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動作因為具有很高的復合性,所以對于增肌來說,其實效果并不好。就拿俯臥撐來說,被很多人捧為徒手胸肌王牌動作,但事實是你很難通過俯臥撐練出飽滿的胸肌來。
一方面是因為徒手俯臥撐只能負重自身體重的60%左右,所以對于胸肌的刺激深度就難以提升,不過這點你可以通過佩戴負重背心來解決。
但另一個方面卻不是你配搭東西就能解決,那就是徒手俯臥撐很難孤立我們的胸肌,所以經常是手臂和肩膀代償。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能通過訓練時的動作技巧來加以解決,學會下面4個技巧,你就能通過俯臥撐很好的刺激胸肌。
有些玩家做出來的俯臥撐是手肘分開的那種形式,那種俯臥撐一般叫T型俯臥撐,是練爆發(fā)力的時候才會用的姿勢。
而手肘分開的姿勢,讓本來就很嚴重的肩膀代償,變得更多。因為你的手肘分開,那么手臂杠桿太長,作為支點的肩膀就會承擔很多重量,從而弱化胸肌刺激。
要想俯臥撐有更好的胸肌刺激效果,我們應該手肘夾緊身體兩側,這樣我們肩部負擔就會減輕,從而胸肌會得到更好的刺激效果。
那么手肘夾緊身體兩側,并不是夾緊胸肌兩側,而是夾緊我們的背部兩側。有些人背部肌肉太寬了,如果夾緊胸肌兩側,就會導致俯臥撐幅度變小,從而胸肌刺激也會減少。
在俯臥撐起身的時候,手肘也要向中間靠攏,這樣就起到了擠壓胸肌的作用,連推帶夾才能擁有更好的胸肌刺激效果。
第二個錯誤就是聳肩行為,有不少人在練俯臥撐的時候,肩胛骨上聳,把脖子陷進肩膀里面,這種方式是不對的。
肩胛骨上聳,導致我們在推起俯臥撐的時候,胸肌很難收縮過來,所以只能依靠肩部和手臂來發(fā)力,所以也練不好我們的胸肌。
所以在練俯臥撐的時候,一般肩胛骨要保持下沉姿勢。而肩胛骨就是我們后背兩塊翼狀骨頭,要往腰部靠攏,這就叫肩胛骨下沉。
很多人做不到肩胛骨下沉的姿勢,這是因為我們發(fā)力方向不對導致的,我們在推起俯臥撐的時候,手掌要往前面推,而不僅僅是支撐起來身體。
也就是手掌在撐起身體的同時,要往頭部方向推,發(fā)力方向帶一點斜度,可以讓我們沉肩姿勢更好保持,胸肌孤立也更加容易。
如果你在做俯臥撐的時候,發(fā)現(xiàn)肱三頭肌很容易酸痛,那么要么你是新手,肱三頭肌很敏感的原因,要么就是因為你的小臂與地面不垂直。
部分玩家在練俯臥撐的時候,手掌支撐在頭部或者臉部下方,這樣我們在做俯臥撐的時候,小臂就是斜的。
那么我們整體俯臥撐姿勢就會有很多“屈肘”發(fā)力姿勢,而推起時就變成了“臂曲伸”姿勢,所以肱三頭肌就會嚴重代償。
正確的俯臥撐,手掌支撐在胸肌下方,這樣我們無論是下落還是起身,小臂就會與地面保持垂直狀態(tài),從而小臂只起支撐作用,胸肌才能得到更好刺激。
當然了,有些人因為手腕疼的緣故,所以小臂與地面垂直很難做到,那么你可以借助俯臥撐支架來完成,或者手指朝外側手支撐,就能緩解手腕疼痛。
孤立就是控制,控制就需要穩(wěn)定,如果身體不穩(wěn)定,那么我們以上所說的俯臥撐標準,其實都很難做到。
而身體穩(wěn)定則依靠核心力量的維持。有些玩家在練俯臥撐的時候,腰腹核心太軟了,所以做俯臥撐不光累不說,還無法標準執(zhí)行胸肌刺激標準。
所以正確的俯臥撐姿勢,我們的腰腹
核心一定要繃緊,不要放松腰腹塌腰,要感覺到腰腹核心的緊張。
腰腹核心繃緊其實不需要你憋氣,你只需要把腹肌縮進去,不要毫無限制的塌下來,那么你的腰腹核心就會很穩(wěn)定,俯臥撐也能更好控制。
以上這4個技巧就是俯臥撐練出胸肌必須要掌握的技巧,無論你是打算練負重俯臥撐,或者是采用反手俯臥撐、弓箭手俯臥撐來練胸肌,這4個技巧都是最基本的虐胸技巧。