我們的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像我的女兒一樣,沒有吃過多少苦,從小生活在蜜罐里,總覺得父母對自己的好都是理所應當?shù)?。久而久之,變成不懂感恩的人?/p>
2
“不懂感恩的人,比狼都可怕。”
曾聽一位校長說過這句話,現(xiàn)在智商高、情商高的孩子不少,唯獨懂感恩的人,越來越少了。
我回想起,這學期在女兒學校開家長會,班主任跟我們家長講了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十一二歲男孩因為父母沒有及時滿足自己提出的要求(一臺IPad mini),而對生他養(yǎng)他的母親痛下殺手。
聽完之后,教室一片死寂,四十幾位家長集體陷入沉思。
如何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如何讓孩子懂得做一個感恩的人?
想來,沒有生下來就壞的孩子。不過是一張張白紙,最后涂抹成怎樣,父母是最關(guān)鍵的因素。
孩子們其實并不知道,今日他們所擁有的這一切是如何得來。
但作為父母,我們是不是可以讓他們知道這一點:沒有耕耘,哪來的收獲。只有知道來之不易,才會珍惜。
人們對于說教,向來十分反感,包括孩子在內(nèi)。
那么選擇在適當?shù)臅r機,以適當?shù)姆绞剑逃驮谶@不動聲色中達到目的。
3
我向來不喜歡在孩子面前講大道理,他們也不愛聽。更多的時候,愿意以身作則,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形成正確的三觀。
德智體美勞。
相比之下,我更重視德育教育。所謂的“德高望重”,一個品德低下的人,在俗世紅塵中事業(yè)或是仕途即使再成功,也是不受人尊敬的。
在我看來,道德最大的體現(xiàn),一在尊老,二在不欺負弱小。
這些年,兩個孩子都是奶奶外公外婆,保姆,輪流著在帶。
孩子“聰明”得很,看人“欺負”,比如知道外公外婆一向?qū)櫮缢麄?,他們則會在二老面前志高氣傲,頤指氣使;對于保姆阿姨,也是吆五喝六,指手劃腳。
女兒幾歲的時候,我周末帶她去公司。公司的員工對她呵護有加,經(jīng)常給她買東買西,噓寒問暖,久而久之,她當作理所當然了,偶爾也會使用命令的語氣來說話。
外人面前卻能做到有節(jié)有禮,可是到了熟人面前就肆無忌憚專橫跋扈,為什么?人的天性里都有“欺軟怕硬”、“殺熟怕生”的秉性。
每每看到他們有這樣的舉動時,我必定嚴懲,一二回之后,孩子便牢記在心了,不敢再造次。
父母榜樣很重要,在老人面前和顏悅色,好好說話,尊重老人;在下屬那里和藹可親,尊重他人,以人為本。
4
可是現(xiàn)在,很多為人父母者,自己不求上進、不懂感恩,不尊老愛幼,卻要求孩子樣樣做好。哪點做的不好,便拳腳相向,這不是一個笑話嗎。
孩子是鏡子,父母是否從中照見了自己?
說教一千遍,都不如自己以身作則。
所以才會有那句話“聽了那么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p>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的好:“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
中國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初的學習是從對父母言行模仿開始的。
父母的行為和思想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細節(jié),都會在 孩子的心理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良好的習慣直接關(guān)乎孩子一生的幸福。而習慣的養(yǎng)成和父母平時的表現(xiàn)有很大的關(guān)系,因此,父母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來教育和影響孩子,至關(guān)重要!
我們的粗鄙,自私,冷漠,嫉妒,往往會在孩子那里得到無限放大,而且他們也不認為是錯的,因為既然父母都那樣做了,那就是理所當然。
如果我們待人一貫誠懇,做事嚴謹,樂觀上進,愛好廣泛,且有自制力,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以熏陶。
要想孩子擁有好的修為、高的品德,良好的情操,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者,那么,請首先,從我們自己做起。
與天下為人父母者共勉!
-END-
PS:喜歡簡愛的文章,點贊分享吧。么么噠。
結(jié)尾歌曲:《感恩的心》。
*作者:簡·愛,不務正業(yè)的商人,慈懷讀書會專欄。新書《相逢不必太早,只要剛剛好》近期推出。微信公眾號:遇見簡愛(ID:AJENNY1324914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