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最近在搖號看房子了,搖的是我紅框標出來的那組。
房源數(shù)量262套,報名人數(shù)17344。
綜合中簽率1.5%。
怎么說呢?祝她好遠吧。
趁這個機會,把關(guān)于戶型的內(nèi)容,二姑娘想做個集合,正好理出來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
今天這篇是整個集合之首。
溫習一下戶型圖的標識
首先,我們來簡單過一下戶型圖上的標識:
常見的基本就是這些。
著重需要關(guān)注的是這幾個:
窗戶——事關(guān)采光和通風兩件最重要的小事。窗戶開多大,往哪個方向開,都很重要。
承重墻——黑色實心粗線條表示,這是無論如何碰不得打不得的墻。事關(guān)日后萬一要改格局的彈性。
門——輔助看清格局(一般入戶門向外開,其他的基本都向內(nèi)開)。
指北針——事關(guān)朝向(如果戶型圖中沒有指北針的話,一般默認上北下南)。
來,我們把圖示,應(yīng)用在真正的戶型圖中:
PS:對于這種畫得花里花哨,連放幾個沙發(fā)都給你畫好的戶型圖,要學會剔除干擾,挑重點看即可。至于家具如何擺放,完全不需要受制于它。
關(guān)于朝向:
坐北朝南真的是最優(yōu)解?
先解決一個看起來很不是問題的問題,在戶型圖中朝向如何看?看什么?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把最佳朝向留給主臥和客廳。所以,大體上看這兩個地方的窗戶朝向(結(jié)合圖中的指北針。如果沒有,默認上北下南)即可得出結(jié)論。
(圖片中的戶型,主臥、客廳,以及次臥的窗戶,都朝南)
如初中地理所學,有兩個因素,都會影響到朝向:
一是太陽照射角度;
二是主要風向。
老一輩留下來的金科玉律,大家早就熟稔于心了:坐北朝南。
古人誠不欺我。
但是朝南一定是最佳選項么?
非也非也
來,看一下別人總結(jié)的部分地區(qū)最佳朝向表:
以及,部分地區(qū)建議朝向表:
(點開看大圖,會比較清晰)
總結(jié)陳詞:
對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而言,嚴謹?shù)淖罴殉颍?strong>基本都是南偏東一點點(是的,并不是大家以為的“正南”)。大體而言,正南、東南、西南皆算上乘。
最不宜的朝向,大多和西北沾邊(西邊,北邊也在此之列)。除了日照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冬天刮西北風,西北朝向,冷風直灌,瑟瑟發(fā)抖。
不嚴格意義的坐北朝南,意味著冬暖夏涼&全年采光優(yōu)秀。
為何?此處@我們的初高中地理老師。
1.北半球全年陽光都偏南照射——朝南采光佳。
2.夏天吹東南風,冬天吹西北風——朝南冬暖夏涼。
關(guān)于通風:
為什么大家都愛南北通透?
第一步,通過窗戶,走一下風的線路。
這么一走,你就會明白為什么大家都熱愛“南北通透”。
通風效果最佳啊!
來,二姑娘用橘色的箭頭表示風的路徑,我們模擬一下風的線路(風可以從一扇窗戶吹到對面窗戶,或者轉(zhuǎn)個彎到鄰側(cè)窗戶):
風和陽光不太一樣,陽光遇到障礙物就戛然而止;但是風遇到障礙物,會轉(zhuǎn)彎,不過會變小。
第二步,結(jié)合朝向,判斷進風量大小,進一步檢查“對流”是否通暢。
我們以夏天為例,夏天吹東南風,
如果客廳是西南朝向(最左),進風量??;
如果客廳是正南朝向(中間),進風量中等;
如果客廳是東南朝向(最右),進風量最大(風的路徑和窗戶垂直);
何為戶型方正?
開間和進深又是什么鬼
先解釋一下“開間”和“進深”。
理解開間更容易,開間即采光面,又叫面寬。開間越大,通風和采光越好。
而進深,就是和“開間”垂直的那條。
這個圖二姑娘之前放過了,再po一遍:
藍色:開間
紅色:進深
結(jié)合它們的定義就很好理解:
如果開間過大,進深過小,于保溫不利(因為門窗的保溫效果都<墻壁);
如果進深過大,開間過小,靠里面房間的通風和采光就會受些影響。
所以,這倆并不是一味地增加其中一個就是好事,要成比例。正方形是最佳,開間略大于進深亦可,開間:進深≈1.5:1。
也無怪乎大家談及好戶型,必cue“戶型方正”。
因為外形方方正正的戶型,能做到開間和進深的和諧比例,達到“采光通風”與“保溫”兩者間的平衡。
說到“戶型方正”,“一眼方正”類的戶型,自然是上上選。
但其實“方正”,更多指的是每個房間(劃重點)的“橫平豎直”,不必太糾結(jié)于整個外部輪廓是不是徹底的方正。
來,大家感受下不“方正”的戶型:
這種“不方正”的戶型,總是這里多個圓弧,那里缺個角,仔細看每個房間,很多都并非方形。這會直接影響家具的擺放,以及空間的有效利用。
以及,市面上還常見這樣的戶型:
乍一看,整個外輪廓并不方正吧。
但是看每個房間,是老老實實的橫平豎直,故也在“方正”之列。
進一步考察一下它的朝向、通風情況、動靜分區(qū)、干濕分區(qū)、動線……如若合理,也是可取之選。
關(guān)于動線:
那里太長……也不好
動線和每天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
常常走的幾條動線,指標只有一個:越短越好。
把家里面所有的動詞都寫出來,按照“必須”(比如做飯)、“高頻”(比如看電視)、“低頻”分類,找出這些動詞之間的交叉關(guān)系和先后順序,然后分區(qū),連成線,那家里的動線基本上就出來了。
拿女孩子的活動舉例,萬科設(shè)計師逯薇之前經(jīng)常爭分奪秒的出門,后來她把自己臥室的動線畫出來,才知道問題在哪:
動線長而亂,很多路線都是重復(fù)的,浪費了時間。
逯薇《小家,越住越大》的插圖
后來簡單挪了幾件家具的位置,用最短的路線完成更多的事,
逯薇《小家,越住越大》的插圖
看戶型圖時,著重看這幾條動線是否合理并短小:
1.從入戶門到廚房。
在家下廚的人都懂的,大包小包在手,如果通往廚房的路上還得經(jīng)過一個漫長的客廳,那真的……很崩潰。
2.從臥室到衛(wèi)生間。
每天早上雷打不動從臥室去衛(wèi)生間洗漱,每天晚上雷打不動先洗澡然后進臥室就寢,這條線路不宜太漫長,更不宜有跨越整個客廳的戲碼。
3.洗衣曬衣動線。
這是是我們之前提到的“陽臺家務(wù)區(qū)”。
要在陽臺設(shè)立家務(wù)區(qū),把洗衣機搬到陽臺是個明智之舉。洗衣-晾衣一氣呵成。若要如此,陽臺必須有上水口和下水口,這個細節(jié)可以在選房階段也納入考量。
關(guān)于動靜分區(qū):
各自安好,便是晴天
所謂動靜分區(qū),就是:
讓動的區(qū)域自行扎堆,比如客廳、餐廳、廚房;
讓靜的區(qū)域自成一體,比如臥室。
兩不打擾,各自安好。
怎么判斷是否合理?
分別框處“動區(qū)”和“靜區(qū)”即可。
留意臥室的門在哪里。
不合理的例子如下:
客餐廳嬉鬧,倆臥室都不得安寧。其中次臥最不得安寧,因為它的房門開口在客廳,如大家所知,門的隔音效果比墻要若。主臥稍稍好一些,門的開口沒有直接處于客廳。
優(yōu)秀模范在這:動靜分區(qū),涇渭分明。
尤其優(yōu)秀的是,倆臥室的門,都沒有直接置身于戰(zhàn)場:
等等,寫了這么多,二姑娘突然意識到,對于那位搖號的好朋友來說,能搖到搶到就是賺到,還管什么三七二十一的戶型。
好了,關(guān)于戶型的第一期內(nèi)容,就先到此為止。
什么樣的戶型還能搶救?
如何搶救?
什么樣的戶型是先天硬傷,回天乏力?
大家若對后面的內(nèi)容還有期盼,點“好看”示意二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