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交華蓋欲何求②,
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③,
俯首甘為孺子牛④。
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
管他冬夏與春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
【注釋】
①本詩是魯迅于1932年10月12日寫給柳亞子的,詩后題跋云:“達夫賞飯,閑人打油,偷得半聯(lián),湊成一律,以請亞子先生教正。”魯迅日記錄詩與此稍異:“破”作“舊”,“漏”作“破”。魯迅為日本杉本勇乘寫扇面時也曾寫了本詩,其中“對”作“看”,后收入《集外集》。
②運交華蓋:交上華蓋運。華蓋,蓋在頭上的花一般的云氣。作者在《華蓋集·題記》中說: “我平生沒有學過算命,不過聽老年人說,人是有時要交 '華蓋運’ 的?!?這運,在和尚是好運,頂有華蓋,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華蓋在上,就要給罩住了,只好碰釘子?!?/span>
③千夫指:眾人的譴責?!稘h書·王嘉傳》:“千夫所指,無病而死?!贝颂帍娬{人言之危。
④孺子牛:孩子的牛?!蹲髠鳌ぐЧ辍罚骸褒R景公卒,命立其子荼。陳僖子召公子陽生于魯立之。鮑子曰: '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孺子系指齊國景公的幼子荼,他小時很得景公的喜愛。有一次,景公御繩裝成牛的模樣,讓荼牽著跑,荼突然跌倒,以致被繩子扯掉了牙齒。
【析】 《自嘲》 詩本是詩人的自述,題作 “自嘲”,乃是通過一種“自我否定”的形式否定現(xiàn)實的整個政治文化環(huán)境。其實,“嘲”的是國民黨當局,以及形形色色的文氓敵探,正如跋語中的“閑人”一詞,也是回敬那些稱他為 “有閑的資產階級”的 “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 一樣。
首聯(lián)寫的是詩人險惡的處境、困厄的命運?!斑\交華蓋欲何求?”華蓋,在和倘是成佛的佳兆,一旦落到我輩頭上,便情同“鑊蓋”,既經罩住,永世難得翻身?!拔锤曳硪雅鲱^”,究其原因,主要是來自當局的專制統(tǒng)治,反革命的文化“圍剿”。他曾經表示過:“至于碰壁而或休息,那是當然的,也必要的?!?由 “未” 而“已”,接連“碰壁”,結果如何呢?詩中以俏皮話的口氣出之,對種種誣陷和迫害,表示高度蔑視。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贝温?lián)接著表明詩人的戰(zhàn)斗態(tài)度和斗爭策略。“破帽”,古詩人常用以描寫憤世嫉俗之士,如宋人的詞: “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睋?jù)魯迅的好友馬幼漁的女兒馬玨憶述,魯迅的一頂氈帽“原來是破的一絲一絲的”。這里是寫實,但也點明了環(huán)境: 連這樣抗世的“狂客”居然也得遮顏過市,可知“中國步步荊棘”?!罢陬仭保ㄉ鐣顒雍臀膶W創(chuàng)作兩方面的情況。其一,正如魯迅當年自述的: “行止頗不自由”,“不能公然走路”。他長遭通緝,幾經避難,甚至連通信地址也不敢公開;二、為了通過不顧作品而??醋髡叩臋z查關卡,魯迅“時時改換署名”,以“掩人目”;且不得不在文學題材、作風、題目、文字等方面作出嚴格的選擇和相應的變動。他常常借談 “風月” 而談 “風云”,言史事以狀現(xiàn)實,不恤使用“曲筆”和大量使用“反語”。所謂“遮”,也正是“帶了鐐銬的進軍”。如果說,上半聯(lián)重在表現(xiàn)如何應付復雜的環(huán)境,下半聯(lián)則重在表達怎樣對待艱險的斗爭。駕一葉小舟往來于“漩渦的中心”,浪駭濤驚,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而詩人偏偏鋌而走險,逆流而上?!兑鬼灐氛f:“在危險中漫游,是很好的?!备坝腥ぁ闭?,是詩人居然在船中設酒,隨時準備著暢飲幾杯呢!
頸聯(lián)進一步表述 自己的原則立場?!皺M眉冷對千夫指”?!扒Х蛑浮?,精練而形象地寫出了反革命文化“圍剿”的真實情況。魯迅指出:“中國文人,大有不罵我便不漂亮之概”,“半生以來,所負的全是挨罵的命運……”,“我尤為眾矢之的”。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的信還分明寫有“千夫所指,無疾而死”的話。他不是宣告過自己大大半乃是為了敵人而生存的嗎? 在 “圍剿”面前,他明確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橫眉冷對”?!皺M眉”,是正視,怒視,毫不回避,敢于斗爭?!袄洹眲t同在《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一文所引“疾惡太嚴”一語的“嚴”字相近,不單具輕蔑之意。與此相反,對于勞苦大眾,革命青年,魯迅則表現(xiàn)為無比的熱愛與自我犧牲的精神——“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愛他的小海嬰,實不下于齊景公之愛其“孺子”。他曾說,除了海嬰他“對別人就從來沒有這樣屈服過”??梢哉f,這種“憐子”的“丈夫”之情,象征性地反映了魯迅對于未來的新生命的關懷與期待。他本著“孺子?!钡木?,甘作青年的“梯子”,說:“倘使后起諸公,真能由此爬得較高,則我之被踏,又何足惜。中國之可作梯子者,其實除我之外,也無幾了?!赣杏⒖〕鲇谥袊?,終于未死……”擴而廣之,對中國的革命事業(yè)也同樣本著這種完全徹底的獻身精神。他說:“但自問數(shù)千年來,于自己保存之外,也時時想到中國,想到將來,愿為大家出一點微力,卻可以自白的。”他以牛自況,曾有這樣幾段深沉感人的表白:“譬如一匹疲牛罷,明知不堪大用的了,但廢物何妨利用呢,所以張家要我耕一弓地,可以的;李家要我挨一轉磨,也可以的;趙家要我在他店前站一刻,在我背上貼出廣告道,敝店備有肥牛,出售上等消毒牛乳。我雖然深知道自己是怎么瘦,又是公的,并沒有乳,然而想到他們?yōu)閺埩_生意起見,情有可原,只要出售的不是毒藥,也就不說什么了”;“我好象一只牛,擠出的是牛奶、血”;“在生活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魯迅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直到逝世前,“疲?!斌w重只剩下三十八公斤,真可謂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此聯(lián)對比鮮明,刻劃生動,相形之下,更顯得抗得扎實、愛的深切,“冷”者愈 “冷”、“甘”者益“甘”。在談到小說創(chuàng)作的經驗時,魯迅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這里,詩人只消用“橫眉”、“俯首”兩個短語來畫“眼睛”。整個戰(zhàn)士形象便浮雕似地一同凸現(xiàn)出來了。
“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它冬夏與春秋?!蹦┞?lián)重申了與反動勢力勢不兩立的態(tài)度,顯示了詩人不可動搖的戰(zhàn)斗決心?!岸氵M小樓”正所謂“守住營壘”,具有巧戰(zhàn)、韌戰(zhàn)的雙重意義。同時,對權力者的政治專制和思想統(tǒng)制,也是一個有力的諷刺?!醚?我躲進小樓,也自有個“一統(tǒng)天下”。什么春夏秋冬,謠諑詛咒,都去你的吧! “管他”二字,輕蔑、決絕,脫手而出,有如投槍。
律詩講究音律,對仗工整,結構嚴謹,要寫得縱橫跳宕,一氣貫注是頗不容易的。前人對寫作律詩的圣手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頗為稱道,蓋在于做到不見音律和句法的形跡。本詩機智敏銳,恰恰以它的戰(zhàn)斗的內容和調侃的格調,打破律詩的固有格局,顯示了魯迅的獨特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