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24 17:09:28 來源:中國古典小說網(wǎng) 作者: 中國古典小說網(wǎng) 點擊:次 字體: 放大 縮小
董方 (1975.12.12)
《水滸》一百○八將,每人都有一個綽號。宋江一人是個例外,竟有三個之多:“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和“呼保義”。
《水滸》第十八回,宋江首次出場,作者說他“排行第三”,“于家大孝”,“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又說他是“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堪稱“及時雨”?!昂舯Ax”這個綽號很費解,全書任何章回里都沒有說明它的涵意。僅在較晚的版本如七十回本和百二十回本上有:“唯宋江肯呼群保義”的說法。這是把名稱改為口號:“呼合群眾,保衛(wèi)忠義”,似乎是望文生義的引伸。
宋末元初,龔開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曾說,宋江“立號既不僭侈,名稱儼然,猶循軌轍”,“不假稱王,而呼保義”。這幾句話提供了解釋的線索:宋江是個“循規(guī)蹈矩”的盜賊,他不僭號稱“王”,而只稱為“保義”,“呼”和“稱”兩字同義。查《宋史》卷一百六十九《職官志》,“保義郎”系宋王朝光祿寺的武職,不過是皇帝御前牽馬墜鐙的第四十九級小武官;宋人筆記提起當時有不少人自稱“×保義”。看來,“呼保義”就是把龔開那句話斷章取義,拿動詞作為形容詞,等于說“堪稱保義”。
“呼保義”不等于官封的保義郎,正如舊時的“同進士”并不等于進士,“如夫人”不是正式妻子,而只是說來好聽的小老婆一樣。據(jù)南宋人記載,當時風俗,“近年貴人仆隸,……則稱'保義’”,這很說明問題?!胺Q”或“呼”為“保義”,就表示這人是個貴家的傭人。宋江認可的綽號“呼保義”,非常準確地暴露了他忠心不二地要做封建帝王的奴才。后來,蔡京之流向皇帝請求,終于去掉那個“呼”字,封宋江為貨真價實的“保義郎”(見一百十回)。宋江就這樣如愿以償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出身“小吏”的人,在沒有上梁山之先,早已頂著類似一官半職的綽號,表示他的志愿不過是充當反動統(tǒng)治階級的走卒,絕不是造反派。南宋有句俗語:“欲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從綽號“呼保義”到封官“保義郎”,就是說明宋江從“欲”到“得”了“官”這樣一條奴才道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