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無疑是非常正確的。為什么哪?小編一直認為,要充分理解經典,必須讀原著,聯系前后文來理解和掌握真正的意思。那么,這句話的前后文是怎樣的?讓我們來看看。
這句話出自莊子徐無鬼篇,是說孔子出訪楚國,孫叔敖給孔子斟滿酒,熊宜僚舉杯祭神后請孔子即席講話。孔子說:“在下孔丘仰慕古人不議論的議論, 所以迄今未嘗議論,不過愿意借此機會說議論議論。熊宜僚,會拋球,八球在空,一球在手,不理說客引誘,不參加械斗,化解兩派深仇。孫叔敖,睡大覺,無煩惱,羽扇輕搖,是無為而治的宰相,敵國不敢侵擾,銹了英雄的戰(zhàn)刀。我的三尺嘴哪好空發(fā)議論?”
然后,莊子就進行了如下的議論。原文是:
海不辭東流,大之至也。圣人并包天地,澤及天下,而不知其誰氏。是故生無爵,死無 謚,實不聚,名不立,此之謂大人。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而況為大乎!夫為大不足以為大,而況為德乎!夫大備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備矣!知大備者,無求,無失,無棄,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窮,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誠!
譯成白話文如下。
海洋可以吸納所有的東流之水,所以才廣大之極。圣人胸懷宇宙并造福人類,卻不讓百姓知道。生前不受爵祿,死后不要美名,一切隨風而去,放棄歷史地位,因為他是大人,沒有低級的趣味。好狗不愛吠,賢人不自吹。怎么會自做偉大的樣子。故作偉大的樣子,一定偉大不了,努 力養(yǎng)德,怎么能養(yǎng)起德來?天地已足夠完美,這是自然形成的,又哪里自己去養(yǎng)了。大人知道如何使自己完美,不用刻意去養(yǎng),無所失也無所棄,順其自然?;貧w天性,謹守不渝。遵循古道,不搞偽飾。由此可見大人的誠實。
好了!前后文看完了就明白莊子這句話的本意。就是人沒有必要刻意表白自己,讓外人知道自己的不易,不是你說的越多越證明你的賢良,優(yōu)秀的狗從來不是亂叫的,讓主人知道自己是好狗,賢良的人也不會喋喋不休嘮叨沒完,讓大家知道自己是好人。人要學會不偽飾自己,不裝扮自己,要順其自然,保持天性,賢良自然就來到心里,不是學來的,更不是裝扮出來的。人要保持適當的沉默,不要總試圖用語言表現自己,語言也是蒼白的,重要的是展現自己的天性,還原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