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簡單說就是3個人干5個人的活發(fā)4個人的工資,這樣企業(yè)的成本降低了,員工收入卻提高了。這對中小企業(yè)管理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可怎么做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呢?
曾經,任正非在區(qū)域總裁會上演講時稱:交不出利潤來,就要縮減。而且我們實行的是薪酬包管理,“減人、增產、漲工資”,你不減人,怎么可能漲工資?
某制造企業(yè)總共80余人,每次開會會議室里都擠滿了人,老板說這些都是我們公司的部門經理。包括人事經理、行政經理、后勤經理、保安經理、辦公室主任。結果最后,通過調整把他們減到3個。
為什么?
工廠一共80名員工,按照管理鏈條1:8的配置,只能有10個基層干部,再按1:7配置中層干部,最多也才2個名額,考慮到實際情況,3個就夠了!
浪費人才:
這些中層干部做下10年也不會有多大的成長,而且工資都不高,負能量很大、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比較低。浪費效率:
崗位越多、部門越多,反而是壁壘,增加了溝通成本,降低執(zhí)行力。浪費成本:
雖然個體工資都不高,但整體工資額很高。一家企業(yè)如果做管理的人很多,做經營的人較少,人效浪費一定不輕。如果管理活動很多,為經營服務的活動很少,勞動效率一定不高。很多人才都浪費在二線,而一線缺人就無法避免。盤活人才之道就是精減管理崗位、一切管理行為都指向經營價值、更多人才輸送到經營活動。
有的企業(yè)為什么說減人可總減不下來?
有一家企業(yè)推行KSF+PPV薪酬全績效模式,輔導時涉及到減員增效加薪,在具體落地操作時遇到如下情況:
業(yè)務部經理:我們要大力發(fā)展市場,不能減。
生產部經理:生產任務緊而重,不能減。
人事行政經理:一個蘿卜一個坑,怎么減。
保安部經理:按崗位定的編制,減不下來。
配送部經理:如果減人影響送貨,減不得。
總之大家都認為其他部門可以減,只是自己所在的部門減不得。
解決方案:
1、合并二線部門。
2、實施一人多崗、一專多能。
3、破除固定薪酬,以產值、價值定 工資。
結果:
員工總量減少了20%,員工平均工資增加了15%。
假若西天取經團隊要減員增效,該裁掉誰呢?唐僧是項目經理不能裁;悟空是業(yè)務能手不能動;八戒一路歡樂沒他不行;沙僧敬業(yè)聽話老板喜歡;白馬是必備座駕。但是若5人中必須裁掉1個,結果是什么,你猜對了嗎?
答案:沙僧。他的工作完全可以轉交給孫悟空或豬八戒。為什么是沙僧,因為其他人的工作,他卻不能擔當。
啟示:出來混,埋頭苦干、聽話照做是沒用的,必須擁有一技之長、核心價值,才能笑傲職場!
團隊里一般都有五類人:
人渣:牢騷滿腹、無事生非、吃里扒外的破壞分子.
人員:只領工資不做事,可有可無之人.
人手:安排什么做什么,等著命令才干活的人.
人才:每天發(fā)自內心做事,知道公司的事做好了,受益的是自己,為公司操心的人.
人物:全身心投入,用靈魂去做事,決心和企業(yè)做事業(yè)的人。
前三者都都被列入淘汰或優(yōu)化之列。
痛下砍手,不破不立:
砍部門(組織)、砍崗位、砍人手、砍預算、砍流程。一專多能,產值定薪:
小微企業(yè)大可不必實行專業(yè)化(除非特殊技術崗位),人人要能做兩個崗位以上的事,將員工收入產值化、價值化,明確定價規(guī)則,讓員工實現為自己干、多勞多得。轉變角色,利益趨同:
將員工從管理者、打工者的角色轉變?yōu)榻洜I者、所有者,參與經營、分享共同經營成果。只有所有員工成為利益的共同體,才能最終達成思維、目標的一致。實現工具:
KSF(績效、海氏評估法)、阿米巴經營模式、OP(內部合伙人、股權激勵);LP(精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