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精神,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
具體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點。
相關鏈接: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必備書單(一)| 健康生活10本書
一、理性思維
1. 《科學思辨二十四則》打破文理界限,用淺顯的文字講述深刻的科學思想;促進學科交叉,用綜合的思維展現深邃的科學哲理。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恒之謎。
—— 愛因斯坦
我們不能要求任何一位偉大人物在他的一生中必須“句句是真理”,這未免太苛刻了!
在某一場合某一偉人所講的話原則上不能用作后來科學推理的證據,也不能作為演繹推理的大前提,這是不合邏輯的!一般而言,某人的言辭與該事件的真?zhèn)沃g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科學思辨二十四則》的二十四節(jié)思辨課程中,作者淡化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之間的界限,將科學與哲學、藝術、文學、心理學、科幻等諸多學科相互關聯,并將科學法則、思辨范式、探索規(guī)律、科學與人文融合等作為一種文化進行理性闡述。
2. 《中國古代著名科學典籍》: 收錄了作為中國人應該記住的典籍
宇宙理論——《周髀算經》
天文觀測與天象記錄——《開元占經》
天文儀器——《新儀象法要》
歷法——《授時歷》
數學——《九章算術》
農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
中醫(yī)藥學——《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
煉丹術——《擊易參同契》
地理學——《貢》《水經注》《徐霞客游記》
工藝技術——《考工記》《天工開物》
科學綜合——《墨經》《夢溪筆談》
3.《西方科學史》(第2版)國外流行的一部西方科學史入門著作
科學家的成果是全人類的財產,而科學是最無私的領域。
—— 高爾基
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常在我們眼前打開著的最偉大的書里面的,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們必須去讀它。
—— 伽利略
世界上的第一位科學家是?
地球在旋轉!為什么是從巫術到機械論的轉移?
亞里士多德之后的科學呈現什么樣的特點?
4.《科學的雙刃劍 —— 諾貝爾獎和蘑菇云》人們如何反思自己的行為,全面地認識科學,理性地看待諾貝爾獎這個科學的桂冠?
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里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里任何怯懦都無濟于事?!?/strong>
改善生活還是危及生命?
科學,往往就在一瞬間。
5.《科學與近代世界》一個僅僅見多識廣的人是無用而討厭的人。每一個時代都有一種占支配地位的專門活動。
一定要等到你課本都丟了,筆記都燒了,為了準備考試而記在心中的各種細目全部忘記時,剩下的東西,才是你學到的。
—— 懷特海
時代思潮是由社會的有教養(yǎng)階層中實際占統(tǒng)治地位的宇宙觀所產生的。
我們要研究的是在過去的三個世紀中,西方文明受到科學發(fā)展影響后在某些方面的情況。
現代世界新出現的科學思想是不是時空局限性的大好例證?
由于文化的部門繁多,觀念體系也可能不止一個。人類活動中如科學、美學、倫理學和宗教等都可能產生宇宙觀,而又受宇宙觀的影響。這些部門在每一個時代中,都各自提出不同宇宙觀。
在本書所討論的三個世紀中,科學方面所產生的宇宙觀壓倒了其他方面所形成的舊觀點而獨步一時。人們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