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時有人。于眾人中嘆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盜。直作實語。兼行布施。時有愚人。聞其此語便作是念言。我父德行復(fù)過汝父。諸人問言。有何德行。請道其事。愚人答曰。我父小來斷絕淫欲。初無染污。眾人語言。若斷淫欲。云何生汝。深為時人之所怪笑。猶如世間無智之流。欲贊人德不識其實。反致毀呰如彼愚者。意好嘆父。言成過失。此亦如是。
釋義:
以前有人在大庭廣眾中由衷稱贊自己父親的良好德行:我父親仁慈寬厚,從沒有做過傷天害理和偷盜之事,說話從來都是直言相告,同時還一直布施他人。有一個愚人聽了,就說:我父親的德行要比你爹好。別人問:怎么個好法?他說,我父親從小就能夠斷男女愛欲,清凈無染污行。別人就嘲諷他:如果真是這樣,那怎么會有你呢?世間就有一些不聰明的人,雖然本意想要稱贊人家,可是卻不知道人家究竟好在哪里,結(jié)果卻錯說贊美之詞,反倒招致過失,就跟這個愚人一樣。
這是人人都會犯的一個毛病。如實贊頌,不是阿諛奉承,能服他人;但是過譽如毀,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