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牛肉是陜西特產(chǎn)之一,它具有營養(yǎng)豐富,肉色紅潤,肉質(zhì)酥松,味美爽口,色香味齊全的特點(diǎn)。
五香臘牛肉做法及步驟
原料:
牛肉(瘦)9000克,鹽250克,茴香籽(小)25克,八角3克,草豆蔻2克,桂皮12克,花椒9克,姜6克。
特色:
外形美觀,色澤鮮艷,香酥可口,不腥不膻,營養(yǎng)豐富。
操作:
1、原料整理
把牛肉切割成1.5至2千克重的小肉塊,對后腿肉較后部位須用刀劃開,使肉容易變紅,鹽味較勻。
2、腌制
冬季每缸下生肉90千克,凈水70千克;夏季下生肉60千克,水可稍多一些。冬季每25千克加鹽500克,夏季每20千克加鹽500克。缸內(nèi)腌浸的肉,冬季每天用木棍翻攪4至5次,夏季翻攪次數(shù)要勤,冬季腌肉缸放在溫暖室內(nèi),使肉色易于變紅,夏季肉缸放在陰涼處,以免溫度過高,肉易變質(zhì)。這樣,冬季至少腌制7天,夏季腌1至2天,腌浸好的肉撈出,瀝干水,再用凈水沖洗1次。
3、配料
冬季每鍋煮生肉90千克,用鹽2.5千克,夏季每鍋煮65千克,用鹽3.5千克,不論季節(jié),將配料小茴香、大茴香、草果、桂皮、花椒用紗布包好,外加鮮姜片同時(shí)下鍋。
4、煮制
先將老湯連同新配料一并燒開,并將湯沫打凈,再將鹽放在肉上面,每隔1小時(shí)用木棍翻動(dòng)1次,鍋內(nèi)的湯以能把肉淹沒為度。當(dāng)肉煮八成熟時(shí),加入食用紅色素,煮出的肉即呈鮮紅色。每鍋生肉煮8小時(shí)才能出鍋。初煮時(shí)先用末子炭把肉湯燒沸,再用炭火燜煮,直至肉熟為止。肉出鍋時(shí),應(yīng)用鍋內(nèi)的沸湯把肉上浮油沖凈,即成美味可口的臘牛肉。
附:臘羊肉的制作
煮制臘羊肉和煮制臘牛肉的方法大致相同,現(xiàn)以煮制臘羊肉為例,介紹一下其制作方法。
說明:
一般50公斤帶骨羊肉能煮30公斤熟臘羊肉,以下所用調(diào)料分量均按50公斤羊肉之比例配量,在實(shí)際操作中,因調(diào)料品種不一,或各家風(fēng)格有別,故在調(diào)料用量上也有差異。
制作步驟:
1、先將羊的兩只前腿里側(cè)割開,使腿骨露出,將骱筋割斷,把大小腿骨從中間砸斷;接著將脊椎骨劈開,將三叉骨擰斷,然后將兩只后腿割開,砸斷后腿骨,再將兩塊脅骨肉從中間順骨砍斷。
2、將帶骨羊肉皮面相對,大塊的可以抓疊起來,排放放缸里,再將青鹽(2公斤)和硭硝(250克)撒在肉面上,加入苦井水進(jìn)行腌漬,水位以漫過肉面為好?,F(xiàn)在井水越來越少,有些人便用自來水,這可能對臘羊肉的風(fēng)味也有一定的影響。腌肉時(shí)間按季節(jié)而定,夏季腌一二天,春秋季腌三四天,冬季則需要腌五六天。在腌的過程中,每天都要將缸內(nèi)的肉翻倒一兩次,并用水棍攪拌鹽水,使肉入味均勻。當(dāng)腌至肉色里外呈紅色潤時(shí),將肉從缸里撈出,瀝去水分。
3、鍋里加入清水,放入綜合調(diào)料包。調(diào)料包的做法是將花椒200克,桂皮100克,八角150克,草果100克,小茴香400克等裝入凈紗布袋,縫上袋口。旺火將水燒開后,撇去浮沫,將腌過的羊肉皮面向下,依次下入鍋里。注意,要以水淹過肉面為度。再次燒開后,下入4公斤青鹽,用木板蓋在肉上,再壓上凈石塊,蓋上鍋蓋兒。旺火煮約一小時(shí)后,改用小火煮約4、5個(gè)小時(shí),直到爛透。停火后,撇去浮油,再燜約半個(gè)小時(shí),待湯溫下降后,用長竹棍及鐵笊籬將肉連挑帶托,放入笊籬,要保持皮面相對,以保證肉面的完好。去骨后,扣放在大瓷盤里。然后,用手將肉面向上平放在盤里,用煮肉的湯汁沖澆肉面上的肉油雜質(zhì),再瀝去湯汁即成。
吃法:
臘牛羊肉的吃法有多種,西安最常見的吃法是用饦饦饃夾肉吃,特別是剛出鏊的饦饦饃夾上剛出鍋的臘羊肉,咬一口鮮香四溢。如果把涼透的臘羊肉切成片,放入盤里,澆上油潑辣子、香醋和蒜泥汁,做成涼菜,就是另一道誘人的美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