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的顏色
一去到琴房古箏老師就說“恭喜你通過古箏考級!”
我笑了笑說“還有學生不過的嗎?”
“有哦!就是那些不背譜不練琴的孩子。”
“啊,考級還有不背譜不練琴的?那不是浪費錢嗎?”
“有啊,怎么會沒有?他就想著不背譜不練琴,萬一也過了呢!”
“這怎么可能過?”
“就是沒有過!結(jié)果家長說,啊,竟然沒有過!我覺得他此處應該用因為所以,而不是用竟然!”
“嗯嗯,沒有練琴沒有通過是必然結(jié)果,而不是意外結(jié)果!”
“關(guān)鍵是他的家長還為他辯解,哎呀,那天他太緊張了,發(fā)揮不好!我說屁!沒有練琴,考級時不緊張才怪!真正原因是沒有練琴,而不是緊張!”
這不禁讓我想到考數(shù)學中,經(jīng)常有孩子跟家長反映“這些題我都會寫,就是考試時太粗心了才寫錯的!”
有些家長說,孩子說粗心,讓他重新寫一遍又大概會寫。會這樣說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對孩子的情況還是不夠了解。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粗心問題就是孩子找的借口。說到底就是態(tài)度不認真,要么練習量不夠,要么上課不認真導致概念理解不透。
首先,態(tài)度問題。孩子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刺激。比如:父母吵架,同學之間小摩擦,被老師批評了……這些原因都有可能導致他們寫作業(yè)不認真或考試的時候粗心,甚至寫作文錯字連篇。這就是孩子心態(tài)不穩(wěn)定的因素。
第二,練習量不夠,對習題不夠熟練。如果學習新單元的知識,孩子上課掌握得不錯,對概念的理解也馬馬虎虎,但是家庭作業(yè)完成得偷工減料或者沒有寫,那么他對新知識的熟練程度就下降,就會導致對知識一知半解。
考試時就會寫得比較慢,甚至會出現(xiàn)寫不完的現(xiàn)象。寫不完怎么辦?那么很多孩子就會在計算題上壓縮時間。練的不熟練就想當然,不錯才怪。反之,練的熟練,很快就能正確地寫完計算題,節(jié)約時間下來寫別的題目,這樣考試成績才會高。就像我們足夠熟悉回家的路,怎樣都不會走錯!
第三,對概念理解不透,對內(nèi)容沒掌握。有些孩子上課不認真,回到家又沒有及時仔細地鞏固。這種對概念不熟悉,練題也是瞎練。這樣考試出來自然不容易得高分。
通常有孩子應用題都對了,就是口算題錯一題,孩子第一反應就是粗心。其實,不盡然。比如,第一次考試寫錯一題為:17-8=11,或許你會認為他是粗心。但第二次考試又寫錯一題為:15-6=11,你還會認為是粗心嗎?顯然是計算方法問題了。
既然找到了粗心的原因,那家長們該怎么做呢?
假如10題里面錯5題,也就是一知半解,就是概念不熟悉。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回憶一下老師上課是怎么說的,復習一下功課,再讓其寫練習。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假如10題里面錯誤率達到30%以下,只錯三題或少于三題,說明孩子對概念的理解還是到位的,但可能有一些細節(jié)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jié)可能來自以前的基礎(chǔ)知識有一些缺漏的地方,是在之前一兩年學習的地方出了問題。比如,小學三四年級的整數(shù)除法不過關(guān),那么五年級的小數(shù)除法就更加不會了。家長可以通過錯題順藤摸瓜,找準做錯的知識點,重點復習。
如果考試得八十分左右,那就是練習量不夠。家長要督促孩子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
如果考試得九十多分,出現(xiàn)一兩題錯誤,那是很正常的。哪家工廠沒有一兩個殘次品?。考议L就不要吹毛求疵了。家長可以適當?shù)毓膭詈⒆樱绻麓文軌蚩嫉酶媚蔷透袅?!但是如果只考得七八十分太沒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那是應該要批評的。
粗心是個綜合癥狀,不要被孩子的粗心或緊張的謊話蒙蔽,要找到粗心的原因,對癥下藥,方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