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右腳萎縮走路不穩(wěn) 少年“癲癇”發(fā)作被迫輟學
7年前吃半熟蛙肉“腦洞大開”
切莫貪食未完全熟透的肉類 小心寄生蟲貪吃你的腦細胞
本報記者伍偉 通訊員張瑋
十多厘米長的寄生蟲在少年小嚴大腦里生存達7年之久,最后竟“吞食”出一個直徑3厘米大的“腦洞 ”,導致小嚴走路不穩(wěn),右手右腳萎縮。近日,苦不堪言的小嚴在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經過殺蟲治療,病情得到控制,但出院后仍面臨長達數年的康復訓練。感染科專家說,這都是小嚴小時候放暑假時吃了未煮熟的青蛙肉惹的禍,而吃了未完全熟透的肉類都有可能造成“腦洞”大開的可怕后果。
少年腦中有個直徑3厘米的“空洞”
小嚴家住湖北廣水農村,7年前他忽然感到右手無力,寫字都受到影響,以前十分鐘就能抄完的課文,要半個小時才能完成。
更可怕的是,慢慢地他發(fā)現(xiàn)自己走路開始不穩(wěn),右腿抬不起來,一不注意就會摔跤。家人急忙將他送去當地醫(yī)院治療,可始終找不到病因。
這以后,小嚴的病情更加惡化,自2013年2月開始出現(xiàn)癲癇的癥狀,有時候一天之內多次發(fā)作。更奇怪的是,小嚴的右手右腳開始顯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萎縮,明顯比左手左腳小上一號。因為疾病,小嚴學習一落千丈,初三沒上幾天就輟學在家。這之后他學做面包,可因為疾病經常發(fā)作,每份工作都做不長。
今年6月,小嚴來到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神經外科就醫(yī)。經過頭部磁共振檢查,醫(yī)生發(fā)現(xiàn)其右側大腦額葉有一占位性病變,并形成了一個直徑3厘米大小的“腦洞”,走路不穩(wěn)、右半身萎縮都是這個“腦洞”惹的禍。
寄生蟲“吞食”腦細胞形成“腦洞”
這么大的“腦洞”是如何形成的?6月底,神經外科張方成、項煒教授協(xié)作,通過立體定向顯微手術,決定對病灶情況一探究竟。讓醫(yī)生們頗為吃驚的是,病理活檢與血液化驗均提示病灶為人體寄生蟲曼氏裂頭蚴感染所致,這個腦洞就是因為寄生蟲“吞食”腦組織所形成的病灶。
但醫(yī)生切除病灶時,并沒有發(fā)現(xiàn)曼氏裂頭蚴成蟲,專家判斷成蟲已經死亡,可能是“老死”,但留下的“腦洞”仍持續(xù)造成侵害,而形成如此大的“腦洞”,這條蟲得有十多厘米長。
手術后小嚴被轉入協(xié)和醫(yī)院感染科治療,經過近一周的殺蟲治療,小嚴的病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接下來他要面對的,是長達數年的康復訓練。
小嚴的怪病終于真相大白,協(xié)和醫(yī)院感染科揭盛華教授解釋,曼氏裂頭蚴是一種以人為宿主的寄生蟲,最大可以長到20厘米長。當人進食了未煮開含蟲卵的水或含有原尾蚴的食物后,蟲卵先是在人的腸壁上吸附,然后孵化成幼蟲,幼蟲再通過血液循環(huán)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游走,吸取腦細胞營養(yǎng)發(fā)育長大。揭盛華教授稱,小嚴的癥狀,如乏力、抽搐等,都是裂頭蚴感染的典型表現(xiàn),至于右半身體的萎縮,也和腦洞有密切關系,若不治療可導致癱瘓。
小時候吃了未熟透的青蛙肉感染
小嚴是如何被這種可怕的寄生蟲盯上的呢?揭盛華教授說,曼氏裂頭蚴常常寄生在青蛙、蛇等動物體內,人如果吃了未煮熟的蛙肉或蛇肉,就可能被感染。此外,飲用受污染的生水,以及用生蛙肉或蛇肉局部貼敷傷口或患處均可被感染?!坝行┪錆h人喜歡生吞蛇膽,說是可以明目,殊不知這樣沒有任何效果,反會染上寄生蟲?!苯沂⑷A教授強凋。
“湖北省感染裂頭蚴的病例極為少見,臨床上容易誤診為腦瘤而延誤病情?!苯沂⑷A教授坦言,自己在感染科從醫(yī)30年,還是第一次碰到小嚴這樣的患者。但裂頭蚴感染在我國廣東等地較多見,而且隨著醫(yī)療檢測手段的不斷發(fā)展,被確診的裂頭蚴病例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據醫(yī)學文獻記載,僅我國目前就已經發(fā)現(xiàn)上千例。小嚴回憶,小時候放暑假時,經常和小伙伴在村口池塘里捉青蛙,有時候還會一起煮著吃,確實吃了好幾次未熟透的青蛙肉。
揭盛華教授提醒,除了曼氏裂頭蚴,豬體內的豬肉絳蟲、牛羊體內的包蟲,在未熟透殺死前都可通過飲食寄生于人體大腦引起發(fā)病,因此不吃未熟透的肉類是防止“腦洞”大開的關鍵。
曼氏裂頭蚴病(sparganosis mansoni)系曼氏裂頭蚴(Sparganum mansoni)寄生于人眼部、皮下組織或腦、腎、肺等臟器所致的疾病。曼氏裂頭絳蟲(Spirome-tra mansoni)成蟲較少寄生于人體。曼氏迭宮絳蟲病和曼氏裂頭蚴病是由曼氏迭宮絳蟲引起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前者由寄生于小腸的成蟲引起,產生的癥狀輕微;后者則由其幼蟲—裂頭蚴引起,裂頭蚴可在體內移行,并侵犯多種組織器官,產生的癥狀遠較成蟲嚴重。
病因
曼氏迭宮絳蟲生活史中需要3個宿主。終宿主主要是貓和犬此外還有虎、豹、狐等是肉動物。第一中間宿主是劍水蚤,第二中間宿主主要是蛙、蛇、鳥類和豬等。多種脊椎動物可作其轉續(xù)宿主。人可成為它的第二中間宿主,轉續(xù)露珠甚至終宿主。 成蟲寄生在終宿主的小腸內。卵自子宮孔產出,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在水中適宜的溫度下,經過2—5周發(fā)育,孵出鉤球蚴。鉤球蚴橢圓形或圓形,周身被有纖毛、直徑約80—90μm,常在水中作無定向螺旋式游動,當其主動碰擊到劍水蚤時即被吞食,隨后脫去纖毛,穿過腸壁入血腔。經3—11天發(fā)育成原尾蚴。一個劍水蚤血腔里的原尾蚴數可達20—25個。原尾蚴橢圓形,前端微凹,后端有小尾球。內含6個小鉤。帶有原尾蚴的劍水蚤被蝌蚪吞食后失去小尾球。隨著蝌蚪逐漸發(fā)育成蛙,原尾蚴也發(fā)育程度裂頭蚴。裂頭蚴具有很強的收縮和移動能力。常遷移到蛙的肌肉、腹腔、皮下或其他組織內。特別好在大腿或小腿的肌肉中寄居。當受染的蛙被蛇、鳥類或豬等非正常宿主吞食后,裂頭蚴不能在其腸中發(fā)育為成蟲,而是穿出腸壁,移居到腹腔、肌肉或皮下等處繼續(xù)生存。蛇、鳥、豬即成為其轉續(xù)宿主。貓、犬等終宿主吞食了染有裂頭蚴的第二中間宿主蛙或轉續(xù)宿主后,裂頭蚴漸在其腸內發(fā)育為成蟲。一般在感染約3周后,終宿主糞便中開始出現(xiàn)蟲卵。成蟲在貓體內壽命約3年半。
臨床表現(xiàn)
1.曼氏迭宮絳蟲?。罕静〔⒉欢嘁?,主要有中上腹部不適、輕微疼痛、惡心、嘔吐等輕微癥狀。 2.曼氏裂頭蚴?。罕静摲谂c感染方式有關:局部侵入者潛伏期短,一般6~12天,個別可達2~3年;經消化道感染者潛伏期長,多為1至數年。
曼氏迭宮絳蟲成蟲偶然寄生人體,對人的致病力也不大,一般無明顯癥狀,可因蟲體機械和化學刺激引起中、上腹不適、微疼惡心、嘔吐等輕微癥狀。經驅蟲后即消失。 裂頭蚴寄生人體可引起曼氏裂頭蚴病,較為多見。在中國已有數千例報道,危害遠較成成蟲大,其嚴重性因裂頭蚴移行和寄居部位不同而異。常見寄生于人體的部位依次是:眼瞼部、四肢、軀體、皮下、口腔頜面部和內臟。被侵襲部位可形成嗜酸性肉芽囊腫包,致使局部腫脹,甚至發(fā)生濃重。囊包直徑約1—6cm。具囊腔,腔內盤曲的裂頭蚴可從1條至10余條不等,根據臨床表現(xiàn),可歸納為以下5型:
1、眼裂頭蚴?。鹤畛R姡嗬奂皢蝹妊鄄€或眼球,表現(xiàn)為眼瞼紅腫,結膜充血、畏光、流淚、微疼,奇癢或有蟲爬感等。有時患者伴有惡心,嘔吐及發(fā)熱等癥狀。在紅腫的眼瞼和結膜下,可有游動性、硬度不等的腫塊或條索狀物,直徑約1cm左右。偶爾破潰,裂頭蚴主動逸出而自愈。若裂頭蚴侵入眼球內,可發(fā)生眼球凸出,眼球運動障礙。嚴重者出現(xiàn)角膜潰瘍、虹膜睫狀體炎,玻璃體渾濁,甚至并發(fā)白內障而使命。眼裂頭蚴病在臨床上常誤診為麥粒腫,急性葡萄膜炎,眼眶蜂窩織炎、腫瘤等。王問在手術后在被確診。
2、皮下裂頭蚴?。憾嗬奂八闹|干表淺部,如胸壁、乳房、腹壁、外生殖器以及全身各處??赡苡杏巫咝云は陆Y節(jié),圓形、柱形或不規(guī)則條索狀。大小不一,直徑長約0.5—5cm。局部可有搔癢,有蟲爬感等,若有炎癥時可出現(xiàn)間歇性和持續(xù)性疼痛或觸痛、或有蕁麻疹。常被誤診為腫瘤。
3、口腔頜面部裂頭蚴病:常在口腔粘膜或頰部皮下出現(xiàn)硬結、直徑約0.5—3cm,患處紅腫,發(fā)癢或有蟲爬感,并有多小白蟲(裂頭蚴)逸出史。
4、腦裂頭蚴?。号R床表現(xiàn)酷似腦瘤,常有陣發(fā)性頭痛史,嚴重時昏迷或伴噴射狀嘔吐。視力模糊,間歇性口角抽搐,肢體麻木,抽搐,甚至癱瘓等。極易誤診。
5、內臟裂頭蚴?。汉币?,臨床表現(xiàn)因裂頭蚴移行位置而定,有的可經消化道侵入腹膜,引起炎癥反應,有的可能經呼吸道咳出,還有見于脊髓、椎管,尿道和膀胱等處。引起較嚴重后果。另外,國外文獻均報道了數例人體“增殖型”裂頭蚴病,認為可能是由于曼氏裂頭蚴患者免疫功能受抑或并發(fā)病毒感染后,裂頭蚴分化不全引起。蟲體較小而不規(guī)則,最長不超過2mm??蓮V泛侵入各組織芽生增殖。還有一種增殖裂頭蚴病經研究認為系由另一種較少見的增殖裂頭蚴引起。蟲體是多態(tài)形具不規(guī)則的芽和分支,大小約10mm×1mm。最長者24mm,亦可移行到人體各部位組織中進行芽生增殖。預后很差。但有關這兩種裂頭蚴的生物特性和致病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診斷檢查
曼氏迭宮絳蟲成蟲感染可以用糞檢蟲卵確診。曼氏裂頭蚴病則主要靠從局部檢出蟲體作出診斷。詢問病史有一定參考價值。必要時還可以進行動物感染實驗。采用CT等放射影像技術有助于診斷,亦可用裂頭蚴抗原進行各種免疫學輔助診斷。
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