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萃精華 為我所用! 大家早上好,我是致力于愛閱讀、愛思考、愛分享的講書人陳蕙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去的我一樣的煩惱,一周五天工作己經(jīng)忙成狗了,但結果可能是工作沒完成,業(yè)績沒出來,領導不滿意。
我一度為此非??鄲?,但自從上個月閱讀了《深度工作》這一書,看到了本運用深度工作方法后的大改變,重燃了信心。據(jù)說此方法比爾蓋茨、西奧多羅斯福、J.K.羅琳等牛人也踐行過。
本早些年在進行商業(yè)計劃書項目時,也被領導罵成狗。他總是被郵件、即時通信、會議等打斷,無法專注工作,一天下來,商業(yè)計劃書依舊沒法開動。本只能辭職,痛定思痛后,他把自己閉關起來,在封閉、斷網(wǎng)的房間進行大腦專注力的訓練,房間內(nèi)只帶了編程的教材。一開始,呆幾分鐘本都覺得很漫長,后來慢慢適應下來,他的專注時間已經(jīng)可以達到十幾分鐘、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
后來本運用深度工作方法掌握編程新技能,靠著它進入了一家硅谷IT公司,并且用訓練過的深度工作方法來應付繁忙的工作,很快獲得了老板的贊賞和嘉許,實現(xiàn)了職場開掛。
聽到這,小伙伴會不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怎樣來練這種神功吧。別急,接下來我會分享這個方法和三周以來我的實踐經(jīng)驗。我的踐行效果還不錯,原來兩天寫一篇文案,現(xiàn)在兩天可以寫兩篇了。
深度工作指的是在一種無干擾狀態(tài)下進行的職業(yè)活動,它會驅(qū)使個人的潛能如知識能力、想象能力等達到極限。這種狀態(tài)下,一個人很容易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價值,技能提升也快。它非常適用于創(chuàng)造性強的工作、學習,比如寫作、閱讀、復盤、產(chǎn)品研發(fā)等場景。
有心的小伙伴聽到這,可能就會問了,為什么你的標題是盡量告別浮淺工作,而不是完全擯棄它,擁抱深度工作不就好了?
真實情況是,不太可能,有兩點主要原因。
第一,工作性質(zhì)的原因。有些工作,比如會議的溝通,本身就是要多去與會人員打交道,獨自一人深思就不合適了。
第二,自身精力的問題。就像電池一樣,用得久了,總會有沒電的時候。我們的大腦耗盡后,也需要一些輕松的工作過渡。
那么我們該如何區(qū)分深度工作與浮淺工作,并盡量把多數(shù)時間精力放在深度工作上呢? 我在實踐中歸納總結了五個步驟:
1、識別工作性質(zhì):判斷某個工作是屬于深度工作還是浮淺工作。
2、進行責任選擇:如果屬于深度工作,一定要積極參加。沒有機會,創(chuàng)造機會參加。如果屬于浮淺工作,盡量移交出去,與他人協(xié)商;實在不行,再自己動手。
3、集中時間處理:無論是浮淺工作,還是深度工作,都盡量留一整段時間來處理某一項工作,而不是一下子做這個,一個子做那個。如果是深度工作,還記得要盡量尋找安靜的工作場所。
4、設定工作準則:培養(yǎng)好的工作習慣,深度工作的時候電腦不登微信,不看手機,郵件等。
5、適當增加支持:這一條是我在踐行過程中,增加的。當工作一個小時后,可以適當休息一下,吃點零食和酸奶,短暫休息一下,然后再投入。
這五個行動步驟,在一段時間給了我很好的指引。比如文案輸出我判定為深度工作,想在這塊精進起來,就會把早上最好的時間9:30-11:30用來做內(nèi)容的輸出,選擇呆在一個無干擾場所下進行。
文案校稿和排版,我判定為浮淺工作,一般下午4點半后,人很容易疲憊,這個時間做一些輕松的工作很合適。
原來我是兩天輸出一篇文章,沒有特別的計劃,現(xiàn)在我會集中一天做選題和素材收集,一天上午輸出一篇文章,下午還能再輸出一篇,感覺賺了。
最后,我想交付三點關于深度工作方法的感悟。
1、所謂的深度工作就是要我們做好自控力、專注力、精力管理及時間管理,這是一生都值得修煉的功課。
2、如果大家想修練深這個神功,可以先從診斷自身習開始,再結合自己對深度工作方法的理解,制定自己的升級打怪計劃,然后再開始行動。
3、在踐行深度工作方法的過程中,要記得給自己多一些耐心,前期的不適感是正常的。
如果你也想在2020年最后剩下的40多天能踐行深度工作法,歡迎與我多多交流,抱團成長。畢竟深度工作的能力,取決于你成就的大小!感謝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