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蘧伯玉1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2其過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譯文】蘧伯玉派人到孔子這里來拜訪??鬃幼屗潞髥柕溃?#8220;近來他老先生在做什么呀?”使者回答說:“他老先生想減少自己的過錯但還沒有做到。”
使者出去后,孔子說:“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說明】蘧伯玉為什么派人來拜訪孔子?孔子為什么要稱贊蘧伯玉派來的使者?蘧伯玉是衛(wèi)國有名的賢人,在《衛(wèi)靈公》第七節(jié)中孔子贊揚他:“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蘧伯玉其實就是一個“古之學(xué)者為己”的人,他之派人來拜訪孔子,他之學(xué)習(xí),是為了減少自己的過錯;而減少自己的過錯,則是為了更好地“仕”,也就是為了更好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為了更好地“君子上達(dá)”。而他派來的使者,應(yīng)對得體,謙恭有禮,深得蘧伯玉的真?zhèn)?,所以孔子也稱贊他是“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的一個好使者。究其實,一個人的學(xué)習(xí),就是為了減少這一生的過錯才學(xué)習(xí)的,因為在生活中、生產(chǎn)中,如果老是出錯,那也就很難生存下去了。不僅自己很難,也會影響別人很難。
——————————————————
【注釋】1.蘧(qú渠)伯玉:名瑗,衛(wèi)國大夫。
2.寡:《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輕則寡謀。”《爾雅·釋詁下》:“寡,罕也。”《說文·宀部》:“寡,少也。”這里用為減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