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 =
小于大夫每月都會隨訪到不少陽性病例,可惜出于種種原因,無法每一份都做完整的分析,索性整理在《確診病例小黑板》上,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希望大家喜歡。文章的最后,可能會有一兩道思考題,嘗試去尋找答案,定會有更多收獲哦,歡迎留言給出您的理解和答案,一起學習!
——————————
患者,女性,42歲,主因發(fā)現右側頸部包塊1月余,近期顯著增大就診,伴聲音嘶啞、吞咽困難。自述曾因甲狀腺結節(jié)行甲狀腺右葉手術,具體不詳。體格檢查:右側頸部可見巨大包塊,表面不規(guī)整,移動性差,觸痛不明顯,雙側頸部另可觸及近橢圓形質硬包塊。
超聲所見:甲狀腺術后。甲狀腺右葉區(qū)可見一混合回聲,大小約10.4x7.0x7.7cm,外形不規(guī)則,與周圍組織及左葉邊界模糊欠清,內部回聲不均勻,內可見少量血流信號,可探及動脈頻譜,RI:0.70-0.75。甲狀腺左葉回聲欠均勻。
雙側頸部均可見2-3個低回聲,外形近橢圓形,邊界清,門樣結構不清或偏于一側,血流不豐富,右側大者位于頸部III區(qū),大小約1.5x0.8cm,左側大者位于頸部IV區(qū),大小約1.3x0.6cm。
超聲提示:甲狀腺術后;甲狀腺右葉區(qū)實性占位性病變,考慮Ca;雙側頸部異常淋巴結,考慮轉移。
圖1:橫切面顯示腫物長軸,大小約10.4x7.0x7.7cm,外形不規(guī)則,與周圍組織邊界模糊欠清,內部回聲不均勻。
圖2-3:縱切面顯示腫物短軸,將右頸總動脈推向深方,CDFI顯示腫物內可見少量血流信號,受擠壓的右頸總動脈走行迂曲。
圖4:(頸部正中偏左側)橫切面,腫物與甲狀腺左葉邊界亦模糊欠清;同時,受腫物推擠,右頸總動脈的位置明顯變深,且氣管明顯偏向左側,注意右下角體標所示探頭位置。
圖5:頻譜多普勒顯示腫物內血流PSV:32.6cm/s,RI:0.71,阻力指數稍增高。
圖6-7:雙側頸部均可探及異常淋巴結,門樣結構不清或偏于一側。
隨后,耳鼻喉頭頸外科給予手術切除,術后病理回報:
(甲狀腺右葉)未分化癌,伴甲狀腺乳頭狀癌
(甲狀腺左葉部分)未分化癌,伴神經內分泌分化
(頸部淋巴結)可見未分化癌轉移
(右頸總動脈壁、右頸內靜脈壁、右迷走神經、右椎前肌、左帶狀肌、食管壁、胸壁、右上縱隔、前上縱隔、胸骨后)可見未分化癌累及。
——————————
思考問題:
1、甲狀腺未分化癌常見于老年人,還是青年人?
2、甲狀腺未分化癌生長迅速,侵襲性強,大多數發(fā)現時即已出現甲狀腺外浸潤和轉移。結合以上特點,請嘗試歸納一下甲狀腺未分化癌的超聲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