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這首詩是晚唐詩人李商隱同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千古嘆詠青春的經(jīng)典詩詞。以《錦瑟》為題,但是并非是一首寫錦瑟的詠物詩,僅僅用了詩的起始二字來做了標(biāo)題罷了,李商隱一生寫無題詩很多,其實這首可以算是一首無題詩。
這首詩是李商隱詩歌中最難懂也是最難解,但是有時候不用解釋不用懂,讀完全詩,就會有意象之美縈繞于腦海。
我們看詩句: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p>
起始句是一句感嘆,錦瑟啊,無端的為什么有五十弦呢?
很多人解釋一把琴有五十弦好像太多了,一般的琴只有三五弦即可。還有一種解釋,是本來有二十五弦,因為將琴弦都弄斷了,弄斷成了兩節(jié),于是就五十弦了。似乎也有道理。如果是那種情況下,那一定是發(fā)生了重大事件,斷弦必有知音亡,一般老婆死了,在古代算是斷弦,古代把婚姻關(guān)系比喻成一種配合彈奏方式,有“琴瑟和諧”比喻夫妻關(guān)系融洽。斷弦是死了老婆,再娶叫續(xù)弦。老婆死了,作者斷弦,所以也可能有這方面的意思。
聯(lián)系下面的“一弦一柱思華年”也說得通,琴弦斷去,作者垂淚對了斷弦之琴,看著這一弦一柱,思念著美好的在一起的青春歲月。
前兩句感嘆錦瑟,追憶青春。多少令人傷感。琴瑟,代表著音樂,樂音是直擊人心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好比說你聽了一首音樂,很傷感,你可能會莫名的就情緒變幻。所以說前兩句用琴,弦和柱,華年,放在一起,令人回想起青春的過往,好像一首老歌又唱起,李商隱創(chuàng)造的意象很美麗。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這四句詩,分別用了四個典故。
莊子與蝴蝶,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jīng)何往。不知莊周之夢為蝴蝶?還是蝴蝶之夢為莊周?
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
這兩句以典故造意象,表達作者對青春的迷惘,如同莊子對蝴蝶,表達年少真情付出而難以得到回報的凄美如同望帝幻化為杜鵑。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迷惑,一個是凄美,這正是每個人青春華年的共同特征,所以讀到“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每個人都會不由得產(chǎn)生相似的感覺,青春,那個懵懂無知,卻又真情流露的時代。
滄海月明珠有淚句:幾個典故揉合在一起,珍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dāng)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yǎng)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tǒng)之說。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
滄海中掛著皎皎之月,映照海里的珍珠還是淚珠,兩珠混在一起。可以想象一個孤獨美麗的女子,站在海灘月下,流淚若珍珠,這情境既美麗又令人神傷。
“藍田日暖玉生煙”藍田是地名,一般盛產(chǎn)玉,藍田玉多用于建筑雕刻,比如漢白玉就是藍田玉之一種。此藍田山為日光照耀,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rèn)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及,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
這兩句表達,前一句美麗中帶著淡淡的憂傷,后一句美好中帶著無限的遺憾。對于作者,美好青春的表達,用四個詞來形容:迷茫,凄美,憂傷,遺憾。分別用了四個美麗意象。
因為意象隱晦難懂,看表面用字遣詞又無限華美,于是就更令這四句詩產(chǎn)生了無窮魅力。好比你獲得了一個寶貝,外表看很美麗,很吸引,但是你又不了解它的來歷,也不知道它的功用,但是你又舍不得拋棄它,你只能日日遺憾,拿在手中把玩。再不斷玩味中愈發(fā)魅力無窮。
這就是李商隱這四句詩的好處。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這兩句是又在感嘆,說什么呢,這些感情只是想等到今天可以成為追憶,然而其實,當(dāng)時就已經(jīng)令人悵惘無限了。
正所謂:今夕昨夕,皆因君傷。無論是當(dāng)時,還是現(xiàn)在都這么令人傾注綿綿深恨啊。
看看,這就是李商隱詩詞的魅力,讀不懂,但是很華美,不用懂,就看此華美,如同青春一樣,有沒有深度,先華美靚麗。
因為讀不懂難解,所以有朦朧美,所以李商隱其實是真的開創(chuàng)了朦朧詩的先河之人。一首《錦瑟》,若一杯甘霖,回味無窮。也似我們那逝去的青春,永遠會回憶和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