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出行,遠古時代,可能都是爬行的,接著學會了直立行走,再然后有了馬車,車,飛機,未來還會有什么還真很難說呢。
車有了,那車站就是必要配備設(shè)施了,今天我們來講講被譽為中國最美火車站——阿爾山車站。歷經(jīng)近百年,如今整個火車站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內(nèi)蒙古的重點文物。
阿爾山車站位于內(nèi)蒙古的興安盟阿爾山市,始建于1935年6月,峻工于1937年7月,原名溫泉車站,通車后改叫為阿爾山車站,是日本關(guān)東軍駐扎時期的產(chǎn)物。
阿爾山車站,還是中國最小的火站,只是一座兩層樓的小洋房。屋頂為淡淡的土紅色,黃色的墻面,墻面上有墨綠色的木條,組成以長方形為主的圖案。
用磚、木、花崗巖和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建造而成,看上去小巧而精美,建筑是東洋風格,偏日式,極具異域風格。
這座低檐尖頂二層日式建筑的火車站,只有唯一的一個的售票處(僅一個售票員),唯一的一個檢票處(僅供單行通過)。
進去唯一的候車室,室內(nèi)面積不足十平方米,左右兩旁各一排木質(zhì)座椅(可供十幾個人入座),其余的旅客只能站著,人多時還只能“委屈”的站在外面等待啦。真是名副其實的小啊,怪不得是中國最小火車站呢!
阿爾山車站雖然很小,但小的有“骨氣”,調(diào)度室、售票室、候車室、貴賓室,一樣不少。真是應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句話啊。
弱弱的說句心里話,其實去阿爾山,單單沖著車站去的人真不多。阿爾山雖地方不大,但美景眾多。
比如分布著世界上第二大的礦泉群,氣候獨特,晝夜溫差明顯,是夏季避暑好地方的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波平如鏡,春秋迥異的杜鵑湖;火山噴發(fā)后,火山口積水而形成高位湖泊的駝峰嶺天池;由火山噴發(fā)后巖漿流淌凝成的石塘林等一眾景點都很值得一游。
而車站,最終是為大家的出行服務,把它當成景點是大家的厚愛。但是玩的開心,進出美麗的車站也算是給美妙的旅行錦上添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