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帶倆娃,來看這位媽媽如何管理時間與精力
作者:粒粒
全職媽媽的時間永遠(yuǎn)不夠用,有沒有? 全職媽媽很容易著急上火發(fā)脾氣,有沒有?全職媽媽的生活就像春運(yùn)期間乘火車,趕啊,擠啊,有沒有?
一人帶倆娃,沒有親情外援,沒有閑錢請阿姨,還有點讀書寫字拍照公眾號的小愛好,這好比一場永不散場的足球比賽,一個勁兒的跑著,追逐著,不過需要超越的對手:是自己。沒錯喲,在日復(fù)一日的生活中,我只想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做得更好一點。
雖然,我不是最好的,但對于家人來說,我也還不賴,那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時間及精力管理方法。
首先,想把一件事做好,需要先排除有可能毀掉這件事的潛在因素,也就是我們要使用一點逆向思考:全職媽媽最怕什么呢?
1.懶惰。有了孩子后,世界真的回不去了。不能多睡覺,不能多坐著,不能到處玩,面對這個事實是做媽媽的根本。懶惰是大忌諱。
2.負(fù)面情緒。妻子的情緒是家庭的陰晴表。決定著家庭的整體氣氛,媽媽若是不快樂,孩子就很難快樂。帶有負(fù)面情緒的一天肯定不會是高產(chǎn)出或是有質(zhì)量的一天。因此,盡量確保每一天的開始是積極的,快樂的。
其次,有效而合理地安排一天的時間。
1. 利用碎片時間讀書,孩子午睡時,孩子自己
游戲時,抓緊閱讀,越來越覺得電子書對于全職媽媽的實用價值了,輕便又方便記錄。
2.利用孩子晚上睡后的兩個小時寫作,世界終于安靜了,坐下來,想到什么寫什么,最好關(guān)掉網(wǎng)絡(luò),集中精力利用這兩個小時。
3.晚飯至孩子們?nèi)胨g,全心全意陪伴他們。大孩子需要陪著學(xué)漢字,講故事,睡前溝通,她自己洗漱。小孩子需要洗澡,做一點身體撫觸,讓他做俯臥、翻身練習(xí),并用歡快及簡單的詞匯溝通。我稱為這是陪伴孩子們的黃金兩小時,媽媽必須做到全力投入,孩子們不許在這個時段看電視,做激烈運(yùn)動。 周末可以安排的稍微特殊一點,比如全家人一起看電影等。
4.早起半小時,打扮一下自己,確保一天都會有個好心情。
以上四點是對于我來說比較重要的,所以基本每天做到,而一些我認(rèn)為次要的事情:比如洗衣服,肯定是洗衣機(jī)代勞。房間亂,周末打掃一次等。我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好所有的事情,只能把時間和精力分配給最重要的事情。
再次,精力管理。我主要的策略是管好家中的兩個大助手:老公和女兒。
1.老公的高效使用:對的,老公真的是拿來用的,但是要甜甜的,弱弱的要求“親愛的,只有你才能做到,沒有你,我都不知道怎么活了。” 其實,大部分女人離了老公都活得很好。強(qiáng)者都會示弱,弱者才會逞強(qiáng)。把家中你不愿意做的,還有臟重累的活全都交給老公做。他要是在家里,做飯,可以做好三頓,其余兩頓一熱就可以吃;他要在單位,可以把一些需要電話、郵件、上網(wǎng)搞定的事情都交給他。不要擔(dān)心他煩,被老婆用不是壞事,讓老婆覺得無用才糟糕。關(guān)鍵注意方法得當(dāng),要讓他有家中老板的感覺,但實際上執(zhí)行的是行政專員的職責(zé)。
2.女兒的獨立培養(yǎng): 授她以魚不如授她以漁。所以,花些時間教會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是最佳節(jié)約時間的方法。比如,穿衣刷牙洗澡吃飯上廁所,必須獨立;要養(yǎng)成可以自己玩和閱讀的習(xí)慣;出門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帶什么自愿,但必須一路自己保管,如果拿一堆,路上想讓我?guī)兔δ?,沒門。我明確告訴她:帶什么要考慮清楚,如果路上不想帶了,就得扔到垃圾桶里。要讓她明白,這不是開玩笑,有一次,我真的這么做了,她馬上意識到媽媽是認(rèn)真的,立即表示自己的東西自己負(fù)責(zé)。
最后,要有一些必備裝備,結(jié)實簡單實用型。尤其有利于出門的,相信很多媽媽有同感,帶著孩子們出門真的很糟糕: 東西無敵多!我覺得必須要有的裝備是:
1.母嬰包。大而結(jié)實,里外十幾個袋袋,保證可以放奶瓶,圍嘴,尿布,換洗衣服,小被單,自己的錢包和化妝包。
2.家庭其他成員的物品包一個,比如孩子們?nèi)ビ斡?,這個包需要放得下所有人的毛巾,衣物,鞋子等等。并且這個包在出發(fā)前一晚必須處于“ 準(zhǔn)備完畢”狀態(tài)。
3.嬰兒座椅和嬰兒車,可以扣在一起,又可以分開。小寶寶隨時可以提著,到哪里都可以推著,母嬰包可以掛在前面,大孩子的衣物也可以放在下面。
這是對于我來說,很便于出行的裝備,這些東西越方便越好,越實用越妙,一個原則是:使自己的東西更規(guī)則,更容易找到,使自己的生活更方便。
原來,我以為自己帶倆娃,生活會是一團(tuán)糟。沒想到,現(xiàn)在即可以把他們整的服服帖帖,還可以每天都能讀幾頁書,寫幾行字,并且偶爾去鍛煉。于是我明白一個道理:分清主次很重要,尋求幫助很重要,舍棄一切不需要的東西很重要。
END
作者:粒粒
專注家庭教育研究,觀察美國教育特點,在實踐中寫作,在事實里總結(jié)經(jīng)驗并成長。
微信公眾號:家有兒女在美國
ID: lamahenla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